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過後,走在與生氣和解的路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生氣是正常的、生氣是被允許的。

請問你相信以上這句話嗎?你有多相信呢?真的很堅定相信嗎?還是像我一樣,只是表面上相信而已?

在發生衝突的那一刻,在面對生氣出現的那一刻,在被恐懼和委屈淹沒的那一刻,你還是真的非常相信,生氣是正常的,生氣是可以存在的?坦白說,在那一刻的我,原來真的很難相信生氣正常,甚至無意識地漠視生氣的存在。

我想起有一次,在一場工作坊,老師帶領我們進行角色扮演,體驗關係之間的溝通模式。當時,我扮演一位丈夫,被一位正在生氣的妻子責問。強烈的恐懼感,很自然地就從我內心升起,自動化地想討好那位扮演妻子的同學,希望她可以不生氣。我這才意識到,原來我對生氣有多麼恐懼,多麼不想它存在。

生氣是一個被嚇壞的孩子

回顧童年的記憶,大人生氣時,就會用怒吼和鞭打;我生氣時,就是會被怒吼和被鞭打。我想,也許這就是生氣帶給我的恐懼感受。無論是別人生氣,還是自己生氣,都讓我驚恐和想逃。

上了很多有關情緒的課程,知道情緒沒有正面和負面之分。可是,當衝突發生時,才發現自己一直為生氣貼上負面的標籤:

「生氣是危險的,是會傷害人的」

這個標籤一直都在,幾十年來,很深刻地被我認同,讓我拒絕和生氣在一起。我以為自己是一個不常生氣的人。其實不然。生氣一直都在發生,只是我沒有停下來,好好去觀察自己是不是有生氣。

多數時候,我不容易覺察到自己的生氣,也會不承認自己有生氣。越想成為一個不生氣的人,生氣就會在我不留神的時候,讓我體驗它的威力。

好好承認吧。 。 。勇敢承認吧。 。 。其實我有生氣,其實我會生氣。

  • 當別人的反應,不是我期待的樣子,我會生氣。
  • 當別人的期待,跟我的期待有衝突,我會生氣。
  • 當別人的言語,無法滿足我想要平安的渴望,我會生氣。
  • 當別人的行為,無法滿足我想被重視的渴望,我會生氣。

生氣,好像是一個被嚇壞的孩子。每當衝突發生,它就出現,想被我關注。可是它卻常常被我很快地忽略掉、壓抑著,並且把生氣的期待和渴望,交給別人負責。

可是,被別人負責的生氣,始終無法滿足自己的期待和渴望。一次又一次的衝突,生氣都在努力呼喚我來照顧它,呼喚我負責照顧自己的期待和渴望。

生氣讓我看見值得被保護的自己

從以前到現在,面對別人的怒吼,我只能委屈和害怕,馬上用討好的姿態,解決別人的生氣。當討好不了,就會演變成自己生氣和難過,然後使用指責的姿態來應對。一直重複著這樣的模式。

我沒有習慣停下來,看見自己渴望平安。別人的怒吼和不屑,讓我很不平安,也無法再多聽一句負評。我把別人對我的不滿,遷怒於另一個人,想要那個人為我的平安負責。可是,再多的遷怒,最終都無法滿足我想要平安的渴望,反而因此需要付出內疚和後悔的代價。

生氣會出現,可能是被嚇壞了,它害怕我有危險,希望我平安。跟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衝突事件,我發現自己內心有升起微弱的力量,勇敢跟別人說「不要對我大聲喊」。這樣的勇氣,是在為自己的平安負責。以前我沒有那麼勇敢表達過。這份照顧自己的平安的勇氣,值得被欣賞。

謝謝生氣的出現,提醒我,我是值得被自己保護的。

生氣讓我看見值得被重視的自己

我一直都害怕沒有存在的價值。如果我是一個沒有貢獻的人,無法做到權威大人要的樣子,是否還能被看見,被重視?甚至,是否還能歸屬和存在?為了讓權威大人滿意,以便自己有存在價值,我常常丟掉自己的意願。這樣的討好姿態,已成為無意識的反應。

我沒有習慣停下來,看見自己渴望被重視。我好像活在“權威大人滿意”的期待裡,不只自己努力滿足這個期待,還無意識地要求別人負責這個期待。過程中,我聽不清楚自己的意願,也聽不清楚別人的意願。當我不斷丟掉意願時,生氣就不斷在心裡累積,結果就付出彼此受傷的代價。

