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一位無形的嚴師,學習是一場無限的壯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唉 ! 這些日子以來,每個人心中一定始終盤旋著一個疑問 : 「本土疫情為什麼突然又變得嚴重了呢 ? 疫情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呢? 」更可怕的是,天災人禍接踵而來,高燒與高溫、旱災與股災、缺水又停電......;恐怖的本土確診數節節攀升,甚至一度呈指數型成長;人們想打疫苗排不到,異地遠距上班被迫啟動,雙北、高雄等各縣市的高中職、國中小、幼兒園、安親班紛紛停課或開放疫情假,各種擔憂、爭議、問題與混亂排山倒來而來,大家都惶惶不可終日......。
  作為大學生我眼見這一年半以來,社團活動臨時停辦、線上課程堆積如山,有同學忍痛放棄出國交換,而夢寐以求的海外見習也一再延期終於喊卡;戴口罩、量體溫、刷學生證,這一切不便與苦惱,似乎形成了無止境的迴圈......。更嚴重的是,本土疫情突然爆發,很多大學緊急宣布全面遠距教學,無奈返鄉的大學生們,有的擔心自己會不會帶病毒回家,也有的自主管理不敢踏出家門一步......;待在宿舍的同學們,盯著螢幕、吃著乾糧,面對出不出門、回不回家的兩難,感覺度日如年......。
  近來的我,從主辦的論壇和營隊,到原來要去看的戲劇、報名參加的活動,再到謝師宴、畢業典禮,通通都面臨變動、延期甚至取消。今年寒假,本來我要和台大青鳥教育社的夥伴,繼台大場的學習策略工作坊之後,一起南下到我的家鄉高雄,繼續帶給南部的學弟妹豐富的教育資源。無奈地,因為突然爆發的群聚感染,而在活動的前三天被迫停辦。今年暑假,本來我獲得教育部的補助,要和教育學程的夥伴一起去芬蘭見習,我們好不容易把握住的機會,卻因為疫情難以降溫,同樣無奈地,被迫要眼睜睜地看著它與自己擦肩而過。遭逢鉅變的當下,我好氣餒,好迷惘,覺得烏雲逐漸在天上增厚,無力感逐漸在心裡蔓延......。
  某天,為了社團工作坊停辦退費的事空著肚子忙到快中午,吃著簡單的抓餅配奶茶,我回想起我們在「青鳥學習策略工作坊」曾和學弟妹分享過「意義學習」的概念。維克多 ‧ 弗蘭克曾說 : 「即使是缺乏創意又不悠閑的生活也有其存在的目的——使人有機會提升人格情操,並在備受外力侷限的情境下,選擇其生活態度。」這位心理學家,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曾被納粹囚禁,三年之間經歷了四個集中營,忍受過種種不人道的待遇,連摯愛的家人也都接連死於毒氣室。終獲生還後,他勇敢地回顧了不堪回首的過往,用血與淚寫出了一生的代表作《活出意義來》,揭示了人類生命的動力在於尋出意義——無論人的處境如何,人皆有自由抉擇人生態度的餘地。從學習到日常、從考試到人生,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迷茫與不確定,只要領悟到為什麼的層次,就能承受一切重擔、挺過任何艱難。
也許,迷惘是一種生活的常態。也許,我們無法改變現實的侷限。然而,如何看待、如何應對人生的各種情境,卻百分之百地掌握在我們的手中。疫情勢必限制了我們的自由,但限制不了我們將每一天都有意義地度過。同樣的道理,體制內規定的學習內容未必適合每一個人,然而,如何賦予種種所學獨特且豐富的意涵,卻完全操之在我。防疫期間,即使足不出戶,聽一聽內心真實的聲音,一首好詩、一本好書或一部好電影,你會發現,它們都帶來啟迪;即使不見人影,眨一眨能夠欣賞小日子的眼睛,一朵花、一棵樹與一對鳳蝶,你會發現,它們都映照自己。
  領悟到為何而學,我們可以承擔一切;領悟到為何而活,我們可以克服一切,這些概念原本是我教給學弟妹的,因為疫情,我又拳拳到肉地再學了一次,這大概就是教學最深刻的地方吧。學出意義、活出意義也許很難,但我深深感受到這是值得努力的方向。換個角度來想,疫情是一位無形的嚴師,正教導著我們無私與團結,正教導著我們應對變動與不確定,更教導著我們,珍惜脆弱的生命、珍惜彼此的相遇。而學習是一場無限的壯遊,因為疫情無奈我們不能自由地移動與群聚,但我們卻能夠以Google Meet和同學交流,用Umeeting向老師請益,觀看來自地球另一邊大學的MOOC課程影片,甚至回顧邁可‧桑德爾教授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塔爾‧班夏哈教授的幸福課〈 正向心理學〉、黃俊傑教授的〈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等歷史上的經典課堂。可以說,透過學習,我們幾乎能經天緯地又馳騁古今,從迷惘到覺察不斷提升自己,繼續編織鼓舞人心的故事,永不止息。
《周易·文言傳》: 「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世界的動盪變化經常是劇變的,而生命的成長變化只能是漸變的,這是自然規律。也許,漫長的夜裡,雨不會停,但,洋溢希望的破曉一定會來臨。 泰戈爾詩云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疫情讓我們看清,常常,我們是脆弱的,偶爾堅強;常常,我們是黯淡的,偶爾閃亮;然而,當我們發揮所學、盡力發光,微光可以吸引微光,為彼此帶來希望。苦難自天降,願力在人心。但願,我們都能在疫情這位嚴師的教誨下,嚴師出高徒;在學習這場壯遊的洗禮下,追尋幸福的青鳥,走出獨一無二的英雄之旅。那些夢、那些念想、那些可能性,我們始終相信、我們不曾放棄,只因為我們知道,神愛世人、天佑台灣,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疫情是一位無形的嚴師,學習是一場無限的壯遊,讓我們一起在疫情中逆勢成長,讓我們一起在學習中勇敢茁壯 !
