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選繪本小指南】喜歡,是閱讀的動力

走進圖書館/書店,放眼望去一整排的繪本

茫茫書海中,到底怎麼挑才能挑到有趣又好看的繪本呢?
這個【選繪本小指南】系列,會提供一些選繪本的小心得
讓人在茫茫書海中,不再猶豫不決
閱讀要分齡嗎?
如果要,那選繪本時挑適合孩子發展年齡的書,是否就是挑選的唯一準則呢?
如果不需要,那又要用什麼標準來選擇,讓孩子自己挑喜歡的嗎?
下一篇會從Vygosky(維高斯基)的近側發展區理論來思考這個問題
我自己選書時,其實不會一定會把分齡選書丶橋樑書這類的概念作為最大準則
書挑的好的話(應該說好的書本),從0-100歲都可以看,端看閱讀者本身怎麼去讀
如果是爸媽帶孩子共讀的話,在於帶領閱讀者本身怎麼調整自身策略,以協助孩子能投入閱讀活動
再來,有一些挑書的大原則
文字內容(劇情推衍是否吸引人丶文字流暢度⋯⋯)
視覺內容(主題是否聚焦丶圖文的連結性是否足夠⋯⋯)
未來在專題中會有專文仔細介紹
最後,就是個人取向
「我喜歡」,是很重要的關鍵
為什麼?
因為喜歡,而產生了翻書的動機,使你一看再看,百看不厭
這時就形成學習的基本要素了:「重複學習」
從認知神經科學來解釋
一個新的事物,代表在腦中的神經突觸之間沒有連結
如果從不會到學會!代表神經突觸之間形成穏固的連結
要怎樣讓突觸可以連結?可以把建立連結,想像成要在腦中蓋一座新的橋
只學一次就可以學會嗎?那很像神經元們只工作一天,其他時間罷工,可以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成效不彰啊!
所以經驗重複累積,就是讓神經元們每天都上工,這樣橋很快就能蓋好了!
也就是「學會了」
下次去挑書本時,倒空自己,不用強調一定要從書本中獲得什麼
讓感覺引導你,書會來跟你建立連結
你也會愛上你選的書,帶回家後也愛不釋手
(如果家中有很多放到長灰塵的書籍,你不想看,孩子也不喜歡翻,那真的可以重新回顧一下,平時自己是怎樣的挑書模式呢?有沒有可能挑到真的很喜歡的,再購入呢?)
最後,也放手讓孩子試著去挑選自己喜歡的書吧!
喜歡,就能帶來動力,一讀再讀
讓腦中的神經建立穩固連結,發揮重複學習的力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