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晴的小說教學】(二十一)題材:讓劇情反轉的妙招(上)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言


  前幾期都在討論如何用文字增強故事,本期想直接從題材內容著手,討論該如何從內容上來強化故事,也就是讓讀者在閱讀作品時感到驚豔的方法。
  一言以蔽之,這個做法的重點就是「事實在前,否認在後」。
  哦,或者也可以說這種方法叫「政客流寫作法」。
  用比較簡單的話來解釋,其實就是讓作者「說謊」。
  另外,本期因為涵蓋內容較多,所以會分成上下兩期來進行。

作者如何「說謊」


  講到說謊,總覺得我好像在唆使他人做壞事,或是要作者學網路上一些名嘴,專門嘴砲不負責。
  並沒有!
  所謂的說謊,是指作者可以在故事前段告訴讀者某個事實,等到故事後段再回過頭來,否定原本的這個事實。
  要注意的是,說謊和自相矛盾並不相同。所謂的說謊,是要作者有意識地誤導讀者,或者在劇情中埋下線索,來讓後半段的發展更加出人意料。
  也就是說,要想達到誤導,重要的是必須有「鋪陳」、「發現」、「逆轉」的一系列過程,才不至於讓劇情淪為作者自說自話。
  過去曾經提過,我認為題材包含三大項目,分別是「世界觀」、「角色」、「劇情」,這次也一樣要套用這三大項目。

劇情


  這次要從劇情開始說起。
  劇情的誤導應該是用得最多也最常見的。這種誤導可大可小,哪怕只是一兩個章節間的小劇情也能使用,未必要是精采大結局等級的逆轉。
  例如:
  小明家裡有五名成員,分別是爸爸、媽媽、小明、妹妹,還有一個嬰兒年紀的弟弟。
  某天爸媽說要全家一起去吃飯,於是媽媽牽著妹妹的手出門,小明看爸媽和妹妹走遠,也趕緊抱著弟弟跟上。
  到了餐廳,服務生帶著一家人在四人座位坐下,這時小明跟服務生要了一張嬰兒座椅,服務生面露狐疑,但還是拿給小明。
  原來小明有陰陽眼,「弟弟」其實是寄宿在屋子裡面的怨靈,只有小明看得見。
  爸媽一直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只好配合小明假裝真的有個弟弟。
  依照前面說過的「鋪陳」、「發現」、「逆轉」來看,這段範例首先鋪陳出「一家五口」的家庭形象,讓讀者產生先入為主的既定印象。
  緊接著爸媽只帶著妹妹出門,由小明急忙抱著弟弟,以及餐廳服務生面露狐疑的態度,都顯示出了故事有不尋常的地方,讓讀者會發現故事中應該藏著玄機。
  在故事後段,就只剩下要如何逆轉一家五口的家庭形象,讓讀者知道弟弟的真實身分,以及故事的完整來龍去脈。
  這就是事實在前,否認在後的一種做法。
  在「鋪陳」、「發現」、「逆轉」這三個要素裡面,雖然「逆轉」是最搶眼的段落,但我認為,其實前二者遠比最後一個步驟來得更為重要。
  這是因為讀者對於劇情的體驗,往往是沿著作者預先安排好的伏筆層層推進,直到最後答案揭曉時,轉變為一種暢快感。
  所以,使用這種做法的時候千萬記得,不能單純只是「寫事實再否認」,而是要在故事中留下可供讀者推論的線索,最好還能有一點撲朔迷離的懸疑感。
  如果沒有在故事中好好留下線索,只由作者說出事實再否認,那就真的是百分之百光說不練的「政客流」了。
  講得直白一點,就是打嘴砲啦。
  倘若作者沒有在「鋪陳」、「發現」上多花心思琢磨,而是一股腦在最後告訴讀者,其實真正的劇情是這樣這樣、那樣那樣喔!
  那麼,讀者看到最後也只會覺得,作者根本都在自說自話,一點體驗感都沒有。
  例如我曾寫過評論的漫畫《五等分的新娘》、《家有女友》都有這個問題。因為前段鋪陳不夠,或者劇情轉彎得太沒邏輯,導致讀者罵聲一片,覺得劇情根本就不合理。
  相反的,《進擊的巨人》之所以讓讀者感到精彩,就是因為故事中的很多伏筆,其實早在更前面的劇情中就有露出蛛絲馬跡,只是讀者當時沒有發現罷了。
  這種「原來這個細節早就寫出來了」的驚嘆感,足以讓讀者對劇情感到大呼過癮,欲罷不能。

