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紗三五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暑數日,氣溫屢創新高,一出門,就有如烈火焚身,只能學古人,安適閑放,閉門謝客!

夏日閑放 唐·白居易 (古體詩,押四寘韻)

  • 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tsi3。
  • 靜室深下簾,小庭新掃地ti7。
  • 褰裳岸幘,閑傲得自恣tsi3。
  • 朝景枕清,乘涼一覺睡sui7。
  • 午餐何所有,魚肉一兩味bi7。
  • 夏服亦無多,蕉紗三五事si7。
  • 資身既給足,長物徒煩費hui3。(長,丈音,破音字)
  • 若比簞瓢人,吾今太富貴kui3。

再舉以音尋義的例子:

夏服亦無多,蕉紗三五事」。這句,保證現代人都看不懂! 但看前後文,應該是知道,事,是衣服的計量單位,古書中的用字為襲! 在台語還保留su這個詞,一件衣服,叫做一su衫。這是古人將口語音以書面字紀錄的例子之一
的本義是衣內衣,甲骨文從一「衣」在另一「衣」之內,本義是穿衣加服,即衣上加衣;,許慎認為是穿在裡面的左衽衣,而古人的死人也是穿左衽衣,這個習俗還留在日本。
衍生義可以為量詞。計算成套的衣服或被褥的單位。
  1. 《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賜相國衣二襲。」
  2. 《漢書·卷七·昭帝紀》:「有不幸者,賜衣被一襲。」
su 也可以用,,或字! 身sin,軀 khu,以身字較佳,sin -> si。不過,傳統字典裡,身,並沒有當計量詞用。故,還是採用,,字。
襲,切音sip8,它的變調為si3, 同是去聲只是陰去調,->si7 再變音為陽去調就是si7, 這個音同「事」的文讀音。
閩南語中將事,念成su7,si7/su7為文白讀音。
漳州腔,身體,優勢腔(廈門腔)身軀sing-khu, 念成hin-su,或 hun-su. 例句:身(hin) ∼=身軀;一 ∼ 衫。

又,佛像的計量詞為身

如:「夾道兩旁有菩薩五百身。」
身,可以念 sin, 也可以念 su ,其實這個是,尸字的假藉,尸,《說文》尸,陳也。象臥之形。又神象也。古者祭祀,皆有尸以依神。尸,切音si,變音 su。 閩南語說一個人很懶惰,躺著不會動,就是誠(tsiann5) lan2-si, 可以作,懶尸。雖然之前有考據過,懶怠,也是可以的! 念si音!
一su衫(sann7),可以是 一衣,或一衣! 寫一衣,大概沒人看得懂!

長,是多音字,以音別義。

ㄓㄤˋ 多餘的。
如:「身無長物」。
唐·白居易〈無長物〉詩:「只緣無長物,始得作閒人。」
閩南語也是如此,tiong2 陽上調!

註解:

  1. 蕉紗:芭蕉纖維做的輕紗衣服!
  2. 簞瓢人,取論語顏回的典故,《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avatar-img
    61會員
    931內容數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閩客粵雖偏居海隅,但漢文化淵源流長,始於中原黃河流域,語音雖異,但文字千年傳承不變,想聽保有完整平上去入的詩詞吟唱嗎?想知道閩語漢字書寫嗎?不妨入內一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omnobit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日舊曆六月初四,時值大暑第三日,初候:腐草為螢;還有次二候,土潤溽暑;大雨時行,約十幾天才到立秋。 天體循環,雖大同小異,但今年酷熱示警,天災人禍,此起彼伏,人其無感乎!天,尚能悔禍!人呢?
    布袋戲,是四、五年級生的童年甜蜜記憶,等布袋戲隨著時代推進而漸漸式微,黃俊雄也被稱為台灣國寶,國寶者,珍稀之寶也! 為何是國之寶咧? 因為一是傳統戲劇表演藝術之寶,另一寶是語言文化之寶!  布袋戲的生角多為儒生,出場會先念一段口白,多是一首詩,採用正統的讀書音,也就是台語的文讀音。在日常的生活中,是
    藍綠意識形態的鬥爭,不僅在政治上,無盡的鬼打牆,在一般內政上,也殃及池魚,譬如對語言,及課綱的爭議,更是見樹不見林,陷入無限內耗的泥沼,本土語言教育,其實跟中文並不是完全水火不容的,反而,兩者有共同的元素,甚至可以共存共榮,就看人的格局有多大! 舉一首詩為例: 送項判官.宋.王安石
    今日舊曆六月初四,時值大暑第三日,初候:腐草為螢;還有次二候,土潤溽暑;大雨時行,約十幾天才到立秋。 天體循環,雖大同小異,但今年酷熱示警,天災人禍,此起彼伏,人其無感乎!天,尚能悔禍!人呢?
    布袋戲,是四、五年級生的童年甜蜜記憶,等布袋戲隨著時代推進而漸漸式微,黃俊雄也被稱為台灣國寶,國寶者,珍稀之寶也! 為何是國之寶咧? 因為一是傳統戲劇表演藝術之寶,另一寶是語言文化之寶!  布袋戲的生角多為儒生,出場會先念一段口白,多是一首詩,採用正統的讀書音,也就是台語的文讀音。在日常的生活中,是
    藍綠意識形態的鬥爭,不僅在政治上,無盡的鬼打牆,在一般內政上,也殃及池魚,譬如對語言,及課綱的爭議,更是見樹不見林,陷入無限內耗的泥沼,本土語言教育,其實跟中文並不是完全水火不容的,反而,兩者有共同的元素,甚至可以共存共榮,就看人的格局有多大! 舉一首詩為例: 送項判官.宋.王安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件淺藍色雨衣。 外頭此時正下著毛毛細雨,因為要出門買早餐,便從陽台找起了雨衣。忽然看見一件水藍色的雨衣靜靜地躺在角落,便想起了,這件是從台中帶回來的雨衣。
    壽衣是親人過世後,在入殮時身上所穿的衣服,壽衣可以依照往生者或是家屬的喜好挑選。但是要注意,不是每一件衣服都適合當作壽衣。那壽衣材質跟款式該如何選擇呢?壽衣需要準備幾件?挑選壽衣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壽衣在習俗上是誰來買? 在傳統習俗裡,處理殯葬事宜會由兒子負責,壽衣則由女兒負責,若是有好幾個女
    Thumbnail
    日前讀陳柔縉《臺灣囍事》,對於臺灣日治時代的生活史,增進不少了解。 不少如今習以為常者,當年卻是「突破」性的大事,像現在的婚紗,幾乎都是純白,實則以前祖母輩的人卻覺得白紗禮服很不吉利,認為非得「大紅色」不可。 由於日本明治維新起追求西化,結婚時,新人開始學西方人穿白紗禮服,因為西方人認為,穿白紗
    Thumbnail
    描述了在晒衣場中掛曬著男女衣服的情景,呈現了衣服在人與時令間的變化,以及晒衣場中的氣味和聲音。最後提到人是衣物的代名,呼應了文章一開始的情境。文章以獨特的視角切入,描述了陌生男女生活的細節。
    Thumbnail
    嗨,我是空。 近幾日,即便把電風開到最強,也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熱風了。加上雨後蟬鳴白蟻飛。夏天,確實是降臨了。 在賣場,我曾摸過流行的涼感衣。摸了之後,內心只有一個想法:千千萬萬不能買!買了,整個衣櫃的短袖上衣大概都不想穿了。 可是最後還是買了一件。 等等,這是有原因的。 因為我假日在陽台
    Thumbnail
