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完了漢字結構,然後呢……(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完漢字結構,老師們可以給學習者再了解什麼呢?
我認為可以讓學習者認識漢字的起源開始。

漢字的起源

關於漢字的起源,在中國文字學上一直存在著各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等記事方法,甚至大家熟知的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但數千數萬的字由一個人創造,聽起來也是匪夷所思,因此現代文字學者普遍認為,文字應是日常民間為了傳遞訊息或記事,而依當時情境創造而成,不太可能全部由一個人創造,如果倉頡確有其人,比較可能的是,他是第一位將文字系統做過整理的人或頒布使用文字規定的制定者。

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

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現代大部份研究者認為是從漢代起,開始有學者將文字做系統化的分類與歸納,這六種造字方法也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六書》。

《六書》

《六書》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造字法,嚴格來說,只有象形字和指事字是「造字法」,會意字跟形聲字是利用象形和指事字延伸而來的「組字法」,轉注字和假借字利用前面四種另外改換的「用字法」,以漢字而言,形聲字佔最多。

象形字

許慎《說文解字》中闡述:「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畫成其物」就是將要表現的物象,畫成圖形。 詰(ㄐㄧㄝ ˊ)詘(ㄑㄩ),彎曲的意思。 「隨體詰詘」就是指隨著物體的外形樣貌,用迴轉曲折的筆畫構成文字。
以物體外形刻畫出來,,些像是線條,有些像是圖畫的字,稱為象形字。象形字可說是漢字最原始的樣子,例如:「月」字像是一彎明月,「馬」是帶有鬃毛四條腿的動物,「田」是一塊縱橫交錯的區域。目前還在使用的象形字大概還有200個左右。
象形字用來表示具體的事物,但並非所有的事物都能畫出來,因此象形字發展到一個階段後就有了局限,因此有了指事字。

指事字

指事字,顧名思義就是要說明事情。許慎:「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再加上指事符號作為表示抽象事物的造字方法。例如:「上」要如何表示呢?「上」的那一橫代表的是地平線或基準線,在那上面的放的東西,自然就表示了「上」的含意,同理來說,「下」也是這樣的概念。
隨著社會發展、文化進步,漸漸地……只有一百多個的指事字不敷使用,於是有了會意字。

