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作者,那你應該從自己很菜的時候,就學著了解著作權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到新聞,知名廣播主持人馬先生的「乙方事件」有了個不錯的結果。
最近我剛簽了一篇文章的授權合約,雖然談不上甚麼大作,不過也與創作者的著作權益有關,有點心得跟經驗想談談。
不是甚麼深度文,如果寫得讓專家覺得是野人獻曝的話,就多多包涵囉。
當年大學還沒畢業,就被自稱在商場上打滾,見過很多世面的老爸,跟服務單位俗稱為鐵飯碗,在公門服務的老媽,輪流諄諄告誡過,以後出社會應徵工作,要面試或是剛拿到職位,「千萬不要」跟公司談薪水、問福利。
這兩位的高見是,要做個讓公司覺得隨和、好用的員工,做得好人家自然願意給你更多薪資跟福利,或者是等自己在公司有資歷了,或是日後轉職還是被挖角,有更好的機會再談。如果剛出社會還沒幫老闆把事情做好,就想談敘薪跟福利,這是「非常不禮貌」的事情。
事過境遷,當事人一個已經失智,如果問另一個,他會告訴我那麼久的事,不記得自己說過。
我是不清楚別人家父母是否會有這種言教,至少我在很隨機隨興的情況下,問過的同儕或朋友(當父母跟還沒當父母的都有),他們都說沒被上一代這樣說教過,自己也不會這樣跟下一代說。

即使當年我面對父母這樣的說教並不很以為然,也把自己內心的懷疑吞了下去,但隨著年齒漸長,也多讀了幾年書,了解到父母會這樣說,肇因於他們成長的歷史背景,所以才會出現一種就職活動叫做「你爸媽以為的就職活動」。
但是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多讀了幾年書,越來越發現當年不以為然的說教,還有它背後隱藏的文化脈絡,其實影響我蠻深的。很多台灣人從小的家庭跟學校教育,很少被教導有疑問就要說,而且也很少教導孩子,從小就開始了解,權益需要自己提出跟爭取,以及怎麼爭取。
插播一下,「多讀幾年書」不是要貶低沒有高學歷的人喔。不需要像我一樣持續求學,就能有上述體會的,其實大有人在。
反倒是那些做為台灣最美風景的人們,總是很愛評斷一個人夠不夠「格」談論跟爭取權益。他們所謂的「格」大概有幾種情況:
  1. 已經不是小萌新了,沒有一年換24個老闆,算熬成老鳥了。
  2. 終於在職場上還有個不錯的位置。
  3. 站在一個更高層而且擁有發言跟決策權的位置。
當一個人達到了1,想說應該可以提問權益了吧?不是喔,那些「台灣的美景們」會說你還沒達到2,再忍忍。好不容易過著乖巧聽話的日子,沒出甚麼大包還被賞識,終於擠進2的位置了,太好了呀呼總該給問了吧?但但但,這時候美麗的風景們又會跳出來跟你靠北說:
欸!你誰啊你又不是3。
欸!你誰啊你又不是3。
欸!你誰啊你又不是3。
活在這種時代,誰都知道如果要爬到2或是3,很大的關鍵在你爸媽是誰,而不光是努力跟幸運能夠成就。「台灣的美景們」很愛用這套論述來叫人閉嘴,讓人覺得自己不夠資格問,或是爭取權益,連問都不鼓勵喔,更何況是爭取。
他們還會說,有時間想那些有的沒的,還不如努力往上爬,在其位就能謀其政,到時候你想怎樣都行,或是要你好好做事不要囉嗦,人家自然會想到要給你。

如果實情真是上面這樣,應該就不會有知名廣播人發難,為乙方請命這件事。
再說了,我看/聽過很多曾經的乙方,在變成甲方之後,開始理所當然的認為乙方本來就要承受那些不合理,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過來的,為什麼你當乙方就不行?一定是你抗壓性比較低,你不想努力,有本事你就從乙方變成甲方阿!