              林世峰 20210517 高雄,#返鄉者請自主隔離14天
avatar-img
12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世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農曆庚子年正月十五,夜靜春山空,那一靜謐的元宵夜遊佛光山,一片安詳裡,我遙想摩詰之詩,感受到詩裡詩外,都洋溢著活活潑潑的生命力。微冷的風拂過暖頰,一呼一吸之間,我似有所悟——王維的獨,是安住在當下,如如不動心;王維的空,是充實在世間,曖曖內含光,但願,日後的我們也能活出這樣的境界。
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沒活動真的很難過。本土疫情嚴峻,活動通通都面臨變動、延期甚至取消。防疫期間,宅在家、窩在宿舍,突然空下來、多出來的時間可以做什麼呢?相信大家都正在思索這個問題。也許,這是重整步調、重建心靈最好的時機。但願,人人求得心安,動,我們能活潑得像一支捷舞;靜,我們也能靈動得像一帖狂草。
疫情下的心病,還要心藥醫,而這心藥,或許,還是人類的精神產物。在我的大專生專題研究〈親親而仁民?華人雙元孝道信念對利他行為的影響:同理心的中介效果〉裡,我曾引用日裔美籍政治學大師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觀點,解釋群體心理、社會文化層面的力量如何幫助台灣獲得突出的防疫成就。
面對「文化」,崇洋媚外的人,是「失根的蘭花」,是「漂泊的浮萍」;面對「文化」,抱殘守缺的人,是「鐵屋中熟睡的人」,是「洞穴裡的囚徒」。面對「文化」,我們既不能守舊,亦不能忘本。我們既要保持清醒的理智,懷抱批判的勇氣,譜寫文化的新篇;也要持守自重的信念,汲取思想的泉源,滋養人群的生命。
人死後,真的什麼都不存在了嗎? 每當我在學院的課堂上,得知一些自己正處在某種關鍵期、高峰期,只有一種輕微的憂傷躡手躡腳地打心頭走過...面對太多太巨大的無解,所幸,我還能許願——但願,當我對外追尋,對內梳理,都能夠在渺小生命的巨大空虛中,稍稍留出一些空間,給美麗而真摯的情感,給昇華而蕩漾的精神...
...時間點點滴滴不停流逝,我想趕緊回到書桌前...然而,當我邁開沉重的步伐走近門前,突然我發覺,要推開那扇嘎吱作響的門,帶給我一陣糾結...那更難以面對的,是又再一次被考試緊緊捆綁的學習,是空虛到幾近輕飄無依的內心...無法再面對考卷、再面對書本,更無法再次承受,這樣一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農曆庚子年正月十五,夜靜春山空,那一靜謐的元宵夜遊佛光山,一片安詳裡,我遙想摩詰之詩,感受到詩裡詩外,都洋溢著活活潑潑的生命力。微冷的風拂過暖頰,一呼一吸之間,我似有所悟——王維的獨,是安住在當下,如如不動心;王維的空,是充實在世間,曖曖內含光,但願,日後的我們也能活出這樣的境界。
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沒活動真的很難過。本土疫情嚴峻,活動通通都面臨變動、延期甚至取消。防疫期間,宅在家、窩在宿舍,突然空下來、多出來的時間可以做什麼呢?相信大家都正在思索這個問題。也許,這是重整步調、重建心靈最好的時機。但願,人人求得心安,動,我們能活潑得像一支捷舞;靜,我們也能靈動得像一帖狂草。
疫情下的心病,還要心藥醫,而這心藥,或許,還是人類的精神產物。在我的大專生專題研究〈親親而仁民?華人雙元孝道信念對利他行為的影響:同理心的中介效果〉裡,我曾引用日裔美籍政治學大師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觀點,解釋群體心理、社會文化層面的力量如何幫助台灣獲得突出的防疫成就。
面對「文化」,崇洋媚外的人,是「失根的蘭花」,是「漂泊的浮萍」;面對「文化」,抱殘守缺的人,是「鐵屋中熟睡的人」,是「洞穴裡的囚徒」。面對「文化」,我們既不能守舊,亦不能忘本。我們既要保持清醒的理智,懷抱批判的勇氣,譜寫文化的新篇;也要持守自重的信念,汲取思想的泉源,滋養人群的生命。
人死後,真的什麼都不存在了嗎? 每當我在學院的課堂上,得知一些自己正處在某種關鍵期、高峰期,只有一種輕微的憂傷躡手躡腳地打心頭走過...面對太多太巨大的無解,所幸,我還能許願——但願,當我對外追尋,對內梳理,都能夠在渺小生命的巨大空虛中,稍稍留出一些空間,給美麗而真摯的情感,給昇華而蕩漾的精神...