生氣會出現,可能是被嚇壞了,它害怕我受委屈,好想我重視自己的意願。在這一次的衝突事件裡,我從原本聽不清楚自己的意願,到後來內心出現意願的聲音,到最後終於把意願說了出來,生氣才慢慢釋懷。願意表達自己的意願,這份真實和對自己的重視,值得被欣賞。

謝謝生氣的出現,提醒我,我是值得被自己重視的。

謝謝我願意和生氣靠近

謝謝我願意和生氣靠近

收穫

發現自己內在的兩個資源:「勇氣」和「意願」,這是生氣送給我的禮物。它要我用這兩個資源,活出平安,活出對自己的重視。

最大的收穫,是看見生氣的善意,有意識地走在與生氣和解的路上。剛好最近在上情緒安頓的課程,每當感受到不舒服,我就問自己,你是不是有生氣?然後,用手摸著身體某個部位,對自己說:

  • 我覺察我的生氣
  • 我承認我的生氣
  • 我接納和允許生氣的存在
  • 我為我的生氣負責
  • 謝謝我願意和生氣靠近
我的期待与渴望由我来负责,对方没有义务来满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人小萌的沙龍
10.6K會員
241內容數
這裡是通往內心的地圖,陪你靠近、理解及接住自己。沙龍風格樸實內斂,如米色土壤與深藍夜空,默默承載覺察與轉化。歡迎加入,一起到內心旅遊❤️
旅人小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1
這篇文章是如何照顧焦慮的筆記,分享蘇予昕心理師介紹的五步驟。
Thumbnail
2024/11/21
這篇文章是如何照顧焦慮的筆記,分享蘇予昕心理師介紹的五步驟。
Thumbnail
2024/11/17
這篇文章以疫情期間的一幅畫為引子,透過一次溫暖的課堂經歷,娓娓道來作者關於「愛自己」的深刻領悟。最後課程中「敬生命」的環節,與畫中的象徵巧妙呼應,傳遞出對生命的敬意與感動。
Thumbnail
2024/11/17
這篇文章以疫情期間的一幅畫為引子,透過一次溫暖的課堂經歷,娓娓道來作者關於「愛自己」的深刻領悟。最後課程中「敬生命」的環節,與畫中的象徵巧妙呼應,傳遞出對生命的敬意與感動。
Thumbnail
2024/09/26
這篇文章描繪了一位作者在大雨天中內心的掙扎與反思。儘管外界的雨水無法影響他,內心的雷雨卻不斷轟炸著他。他面對自我懷疑與情感傷痛,認識到自己對他人評價的過度關注,以及對自我照顧的忽視。透過寫下感恩日記,他努力尋找自我慈悲的方式,但仍感到無力。最終,作者明白擁抱內心的嗔恨與創傷,才能真正達到療癒與放下。
Thumbnail
2024/09/26
這篇文章描繪了一位作者在大雨天中內心的掙扎與反思。儘管外界的雨水無法影響他,內心的雷雨卻不斷轟炸著他。他面對自我懷疑與情感傷痛,認識到自己對他人評價的過度關注,以及對自我照顧的忽視。透過寫下感恩日記,他努力尋找自我慈悲的方式,但仍感到無力。最終,作者明白擁抱內心的嗔恨與創傷,才能真正達到療癒與放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常常生氣嗎?生氣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你是不是想說:「生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當然是氣到炸啊!想翻桌啊!」 但如果你想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靜下心來探索自己生氣的原因,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你常常生氣嗎?生氣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你是不是想說:「生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當然是氣到炸啊!想翻桌啊!」 但如果你想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靜下心來探索自己生氣的原因,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生氣並沒有不好,但你要知道在氣什麼。情緒講的愈準,對方愈知道你要幹什麼。溝通是互動來的,但是只能從自己改起。
Thumbnail
生氣並沒有不好,但你要知道在氣什麼。情緒講的愈準,對方愈知道你要幹什麼。溝通是互動來的,但是只能從自己改起。
Thumbnail
生氣,是一種很真實的感受,被冒犯的時候會有生氣的感覺也很正常。 但我們會容易在感覺到生氣的時候,下意識的去克制它,因爲過往展現生氣通常都沒什麼好結果。所以,人在面對生氣有個很常見的結論:生氣是不好的,因為很容易傷害到別人或讓自己受傷。