會意字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ㄏㄨㄟ),『武』、『信』是也」。這表示會意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組合在一起,表示一個新的意思。例如:「明」以過了一「日」(白天)跟一個「月」(晚上)表示「明天」或是「光明」;「卡」表示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狀態。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歡迎來【免費支持我】
請按下方的【拍手五下】,讓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需要你的友情支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十五年前,因為到異地,為了能找個事做,開始在異地教起了華語。 在華語教學及學習過程中,對於漢字形成及演變的探討、華語教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尤其看到許多外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的進步,是我精進教學的動力。 雲遊華語是希望將我過去十五年的一些教學心得,做紀錄及歸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同步刊載於2020/09/23 BuzzOrange 【你會的簡體字不一定來自中國】你以為只有現代人才懶得寫字嗎?一窺台灣簡體字的 3 種來源 在臺灣長大的我們,除了標準字體,不知道大家偶爾遇到需要寫字時,會因為有些字的筆畫多,而改寫筆畫較少的字呢?
本文同步刊載於2020/09/23 BuzzOrange 【你會的簡體字不一定來自中國】你以為只有現代人才懶得寫字嗎?一窺台灣簡體字的 3 種來源 在臺灣長大的我們,除了標準字體,不知道大家偶爾遇到需要寫字時,會因為有些字的筆畫多,而改寫筆畫較少的字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七 首先,按照我們的假設和記法,「也」字是個函子,其論元為「虞人」﹔再者,作為輸出值的「虞人也」是另一個函子,而其論元為「百里奚」。 這便很簡單了。 我們可以顯鬆地決定「也」字的語構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4 函算語法 1.4.1 語法範疇理論導論 七 指派範疇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設定推導規則。 推導規則的作用是對某一給定的表式63 進行判定,看它是否一個貫通的表式(或詞構)。就上述英語例句而言,我們只需一個簡單的單向通則 (general rule)﹕6
Thumbnail
整理一下漢字注音和白話字的筆記。畢竟是筆記,有些可能對相關科系是常識,有些說得很簡單,有些可能沒連貫的邏輯。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4 函算語法 1.4.1 語法範疇理論導論 五 艾杜凱維茨的語構範疇理論有兩個關於形式語言的預設﹕[Ajdukiewicz 1935: 2]57 1.4.1_1 一個詞構 (das Wortgefüge)58 必須是一個連貫的整體才具有意義。 1.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十 按《文通》的意見,句必有起﹑語兩詞,這是最基本的句子結構。「字之為語詞,動字居多」。動字又分外動字和內動字。如是外動字,必有止詞,位於其後。22 如是內動字則不可以有止詞。如語詞非動字,而是靜字,用作語詞的靜字則稱為「表詞」。如表詞不用靜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九 屈折變化沒有標誌句子成份如何構成句子的規則﹗這是我們的另一個觀察。句子成份屬規範性的操作指引。現再返回《文通》的意見。《文通》將詞分成七種便是語法上的規範性指引。就句讀而言,《文通》說﹕ 「夫文者,集句以成,如錦繡然,故謂之文。欲知文,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本書關注的是句子成份的分析。 如前述,詞類和句子成份是兩個很不一樣的概念。 詞類的劃分屬歸類性的描述。我們先有一個給定的詞彙,然後劃分若干詞類,比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再進而對詞彙中的每一個詞進行分類,即說某詞屬名詞﹑某詞屬動詞﹑某詞可以是名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一 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是對語法的研究,語法的一個分支是對語構 (syntax) 的研究。研究語法的一個方法始於對一個語言的詞彙集裡的成員進行分類,也就是以詞類或詞彙範疇為研究的對象。9 因此如何分類或應該按什麼原則分類似乎是一個重要議題,但傳統語法學
在漢字圈的歷史初期,還沒有所謂「寫字」的時代,有什麼跟現代人的寫字或作文意涵比較類似的用法?《尚書》裡面,有「作冊」或「作書」這樣的用法。  「作」、「冊」、「書」這些字,很早就有了,「作」、「冊」是殷商的甲骨文,「書」是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甲骨文跟金文的寫法如下: 現在當然很難知道當時的「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七 首先,按照我們的假設和記法,「也」字是個函子,其論元為「虞人」﹔再者,作為輸出值的「虞人也」是另一個函子,而其論元為「百里奚」。 這便很簡單了。 我們可以顯鬆地決定「也」字的語構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4 函算語法 1.4.1 語法範疇理論導論 七 指派範疇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設定推導規則。 推導規則的作用是對某一給定的表式63 進行判定,看它是否一個貫通的表式(或詞構)。就上述英語例句而言,我們只需一個簡單的單向通則 (general rule)﹕6
Thumbnail
整理一下漢字注音和白話字的筆記。畢竟是筆記,有些可能對相關科系是常識,有些說得很簡單,有些可能沒連貫的邏輯。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4 函算語法 1.4.1 語法範疇理論導論 五 艾杜凱維茨的語構範疇理論有兩個關於形式語言的預設﹕[Ajdukiewicz 1935: 2]57 1.4.1_1 一個詞構 (das Wortgefüge)58 必須是一個連貫的整體才具有意義。 1.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十 按《文通》的意見,句必有起﹑語兩詞,這是最基本的句子結構。「字之為語詞,動字居多」。動字又分外動字和內動字。如是外動字,必有止詞,位於其後。22 如是內動字則不可以有止詞。如語詞非動字,而是靜字,用作語詞的靜字則稱為「表詞」。如表詞不用靜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九 屈折變化沒有標誌句子成份如何構成句子的規則﹗這是我們的另一個觀察。句子成份屬規範性的操作指引。現再返回《文通》的意見。《文通》將詞分成七種便是語法上的規範性指引。就句讀而言,《文通》說﹕ 「夫文者,集句以成,如錦繡然,故謂之文。欲知文,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本書關注的是句子成份的分析。 如前述,詞類和句子成份是兩個很不一樣的概念。 詞類的劃分屬歸類性的描述。我們先有一個給定的詞彙,然後劃分若干詞類,比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再進而對詞彙中的每一個詞進行分類,即說某詞屬名詞﹑某詞屬動詞﹑某詞可以是名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一 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是對語法的研究,語法的一個分支是對語構 (syntax) 的研究。研究語法的一個方法始於對一個語言的詞彙集裡的成員進行分類,也就是以詞類或詞彙範疇為研究的對象。9 因此如何分類或應該按什麼原則分類似乎是一個重要議題,但傳統語法學
在漢字圈的歷史初期,還沒有所謂「寫字」的時代,有什麼跟現代人的寫字或作文意涵比較類似的用法?《尚書》裡面,有「作冊」或「作書」這樣的用法。  「作」、「冊」、「書」這些字,很早就有了,「作」、「冊」是殷商的甲骨文,「書」是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甲骨文跟金文的寫法如下: 現在當然很難知道當時的「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