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我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剛吃完萬惡鹽酥雞,還加了爽辣糯米椒,來發久違的深夜抱怨文。
暑假都過了一半,連補習班電話都少了很多,沒想到還是有很多人討論「國中先修班」要不要上。
在不對的時間點問錯問題,原諒我替那些人的孩子感到難過,因為我可以預見他們未來要耗很多能量跟爸媽相處。
我家女兒沒有上什麼先修班,唯一有上的是每周一次的英文課;除了旅行天,每天睡到自然醒、三餐併作兩餐,多數時間泡在電影、電視和小說。《男扮女裝家政婦》《綜藝大集合》《全民星攻略》都是固定黏在電視機前的時間,那天還看了一個什麼偶像連續劇有夠芭樂....偶爾我看不下去,會硬把她拉出門逛逛展覽買買小東西,鼓勵她把三倍券跟誠品禮券花在我身上。
以上這些我都「沒有」告訴問我的人,原因很簡單,因為條件不同,妳也無法養出這樣的小孩,那我幹嘛說這些沒有意義的資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5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讀書會裡的臥底大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19會員
29內容數
這裡的文章給大人看,小孩更適合服用。 寫作靈感來自於讀書會裡的孩子群,他們是天生的哲學家,也是當代的受難者,他們的提問、苦惱與自答,彷彿是各自書寫的秘密小誌。也許從一本小說開始、從一個問題出發,隨著臥底大人的試探與紀錄,開展出孩子們可實踐的生活計畫與思辨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怡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指定閱讀:《好與壞,是什麼呢?》(米奇巴克出版) 想要鼓勵孩子思考,第一件事就是得讓孩子經過燒腦過程,欣賞自己的成果(觀點)。 想要讓孩子思考不偏激,就讓孩子用正向態度解讀他人的提問,不論是善意的提醒或是惡意的質疑,都能轉化成檢視自己觀點的能力。 好與壞沒有一定,但是不思考,好與壞只能靠命和運氣了啊
那天我的孩子正在翻《烏龍派出所》,不知道突然想到什麼,從書裡抬頭問我: 「媽,有時候大人要我們做自己,不要在乎別人眼光,但是有時候又要我們考慮別人看看狀況,免得太白目,所以到底是要怎樣?」 還沒不及接招,她回頭繼續翻書邊一直碎念:「有時候要有勇氣說真話,有時候又說太直接會傷人,這真的太難了吧!」  
俗話說:眼見為憑。 我看見了「事實」,卻也差點經歷一場「真相殺人」的考驗。
在學校人際關係中,很多孩子依附於某個小團體裡,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擔心分組時落單,突然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老師還得指派或分配個「不情願」的人,或者把其他沒分到組的「送作堆」,不僅自我意願無法被尊重(我也不想跟某人一組),也意味著自己人際關係上的挫敗。
你是真的在意孩子粗心而已?還是其實想要完美的滿分?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質問自己。即使目前我的孩子應該有能力達到,我們不曾訂過滿分為標準,讓孩子「自訂標準」,對於想改進孩子粗心的父母來說是一種「試金石」。 我想說的是,表面上同樣在意粗心這現象,但本質上有可能天差地遠,希望討論粗心的文章不要變成加害文。
每次談到學習動機,一定會提到好奇心。有好奇,就比較容易從內部找到探索動力,不靠外力獎懲,也能按照自己的步調與思維學習。一點都沒錯,但為什麼好奇心這麼容易被殺死?都怪學校教育過於僵化? 還有最重要的是,好奇心是怎麼來的?或者可以被培養嗎?  
