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學創辦人Silvie:多寶家庭的育兒寶典──《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選書源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迎接第一個孩子後沒多久,通常就會有人開始問什麼時候要生第二胎。新手爸媽的焦慮與睡眠不足,似乎還沒告一段落,就得破壞好不容易在新成員加入後達成的平衡點,延長生活品質的低潮期。也許第一個孩子比較大了,家人都準備好要迎接寶寶,但面對新生兒對生活作息及家人關係即將造成的衝擊,也只能做好心理準備,見招拆招。
即使承受著這樣的育兒壓力,還是有很多爸媽甘之如飴地成為多寶家庭,希望孩子有伴。
我們從小與父母的關係應該是最親近的,而與手足的關係則是最相近的。手足在同一個屋簷下相處十餘年,用同輩的角度經歷共同歲月,這種極類似的早期經驗讓手足通常是最能互相理解的人。我想從小就彼此友愛的手足,會培養出深刻理解並包容的關係,而這會成為孩子心裡強韌的支柱。
手足關係保證讓家庭生活充滿學習機會
然而,不論再如何友愛的手足,一定會有出現衝突的時刻。蘿拉博士提醒我們,要把重點放在教導而非控制,每一次處理小孩吵架都可以是一次學習的機會。畢竟,小孩之間會發生衝突,就是因為還沒學到做人處世的道理。我們做父母的在處理孩子這些情緒飽和的狀況時,常常是全副武裝上戰場、要求雙方簽署停戰協議,然而照蘿拉博士的說法,家長要先與自己的情緒對焦,保護自己不受孩子發洩時的言行舉止波及,才能平和地接納孩子情緒,領導他們解決問題。
由於孩子大腦尚未發育完全,都有為了芝麻小事而失控的本事,大人們在解決這些衝突時很難不覺得麻煩。不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管教孩子的方式和態度,其實都影響孩子深遠,畢竟,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大多來自於爸媽的看法。手足關係保證讓家庭生活充滿學習機會,而且絕大多數是關於了解別人對於自己言行的反應。因此,父母處理手足衝突時,也一併傳達了做人處事的態度給孩子。以處罰或獎勵來控制孩子的行為,僅是從外在來規範,孩子只會學到我們訂下的規則;但若能先與孩子的情緒對焦,教導孩子先認清自己的情緒為什麼會出現,並看到他的行為對別人產生什麼影響,則能幫助孩子建立高情商的思考模式,讓他的行為規範是來自於內在對自我及他人的判斷,這是我們能教給孩子最難能可貴的一堂課。
從懷孕期開始活用蘿拉博士的技巧
我懷兒子的時候看了蘿拉博士這本書,有很多技巧從懷孕期間就開始使用:例如告訴女兒她將要有個弟弟,並請她幫弟弟取個小名;給女兒買一個小禮物,說是弟弟送她的見面禮等等。這些簡單的方法,其實都精準地考量過孩子的心理需求。蘿拉博士還提到「父母的新角色是幫孩子當彼此的翻譯員」,因此當我的兩個孩子都會開始表達自我後,這更是我每天都會使用到的技巧。孩子口語上表達出來的語彙,常常只是心意的一半,往往造成誤解。由父母來擔任孩子們的翻譯員,可以讓他們更全盤了解對方的意思,有時候危機就這樣與誤解一起消失,也有時候也以此累積深厚感情。這個簡單的方法使用上手後,孩子們不但更能理解對方,我覺得連爸媽也能更理解孩子。
有一次小兒子主動跟姊姊分享點心,姊姊正埋頭看書,一口吃掉了也沒表示感謝。我忍住立刻要求她道謝的衝動,稍晚在她抬起頭來時才輕輕告訴她:「剛才弟弟把他最後一塊點心讓給你吃喔。」她馬上放下書,給弟弟一個緊緊的擁抱。雖然口頭上她還是沒有道謝,但那已經不是重點,彼此真情流露的互動才是深化感情的基礎。
只有一個小孩的時候,很難想像自己有更多的愛來深愛另外一個小孩;有了兩個孩子後,才知道愛其實是本能,而真正難以想像的滿足感,是當自己的孩子們深愛著彼此,發自內心關愛對方時,爸媽所感受到的那股溫暖。在這本書裡,蘿拉博士會用她的經驗和專業背景,帶領我們用簡單實際的方法打造更和諧的手足關係。
讓手足成為一輩子的朋友,是我們可以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文:Silvie(媽媽,愛兒學創辦人)

《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 蘿拉.馬克罕博士 著〔與孩子的情緒對焦 二部曲〕
超人氣教養專家、心理學博士蘿拉‧馬克罕,繼《與孩子的情緒對焦》之後,再度出手拯救深陷家庭戰場的父母
重新思考「分享」、「規矩」、「懲罰」、「獎勵」、「衝突」等教養觀,以同理心與孩子們重新連結!
