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1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孔明的兩張臉譜: 從〈兩個孔明的文化玄機〉到〈出師表〉(上)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電視劇,對我庸俗的少女心來說,總希望前段群雄逐鹿、劉備到處漂泊的段落可以快轉。對我來說,看三國是為了趙雲孔明才看的。好不容易熬到唐國強飾演的孔明初次登場時,我的小小少女心中滿是對「神仙哥哥」的讚嘆。
唐國強老師扮演的孔明是我心中對諸葛亮的第一印象
唐國強老師扮演的孔明是我心中對諸葛亮的第一印象
孔明登場後,一切突然精采起來了。他氣定神閒的搖搖羽扇,劉備打了勝仗,一轉喪家之犬的頹勢。看到神機妙算的孔明就像服了定心丸──你會知道,有他在,主角群一定會逢凶化吉。
後來我才明白,羅貫中你騙我!!!!
為了營造出孔明神鬼莫測的形象,其他人便成了羅貫中筆下的犧牲品,周瑜、魯肅暫且不提,後主劉禪──那個「扶不起的阿斗」,恐怕更是被「抹黑」後評論失真的受害者。在諸多改編三國的戲劇、電玩中,劉禪清一色被塑造成肥胖愚痴,或是幼稚軟弱的丑角,而被俘後那句「樂不思蜀」更成了最大汙點──但,劉禪當真如此無能嗎?
這次龍騰版選文,將〈出師表〉與王溢嘉老師〈兩個孔明的文化玄機〉二文並置,雙文本的比較,服膺素養導向題型的設計。但在授課時,羊咩我會選擇先上王溢嘉這篇文章,其後再正式進入〈出師表〉。(若是課本未選這課的朋友,我也非常建議先閱讀王溢嘉老師這篇文章作為補充)
學生對孔明的既定印象大多來自《三國演義》,所以在〈出師表〉前,教師往往要先為學生釐清正史與小說的差異。與其平地重打地基,不妨借力使力,先以〈兩個孔明的文化形象〉為楔子,讓學生閱讀後重整對正史孔明的認識,進入〈出師表〉時才能更真實的了解孔明當時的困境與為難。
因此,在這兩課教學中,筆者將授課次序安排如下:
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就開始這趟「還原諸葛亮」的課堂之旅吧!

一、引起動機‧諸葛亮知多少
課堂開始前,我們先玩個小遊戲引起學生興趣:
此活動除了引起動機外,教師還能迅速掌握學生的起點行為。隨著淘汰順序我們可以立刻分出「對三國完全陌生」、「有基本知識但只限大眾文化」、「有正史基礎的歷史強者」三種(或者也可能出現第四種「很會借風駛舵反應靈活型」)
但根據羊咩實地操作,其實還有第五種狀況:全班對三國都不熟悉....根本不知道我在說什麼典故的大有人在(眼神死)現在小孩連三國電玩都不打了嗎.....
若客觀環境不允許玩遊戲,教師也可運用龍騰課本第28頁的小活動,讓學生藉由回答問題,釐清小說和正史的差異。
在暖身之後,學生應會發現,對孔明的既定印象恐怕將在大幅改觀。(或者,像羊咩這樣根本重新介紹一次演義裡的孔明知名事蹟)那麼,我們就可以正式進入課文──王溢嘉〈兩個孔明的文化形象〉。

二、神機妙算大軍師是怎麼形成的
王溢嘉在文中中多次提到「集體潛意識」,認為在民族集體潛意識中,對歷史與人物常以共同的主觀意念,再造出符合民族認同的「原型」人物。此論點源自於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原型心理學」。榮格從大量神話、詩歌中歸納出常見「原型」人物,這些「原型」在往後藝術創作中也不斷被複製、再造。
以榮格的理論為起始,神話學者喬瑟夫‧坎貝爾(Joshph Campbell)名作《千面英雄》,更在研究各地域民族的神話之後,歸納出「啟程」→「啟蒙」→「誘惑」→「回歸」等「英雄之旅」的原型。
坎貝爾的名作
坎貝爾提出,在英雄成就的路上,往往會出現以下幾個原型角色:
