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在行動實作中學習的實驗教育

原報導於:2018-02-10 編採:鄭珮宸 責任編輯:黃家茹
在雜學校展覽中,還沒走到實驗教育館,就看到兩兩成對的國中生拿著板子、羞怯地對路過的人問道:「你願意回答個問題嗎?」紙板上點出令疾步的行人不得不緩下來思考的問題:你願意24小時跟同學待在一起一個月嗎?
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文行高),是由人文展賦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楊文貴集結30年實作經驗設計而成、一套有系統的教育規劃。這所學校與宜蘭縣政府申請為公辦民營、高中階段非實驗教育團體,全校從國小到高中共有三百人,被規劃為連續完整的養成過程:五生──生存磨練、生活經營、生涯探索、生計發展、生命修持。這些過程直接回應著實驗教育的核心關懷:「探索世界;建構自我;調和身心;育成公民」。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的行動班,站在「能力養成」與「主題式教學」的交集,採取混齡學習,學生年級從國二到高中(11到18歲)都有,因為「混齡才有成長的動力和吸引力」。另外,學校指出差異化的教學是他們最大的特色:課程設計的方式是以主題性、學生為核心的方式重組知識網,「針對學生學習狀態調整知識的給予」。例如今年的教學主題就包括後現代、有機等概念這些跨年級、龐大概念的挪用。
在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的課程是不分科、以主題式的方向建構教材:「行動是包括腳走、手作、口說」,從城市規劃、3D列印到平面美學設計,課程圍繞著幾個主軸、串聯不同的知識群。例如今年由於CEI和IDEC(國際民主教育論壇)分別在美國與以色列舉辦,教師群便決定以此為主題,也加上台灣,將學生分成三組,由學生填寫志願決定組別,以「宗教、科技和教育」為主軸,進行為期一年的課程:從當地歷史、地理等面向切入當地。
這樣的課程雖然新穎但推行也有難度,最主要難在於溝通和合作:學生通常頗堅持己見,「需要很多時間協調他們」。另外,家長的態度也很重要:「80%的影響力其實來自家長」,一位老師點出:「因此我們會不斷和家長溝通,希望學校與家中的態度一致,才能讓學生處於最優良的學習狀態」。不過也因為願意將小孩帶入體制外學校的家長多數是因為認同其理念才加入,因此這方面「其實還滿順利的」。但偶有例外,例如今年一個學生想去以色列,但家長無論如何放心不下,學校、學生與家長多方溝通後,小孩最終仍無法如願前往,「至少過程是理性、交流的」。而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培養出孩子們緊密的關係:「共患難的精神吧!出現問題時大家不會丟給負責人、而是所有人共同想解決方案,大家一起承擔面對;像家人一樣」,老師笑著說。而校內有些老師就是行動班學校畢業生,因為認同這些教育理念,所以會不斷迴流。
今年以「這麼好不用上學」的標語參加雜學校策展,吸引了許多參展者的注意,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不僅在雜學校中分享教育成果,也是讓孩子學習的一個管道。從策展、辦展到展場安排、攤位介紹,處處都是孩子積極參與、主動發想與創意實踐的痕跡。文行高認為,這樣的平台就是教育的資源,而參與行動過程就是學習的本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