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親愛的憤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愛·和解·練習|2020台南大專聖誕晚會

今天的主題是「愛」,但愛到底是什麼呢?也許自小在教會長大的人,已經聽到厭世,或是可以倒背如流的金句。但我的成長過程中,從來沒有人好好跟我說過,「愛」是什麼。我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基本上是個廢材,對世界多數時候是無感的。在升學主義下長大,因為頭腦也不好,沒有按著「主流」的升學體制上去,又被迫讀著自己沒有興趣的科系,每天飄來飄去的過日子。過去也不像現在,有很多,教導認識自己情緒或感受的書、繪本。我對這個世界發生的各種事,什麼壓迫,什麼不公義,根本是局外人;甚至我對我自己,也沒有什麼太多感受或想法的。如果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我不是覺青,不是憤青。

大家怎麼生活,我就那樣生活。沒有想過有其它選擇。我的家庭基本上也是照著主流價值觀在走。而在我的家庭裡,父母跟小孩也沒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畢竟,他們甚至比我成長在更艱困的時代環境,能求得經濟上的溫飽就謝天謝地,也從來沒有人告訴他們,要認識自己的內在之類。我和父母的話不多,不多的意思是,我無法跟他們談論我內心的想法與感受,他們只接受他們的想法。

這樣的家,當然不是多令人嚮往的,而是滿滿的掌控。所以,等到我有機會,有能力了,就逃離了那個名義上的「家」。

很多年之後,才搞懂了,內心其實很渴望「家」。這個「家」,指的是被關懷,被好好對待,能安心地成為自己的,像一棵紅杉一樣,平平安安長成好高好大的神木那樣的關係中。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Abun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bun的沙龍
71會員
165內容數
從神學連接繪本、文學、哲學、生活
Abu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0
謝謝一直以來,以小額贊助,每月支持這個迷你神學園地的各位。 在此想請大家,中止您們的每月贊助。基於私人因素,這裡將不再更新。我仍繼續神學的耕耘,只是將不會在此與各位用文字相逢。 最後一篇道別文,就以值得紀念的2023年6月18日的禮拜,是為句點。
Thumbnail
2023/06/20
謝謝一直以來,以小額贊助,每月支持這個迷你神學園地的各位。 在此想請大家,中止您們的每月贊助。基於私人因素,這裡將不再更新。我仍繼續神學的耕耘,只是將不會在此與各位用文字相逢。 最後一篇道別文,就以值得紀念的2023年6月18日的禮拜,是為句點。
Thumbnail
2023/06/01
如果長老教會跟道明會是差不多時期來台宣教的,那麼,當巴克禮和宣教團,在太平境這一端忙碌著的時候,道明會在哪?我對道明會並不熟,一查之下,才知道原來聖功女中是道明會體系的,萬金聖母殿跟高雄的玫瑰堂,也是道明會的。
Thumbnail
2023/06/01
如果長老教會跟道明會是差不多時期來台宣教的,那麼,當巴克禮和宣教團,在太平境這一端忙碌著的時候,道明會在哪?我對道明會並不熟,一查之下,才知道原來聖功女中是道明會體系的,萬金聖母殿跟高雄的玫瑰堂,也是道明會的。
Thumbnail
2023/05/27
是雯青小組2022年4月成立之後,首次獻詩,很奇妙地剛好排在這個節期,讓我可以很適切地選擇聖詩裡的詩歌來回應。這兩、三年,自己也圍繞著「聖靈」的主題在想一些事情,大概就一併融合到啟應文中了吧!
Thumbnail
2023/05/27
是雯青小組2022年4月成立之後,首次獻詩,很奇妙地剛好排在這個節期,讓我可以很適切地選擇聖詩裡的詩歌來回應。這兩、三年,自己也圍繞著「聖靈」的主題在想一些事情,大概就一併融合到啟應文中了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思考並解放自我。 赤誠而溫暖 不要吝嗇於表達愛 原諒與善意永遠比憤怒與惡意還要來得更有力量
Thumbnail
思考並解放自我。 赤誠而溫暖 不要吝嗇於表達愛 原諒與善意永遠比憤怒與惡意還要來得更有力量
Thumbnail