  最後是老樣子的工商時間。
  我是顧天晴,一名小說家兼評文人。
  把寫作當成人生,有空就寫,寫到沒空。
  每週日更新小說教學,以及不定期更新書評。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5下Like並按下「喜歡」及「收藏」,也別忘了追蹤我的粉絲專頁,給我一點愛的關注,謝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116內容數
小說、書評、寫作教學、ACGN,以及親子生活紀錄。 讓「每一天」成為獨一無二的「這一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顧天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一期討論到如何運用文字的濃淡,來引導讀者對故事的想像,本期想延續下去進一步討論,如何利用文筆能力來強化故事風格。   我自己歸納出的方法,一共有三種。
  上一期講到讓故事更緊湊的秘訣,是從整體故事結構的角度,去分析如何改善故事節奏。   這一期,我想從文筆的角度深入探討,小說家如何讓自己的文字成為推進故事的「助力」。
  在專案管理的領域裡面,有一項術語叫做「要徑」。   我認為寫故事跟專案管理很像,都是訂定一個終點,然後埋頭往衝點衝刺。   既然如此,那麼故事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要徑」,也就是「完成故事結局的必經之路」。
  上一期提到了「演」和「說」的區別。當創作者掌握好兩者在本質上的差異,並且熟知該如何運用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後,通常都會進入到下一個問題:   該如何「演」得更好?   這一期,就要針對「演」來細說。
  過去在做評文的時候,我很常會提及某某作品只有「說」,而沒有「演」。   我認為,不管是「演」還是「說」,其實都與文筆能力不直接相關,關鍵在於用法不同。   創作者在寫作時必須有所自覺,自己究竟是在「演」還是在「說」,才不會導致自己寫得很開心,但讀者卻看得五味雜陳。
   上一期講到衝突的本質,就是作者替角色塑造出一個左右為難的情境,逼迫劇情必須繼續發展下去。   這段論述雖然可以概念性地詮釋衝突在故事中的地位,但要實際套入故事之中,恐怕還是會讓人覺得無從下手吧?   所以這一期,我想將衝突講得更細一些。
  前一期討論到如何運用文字的濃淡,來引導讀者對故事的想像,本期想延續下去進一步討論,如何利用文筆能力來強化故事風格。   我自己歸納出的方法,一共有三種。
  上一期講到讓故事更緊湊的秘訣,是從整體故事結構的角度,去分析如何改善故事節奏。   這一期,我想從文筆的角度深入探討,小說家如何讓自己的文字成為推進故事的「助力」。
  在專案管理的領域裡面,有一項術語叫做「要徑」。   我認為寫故事跟專案管理很像,都是訂定一個終點,然後埋頭往衝點衝刺。   既然如此,那麼故事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要徑」,也就是「完成故事結局的必經之路」。
  上一期提到了「演」和「說」的區別。當創作者掌握好兩者在本質上的差異,並且熟知該如何運用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後,通常都會進入到下一個問題:   該如何「演」得更好?   這一期,就要針對「演」來細說。
  過去在做評文的時候,我很常會提及某某作品只有「說」,而沒有「演」。   我認為,不管是「演」還是「說」,其實都與文筆能力不直接相關,關鍵在於用法不同。   創作者在寫作時必須有所自覺,自己究竟是在「演」還是在「說」,才不會導致自己寫得很開心,但讀者卻看得五味雜陳。
   上一期講到衝突的本質,就是作者替角色塑造出一個左右為難的情境,逼迫劇情必須繼續發展下去。   這段論述雖然可以概念性地詮釋衝突在故事中的地位,但要實際套入故事之中,恐怕還是會讓人覺得無從下手吧?   所以這一期,我想將衝突講得更細一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寫作是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從廣告臺詞到流行歌詞都融入其中,本文介紹了撰寫吸引人目光的技巧和寫作的萬用絕招,同時分享瞭如何收集故事靈感。此外,文章推薦了一本好書《我人生的好運都因寫作而發生》。