有些人坐在某個還算不錯的位置上,為自己爭取權益都不見得夠力;有些人則是坐上了某個位置,就換了腦袋,無意要為後進者改變那些以前自己承受過的不合理。
所以呢,權益從來不是埋頭默默做,不問不吵不鬧,人家忽然想到然後跟你說:
喂!蔡凱西你應該配得上可以獲得這個的門票了,拿去吧!
喂!蔡凱西你應該配得上可以獲得這個的門票了,拿去吧!
喂!蔡凱西你應該配得上可以獲得這個的門票了,拿去吧!
所以呢?這樣我還得內牛滿面的謝主隆恩?鳩咪!

因為我的原生家庭幾乎不提供孩子這樣的刺激與思考,只希望孩子無論家門內外,最好都乖巧不吵不多問,說這樣才會有人給糖吃。
即便當年我對父母那番話,心裡是質疑的,但是很多時候自己在待人接物上,還真的是會很不假思索的想當個隨和、配合度高,不要被說是個難搞,東西還沒寫出來就問東問西的合作對象。
這兩三年在網路平台上寫學術論文以外的文章,被邀過稿,也曾經被邀一起合寫書,隨和不多問而且太相信別人,因此吃過虧之後更覺得,著作權益最好在有人邀約合作之前,就自己先預習一下。
先了解自己該注意哪些事,而不是合作來了,或合約放在自己眼前了,喜出望外馬上說YES,但忘了先詢問權利義務;或是看到合約,有一堆專有名詞就懶得看,隨手就簽了。
成為乙方之前,要先假想自己已經是乙方,作為乙方,你應該得知道甚麼,去學著找資料找問題。
後續再寫一篇來稍微談談,我這種魯蛇作者怎麼在吃虧之後,學著當個討厭的乙方。

本篇最初發表於Matters,內文有部分改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其實,歷史上的正反派,大多是勝利者說了算,那些勝利者,不外乎是父權體制下佔盡優勢的男性,與捧著父權殘湯剩飯,還感恩戴德五體投地的女性。
開學了,很多國中歷史老師跟媒體表示,課本改版之後不知道該怎麼教歷史。不知道怎麼教,那可以學,不想學就別當老師了。釋字748通過之後,也有人聲稱不會教小孩了,不會教就不要生啊!
平權得來不易,崩壞可能只需一朝一夕,守護台灣的民主價值,才能繼續擁有平等相愛的權利。 同婚一周年,那個我血緣上要叫他爸爸的男人還在,他沒有不見。
類似韓國瑜這種德性的台灣人,還真的是多數。這些「韓國瑜們」各自擁有不同的名字、臉孔、身材、年齡、學歷,性別,戴上韓國瑜的面具之後,他們真的就是韓國瑜(無誤)。
「與惡」正紅,「距離」正夯!經過細心養成的巨嬰,究竟其嬰靈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呢?
會認為全職媽媽在家帶小孩很輕鬆的豬隊友,基本上是幾乎沒在參與教養工作;會質疑女人家務忙不停是因為做事沒效率的男人,基本上也是幾乎不參與家務的角色。光看文不寫文,就能評論寫文章的作者是人是鬼,我還是第一次遇到。出一張嘴真的好容易喔,這是台灣社會特有的優良文化(無誤)
其實,歷史上的正反派,大多是勝利者說了算,那些勝利者,不外乎是父權體制下佔盡優勢的男性,與捧著父權殘湯剩飯,還感恩戴德五體投地的女性。
開學了,很多國中歷史老師跟媒體表示,課本改版之後不知道該怎麼教歷史。不知道怎麼教,那可以學,不想學就別當老師了。釋字748通過之後,也有人聲稱不會教小孩了,不會教就不要生啊!
