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力量-讀書筆記(2)自卑是我人生的權利義務之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是幾年前多芬的一個廣告影片,講的是透過Forensic artist(協助辦案辨識畫家)針對(1)自己(2)別人,兩種描述所畫出來的兩種畫像呈現出一件事:自己描述的臉原比別人眼中的自己還要不好看/負面或是不快樂;換句話說,別人眼中的你,原比自己以為的還要美麗,
很多人看見兩個畫的時候流淚了,所以我猜,自卑可能是人類共同擁有的特質
(這樣想就覺得舒服多了)

第三章寫的是自卑 原標題是:瞭解與克服自卑(又稱打怪練功)
第一個概念、“魔怪的聲音”

作者提到哈利波特擔心自己可能是壞人 - “因為他經常憤怒,還保持著黑暗的想法”。對於這點,二元論的基督教是說:撒旦不能對你怎麼樣,牠只能騙你,所以撒旦找到機會就跟人類說:"你很爛/你沒有用/沒有人愛你...",目的是讓你遠離神的愛,然而神創造人是完美的,人一生的自卑是撒旦的謊言造成的(原罪)。
然後天狼星對哈利波特說:
“你不是壞人,你是很好的人,我們內在都存在著光明和黑暗,重要的是我們選擇對哪一方採取反應,那才是真正的自我。”
坦白說,我覺得二元論的世界比較簡單[不用選擇如何回應]
本來我可以在教會永遠相信人生很美好的定律:
  • 你是大能的小組長
  • 你是尊貴的神兒女
  • 所有神創造的都是祝福(即使有變形的祝福,anyway都可以找出神的美善)
  • 那些否定你的都是謊言,要分辨/警惕不要被撒旦騙。
是不是撒旦的謊言?沒有證據,我現在對於:“所有負面的都不是神創造的?”有極大的懷疑,甚至我想知道“自卑”是否有什麼功能?因為對我來說,如果沒有自卑,我絕對不可能理解他人。如果我喜歡自己的程度超過對別人的喜愛,也許我就不需要別人/不需要家人/不需要朋友/不需要愛情。
如果是這樣,那自卑是一種煞車系統嗎?讓我們可以在人群中成為一個比較好(或是容易適應)的人? ---- 這是我自己猜的
(P95)有幾種有效的方法可幫助我們思考自卑
自卑是害怕與他人失去連結。我們先天在心理/情感/認知/精神上都想獲得連結/愛/與歸屬感。這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原因,為我們的人生帶來意義與目的。
自卑是害怕失去連結--害怕自己做了說明或沒做什麼,我不夠好,就不能跟別人維繫連結,才無法被愛,無法獲得歸屬感或連結。
而我自己的自卑,來自於過度比較,排行第一個孩子比較容易陷入“別人眼光”的心態,或是從小被過度期待的(我個人的理論)
第二個觀念、自卑的感覺跟痛覺相同
以下這知識讓我對於自卑的情緒肅然起敬~
(P98)自卑情緒是真實的痛苦,大腦化學物質強化社會接納和連結的重要,社會中排擠和疏離造成的痛苦是真實的傷痛,2011年美國國家心理研究院和國家藥物濫用研究院贊助的研究顯示,對大腦來說身體疼痛和社會排擠的強烈傷痛是同等的,所以我把自卑情緒定義為強烈的痛苦經驗,並不是在開玩笑。神經科學研究證實了我們老早就知道的事情,情緒可能傷人,而導致痛苦,就像我們難以定義身體的疼痛一樣,情緒的痛苦也很難描述,描述自卑情緒尤其困難,因為自卑感討厭被被談論。
(P103)當自卑出現時,我們幾乎一定會遭受到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劫持。換句話說,原本負責思考/分析和策略的前額葉皮質(preprontal cortex)退居幕後,大腦「非戰即逃」的原始部份成了主導。
自我保護的“自卑”行為多半是破壞人際關係的,或是容易被討厭,比如:說謊或說反話/ 掩飾自己/ 對別人很兇/ 變得自大狂妄/疏離/ 逃避 ......

