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期望即失望?德國人對工作的五大期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ource: Unsplash
德國是許多尋求海外工作者的理想國家,也是吸引全球留學生的大宗國家,然而礙於語言關係與資訊不流通,德國的就業市場在多少程度上還是充滿著神秘色彩,究竟在這個以先進工藝以及嚴謹SOP著稱的德國,其從業人員選擇工作的標準以及雇主實際達成狀況究竟是如何?讓我們從德國版的104人力銀行- StepStone.de的報告來說起。
在德國什麼是員工最看重的要素呢?而實際上德國雇主多少程度能夠滿足員工的需求呢?StepStone.de出版了一份雇主吸引力因素大調查,探討雇主與員工雙方在工作選擇標準的期許與實際上感知的差距,從22,500個專業工作者以及公司人事部門受訪者的回答,來看看期望與實際上的差距有多少。
在揭露德國員工對工作的篩選標準以前,讓我們自問,如果讓你列出心中理想工作的top 5篩選標準,你會有什麼樣的選擇呢?
「錢多事少離家近」在德國不是主流民意,讓我們看看德國職員在意的是什麼?以下是在德國最注重的前五項標準。
  1. 薪資水準
  2. 彈性工時
  3. 升遷與進修機會
  4. 公司文化
  5. 有意義的工作
Source: StepStone Report – Arbeitgeber Attraktivität
薪資水準相信毫無疑問是所有人最重視的要素之一,有96%的受訪者給予了重要以上的回覆,然而實際上總體只有40%受訪者認為公司的薪資有達到期許。
如果以產業別來看,5個薪資水準滿意度最高的產業分別是製藥業(58%)、化學業(54%)、金屬製造業(53%)、保險業(52%)與汽車業(51%)。此結果相當符合我們對於德國工業產業導向的認知,而這樣預期與實際的差距也相當程度反映了德國的薪資較英美並不誘人。在德國工作過的都知道,高稅賦使得淨薪資只剩下稅前的六成,此外在台灣的高階工作薪水甚至不輸德國,所以想要賺大錢的,德國並不一定是個好去處,但以整體社會福利與工作條件來說,德國會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這也帶到下一個重要的要素:彈性工時
彈性工時有助於員工更好的平衡工作與生活,尤其現在工作與生活的界線已模糊無法區分,彈性工時成為了選擇工作上一個重要的考量。在這方面90%的受訪者希望能有彈性工時,而總體實際上只有50%的公司能夠提供這樣的工作型態,且越大的公司也越具有彈性。
其中在保險業、公共服務、資訊、電信與能源業最享有彈性工時,分別都有60%以上的受訪者回覆達到預期。但為什麼彈性工時在德國特別重要呢?這從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端倪。
舉例來說德國的禮拜天是教堂日,所有營業活動都是暫停的,而診所只有週一到週五看診,且時間並非像台灣一樣的「朝九晚九」且「隨到隨看」,反而更像是隨醫生制定一樣,可能只有固定幾天看診,且並非每日都一樣時間;此外,在德國看診是採取預約制的,沒有事前預約通常是看不到醫生的。這些對時間的限制都造成德國人視彈性工時特別重要,試想只要做滿規定工時就可以提早下班,這可以帶來多大的便利呢?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德國人從早上六七點就開始上班了,正好趕上下午三、四點下班接小孩,而為了搶時間甚至中午也不休息的也大有人在。
彈性工時提供更多的家庭時間 source: Unsplash
再來是同等重要的升遷與進修機會
有91%的受訪者視升遷與進修機會是選擇工作的重要標準,然而總體只有17%的受訪者認為目前的雇主有達到這樣的預期。以行業別來說,最高的是汽車行業、飯店服務業、管顧審計業、藥業與資訊業,分別只有21%左右的水平而已,證明大部分的工作者都沒有感受到公司在提供升遷與進修機會上面的誠意。
巨大的員工預期與實際的差異對公司無疑是個警鐘,尤其德國是個移民社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人才從四面八方移入,通暢的升遷與學習機會能夠幫助公司招攬一流人才,且隨著二戰後嬰兒潮世代的衰老,德國需要更多在醫療護理以及資訊上的人才推動產業,所以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招募廣告提到升遷與進修的可能性,雇主也需要增加更多在員工上的投資,幫助企業培養更優秀的人才。
類似的結果顯現在公司文化上。90%的受訪者認為公司文化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但只有18%的受訪者表示公司有符合期待。
公司是一個小型社會,無形的公司文化是全體員工工作態度與向心力的展現。一個推廣正面態度與創造力的工作環境可以使員工發揮所長,激發潛力;反之負面且隔離的環境則會影響生產力。筆者曾經待過傳統的化學公司、新創電商與成熟的軟體公司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對員工所帶來的差異。
例如化學公司的建物分散,每個建物代表了一個事業體,辦公環境也被一個個房間所阻隔,唯一可以交流的地方是茶水室。可以想見這樣的工作氣氛較為沈悶與嚴謹,創新很難發生在跨部門之間;而電商公司則是開放式的環境,組織平坦且鼓勵協作與創新,但缺點是聲音交雜,難以專心工作;介於中間的則是成熟型的軟體公司,既有開放的辦公場域亦有隔間,同時鼓勵員工互相交流與推廣文化多樣性,是較好的綜合,亦較容易凝聚員工的向心力。
開放的辦公環境可以增加協作機會 source: Unsplash
接下來是有意義的工作。89%的受訪者認同這項標準,但平均而言僅有33%的人在工作上感到意義。顯然地,投身於健康醫療產業的人擁有最高比例的滿意程度(42%),其他是公部門的(38%)與能源產業的(37%)。
在工作上感到意義是持續工作的原動力,甚至可以超越對薪水的重視程度,StepStone的研究就指出66%的受訪者表示工作意義是影響滿意度最重要的指標,甚至還高於薪水8個百分點!的確,人花了大半生在工作上面,薪水是進入工作的關鍵,但要走得長久,得看是否能在工作上找到足夠的價值。
這五個標準是否符合你心中對工作最重要的五項指標呢?在全球化時代,科技社會迅速變遷、人才快速流動與越趨頻繁的極端事件都對勞資雙方帶來巨大的挑戰,也影響了選擇工作的標準。相信在過去、現在與未來對於工作篩選的標準一定不盡相同,但無論外界如何變遷,筆者深信,持續學習在工作上找到意義絕對是舉世皆然最重要的職涯發展守則,也是在時代變遷下唯一能夠持續下去的職場生存策略,絕無例外!