著重情緒智商的培養,真正的教養遠見是「不只停止爭吵,更讓孩子們成為終身扶持的摯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中秋節過後的週一夜晚,溫度下降並下著綿綿細雨,還是有許多人帶著好奇的心前來女書店參加 《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新書分享會,讀者坐滿了整個會場。 作者呂嘉惠是一位性諮商師,開頭就說這是一本小說,主角是位75歲老先生,常跟直播主、按摩小姐互動,並且有一個快變成固定伴侶的女性朋友。這讓他的孩子感到非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爸,被幾個已屆中年且身為人母的子女集體催促到性心理諮商師辦公室,企圖透過專業協助,拆卸老爸一身所謂老不修的好色行徑,重新組裝這部老機器。   以上即是這本書的主軸,光想像恐怕就令人抱著頭發燒。不管是想像那位老爸的窘迫困境,或子女們的尷尬處境,都不堪扛任。   人,有七情六慾。
一個好的系統排列師會帶人上天堂,不好的排列師會讓人下地獄。這是 J 小編的親身經驗。 後來才知道「家族系統排列」是很容易上手的療癒方法,因此有些人一旦學會方法,就馬上開課做起講師。但是,成為一個好的家族系統排列師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不是學點皮毛就能開課的。   走向覺醒的路才能與道同行! 心靈工坊、
原本,我跟出版社都覺得,第一本將性諮商介紹給大眾的書《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宜貼近大眾面對性的困惑,也回應一般人對性諮商的陌生與想像。於是,我設計了橫跨二十五歲到五十五歲人生與性發展綜合的十篇短篇小說企劃,內容包含了性諮商中常見的主題,如陰莖大小、性功能障礙、伴侶間低性慾的男性、性成癮、性
什麼是直升機父母?這種爸媽會在你頭頂盤旋,甚至做得比你還多。只要一擔起心來,我們通常會覺得一定要做些什麼,這會讓焦慮更加升級,但不見得能夠給予孩子所需。因此,我們的第一個動作一定是覺察,並平穩自身情緒,然後才會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們陪他演練如何與棒球教練溝通,而不是父母自己打電話給教練。
我們很難相信,愛我們的人會故意傷害我們,因此覺得需要為他們的行為找藉口。但壓抑這樣的痛苦只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去體罰自己的孩子,如果你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真正再去感受小時候被打的痛苦,就絕對不願把這樣的痛苦加諸在孩子身上。即使我們再怎麼壓抑否認,這樣的痛苦也沒有在童年就結束。
中秋節過後的週一夜晚,溫度下降並下著綿綿細雨,還是有許多人帶著好奇的心前來女書店參加 《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新書分享會,讀者坐滿了整個會場。 作者呂嘉惠是一位性諮商師,開頭就說這是一本小說,主角是位75歲老先生,常跟直播主、按摩小姐互動,並且有一個快變成固定伴侶的女性朋友。這讓他的孩子感到非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爸,被幾個已屆中年且身為人母的子女集體催促到性心理諮商師辦公室,企圖透過專業協助,拆卸老爸一身所謂老不修的好色行徑,重新組裝這部老機器。   以上即是這本書的主軸,光想像恐怕就令人抱著頭發燒。不管是想像那位老爸的窘迫困境,或子女們的尷尬處境,都不堪扛任。   人,有七情六慾。
一個好的系統排列師會帶人上天堂,不好的排列師會讓人下地獄。這是 J 小編的親身經驗。 後來才知道「家族系統排列」是很容易上手的療癒方法,因此有些人一旦學會方法,就馬上開課做起講師。但是,成為一個好的家族系統排列師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不是學點皮毛就能開課的。   走向覺醒的路才能與道同行! 心靈工坊、
原本,我跟出版社都覺得,第一本將性諮商介紹給大眾的書《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宜貼近大眾面對性的困惑,也回應一般人對性諮商的陌生與想像。於是,我設計了橫跨二十五歲到五十五歲人生與性發展綜合的十篇短篇小說企劃,內容包含了性諮商中常見的主題,如陰莖大小、性功能障礙、伴侶間低性慾的男性、性成癮、性
什麼是直升機父母?這種爸媽會在你頭頂盤旋,甚至做得比你還多。只要一擔起心來,我們通常會覺得一定要做些什麼,這會讓焦慮更加升級,但不見得能夠給予孩子所需。因此,我們的第一個動作一定是覺察,並平穩自身情緒,然後才會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們陪他演練如何與棒球教練溝通,而不是父母自己打電話給教練。
