更新於 2021/02/0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略談誤讀

誤讀的核心因素我認為就是兩個,一是讀者知道的太少,二是讀者想太多。這兩者也可以說是一體兩面。
其實我只是想用一下「太少」跟「太多」的對比修辭,這邊說「知道的太少」不是讀者不夠博學的意思,而是讀者的認知圖景、世界觀、意識形態、價值觀、各種知識(甚至對字詞符號的理解與感受)和作者就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換句話說就是「讀者知道的、想的東西跟作者不一樣」。而作者也不可能像新人類(Newtype)或通靈附體,把這一切傳達給讀者知道。
但縮限在一個範圍,大體上還是可以做到,否則我今天寫這篇文章也沒任何意義。所以檢查資訊是不是足夠充分、或有沒有哪些偏誤,是作者和編輯的義務。
然而問題卻不可能徹底解決,因為盡再多努力,也不可能照顧每一個潛在讀者的需求,而想放入的資訊量越多,也越可能使主題失焦、結構失衡,或改變某些效果;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簡潔變得繁長。失焦、失衡、效果不同這些主題或美學上的問題需要取捨,比如說不可能用個典故都非得加個註解才行吧?
但議論性或深度報導類的東西,大體上是以「多」來避免這種表達的失敗,因此平面和網路媒體常常在正文外還要做一些表格、box、小知識這種東西,或者加上註解、超連結。基本上資訊量多到一個程度或狀態,已經能避免多數讀者對表達的內容有所誤解。文學性的體裁在技術層面上比較複雜,因為上面提到過的取捨考量因素更多,不過原則一樣是看訊息是否充分,或有沒有偏誤。

可能是誤讀的幾種情況

然而到底有沒有誤讀,還是要從讀者的反應回饋來觀察,否則我們也無從知道並反省。並不是所有讀者反應的歧見都會是「基於作者表達失敗而產生的誤讀」,但可能仍是誤讀,我先大體舉五種狀況(恐怕不太全面):
  1. 看錯或看漏。這沒什麼好講,但有時寫得不好也會讓人容易看錯或看漏。
  2. 對專有名詞或相關知識不理解而衍生的問題:這是涉及法律或其他專業時常見的狀況,要怎麼改善也算清楚,基本上就是多解釋。抽象點說就是,讀者知道的跟作者不一樣,透過這次閱讀也無法彌補這個差異,因此不能恰當的理解內容而繼續產生誤解,需針對認知差異的基礎節點去補充。
  3. 對人物關係、事件順序、因果關係等等感到混亂或不解。讀者透過閱讀所知道的,跟作者知道的、想表達的不一樣。這點的原因可能複雜,責任也不見得只在作者;有時是1.或2.衍生的。
  4. 對於談論中的事件認知不同,或價值觀不同。好比說某事件是怎麼發生的、狀況如何,我們表達的內容是A說法,他認為B說法才是對的;極端點的例子就是台灣防疫有成但有人堅持有國內感染源已經很多人染病這種。也就是讀者知道的跟作者不一樣,但這主要是因為他已經有了某些成見,這次的閱讀體驗和他的成見有衝突,且不能改變他的成見。
  5. 過度代入讀者自己的想像。可能和以上任何問題併發,但還是有些比較單純的狀況。可以用比較專業的術語表述:「過度詮釋」(日常中有些「對號入座」的反應其實就是種過度詮釋)。稍微提醒一下,並不是「讀者想得不一樣」就一定是過度詮釋,書寫者詞語不當之類的事也一樣每天在發生。
1.和狀況單純的5.的算相對容易判斷,真的比較需要檢查反省的是3.。如果看到讀者疑似誤讀的反應,大多是4. 這種對事實認知上的歧見或價值觀上不合,沒什麼其他問題,你應該已經做得夠多了。他知道你在寫什麼,只是想表達他的意見;即使他有所誤解,也是閱讀前已有的某些成見所致。
如果仍擔心不是如此,則再想想是否寫太少或寫太多(讓意旨歪掉),或真的就是寫歪寫錯;但當覺得會「超載」(不論是人或文字)的時候,我覺得就夠了。有時有不同意見產生一些互動也是良性的(不是基於惡意的話……)。

幾個誤讀實例

最後來舉幾個我最近看到或碰到的誤讀實例。其一是有讀者在某作家粉絲團問說,作家品評一位歷史人物時,用到「高尚與卑鄙」這組詞(其實是化用北島的詩),好像毛澤東也用過類似的話,那用這組詞是不是還有什麼深意?其實先不管它們涉及哪些典故,卑鄙和高尚總之還是一組形容詞,先搞清楚它們形容什麼東西要緊,這之後再參照比較直接的典故,解釋得通就沒啥問題,更間接或疑似的典故甚至可以不管。這大概是把作者想得太神奧,覺得他一定話中有話,有點想太多。
另一個例子是我心情不好時滑到臉書推薦給我的一篇廢文,瀏覽一遍後後跑去吐槽(黜臭):「用照片和標題騙人讀的廢文」。該文作者是中國的正妹YouTuber,我對農場標和正妹照抵抗力不夠,可恥……,結果有人這樣回應:「你沒看過她的影片在那邊說別人騙。」
我只能說「我很遺憾你不知道『騙點閱』是什麼意思」。這個誤解的回應「知道的太少」和「想太多」的面向都有表現出來,他誤讀了「騙人讀」是什麼意思。
另一則回應則更能表現什麼叫「讀者想太多」,也屬於前面提到過的4.、5.。回應者這麼說:「您好,請問您對廢文的定義是泛指:文中既沒 有入境隨俗的嚴厲批鬥國民黨、中共、 港府;也沒有譁眾取寵的大肆吹捧蔡政府、民進黨與鼓吹台獨的文章嗎?」
這回應顯然是基於想太多和某些成見產生的misreading。他認為我會對那篇文章表達反感,只可能是因為政治立場不合,而我所寫的內容僅是不誠實地進行污衊。但其實我說那是一篇廢文的意思很清楚,和多數鄉民的常識一樣,就是文章的內容空洞、沒有建設性。撇開政治立場及賺取流量等其他標準而僅就內容品質去評價,那就是一篇內容空洞的廢文。即使意識形態對好惡判斷有所影響,內容具體或模糊仍是小學生作文就在用的簡單標準,但我沒有好為人師到願意再多作分解。
作者和文本都不可能阻止讀者想得不一樣,沒有人能阻止他們發揮想像力。我身上還有個例子是大一的時候參加校內文學獎,一位評審老師說起之前在學校內發生了啥事和作品情節有些相符,可是……那是我在入學前的暑假寫的。肯定具有相當閱讀素養的文學系教授都會不慎犯錯,誤讀這種現象是不可能消失的。
總之雖然碰到問題是應該檢查反省,可是我覺得不把自己累死也非常要緊。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幾乎總是瞎子摸象,閱讀當然也會如此。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