Thumbnail
生氣,是一種很真實的感受,被冒犯的時候會有生氣的感覺也很正常。 但我們會容易在感覺到生氣的時候,下意識的去克制它,因爲過往展現生氣通常都沒什麼好結果。所以,人在面對生氣有個很常見的結論:生氣是不好的,因為很容易傷害到別人或讓自己受傷。
Thumbnail
  這個標題其實是為我自己下的,立馬舉手~(欸)身為愛生氣的人,想從自己的生活經驗跟實務觀察出發,來談一談生氣到底可能在氣什麼?以及「生氣」這種情緒的功能,以及可能常見的情境。
Thumbnail
  這個標題其實是為我自己下的,立馬舉手~(欸)身為愛生氣的人,想從自己的生活經驗跟實務觀察出發,來談一談生氣到底可能在氣什麼?以及「生氣」這種情緒的功能,以及可能常見的情境。
Thumbnail
無法控制的情緒,讓人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善於控制情緒的人,真相或許是刻意壓抑情緒或假裝沒有情緒。無論是哪一類,透過這本書作者教了一些方法…
Thumbnail
無法控制的情緒,讓人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善於控制情緒的人,真相或許是刻意壓抑情緒或假裝沒有情緒。無論是哪一類,透過這本書作者教了一些方法…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平靜,不是一個試圖去努力做到的Doing,而是一種Being,存在的樣貌。情緒是一種中性的能量,它都在對我們透露著某些訊息,需要我們去聆聽,也需要在安全的狀態下,與它同在,讓它流動起來。看待情緒,有時,我會覺得要來到「接納」,是一段長長的內在旅程,而我更喜歡的是Friendly,「友善」這個詞。
Thumbnail
平靜,不是一個試圖去努力做到的Doing,而是一種Being,存在的樣貌。情緒是一種中性的能量,它都在對我們透露著某些訊息,需要我們去聆聽,也需要在安全的狀態下,與它同在,讓它流動起來。看待情緒,有時,我會覺得要來到「接納」,是一段長長的內在旅程,而我更喜歡的是Friendly,「友善」這個詞。
Thumbnail
我選了幾個篇章,我覺得有被治愈到吧!回想片刻,還覺得是...其實每一個篇章都很有意義,但我還挑些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誰惹誰生氣 2. 一時激動鑄成大錯 3. 自己是做大的輸家 4. 不再生悶氣 5. 是不是很不舒服 6. 是好心還是壞心 7. 罵不到我
Thumbnail
我選了幾個篇章,我覺得有被治愈到吧!回想片刻,還覺得是...其實每一個篇章都很有意義,但我還挑些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誰惹誰生氣 2. 一時激動鑄成大錯 3. 自己是做大的輸家 4. 不再生悶氣 5. 是不是很不舒服 6. 是好心還是壞心 7. 罵不到我
Thumbnail
#你允許自己生氣嗎? 和曾經工作時和個案討論到遇到生活煩心的人事物,我們最常出現的情緒就是生氣。但生氣只是最表層的情緒,底下藏著的可能是委屈、難過、煩躁、不安、無奈....,讓我們很難覺察到生氣以外的情緒。 ⁡* 1.生氣表層下的其他情緒 ⁡ ⁡⁡* 2.我可以生氣嗎? ⁡ ⁡ *⁡⁡ ⁡ ⁡*
Thumbnail
#你允許自己生氣嗎? 和曾經工作時和個案討論到遇到生活煩心的人事物,我們最常出現的情緒就是生氣。但生氣只是最表層的情緒,底下藏著的可能是委屈、難過、煩躁、不安、無奈....,讓我們很難覺察到生氣以外的情緒。 ⁡* 1.生氣表層下的其他情緒 ⁡ ⁡⁡* 2.我可以生氣嗎? ⁡ ⁡ *⁡⁡ ⁡ ⁡*
Thumbnail
請問你相信以上這句話嗎?你有多相信呢?真的很堅定相信嗎?還是像我一樣,只是表面上相信而已? 在發生衝突的那一刻,在面對生氣出現的那一刻,在被恐懼和委屈淹沒的那一刻,你還是真的非常相信,生氣是正常的,生氣是可以存在的?坦白說,在那一刻的我,原來真的很難相信生氣正常,甚至無意識地漠視生氣的存在。 我想起
Thumbnail
請問你相信以上這句話嗎?你有多相信呢?真的很堅定相信嗎?還是像我一樣,只是表面上相信而已? 在發生衝突的那一刻,在面對生氣出現的那一刻,在被恐懼和委屈淹沒的那一刻,你還是真的非常相信,生氣是正常的,生氣是可以存在的?坦白說,在那一刻的我,原來真的很難相信生氣正常,甚至無意識地漠視生氣的存在。 我想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