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11/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個人分享|我支持書本66折不該變成常態,但也請練好生存的技能

圖片來源:中央社CNA
圖片來源:中央社CNA
作為一個每年買書總額有破萬的人來說,看到雙11的書店的抵制潮還是想出來說一下。
我先說:「我不同意削價競爭這件事情,但我也不想因為不削價而讓太多的巨嬰出現。」
「當圖書66折成為常態的時候...」這是一句我在爭議中滿常看到的一句話,也顯示了一個最核心的問題—當今天價格被殺到見骨的時候,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競爭?
先講現實面
如果一年購書額度過萬(以低標一萬計),買原價書跟買66折的書,一年差額至少是3-4千元的差異,說實話你會選哪個?更別提我們還沒談到這3-4千的消費是不是會回流等。
再來,如果因為這次購買而成為讀者,或許也不是件壞事?

source:Pexels
回到事件本身,有一派的說法是「避免同業削價競爭」、也有一派是說「保護產業生態」。
如果是避免同業削價的論點,那應該是站在生產書籍方所言,也是我認為最合理的爭議點。作為出版社,絕對有立場出來抗爭,畢竟一本書產製的花費是省不下來的,再來通路商如果私自促銷,也是值得爭吵的。
但保護產業生態這件事情,常被借題發揮,甚至是被無限上綱。每個人經營本來就都是辛苦的,也沒有一個產業能夠歷久不衰,更別提有多少的店家和廠商努力的轉型。每個人都來這招,就會養出很多巨嬰,只要對我不好的事,都不是我的錯,更可能打著文化的大旗,掩蓋自己本來就該做好的事。
還有其他的論述是說
  • 「新書售價比實體書店進價成本還低時要怎麼生存?」
  • 「書是一種文化產品,他不應該被削價競爭」
實體店本來就比網路店的成本要高得多(水電人事成本),再考量到通路商的商業模式,簡單一點就是買低賣高,收各種進入平台的費用。既然你都知道成本比別人高,本來就不該走「競價」,拼價格拼不贏,那就拼「價值」,如果手上的產品是文化內涵滿點的「書」,那不就更有理由拼價值了嗎?
更何況,台灣也不是沒有「類似的產品,但比較貴還是會有人買單」的模式。
如果今天實體通路商都這樣,擺著等你不動,說價格不能動喔,大家都不競爭,一直在嫌大家不買書、不看書,這跟路邊都賣一樣紀念品的店有什麼兩樣?
看到這邊可能會被質疑,是資本主義的狗狗,但說實話現在不就是在吵生存問題嗎?商業生存的問題,就從商業模式跟生態切入才能真的解決問題。如果決定要逆風做,那自然就會比較辛苦;如果選擇往市場靠攏,也勢必犧牲一些東西。

source:Pexels
那寫得洋洋灑灑到底解決辦法是什麼?
說實話,價格戰、補貼這種拿著全國或全球資本在砸的事情,本來就是後台夠硬的人才玩得出來的,中小規模的平民百姓何苦去過這趟水。
買書、看書早已不是常態,但「學習」、「娛樂」和「吸收資訊」是常態,差別在於用了什麼樣的方式或手段接收到這個資訊。
簡單說,回到購書最原始的目的再加上三個-「人、差異、形象氛圍」。
  • 人:最簡單也是實體店一定贏網路店的-人情。抓好你的客人,回到傳統做生意本來的樣貌,老闆和買書人的連結,不再是那種我放給著你就要來買,你怎樣不關我的事。
  • 差異性:我走到這間書店跟車站旁書店都賣一樣的書、一樣的價格,那我今天決定的因素就很容易是價格和距離。但如果書店老闆挑的書就是跟別人不一樣,有特定主題、特定深度,那這時候狀況就不同了。
  • 形象氛圍:最寫實的例子就是誠品。說實在也不要對形象包裝這件事情有太大的反彈,認為那是一般人才需要的。如果你書就是要賣給對該領域有興趣的大眾,那用大家會喜歡、能夠接受的方式,何嘗不是一件壞事,只要這個方法並沒有危害或是破壞到任何的事情。
不是說你做到這些就一定發展的長長久久,但至少你得做好其中一項有助於你保持在競爭的行列上。

補充一下前面一直沒有提到關於政府是不是該介入、保護這件事情,如果要談應該又可以另啟新局,所以我簡短帶過。簡單說,保護真的要適度就好,不然一離開保護傘又躺在地上,保太久又變巨嬰,也不是解決之道。
與其一直給魚吃,不如給你釣竿。
一開始釣不到沒關係,我先給你魚吃,等到離開的那天起如果釣不魚吃會餓死的時候,你自己想到辦法找魚吃了。
最後,我一直都同意「文化」應該獲得更多的善待,但也不能因此忽略了最基本要在現今社會下存活的方式,或是一味坐著抨擊覺得世俗之人都無法理解,畢竟現在太多事情早就改變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