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 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因為工作上開始照顧新人,彷彿保母的狀態致使書架上多了幾本親職書籍,也是近期第二本由心理師透過個案表述的經驗談。處於並非任何人的雙親的狀態,似乎不需要讀這類書籍,但從PAC的溝通理論來看,這種親子互動有時無處不在。

小書約三百頁,並不特別難讀,特別是相關的概念都附上練習建議,提供一些案例以及建議的練習方式,來調整彼此的相處。也藉著作者心理治療的訓練,有效的觀察並類型化許多常見的狀況,來提供相應的策略。但這本書並不是教科書,也不提供標準答案,書中不只一次提到小孩應該被視為個體來看待,重複著「一樣米養百樣人」的勸告,當然也儼然暗示主要照顧者,沒有那種萬靈丹,照顧任何一個個體都是挑戰,也極有可能是新的考驗。

書中提到了幾個有趣的概念,以下會分段簡單的敘述,純粹自我流書摘。首先是有關事實網球賽的部分。作者提到這個概念是透過各自成真的主觀事實或感受,來互相抽殺溝通的雙方,以至於即便一方終得勝利,但落得兩敗俱傷的窘境。這樣的情境套句鄉民的說法就是「來互相傷害啊!」,實際上這樣的表述並無助於溝通,也可能引來更強烈的反彈。

接著是區分我敘述和你敘述。定義別人的敘述經常引來負面情緒,於是作者建議與其將他人分類,並承擔分錯類而引發情緒的風險,不如透過我敘述來說明自身感受,以期待相互溝通,形成共識。這個觀察多數時候應該是有助於家長表達期望和情緒,也協助小孩可以比較容易接受要求或進一步溝通。

有意識的預告及提醒對小孩或成人來說都相當重要,緩步達成目的有助於小孩了解之後的行動計劃,也可以透過預告爭取適應的時間。一旦有了變化家長也可透過預告的方式來協助小孩適應變動。在不確定中,大人和小孩的反應都可能極化情緒,有效的避免這個狀況有助於維繫關係。

另外,書中也強調了關係的重要。親子關係的破壞影響深遠。很可能跨世代,並且子女在無意識中社會遺傳了主要照顧者的行為模式。因而,一旦關係破壞了,除了影響後續溝通之外,不信任感將打斷後續的各層面互動,修補上不僅耗時,有時甚至效果不彰。

以年齡區分,多數的篇幅還是集中在幼幼班以前的狀態,偶爾提到兒童行為應對。而青少年期的相關案例與建議,則是在書的較後面。安排上並非依照時間序,中間才出現家長與嬰兒互動雖然影響似乎無法立刻具體,但相關的研究都顯示依附關係的建立、各樣需求的滿足以及行為改變訓練等等,可以說包羅的面相挺廣。

整體而言當然是輕鬆好讀,儘管作者是個外國人,這書的案例仍能成為許多家長可以嘗試的解方。而以整體寫作架構而言,有案例、附說明並安排練習的書具有相應的可操作性,不妨把它當作參考書,作為提煉可能解的基礎。

推薦給所有終成父母的有情人,從懷孕生子到青少年階段,本書都算是索引指南型的書籍,值得增加自己的理解脈絡與知識,以便應付剛出生的這些小動物們。也推薦給需要與小孩相處的朋友,書中的許多策略和觀察,都值得深思借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蔡書評的沙龍
101會員
538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老蔡書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本我希望父母讀過的書,這本書在四年前出版,當時我作為一位新手父母,面對兩歲的小孩,真的感到無比困惑。小孩跟我一樣是人類,但我卻完全無法理解他,這讓我感到沮喪。 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我也不例外。在那段時間裡,我每天都面臨著許多挑戰...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本我希望父母讀過的書,這本書在四年前出版,當時我作為一位新手父母,面對兩歲的小孩,真的感到無比困惑。小孩跟我一樣是人類,但我卻完全無法理解他,這讓我感到沮喪。 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我也不例外。在那段時間裡,我每天都面臨著許多挑戰...
Thumbnail
如何透過心理療法提升人際關係質量以及內心的平靜?書中涵蓋了愛、爭執、變化和滿足四個主題,提供了實用的建議來解決生活中的挑戰。無論是如何去愛、良好爭執的技巧,還是積極面對改變和獲得滿足感,這些都是提升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的重要課題。本文希望啟發讀者更加珍惜和改善自己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如何透過心理療法提升人際關係質量以及內心的平靜?書中涵蓋了愛、爭執、變化和滿足四個主題,提供了實用的建議來解決生活中的挑戰。無論是如何去愛、良好爭執的技巧,還是積極面對改變和獲得滿足感,這些都是提升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的重要課題。本文希望啟發讀者更加珍惜和改善自己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通過一套流程,使自己或對方針對目標降低難度並提高意願、完成改變的書。 ​ 許榮哲、歐陽立中、劉奕酉、萬維鋼、王彥博Soking、曾培祐等專家都推薦過希思兄弟的書, 雖久聞他們盛名, 我倒是第一次讀他們的書。 ​ 中國中信出版社是把希思兄弟其中四本著作, 放在一套一起賣: 一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通過一套流程,使自己或對方針對目標降低難度並提高意願、完成改變的書。 ​ 許榮哲、歐陽立中、劉奕酉、萬維鋼、王彥博Soking、曾培祐等專家都推薦過希思兄弟的書, 雖久聞他們盛名, 我倒是第一次讀他們的書。 ​ 中國中信出版社是把希思兄弟其中四本著作, 放在一套一起賣: 一
Thumbnail
這是一本療癒自我、也是一本人際關係自救指南。如果你有被周遭複雜的關係:親子、伴侶、朋友、工作夥伴、社群連結搞到筋疲力盡過,曾沉浸在悲傷、憤怒,或是對說出真話、拒絕別人感到內疚過,讀這本會非常有共鳴。
Thumbnail
這是一本療癒自我、也是一本人際關係自救指南。如果你有被周遭複雜的關係:親子、伴侶、朋友、工作夥伴、社群連結搞到筋疲力盡過,曾沉浸在悲傷、憤怒,或是對說出真話、拒絕別人感到內疚過,讀這本會非常有共鳴。
Thumbnail
我們人生的問題大多是從關係來的。諸如與父母的關係、伴侶的關係、孩子的關係,還有與朋友、同事的關係,種種疑難雜症的問題,是我們每日煩憂、苦惱來源。 關係,在人生裡至關重要。我們在關係裡哭、在關係裡笑、在關係裡憤怒、哀傷、焦慮、不安,也在關係裡患得患失、左右為難。《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的作者英
Thumbnail
我們人生的問題大多是從關係來的。諸如與父母的關係、伴侶的關係、孩子的關係,還有與朋友、同事的關係,種種疑難雜症的問題,是我們每日煩憂、苦惱來源。 關係,在人生裡至關重要。我們在關係裡哭、在關係裡笑、在關係裡憤怒、哀傷、焦慮、不安,也在關係裡患得患失、左右為難。《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的作者英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