Thumbnail
在《故事學2.0》中,歐陽立中老師分享了故事的技巧和公式,以及如何透過故事改變人生。文章中分享了故事的九句話公式、借物法和金句法等寫作技巧,並鼓勵讀者多加練習,為自己的生活寫下扣人心絃的好故事。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Thumbnail
「所有故事都是每個人的經歷,再由他人書寫,未完之處則稍加杜撰,完成現在的謊言」 嗯...... 早安啊,沒想到你這麼早就來了,是想早點看故事嗎?那我也開始準備準備,為故事寫下結局吧。嗯?認為現在寫結局太早?嗚......現在的我可能沒辦法寫那麼多,畢竟是補全殘缺的故事,詳細地內容還是要問作為
  嗷嗚,這個部分,我會列舉寫作上的開頭手法,但「故事」(小說、散文等)真的用不上的就不介紹了,因為這些手法主要都是為「論說」而生,說白了就是作文那類的,針對一個「主題」的。   開頭的寫法有:破題法、冒題法、喻題法、設問法、回憶法、觸景生情法、懸疑法、舉例法、倒敘法、引述法。   那麼我左思右
Thumbnail
故事的發想和建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如何在正確的路徑上思考是很重要的。本文將重點著重在建立正確觀念,對於時間時態、主角的追求和意外的處理進行探討和分析。
Thumbnail
有一種推理小說,大部分看過的讀者只會跟你說:「我什麼都不能說,總之看吧!」 聽到這句話,讀過一定數量的推理小說的人便會立即猜到該小說八成是加入了稱為「敘述性詭計」的誤導技巧。但有趣的是,你知道敘述性詭計是日本推理小說用語,不存在於歐美創作當中嗎?
最近跟讀友討論小說佈局,初步有以下想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寫作是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從廣告臺詞到流行歌詞都融入其中,本文介紹了撰寫吸引人目光的技巧和寫作的萬用絕招,同時分享瞭如何收集故事靈感。此外,文章推薦了一本好書《我人生的好運都因寫作而發生》。
Thumbnail
在《故事學2.0》中,歐陽立中老師分享了故事的技巧和公式,以及如何透過故事改變人生。文章中分享了故事的九句話公式、借物法和金句法等寫作技巧,並鼓勵讀者多加練習,為自己的生活寫下扣人心絃的好故事。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Thumbnail
「所有故事都是每個人的經歷,再由他人書寫,未完之處則稍加杜撰,完成現在的謊言」 嗯...... 早安啊,沒想到你這麼早就來了,是想早點看故事嗎?那我也開始準備準備,為故事寫下結局吧。嗯?認為現在寫結局太早?嗚......現在的我可能沒辦法寫那麼多,畢竟是補全殘缺的故事,詳細地內容還是要問作為
  嗷嗚,這個部分,我會列舉寫作上的開頭手法,但「故事」(小說、散文等)真的用不上的就不介紹了,因為這些手法主要都是為「論說」而生,說白了就是作文那類的,針對一個「主題」的。   開頭的寫法有:破題法、冒題法、喻題法、設問法、回憶法、觸景生情法、懸疑法、舉例法、倒敘法、引述法。   那麼我左思右
Thumbnail
故事的發想和建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如何在正確的路徑上思考是很重要的。本文將重點著重在建立正確觀念,對於時間時態、主角的追求和意外的處理進行探討和分析。
Thumbnail
有一種推理小說,大部分看過的讀者只會跟你說:「我什麼都不能說,總之看吧!」 聽到這句話,讀過一定數量的推理小說的人便會立即猜到該小說八成是加入了稱為「敘述性詭計」的誤導技巧。但有趣的是,你知道敘述性詭計是日本推理小說用語,不存在於歐美創作當中嗎?
最近跟讀友討論小說佈局,初步有以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