細觀《三國演義》以蜀為中心的劇情發展下,某個程度上也帶著「無名小卒成為一代英雄」的套路形式。故事最開始的主角是劉備,從草鞋小子起家,憑著信念(譬如說仁義或是興復漢室)慢慢聚集夥伴,過程中碰到董卓、呂布、袁紹等各種對手,也遇到最大阻礙者──與他煮酒論英雄的曹操。更因多次失敗使劉備意識到弱點──他這個小團體武力值點爆表卻缺乏一張智力卡──進而修練補足,三顧茅廬請來孔明這位智多星,一口氣將智力點數補好補滿。
充滿信念的主角(劉備)、有情有義的協助者(關張趙等人)、冷靜謀略的智者(孔明),蜀國冒險小隊正式成行,準備挑戰問鼎中原大陸這任務。
蜀國小隊正式上線
這麼一看,改編自歷史的《三國演義》,在以蜀為正統的情節安排下,與《千面英雄》的神話英雄形成公式竟有著偌大相似。我們更可帶學生進一步檢視,這樣的英雄成長架構,至今仍頻繁出現在各大流行文化創作中。無數的冒險電影、少年漫畫、武俠小說……掌握這套英雄公式,也掌握了大紅大紫的流行元素。《星際大戰》的導演兼編劇喬治.盧卡斯,多次公開承認,他所創作的星戰經典人物,都源於坎貝爾的理論:
「在讀過只有大約區區五百頁的《千面英雄》以後,我發現我要的故事就在那裡面……如果不是跟坎貝爾的偶遇,很有可能時至今日我還在苦思《星際大戰》的劇本該怎麼寫。」
──喬治‧盧卡斯
或許我們也可從中找出,為何《三國演義》成了流傳最廣、甚至跨國通行的通俗小說,其影響力至今不減?羅貫中筆下的英雄套路,其實已與成功的英雄小說特質不謀而合,或許這又是一場「文化集體潛意識」的最佳驗證?
但有趣的是,按照一般英雄小說的套路,劉備應該走向最終稱王之路。可惜《三國演義》是本歷史小說──正史成了擋在劉備等人面前的最大障蔽。這支隊伍在後期發生巨變──劉關張三兄弟的先後逝世,讓整支隊伍只剩下智者孔明獨撐大局。
後期的小說發展,羅貫中只能被迫讓孔明承擔起領袖、武力輸出和智者參謀三合一的完美形象,也導致孔明更加無所不能──「孔明智似妖」的評價點出了孔明太過強化的智者能力,唯一能讓他輸得只剩那冥冥不可測的「天命」。這也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悲劇英雄套路:主角群歷經種種波折,最後卻陰錯陽差地與成功擦身而過,徒留遺憾。希臘悲劇中將其失敗原因定名為「命運」,使得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即使奮戰不休,終究難逃既定命遇的詛咒。
孔明成為最符合漢民族「智者/軍師」集體潛意識的代表,一如榮格指出的「智慧老人」的原型:從圓桌武士中的梅林巫師,到哈利波特裡的鄧不利多;
西方常見智慧老人的形象(有誤
東方的智者形象如孔明、劉伯溫、姜子牙……這些智者們無所不能,只待一遇明主便能呼風喚雨,如遇困難則通常敗於「天命」二字,但在得之天命、失之天命的有豈只智者系統?放眼望去古典小說、戲劇中對於「天命」二字的敘述,早成了最簡單的成敗關鍵。漢高祖頭上的祥雲、醉斬白蛇;李世民的天子氣使虯髯客一見失色、乞丐皇帝朱元璋據說從小就有不凡之處……東方系統太過強調「天命」的神聖不可侵,以致眾英雄之所於群雄脫穎而出的成功關鍵反被忽視,皆以籠統的「天命」一說草率帶過。
孔明的失敗在《三國演義》中也是天命所定,臨死前最後的禳命作法也終究難敵命數,這悲劇強化了孔明「明知天數仍要奮力一搏」的壯烈,卻忽略了真實中人之所珍貴的,在於面對浩瀚不可掌握的未來,明知自己力有未逮,仍盡其在我、只求無愧我心的真誠與執著。
王溢嘉認為,一個文化過度低估成長價值,可能造成負面效應。同樣的,在卸去孔明「智者原型」下的濃妝豔抹後,識清真實歷史中的孔明:那個謹慎、重法、「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的丞相孔明,我們才能真正接近〈出師表〉中,畢生謹慎的老人,在出征前終於壓抑不了的情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