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一組詞從英語詞源到翻譯後的構詞等等都非常類似,我主要以「視頻」舉例。〈為什麼不該在台灣用「視頻」一詞?〉已經指出,「視頻」在中國其實原本也是對 video frequency 的翻譯,但後來不知為何用來指稱 video clip──而且在影音社群軟體的崛起下,已幾乎是專門指稱 video clip 的詞彙了。
「視頻」、「音頻」如何在中國演變為 video / audio clips 的譯詞,我覺得可以先從兩處觀察,一是百度百科上的解釋,一是中國怎麼翻譯比網路時代稍早的 Audio Video Interleave(AVI)格式。
如施典志所說,百度百科對「視頻」的解釋也幾乎是影音工程上的,但我們可以注意到,「視頻」在此已是作為 video 的翻譯;若對照英文維基百科的 video 詞條,會發現兩者很類似,例如 video 詞條中包含了MPEG等影音數位格式,百度百科的「視頻」也對這些數位格式做出介紹。
也就是說,「視頻」在中國早已不再專指 video frequency,而就是用來翻譯 video的詞彙。我認為這個用法至少可上溯至90年代前中期,也就是 AVI 格式剛推出的時代──中國對 AVI 的翻譯就是「音頻視頻交錯/交織」格式。
網路社群時代時興短片,於是「視頻」似乎特指 video clip;有時可能還混雜了frequency channel(頻道)的意思,所以會說「訂閱這個視頻」
但為何我將 AVI 的翻譯視為重要的參考座標呢?因為這也是 VCD 開始成為磁帶錄影帶競爭者、家用電腦開始成為一種影音播放平台的年代,新技術的發明及應用帶來新的翻譯需求,於是,「視頻」與「音頻」詞義的新發明(或至少濫觴)很可能就在這個時期發生。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的嫌疑就我看來特別重大,這個因微軟霸權而廣為人知的技術格式,從百度百科的資料來看它並沒有在此之外的譯法,因此它最初在中國的翻譯應該就長這樣。而 audio 與 video 並列,也會讓人想以一組關於「音」、「影」的對稱詞彙去翻譯它,這時如果有現成、某方面具合理性的詞彙被直接套用下去,是很合情理的事。
我們不難想像,作為一種技術的專有名詞,video 這個詞指涉的範圍會包含 video frequency 在內,就如同 audio 現在仍可作為 audio frequency 的簡稱。可以說,以「視頻」、「音頻」去翻譯 video 及 audio,有時應會是合理且恰當的。
但是,問題是 video、audio 的意涵,顯然並不只是 video frequency 和 audio frequency 啊!雖說 video 一詞隨電子產品及網路進入大眾日常而詞義擴張後,並沒有取代 movie、film,在英語中還保留了技術/媒介上的脈絡(通常只用在電子媒體的範疇),但這並不代表襲用相關技術上的譯詞、隨意套下去,就是好的翻譯。
對中國將 AVI 翻譯為「音頻視頻交錯」我先不予置評;台灣翻譯為「音訊〔audio signal〕影片交錯」,顯然在技術面上的見解或抓的重點不同,不過說 signal 是由 frequency 構成的話,此處翻譯成「視頻」好像也不算錯?但之後中國人把 video 可指稱的對象都稱為「視頻」,顯然就開始歪掉了,歪到現在將 video frequency 的譯詞套用到 video clip,不管怎麼說都很奇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