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禪與「空」:禪與傳統佛教的方法
「禪」這個字,是印度教用語的中譯,意旨「靜慮」或「思惟修習」。不過,用在禪宗上面,它又特指對開悟經驗的培養與體驗,而不是單指任何種類的冥想體驗。因此,禪宗經常被定義為一個特別強調禪定經驗與開悟智慧的宗派。而禪宗自己也宣稱,它所致力的是去擁抱和傳遞釋迦牟尼成佛時所體現的活潑智慧。
印度佛教第二十八祖,中國禪宗初祖菩提達摩曾表示,佛陀說空,是為了去除多數人的錯誤觀點。但如果你執著於空,那就連佛陀也幫不了你。有所生的只是空,有所滅的只是空。在實相裡,沒有任何東西是會生或滅的。
般若智慧所要揭示的,乃是一切形式的苦,都是妄見與顛倒思考的產物。一旦體認到存在是苦而非樂、是變動而非恆常,以及體認到我們不是如自己所以為的,是獨立而持續的自我,那原先那個被我們經驗為集聚了苦的世界,就會轉化為自在清明的涅槃。
那裡有無明和妄見,那裡就會有貪和嗔;那裡有貪和嗔,那裡就會有業報和苦。只有徹底戳破妄見,放下執著,人才會有開悟、自由與真正的寧靜可言。
那個一向被我們認定為「我」的東西,不過是一連串剎那生滅的念頭或感官感受罷了,你也可以說它是一個思想的虛構物。在這剎那生滅的意識流外面是找不到任何一個「我」的。一旦如實地觀察心靈活動,我們就會得到一個洞察,那就是,心本身是變動不居,沒有恆常性的;而這也等於是說,它只是一個「空」的虛構物,是我們毫無必要的死命抓住不放。它不但不是一切快樂和真理的來源,反而是渴求、恐懼、挫折、憂傷的來源。能夠放下這個我執,淨化它一切負面的影響,我們就能徹徹底底從生死之苦中釋放出來,感受到涅槃和「無我」的寂靜無為。
執著於「涅槃」和「無我」,這樣的人仍然陷在以為生死流轉是真實的妄見與恐懼之中,因此才會更執著「涅槃」與「我空」。為了矯正這種錯誤,大乘提出了一種更徹底的空性:自我與諸法皆是空的。
世間的一切都是由因與緣交織而成,因此它們就像一張網的網眼,都是空的。世間無一法是可以存在於因緣之外的。大乘僧侶之所以能夠跳出對生死的恐懼與對涅槃的執著,靠的便是這個簡單的洞見:既無可以拋棄的生死,也無可以得到的涅槃。生死和涅槃這看似是不同的兩種東西,事實上是不二的,是單一的中道。安住在生死的同時,一個人也是安住在涅槃中。
在討論「真空」的時候,我們是從日常意義下那個世界開始的,透過否定被實體化的自我和萬物,我們到達了自我與萬物本性皆空的結論。不過,為了打破對空的執著,我們又回過頭來否定空,說空性是萬物的「妙有」。這樣,空與相、涅槃與生死,就同時受到了肯定和否定。這是終極的「中道」或「中道實像」。說它是終極的,因為它不是位於兩個極端中間的「中」,不是一種與「虛假」對立而形成的「真理」。那是單一的、動態的、不可思議的真實,既無相而又包含萬相,既無立場而又包含所有立場。這就是「畢竟空」或「第一義空」。
維摩詰經的其中一個段落為我們提供了有用的指引。本經記載有一個教維摩詰的居士,向一群顯赫的菩薩求教,問它們各自是怎麼進入不二法門的。
- 文殊師利是最後一個發言的菩薩,他說:「依我之見,能夠不言不說,不發表任何意見,不表示任何知識,超出一切問與答之外,乃是進入不二法門的門檻」。
- 它說明了,空不是一個命題,而是一種體驗。禪宗認為,也正是這種活潑的開悟體驗。因為即便你的議論在高妙,最終還是要生活、做事的。
對應不同修行階段不同的修行方法
- 移去妨礙心念清淨的各種障礙的程序
- 幫助心思集中的方法,目的是讓心進入禪定的狀態
- 修習智慧的方法,目的是幫助人獲得「無我」的智慧,打開真正解脫的大門
- 把「無我」的智慧推向「真空」的技巧
- 讓人從真空到達「畢竟空」或「第一義空」的技巧
五停心觀
- 四無量心觀:可以緩和根深柢固的嗔
- 數息觀:可以消除心不在焉
- 念佛:可以對治恐懼與不確定感
- 不淨觀:觀想身體的不潔或腐爛
隨著心靈開始卸去它那些粗重的情緒執著,身與心就會變得越來越自在,並融合為一條純粹、沒有雜染的意識流。
悟入「無我」、「真空」和「第一義空」的方法
- 「空」或「無我」的體驗分為「有漏」或「無漏」(或「世間」和「出世間」)
- 為了培養心靈的專注和「世間定」而設計的方法,被歸類為「止」的方法。
- 為了讓修行者達到無我,即「人無我」與「法無我」的解脫智慧,被歸類為「觀」的方法。
小乘和大乘的典籍包含著許多不同的觀法,不過基本上,它們只是傳統佛教四念處的延伸
- 身念處(觀身不淨)
- 受念處(觀受是苦)
- 心念處(觀心無常)
- 法念處(觀法無我)
書名:牛的印跡
作者:聖嚴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