...時間點點滴滴不停流逝,我想趕緊回到書桌前...然而,當我邁開沉重的步伐走近門前,突然我發覺,要推開那扇嘎吱作響的門,帶給我一陣糾結...那更難以面對的,是又再一次被考試緊緊捆綁的學習,是空虛到幾近輕飄無依的內心...無法再面對考卷、再面對書本,更無法再次承受,這樣一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各國都有疫情,有的已經大擴散,每天(染疫)病的人都在上升,可以說是地球人的共業。所以,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生活的寄望,不能再像之前,起碼要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自己要多將心比心。 很多人喉嚨不舒服去快篩,就確診了被隔離,有多少人隔離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過世了。而我們還健康,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聽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烈陽依舊的五月天,思本大學上的中央大道熱熱鬧鬧。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諸多活動開始復甦,台湾此時真是迥然於世界。思本大道上的帳篷已經陸陸續續有著儀隊進駐,大家都憋壞了,見到他校老朋友都要多聊聊這些日子以來的憋屈。開幕式上思高与伽高兩所學校校長皆蒞臨,由主席宣布今年思儀盃開始,便是由特約藝文團體先上場表演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
Thumbnail
疫情隔離期間不妨給自己一個停頓或沉澱的時間,靜下心來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來,反而是一個給自己反思的大好時機。 好不容易才敲定時間跟林綺雲 老師喝下午茶,一起探討生命的課題。在非常的世代裡,綺雲老師的責任就越大,工作量也就越增加,能一起喝個下午茶真的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未必都是壞的。這段時間,作者學會了專注當下、管好自己的事和享受獨處時光,成為真正活在當下的能力。文章提供了很實際的生活經驗,並強調疫情對於個人心態調整及生活態度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瞭解如何從危機中尋找轉機。這是參加洪震宇老師精準寫作課的作業之一。
我叫騰煜,是個大學學生,因為在北部的學校上學,又剛好過年碰上疫情,所以我和室友們正在討論要回家團聚還是乖乖待在學校自主隔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各國都有疫情,有的已經大擴散,每天(染疫)病的人都在上升,可以說是地球人的共業。所以,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生活的寄望,不能再像之前,起碼要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自己要多將心比心。 很多人喉嚨不舒服去快篩,就確診了被隔離,有多少人隔離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過世了。而我們還健康,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聽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烈陽依舊的五月天,思本大學上的中央大道熱熱鬧鬧。隨著國內疫情趨緩,諸多活動開始復甦,台湾此時真是迥然於世界。思本大道上的帳篷已經陸陸續續有著儀隊進駐,大家都憋壞了,見到他校老朋友都要多聊聊這些日子以來的憋屈。開幕式上思高与伽高兩所學校校長皆蒞臨,由主席宣布今年思儀盃開始,便是由特約藝文團體先上場表演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
Thumbnail
疫情隔離期間不妨給自己一個停頓或沉澱的時間,靜下心來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來,反而是一個給自己反思的大好時機。 好不容易才敲定時間跟林綺雲 老師喝下午茶,一起探討生命的課題。在非常的世代裡,綺雲老師的責任就越大,工作量也就越增加,能一起喝個下午茶真的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未必都是壞的。這段時間,作者學會了專注當下、管好自己的事和享受獨處時光,成為真正活在當下的能力。文章提供了很實際的生活經驗,並強調疫情對於個人心態調整及生活態度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瞭解如何從危機中尋找轉機。這是參加洪震宇老師精準寫作課的作業之一。
我叫騰煜,是個大學學生,因為在北部的學校上學,又剛好過年碰上疫情,所以我和室友們正在討論要回家團聚還是乖乖待在學校自主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