我們很難相信,愛我們的人會故意傷害我們,因此覺得需要為他們的行為找藉口。但壓抑這樣的痛苦只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去體罰自己的孩子,如果你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真正再去感受小時候被打的痛苦,就絕對不願把這樣的痛苦加諸在孩子身上。即使我們再怎麼壓抑否認,這樣的痛苦也沒有在童年就結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十分重要的因子,也是可以從小與孩子一同思考的心理歷程。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引導孩子思考、咀嚼同理心的重要,是身為主要照顧者陪同孩子人格養成的歷程之一。
Thumbnail
身為一個有認真帶小孩的2寶爸,對於家裡兩個小孩總是什麼都能吵這件事覺「超級無敵困擾」,每次帶小孩覺得困擾的時候就翻開相關的親子書籍看看會恢復一點正能量 本書作者除了分享他的心法以外,也帶進很多實際操作的對話讓讀者參考,對比很多親子教育的書只講概念沒講實戰做法,本書算是很貼近實戰的書籍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同卵雙生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不經意地被照顧者分成一個好的一個壞的。面對這樣的情況,照顧者需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和關注,並明白每個孩子的需求和個性。即使是擁有兩個主要照顧者的家庭,也可能出現資源不均的問題。在面對類似情況時,照顧者需要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並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別再用「不要跑了!」來對孩子說話,探索如何用愛和理解,讓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充滿意義。 我們來聊聊,如何巧妙的將日常的責備轉化為溝通的藝術,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從錯誤中成長,發展出同理心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閱讀全文,讓愛和理解成為你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轉化責備為溝通的藝術: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瞭解到孩童情緒發展在華人文化中的重要性,討論了父母對於孩子情緒的影響以及溝通問題對於孩子健康的影響。文章指出情緒教育在華人文化中的關注度逐漸增加,並提供了一個10個月的線上練習課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十分重要的因子,也是可以從小與孩子一同思考的心理歷程。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引導孩子思考、咀嚼同理心的重要,是身為主要照顧者陪同孩子人格養成的歷程之一。
Thumbnail
身為一個有認真帶小孩的2寶爸,對於家裡兩個小孩總是什麼都能吵這件事覺「超級無敵困擾」,每次帶小孩覺得困擾的時候就翻開相關的親子書籍看看會恢復一點正能量 本書作者除了分享他的心法以外,也帶進很多實際操作的對話讓讀者參考,對比很多親子教育的書只講概念沒講實戰做法,本書算是很貼近實戰的書籍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同卵雙生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不經意地被照顧者分成一個好的一個壞的。面對這樣的情況,照顧者需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和關注,並明白每個孩子的需求和個性。即使是擁有兩個主要照顧者的家庭,也可能出現資源不均的問題。在面對類似情況時,照顧者需要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並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別再用「不要跑了!」來對孩子說話,探索如何用愛和理解,讓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充滿意義。 我們來聊聊,如何巧妙的將日常的責備轉化為溝通的藝術,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從錯誤中成長,發展出同理心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閱讀全文,讓愛和理解成為你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轉化責備為溝通的藝術: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瞭解到孩童情緒發展在華人文化中的重要性,討論了父母對於孩子情緒的影響以及溝通問題對於孩子健康的影響。文章指出情緒教育在華人文化中的關注度逐漸增加,並提供了一個10個月的線上練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