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的教育,如何教出未知的下一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六月底某天,一如往常,我帶著兩個孩子參加自學團體活動。到現場,沒啥人,是我記錯時間了嗎?詢問後,確認時間地點都對,接著我猜想,那些沒來的家長,是因為放暑假所以沒來?
其他家長提醒我,就算放暑假,也要到7月15日才放假。我才發現,對耶,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學校延後開學,暑假也順延了。
這波疫情影響深遠,從全球到在地、工作到生活、生到死,很難讓人忽略其存在。但人的慣性也不遑多讓,仍用舊方法應對新情況,就像我,那天面對「自學團體活動日參加人數變少」這現象,就算我陪小孩走體制外教育,我還是下意識用「學校放暑假」來猜想,而且還忘了「疫情改變學校的開學跟放假日」這個新變動。

當世界經濟「烙鏈」,「去全球化」才有韌性

不過,疫情影響之下,台灣學校只是延後開學,但對全球學校體制來說,則是硬生生中斷運轉。疫情高峰的4月,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統計,全球有逾190個國家停課,15億學生沒去學校,這等於全球每10個學生只有1個能去上學。
學校停課,全球經濟也停擺。世界貿易組織(WTO)在6月底說,今年第二季全球貨物貿易量比年初少兩成。好比甲國某公司,生產零件來自乙國,再賣到丙國,這種全球流通的生產與供應鏈,遇到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紛紛斷鏈,生產跟不上,銷售賣不出。
全球經濟鏈「烙鏈」,區域經濟鏈重要性浮現:印度推出「自給自足的印度」計劃、歐盟要建立重要供應鏈「戰略自主權」、而台灣的經濟部長沈榮津日前受媒體訪問時也強調「去全球化」,保有本國產業,維持國家經濟運作。
前陣子我看一則報導,才知道當年我與太太結婚時舉辦婚宴的餐廳倒閉了。隔幾天,我又收到一張傳單,一家大飯店正在促銷水餃外送。在一國之內,各產業面臨疫情風險,餐廳有危,民生飲食也需關注,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麵食的原物料小麥有九成來自國外,養豬的飼料也是九成外來,如果疫情影響國外糧食進口,台灣糧食安全堪憂。
當疫情使得全球化經濟「烙鏈」,在地的、自給自足經濟體系的「韌性」才能幫助我們度過難關。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就風起雲湧的全球化,幾乎已是世界的「主流」,我們又該如何面對自給自足的「未知」環境呢?

當年的「冷門」知識,如今的人類救星!

什麼是主流?什麼又是未知呢?現在各國束手無策的「新型冠狀病毒」,在1960、1970年代被認為是沒什麼殺傷力的小病毒,屬於冷門研究領域。
根據科學家推估,自然界至少有兩千種以上的病毒,目前人類已知的病毒有五百多種,其中一種是「冠狀病毒」。目前人體中發現7種冠狀病毒,其中4種導致感冒症狀,第5個為SARS病毒,第6是MERS病毒,第7個就是這次疫情的主角─新冠病毒。
1960年代末,有一個台灣人賴明詔赴美留學,他沒有當醫生,也沒投入熱門學術領域,而是選擇研究冠狀病毒。2003年,SARS爆發,賴明詔的研究獲得世界級關注,學界想方設法用他的研究成果,美國晚間新聞也訪問他,有「冠狀病毒之父」的美譽。
在南加大實驗室進行研究工作的賴明詔教授|Photo credit: 科技大觀園
1941年出生的賴明詔,就讀台南一中、台大醫學系、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分子生物博士,在國外教書多年,發表300篇以上SCI論文,是國際病毒權威。2003年,賴明詔返台,擔任中研院副院長及院士,也當過成大校長。
他在2017年接受《科學月刊》訪問時曾說:「SARS爆發後,我長年來發表的研究成果,馬上可以用在治療、防治SARS上;我以前發表的冠狀病毒論文,大家都搶著讀。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基礎科學的研究那麼重要,一旦面臨緊急事情,就馬上能夠使用。」
如果沒有疫情,病毒學、分子生物學、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學等基礎學科恐怕還是一樣冷門,但如今全球為了找解藥跟疫苗,這些學者的知識成了救命關鍵。但是當年,誰又知道這些「非主流」,剛好得以面對「未知」的病毒呢?

掌握已知,有標準答案;面對未知,哪有完美解方?