指定閱讀:《好與壞,是什麼呢?》(米奇巴克出版) 想要鼓勵孩子思考,第一件事就是得讓孩子經過燒腦過程,欣賞自己的成果(觀點)。 想要讓孩子思考不偏激,就讓孩子用正向態度解讀他人的提問,不論是善意的提醒或是惡意的質疑,都能轉化成檢視自己觀點的能力。 好與壞沒有一定,但是不思考,好與壞只能靠命和運氣了啊
那天我的孩子正在翻《烏龍派出所》,不知道突然想到什麼,從書裡抬頭問我: 「媽,有時候大人要我們做自己,不要在乎別人眼光,但是有時候又要我們考慮別人看看狀況,免得太白目,所以到底是要怎樣?」 還沒不及接招,她回頭繼續翻書邊一直碎念:「有時候要有勇氣說真話,有時候又說太直接會傷人,這真的太難了吧!」  
俗話說:眼見為憑。 我看見了「事實」,卻也差點經歷一場「真相殺人」的考驗。
在學校人際關係中,很多孩子依附於某個小團體裡,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擔心分組時落單,突然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老師還得指派或分配個「不情願」的人,或者把其他沒分到組的「送作堆」,不僅自我意願無法被尊重(我也不想跟某人一組),也意味著自己人際關係上的挫敗。
你是真的在意孩子粗心而已?還是其實想要完美的滿分?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質問自己。即使目前我的孩子應該有能力達到,我們不曾訂過滿分為標準,讓孩子「自訂標準」,對於想改進孩子粗心的父母來說是一種「試金石」。 我想說的是,表面上同樣在意粗心這現象,但本質上有可能天差地遠,希望討論粗心的文章不要變成加害文。
每次談到學習動機,一定會提到好奇心。有好奇,就比較容易從內部找到探索動力,不靠外力獎懲,也能按照自己的步調與思維學習。一點都沒錯,但為什麼好奇心這麼容易被殺死?都怪學校教育過於僵化? 還有最重要的是,好奇心是怎麼來的?或者可以被培養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常常會碰到一些家長比較急著想讓孩子「超前學習」 以前我的孩子在上海念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有同班同學的家長熱心地詢問我是否要讓孩子一起去上奧數課程 我當時就婉拒了對方的好意,對於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扼殺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揠苗助長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學校家長日,是童年很刺激的片段,一個平庸的小學生的小小故事。
Thumbnail
吃完晚餐後的七點到八點,我會協助小孩檢查和複習功課,這是每天固定的行程。 我選擇學校的課後班,單純希望孩子能多熟悉他人生求學時期可能會待最久的校園,所以沒有將課業外包納入考量。好像有些家長誤會了什麼,以為課後班老師會將每個孩子的功課盯很緊,實際上不太可能達到跟安親班有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我們家兩個小朋友是沒上過學校課後班,和安親班的,可能從嬰兒襁褓時期,就是為娘的我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照顧,所以,一路陪伴,也沒想過可以把學校課業這塊外包。 然後,拜網路之賜,與其他全職照顧者交流,才發現原來就算是全職媽媽,也不乏把孩子送給他人顧功課的例子。而會把孩子往外送的說法,我聽過以下幾種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先接住自己再接住孩子   經過上周與實孩的相處,本周打算以「歸零」的眼光重新再觀察孩子們。昨天經過最不容易孩子的課,課後處於無力感中,除了無法消化困境之外,也很想放棄,但是就是這個孩子催生了我絕對要實現「不用獎勵的教育」的衝勁,這樣想來,我倒是得感謝這個孩子總是在我面前誠實作自己,經過一夜沉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常常會碰到一些家長比較急著想讓孩子「超前學習」 以前我的孩子在上海念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有同班同學的家長熱心地詢問我是否要讓孩子一起去上奧數課程 我當時就婉拒了對方的好意,對於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扼殺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揠苗助長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學校家長日,是童年很刺激的片段,一個平庸的小學生的小小故事。
Thumbnail
吃完晚餐後的七點到八點,我會協助小孩檢查和複習功課,這是每天固定的行程。 我選擇學校的課後班,單純希望孩子能多熟悉他人生求學時期可能會待最久的校園,所以沒有將課業外包納入考量。好像有些家長誤會了什麼,以為課後班老師會將每個孩子的功課盯很緊,實際上不太可能達到跟安親班有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我們家兩個小朋友是沒上過學校課後班,和安親班的,可能從嬰兒襁褓時期,就是為娘的我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照顧,所以,一路陪伴,也沒想過可以把學校課業這塊外包。 然後,拜網路之賜,與其他全職照顧者交流,才發現原來就算是全職媽媽,也不乏把孩子送給他人顧功課的例子。而會把孩子往外送的說法,我聽過以下幾種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先接住自己再接住孩子   經過上周與實孩的相處,本周打算以「歸零」的眼光重新再觀察孩子們。昨天經過最不容易孩子的課,課後處於無力感中,除了無法消化困境之外,也很想放棄,但是就是這個孩子催生了我絕對要實現「不用獎勵的教育」的衝勁,這樣想來,我倒是得感謝這個孩子總是在我面前誠實作自己,經過一夜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