如果喜歡我們文章的話,記得幫我們按讚加追蹤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9會員
66內容數
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燒壺咖啡,可以跑幾百米,還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而我們用這一分鐘,縮短你和德國的距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ave Hu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約了資深的Jan同事吃飯,想從他身上多了解公司目前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以及索取他一些職場的經驗。   Jan是我主動認識的德國同事,有一陣子業務比較少,想找尋公司一些內部的機會,恰好前陣子有消息公司跟中國企業相關的案子在進行,於是我試著從公司內部的職員網絡來找尋相關的人員與資訊。
跟很多同在德國工作的華人朋友聊聊,發現大家都很常收到主管給如下的工作評價:工作能力好且富有彈性,但需要更懂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其他同事看到。  我其實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有這樣的問題,就算在一個母語的職場環境,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在一個非母語的環境了。
前陣子約了資深的Jan同事吃飯,想從他身上多了解公司目前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以及索取他一些職場的經驗。   Jan是我主動認識的德國同事,有一陣子業務比較少,想找尋公司一些內部的機會,恰好前陣子有消息公司跟中國企業相關的案子在進行,於是我試著從公司內部的職員網絡來找尋相關的人員與資訊。
跟很多同在德國工作的華人朋友聊聊,發現大家都很常收到主管給如下的工作評價:工作能力好且富有彈性,但需要更懂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其他同事看到。  我其實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有這樣的問題,就算在一個母語的職場環境,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在一個非母語的環境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在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每個人都渴望找到一個既能實現自我價值,又能滿足物質需求的工作。而「哪些產業的薪資待遇比較好?」可能是你心中的疑問。接下來,波士來跟你細細談談,希望能給你一些實用的內容。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根據 Jobsdb by SEEK 發布的《2024 年薪酬調查報告》,香港打工仔對縮短工作時間的渴望越來越強烈,其中 65% 的受訪者希望公司能推出「4 天或 4.5 天工作周」,以實現更好的生活與工作平衡。 然而,調查也揭示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雖然有 56% 的打工仔願意延長每天的工作時間
Thumbnail
許多人在應徵工作時,時常發現提出的薪資要求並不能被很好的滿足。這篇文章指出了很多影響薪資的因素,也提供了一些談薪水的方法。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我們都會想說要是有個理想的工作那該有多好。但是仔細開始想的時候就會冒出更多問題:理想工作內容是什麼?理想工作的條件?我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我會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理想工作等於高薪工作嗎? 進來看看打造最理想工作的六個指標是什麼!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在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每個人都渴望找到一個既能實現自我價值,又能滿足物質需求的工作。而「哪些產業的薪資待遇比較好?」可能是你心中的疑問。接下來,波士來跟你細細談談,希望能給你一些實用的內容。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根據 Jobsdb by SEEK 發布的《2024 年薪酬調查報告》,香港打工仔對縮短工作時間的渴望越來越強烈,其中 65% 的受訪者希望公司能推出「4 天或 4.5 天工作周」,以實現更好的生活與工作平衡。 然而,調查也揭示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雖然有 56% 的打工仔願意延長每天的工作時間
Thumbnail
許多人在應徵工作時,時常發現提出的薪資要求並不能被很好的滿足。這篇文章指出了很多影響薪資的因素,也提供了一些談薪水的方法。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我們都會想說要是有個理想的工作那該有多好。但是仔細開始想的時候就會冒出更多問題:理想工作內容是什麼?理想工作的條件?我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我會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理想工作等於高薪工作嗎? 進來看看打造最理想工作的六個指標是什麼!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