自卑既然會痛,我就可以將它視同一種病(去治療)不是嗎。每次自卑襲擊我的時候,就向朋友尋求幫助(其實我已經常常這麼做了)然後~下面這有個很有趣的治療方式:
(P109)每次當自卑情緒襲擊,試著把大腦交還給前額葉皮質來主導,當羞愧自卑情緒出現,馬上反覆念「痛/痛/痛...」一兩分鐘,深呼吸,試著將焦點拉回自己身上,意識到:”現在是羞愧感突襲。我沒事了,接下來,我可以解決的“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合理的解決方式,但我也懷疑被情緒襲擊的當下每次都做得到,同時也有一個自虐的想法 - 我也想深深體驗這糟糕的感覺,體驗到底,就像感受人生所有情感,這樣我才能理解什麼是幸福美好的時刻。
也就是現在的我,不認為負面情緒總是來自撒旦,如果它我人生的權利義務之一:體驗/ 掙扎/ 沈溺 / 求救/ 認識這樣的自己,我衷心希望我一直都有能力,最後克服它。雖然我真的討厭自卑的感覺
當我有一天,可以跟你談論我經歷了什麼,那應該是我已經克服了,希望那時候你看見的我,會比現在多一點溫暖。

第三個觀念、男女不一樣的自卑
(我跳過很多內容)
因為男生女生很不一樣,而我只熟悉女人的部分
男人的自卑我深刻感受的是我的父親(還有他跟我媽媽相處的事情)
我只能說,如果一個人不能將自己看成完整的,跟另一半的關係就可能會不平衡。比如:我的母親一直埋怨父親沒有自己的房子,這麼說的我母親,把自己看成一半而已,而父親沒有達到她心裏想的,母親人生就會一直不足下去。如果我爸爸看自己是完整的,就不會因為媽媽一直透露的不滿而痛苦自卑,然而可惜的是,他們都不是理想的那種情況。(因為很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快要被這種感覺擊垮 原來它叫做「脆弱的」感覺
“難道你要的是復仇嗎? 你要生氣到什麼時候?“ 很多基督徒面對“別人在生氣”的反應,讓我覺得好氣又好笑
這一篇原本的標題是:“如果路徑滴滿脂油”;但後來我還是改了,因為坦白說,我不太確定“有脂油”,我頂多確定那是一條路徑罷了。
他們需要時間覺醒、並有足夠的勇氣能討論這件事。 他們的家人 也是一樣。
所以。我如何面對,如果這一切都是「我還沒思考清楚的」信仰呢?