    一般三法衣是指出家人的三種袈裟,袈裟又稱解脫服、福田衣。發心出家求解脫的行者,身被袈裟,安然無畏,不為外道邪魔所擾,非白衣居士所能披,故稱解脫服。擷取自:《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Thumbnail
    因為小時候身材常常被嘲笑,有很長時間非得穿著oversize外套,無論春夏秋冬都會戴條圍巾才敢出門(夏天是絲巾),總是要把自己包緊緊掩蓋身材才有安全感,後來酷暑難耐,穿個無袖T恤都掙扎好久,不用說溫泉、浴場這種需要和人類物理上袒裎相見的場合,想都沒想過。 直到短居富山著名溫泉區,想著既然都來日
    Thumbnail
    這時節除了嚴寒酷暑的聖嬰現象, 更有著一週內經歷四季,或早晚冬天中午夏天的情形。 真是很考驗穿搭衣服的彈性思維。
    Thumbnail
    描寫漢服的歷史及其在現代的影響,並提及古裝劇及時裝秀對漢服的演繹,以及Pinterest對視覺資料搜索的幫助。
    Thumbnail
    《論語》中,“冕”字共出現六處,分別是: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泰伯第八)。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子罕第九)。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件淺藍色雨衣。 外頭此時正下著毛毛細雨,因為要出門買早餐,便從陽台找起了雨衣。忽然看見一件水藍色的雨衣靜靜地躺在角落,便想起了,這件是從台中帶回來的雨衣。
    壽衣是親人過世後,在入殮時身上所穿的衣服,壽衣可以依照往生者或是家屬的喜好挑選。但是要注意,不是每一件衣服都適合當作壽衣。那壽衣材質跟款式該如何選擇呢?壽衣需要準備幾件?挑選壽衣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壽衣在習俗上是誰來買? 在傳統習俗裡,處理殯葬事宜會由兒子負責,壽衣則由女兒負責,若是有好幾個女
    Thumbnail
    日前讀陳柔縉《臺灣囍事》,對於臺灣日治時代的生活史,增進不少了解。 不少如今習以為常者,當年卻是「突破」性的大事,像現在的婚紗,幾乎都是純白,實則以前祖母輩的人卻覺得白紗禮服很不吉利,認為非得「大紅色」不可。 由於日本明治維新起追求西化,結婚時,新人開始學西方人穿白紗禮服,因為西方人認為,穿白紗
    Thumbnail
    描述了在晒衣場中掛曬著男女衣服的情景,呈現了衣服在人與時令間的變化,以及晒衣場中的氣味和聲音。最後提到人是衣物的代名,呼應了文章一開始的情境。文章以獨特的視角切入,描述了陌生男女生活的細節。
    Thumbnail
    嗨,我是空。 近幾日,即便把電風開到最強,也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熱風了。加上雨後蟬鳴白蟻飛。夏天,確實是降臨了。 在賣場,我曾摸過流行的涼感衣。摸了之後,內心只有一個想法:千千萬萬不能買!買了,整個衣櫃的短袖上衣大概都不想穿了。 可是最後還是買了一件。 等等,這是有原因的。 因為我假日在陽台
    Thumbnail
    一般三法衣是指出家人的三種袈裟,袈裟又稱解脫服、福田衣。發心出家求解脫的行者,身被袈裟,安然無畏,不為外道邪魔所擾,非白衣居士所能披,故稱解脫服。擷取自:《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Thumbnail
    因為小時候身材常常被嘲笑,有很長時間非得穿著oversize外套,無論春夏秋冬都會戴條圍巾才敢出門(夏天是絲巾),總是要把自己包緊緊掩蓋身材才有安全感,後來酷暑難耐,穿個無袖T恤都掙扎好久,不用說溫泉、浴場這種需要和人類物理上袒裎相見的場合,想都沒想過。 直到短居富山著名溫泉區,想著既然都來日
    Thumbnail
    這時節除了嚴寒酷暑的聖嬰現象, 更有著一週內經歷四季,或早晚冬天中午夏天的情形。 真是很考驗穿搭衣服的彈性思維。
    Thumbnail
    描寫漢服的歷史及其在現代的影響,並提及古裝劇及時裝秀對漢服的演繹,以及Pinterest對視覺資料搜索的幫助。
    Thumbnail
    《論語》中,“冕”字共出現六處,分別是: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泰伯第八)。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子罕第九)。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