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 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2021/03/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工作上開始照顧新人,彷彿保母的狀態致使書架上多了幾本親職書籍,也是近期第二本由心理師透過個案表述的經驗談。處於並非任何人的雙親的狀態,似乎不需要讀這類書籍,但從PAC的溝通理論來看,這種親子互動有時無處不在。
小書約三百頁,並不特別難讀,特別是相關的概念都附上練習建議,提供一些案例以及建議的練習方式,來調整彼此的相處。也藉著作者心理治療的訓練,有效的觀察並類型化許多常見的狀況,來提供相應的策略。但這本書並不是教科書,也不提供標準答案,書中不只一次提到小孩應該被視為個體來看待,重複著「一樣米養百樣人」的勸告,當然也儼然暗示主要照顧者,沒有那種萬靈丹,照顧任何一個個體都是挑戰,也極有可能是新的考驗。
書中提到了幾個有趣的概念,以下會分段簡單的敘述,純粹自我流書摘。首先是有關事實網球賽的部分。作者提到這個概念是透過各自成真的主觀事實或感受,來互相抽殺溝通的雙方,以至於即便一方終得勝利,但落得兩敗俱傷的窘境。這樣的情境套句鄉民的說法就是「來互相傷害啊!」,實際上這樣的表述並無助於溝通,也可能引來更強烈的反彈。
接著是區分我敘述和你敘述。定義別人的敘述經常引來負面情緒,於是作者建議與其將他人分類,並承擔分錯類而引發情緒的風險,不如透過我敘述來說明自身感受,以期待相互溝通,形成共識。這個觀察多數時候應該是有助於家長表達期望和情緒,也協助小孩可以比較容易接受要求或進一步溝通。
有意識的預告及提醒對小孩或成人來說都相當重要,緩步達成目的有助於小孩了解之後的行動計劃,也可以透過預告爭取適應的時間。一旦有了變化家長也可透過預告的方式來協助小孩適應變動。在不確定中,大人和小孩的反應都可能極化情緒,有效的避免這個狀況有助於維繫關係。
另外,書中也強調了關係的重要。親子關係的破壞影響深遠。很可能跨世代,並且子女在無意識中社會遺傳了主要照顧者的行為模式。因而,一旦關係破壞了,除了影響後續溝通之外,不信任感將打斷後續的各層面互動,修補上不僅耗時,有時甚至效果不彰。
以年齡區分,多數的篇幅還是集中在幼幼班以前的狀態,偶爾提到兒童行為應對。而青少年期的相關案例與建議,則是在書的較後面。安排上並非依照時間序,中間才出現家長與嬰兒互動雖然影響似乎無法立刻具體,但相關的研究都顯示依附關係的建立、各樣需求的滿足以及行為改變訓練等等,可以說包羅的面相挺廣。
整體而言當然是輕鬆好讀,儘管作者是個外國人,這書的案例仍能成為許多家長可以嘗試的解方。而以整體寫作架構而言,有案例、附說明並安排練習的書具有相應的可操作性,不妨把它當作參考書,作為提煉可能解的基礎。
推薦給所有終成父母的有情人,從懷孕生子到青少年階段,本書都算是索引指南型的書籍,值得增加自己的理解脈絡與知識,以便應付剛出生的這些小動物們。也推薦給需要與小孩相處的朋友,書中的許多策略和觀察,都值得深思借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6會員
442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