當年賴明詔去美國讀書時,有次考試結束後,他覺得自己寫錯答案了,應該會很低分。沒想到他那次考試卻拿了高分,他跑去問老師,老師答說,你的答案雖然錯了,但是思考過程很棒,所以給你高分。
這突破了賴明詔對「學習」的認知,原來「思考過程」比「標準答案」還重要。拿這原則來看我們的國民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小孩,比較看重「猜想」還是「答對」呢?你比較常問小孩「2+2等於多少」,還是常問「+」是什麼?為什麼要用「+」?
一位目前住韓國、拍攝料理影片聞名的台灣人YouTuber,因為學校停課而自己帶小孩,結果發現孩子成績反而比較好,讓她在臉書感嘆,為什麼要送小孩去學校?
這類體驗促使人們思索,我們為什麼要上學?去學校等於學習?現今台灣的國民教育體制,就像赤壁之戰裡的連環鎖鏈船隊,穩定,可是一旦面對環境的巨變,正如這波全球疫情,就會像火燒連環船般嚴峻,我們要怎麼因應?
教育的任務,不是培養出順服現況的下一代,而是陪孩子擴充他的經驗,用他的經驗跟前人知識結晶做比對,然後協助孩子有「韌性」的長出「面對未知的能力」。
如果我們的國民教育體制,對小孩的心智鍛鍊少,行為控制多,讓小孩學了很多已知的「什麼」,卻丟失了面對未知問「為什麼」的能力,這是反教育的。
就像教育思想家伊凡・伊里奇(Ivan Illich)在《非學校化社會》中說道:「要進行根本性社會變革,就必須首先改變人們關於各種制度的觀念;使我得以說明一個有活力的未來乃取決於制度方式的返老還童。」了解實情,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不論我們恐懼或欣喜,「實情」永遠值得去探究,探究「病毒的由來」如此,探究「學校體制的由來」也如此。
全球學校因疫情停課,但台灣防疫做得好,學校只延期沒停課。長遠來看,我倒認為不見得是好消息⋯⋯。

楊鎮宇
新竹香山樹仔腳出身,曾任《人本教育札記》主編、《親子天下》記者、《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著有《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現為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領隊兼文字工作者,以教育、農業為主要寫作題材。
責任編輯:羊正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學校大規模停課! 腸病毒單週門診、急診數,已達到1萬3929人次,短短1週就診人數破萬人,創下10年新高!而腸病毒已殺進不少縣市,本學期累計至今,台中已停課53班,新北中和也停課35班,全停課7天。 腸病毒是屬於第三類法定傳染病。 新型A型流感(H5N1、H5N6、H7N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烈陽依舊的五月天,思本大學上的中央大道熱熱鬧鬧。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諸多活動開始復甦,台湾此時真是迥然於世界。思本大道上的帳篷已經陸陸續續有著儀隊進駐,大家都憋壞了,見到他校老朋友都要多聊聊這些日子以來的憋屈。開幕式上思高与伽高兩所學校校長皆蒞臨,由主席宣布今年思儀盃開始,便是由特約藝文團體先上場表演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攸關一國人力資源素質的良瓠,各國政府無不嚴正以對。疫情期間的 EdTech 教育科技發展與近來生成式 AI 的發展,各國又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與發展策略?本章以宏觀的視野,探討了美英歐盟日韓新中....等世界各國的 EdTech 及 AI 教育政策與重大計畫....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2023年4月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估國內目前至少有26萬兒童患了「長新冠」,醫界憂慮受新冠病毒感染會影響發育與學習。可是世界各國和台灣,大多已進入輕症不通報的措施,學校和家長如何掌握社區病毒的狀況,若病毒在社區高流行狀態下,如何進一步幫助小朋友採取自主的保護措施, 預防感染或再感染? 讓我們看看國際的作
Thumbnail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學校大規模停課! 腸病毒單週門診、急診數,已達到1萬3929人次,短短1週就診人數破萬人,創下10年新高!而腸病毒已殺進不少縣市,本學期累計至今,台中已停課53班,新北中和也停課35班,全停課7天。 腸病毒是屬於第三類法定傳染病。 新型A型流感(H5N1、H5N6、H7N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烈陽依舊的五月天,思本大學上的中央大道熱熱鬧鬧。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諸多活動開始復甦,台湾此時真是迥然於世界。思本大道上的帳篷已經陸陸續續有著儀隊進駐,大家都憋壞了,見到他校老朋友都要多聊聊這些日子以來的憋屈。開幕式上思高与伽高兩所學校校長皆蒞臨,由主席宣布今年思儀盃開始,便是由特約藝文團體先上場表演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攸關一國人力資源素質的良瓠,各國政府無不嚴正以對。疫情期間的 EdTech 教育科技發展與近來生成式 AI 的發展,各國又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與發展策略?本章以宏觀的視野,探討了美英歐盟日韓新中....等世界各國的 EdTech 及 AI 教育政策與重大計畫....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2023年4月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估國內目前至少有26萬兒童患了「長新冠」,醫界憂慮受新冠病毒感染會影響發育與學習。可是世界各國和台灣,大多已進入輕症不通報的措施,學校和家長如何掌握社區病毒的狀況,若病毒在社區高流行狀態下,如何進一步幫助小朋友採取自主的保護措施, 預防感染或再感染? 讓我們看看國際的作
Thumbnail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