快要被這種感覺擊垮 原來它叫做「脆弱的」感覺
“難道你要的是復仇嗎? 你要生氣到什麼時候?“ 很多基督徒面對“別人在生氣”的反應,讓我覺得好氣又好笑
這一篇原本的標題是:“如果路徑滴滿脂油”;但後來我還是改了,因為坦白說,我不太確定“有脂油”,我頂多確定那是一條路徑罷了。
他們需要時間覺醒、並有足夠的勇氣能討論這件事。 他們的家人 也是一樣。
所以。我如何面對,如果這一切都是「我還沒思考清楚的」信仰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阿德勒說”人一切的煩惱都是人際的煩惱”自卑的源頭源自劣等性 我們生長在一個主觀的世界,如何客觀的理解自身條件? 真正的自由和走出自卑就是擁有讓別人討厭的勇氣。 #如何看出我有自卑? 你覺得你有自卑的傾向嗎?通常自卑的人可能會表現出一些外顯行為,例如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或者在街上看到熟悉的
靈性上的傲慢,那是你們對於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所提出來的一個微妙的思維。 靈性上,並不存在任何防衛功能,那是全然的接納自己,認同自己,以及願意理解自己後,用相同的方式去對待身邊的人。當你們使用了防衛的功能,這就不是所謂的靈性了,你們只是回到你們自己熟悉的運轉模式而已。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嫉妒心是一個內心不夠愛自己的表現,希望每個人都好好愛自己,這樣的人能量太低了。文章主要內容是關於嫉妒心的危害以及愛自己的重要性。
原來,在這個世界上對我最壞的人,是我自己 害怕因為身體機能限制我的成就, 我就拼命努力,獲得一項超能力 害怕別人嫌棄我的外表 我就砸錢去完善它 害怕別人認為我平平無奇 我就拼命創建一個又一個的夢想 害怕追尋夢想的路上喝西北風 我就沒日沒夜的工作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以生命的歷程去實現的;來自你個體的完整發展及自我實現。當你未能確實的體認到自己的能力、力量和潛質獨特之處,持續性的折損自己、質疑自己,你如何能真正安然是自己,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與自信呢?我們勢必會落入於在乎他人的評價、放大他人眼光,以他人的位置,作為看待自己有何價值的依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自汙、示弱和看淡等底層邏輯對自我成長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在適當時機展現不完美、求助於他人的意識行為對人際關係和個人成長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節錄自《我們為什麼存在》第十三章 驚恐患難全在為私身..... 自卑和自信也並非天生,而是來源於寵辱。如果環境總是激起我陰面情緒,說我這不好那不好,嘲笑我的缺陷或者數落我的缺點,我並沒有因自愛而反抗,反而內心承認了別人的話,自然就會自卑,尤其是來自親人的數落與打擊最具有殺傷力。如果環境總是給予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阿德勒說”人一切的煩惱都是人際的煩惱”自卑的源頭源自劣等性 我們生長在一個主觀的世界,如何客觀的理解自身條件? 真正的自由和走出自卑就是擁有讓別人討厭的勇氣。 #如何看出我有自卑? 你覺得你有自卑的傾向嗎?通常自卑的人可能會表現出一些外顯行為,例如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或者在街上看到熟悉的
靈性上的傲慢,那是你們對於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所提出來的一個微妙的思維。 靈性上,並不存在任何防衛功能,那是全然的接納自己,認同自己,以及願意理解自己後,用相同的方式去對待身邊的人。當你們使用了防衛的功能,這就不是所謂的靈性了,你們只是回到你們自己熟悉的運轉模式而已。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嫉妒心是一個內心不夠愛自己的表現,希望每個人都好好愛自己,這樣的人能量太低了。文章主要內容是關於嫉妒心的危害以及愛自己的重要性。
原來,在這個世界上對我最壞的人,是我自己 害怕因為身體機能限制我的成就, 我就拼命努力,獲得一項超能力 害怕別人嫌棄我的外表 我就砸錢去完善它 害怕別人認為我平平無奇 我就拼命創建一個又一個的夢想 害怕追尋夢想的路上喝西北風 我就沒日沒夜的工作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以生命的歷程去實現的;來自你個體的完整發展及自我實現。當你未能確實的體認到自己的能力、力量和潛質獨特之處,持續性的折損自己、質疑自己,你如何能真正安然是自己,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與自信呢?我們勢必會落入於在乎他人的評價、放大他人眼光,以他人的位置,作為看待自己有何價值的依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自汙、示弱和看淡等底層邏輯對自我成長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在適當時機展現不完美、求助於他人的意識行為對人際關係和個人成長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節錄自《我們為什麼存在》第十三章 驚恐患難全在為私身..... 自卑和自信也並非天生,而是來源於寵辱。如果環境總是激起我陰面情緒,說我這不好那不好,嘲笑我的缺陷或者數落我的缺點,我並沒有因自愛而反抗,反而內心承認了別人的話,自然就會自卑,尤其是來自親人的數落與打擊最具有殺傷力。如果環境總是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