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發生過類似的情節,想著:「我等人沒有關係,但是不希望對方等我。若造成別人的損失,對我而言簡直比死還難受。乾脆我來等他吧。」在精神分析中,這種想法是源於『超我』帶來的良心懲罰。
前陣子讀完這本書,忍不住和朋友大吐苦水,覺得自己快要被榨乾了。在人際關係中很容易被別人「凹一下」,說好聽一點是善良,說難聽一點是不懂得拒絕,消耗自己的身心靈,滋養別人。心中的『超我』總是想著,若是我遇到困難也希望別人幫忙,但對方卻以『自我』為主,關係只會一點一點地失衡。
作者是韓國精神科醫師,她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在關係中受傷的人們,找回關係主體性,重視自己的問題與需要。《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提到,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人際關係,這些煩惱直接、間接帶給我們的傷痛難以言喻,《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就像一本指引書,在作者諮商的關係案例中,給讀者重新審視的觀點。例如,容易吸引到利用自己的人,可以運用「五人法則」結交五個善良的人,替換掉那些傷害自己朋友,或是將這些人從「週末朋友改為平日朋友」,週末的黃金時段留給真正在乎彼此的關係。
這本書也點出,其實有些人根本就不把你當朋友,或許我們一開始就正視這樣的認知,清楚的界定在「商業關係」、「合作關係」等,雙方的基準點相同,就能降低自己的期待。書中分享真正的關係應具備以下條件:
●不計較利益
●切合時宜的關心
●接納彼此的好與壞
●只有分享,沒有階級
如果你跟我一樣,還相信「吃虧就是佔便宜」,卻總是難以擺脫情感債務,那我想《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很適合打醒自己。不過喜歡看學術理論類型派的書友,可能就比較不適合。
同時也問問大家:「健康的關係裡,你認為還包含哪些條件呢?」🤔
書籍資訊|
書名: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
作者:成裕美
譯者:林侑毅
出版社:三采文化出版
更多 Krachreading▸ https://www.instagram.com/krachreading/
博客來連結:
《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 如果喜歡這本書,歡迎使用此連結購買,Krachreading會獲得微薄的回饋金,也能給我鼓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