「不要那麼愛生氣!這樣以後沒有人要跟你玩喔!」 「不要隨便亂發脾氣,這樣以後上學、上班還有人要跟你當朋友嗎?」 「不要對另一半那麼兇,小心他受不了跟你離婚喔!」 以上這些話,是否曾經是別人勸戒我們的台詞,亦或是從我們自己口中吐出的話語呢? 「憤怒」是一種情緒,也是普遍被認為負面並足以使旁人感到不悅的
Thumbnail
「不要那麼愛生氣!這樣以後沒有人要跟你玩喔!」 「不要隨便亂發脾氣,這樣以後上學、上班還有人要跟你當朋友嗎?」 「不要對另一半那麼兇,小心他受不了跟你離婚喔!」 以上這些話,是否曾經是別人勸戒我們的台詞,亦或是從我們自己口中吐出的話語呢? 「憤怒」是一種情緒,也是普遍被認為負面並足以使旁人感到不悅的
Thumbnail
平靜,不是一個試圖去努力做到的Doing,而是一種Being,存在的樣貌。情緒是一種中性的能量,它都在對我們透露著某些訊息,需要我們去聆聽,也需要在安全的狀態下,與它同在,讓它流動起來。看待情緒,有時,我會覺得要來到「接納」,是一段長長的內在旅程,而我更喜歡的是Friendly,「友善」這個詞。
Thumbnail
平靜,不是一個試圖去努力做到的Doing,而是一種Being,存在的樣貌。情緒是一種中性的能量,它都在對我們透露著某些訊息,需要我們去聆聽,也需要在安全的狀態下,與它同在,讓它流動起來。看待情緒,有時,我會覺得要來到「接納」,是一段長長的內在旅程,而我更喜歡的是Friendly,「友善」這個詞。
Thumbnail
我選了幾個篇章,我覺得有被治愈到吧!回想片刻,還覺得是...其實每一個篇章都很有意義,但我還挑些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誰惹誰生氣 2. 一時激動鑄成大錯 3. 自己是做大的輸家 4. 不再生悶氣 5. 是不是很不舒服 6. 是好心還是壞心 7. 罵不到我
Thumbnail
我選了幾個篇章,我覺得有被治愈到吧!回想片刻,還覺得是...其實每一個篇章都很有意義,但我還挑些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誰惹誰生氣 2. 一時激動鑄成大錯 3. 自己是做大的輸家 4. 不再生悶氣 5. 是不是很不舒服 6. 是好心還是壞心 7. 罵不到我
Thumbnail
從小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碰到友人時他能回答的都讓他自己答;平日的生活作息有規範,有情緒也知道會被看到被瞭解,而且身邊會有人幫助自己;你尊重孩子,孩子自然感受得到,自然也較能尊重自己從而尊重別人,有了情緒父母已教導如何減溫,如何因應,那麼獨立後,有了情緒,其因應也就不會太離譜了。
Thumbnail
從小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碰到友人時他能回答的都讓他自己答;平日的生活作息有規範,有情緒也知道會被看到被瞭解,而且身邊會有人幫助自己;你尊重孩子,孩子自然感受得到,自然也較能尊重自己從而尊重別人,有了情緒父母已教導如何減溫,如何因應,那麼獨立後,有了情緒,其因應也就不會太離譜了。
Thumbnail
今天想要來講一下,有關於情緒這件事。 前些年收了幾位學生,有好幾個基本上都是所謂的瘋子媽媽。 清一色情緒起伏大不用說,講沒兩句突然噴淚,不然就是靈媒體質、有的夫妻不和、幾乎天天爭吵,有的焦慮、憂鬱、過動、恐慌、壓抑、也有性生活不協調的。 我看起來這幾個媽媽的問題方向都挺一致,其中有幾位明顯的都指向
Thumbnail
今天想要來講一下,有關於情緒這件事。 前些年收了幾位學生,有好幾個基本上都是所謂的瘋子媽媽。 清一色情緒起伏大不用說,講沒兩句突然噴淚,不然就是靈媒體質、有的夫妻不和、幾乎天天爭吵,有的焦慮、憂鬱、過動、恐慌、壓抑、也有性生活不協調的。 我看起來這幾個媽媽的問題方向都挺一致,其中有幾位明顯的都指向
Thumbnail
請問你相信以上這句話嗎?你有多相信呢?真的很堅定相信嗎?還是像我一樣,只是表面上相信而已? 在發生衝突的那一刻,在面對生氣出現的那一刻,在被恐懼和委屈淹沒的那一刻,你還是真的非常相信,生氣是正常的,生氣是可以存在的?坦白說,在那一刻的我,原來真的很難相信生氣正常,甚至無意識地漠視生氣的存在。 我想起
Thumbnail
請問你相信以上這句話嗎?你有多相信呢?真的很堅定相信嗎?還是像我一樣,只是表面上相信而已? 在發生衝突的那一刻,在面對生氣出現的那一刻,在被恐懼和委屈淹沒的那一刻,你還是真的非常相信,生氣是正常的,生氣是可以存在的?坦白說,在那一刻的我,原來真的很難相信生氣正常,甚至無意識地漠視生氣的存在。 我想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