平權得來不易,崩壞可能只需一朝一夕,守護台灣的民主價值,才能繼續擁有平等相愛的權利。 同婚一周年,那個我血緣上要叫他爸爸的男人還在,他沒有不見。
類似韓國瑜這種德性的台灣人,還真的是多數。這些「韓國瑜們」各自擁有不同的名字、臉孔、身材、年齡、學歷,性別,戴上韓國瑜的面具之後,他們真的就是韓國瑜(無誤)。
「與惡」正紅,「距離」正夯!經過細心養成的巨嬰,究竟其嬰靈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呢?
會認為全職媽媽在家帶小孩很輕鬆的豬隊友,基本上是幾乎沒在參與教養工作;會質疑女人家務忙不停是因為做事沒效率的男人,基本上也是幾乎不參與家務的角色。光看文不寫文,就能評論寫文章的作者是人是鬼,我還是第一次遇到。出一張嘴真的好容易喔,這是台灣社會特有的優良文化(無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台灣找工作的困難和荒謬的面試經驗。作者分享了自己因為政策調整而找工作的轉機,以及面對不瞭解狀況的公司而遭遇的特別的面試經驗。文章通過生動的敘述,揭示了在台灣求職的真實困難,以及作者的堅持和幽默。文章充滿趣味和笑點,對於站在求職路上的讀者來說,將是一篇易懂且具有共鳴的文章。
昨天說到進入台積電學不了如何創業,也舉了文老爹的案例,今天來講講我曾經算過人的案例,天干官運,地支食傷,目前也是創業,個人工作室,接的是「公務」部門業務。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台灣有貧富,但是沒有種姓。所以所有的職業就是職業,就是一種謀生手段,沒有什麼高下的差別,更不用像一些矯情的人,去說要感恩誰?既然都是平等的生活方式,感謝誰幹嘛? 我惟一會看不起的,就是那邪詭之人。一般我都是馬上變臉,拂袖而去。不想虛委與蛇,有什麼好留情面的?某日有人來跟我討論遺產繼承問題,我一問,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當時有位我相當敬重的牧長搶頭香留言說:「轉彎才有路,主幹道只有擠。」
父母輩常將好的人生規劃為優秀學歷、優質工作。公司工作常需順從組織,年輕人渴望自主工作。然而,即使創業,仍受限於顧客需求。唯有資本市場投資可自主,但需承擔風險
我們這些五年級前段班的,還在社會浮沉,但是下一代大概都出來創業或者是公司的中階主管了。 最近認識一位做電商的年輕人,在第二次見面時,他突然告訴我,他的父親是我高中同學,說想要來找我敍敍舊,我在想,應該不是仇人吧!所以應該還好。但緊接著是他媽也是同學,所以也要來。我的心裡就開始敲鼓了,見好呢?還是不
Thumbnail
人生的際遇真的很奇妙,回頭看這段人生路,最大的感想是: 永遠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一件事物只要你充滿熱情,不為任何現實理由而持續做好,就有可能是你新的能力,甚至是另一個高峰。 透過這個故事,想跟大家說,每個人都應該嘗試寫下你的人生思考與生命故事,不管是透過部落格或是社群媒體,或跟我一樣嘗試寫一本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台灣找工作的困難和荒謬的面試經驗。作者分享了自己因為政策調整而找工作的轉機,以及面對不瞭解狀況的公司而遭遇的特別的面試經驗。文章通過生動的敘述,揭示了在台灣求職的真實困難,以及作者的堅持和幽默。文章充滿趣味和笑點,對於站在求職路上的讀者來說,將是一篇易懂且具有共鳴的文章。
昨天說到進入台積電學不了如何創業,也舉了文老爹的案例,今天來講講我曾經算過人的案例,天干官運,地支食傷,目前也是創業,個人工作室,接的是「公務」部門業務。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台灣有貧富,但是沒有種姓。所以所有的職業就是職業,就是一種謀生手段,沒有什麼高下的差別,更不用像一些矯情的人,去說要感恩誰?既然都是平等的生活方式,感謝誰幹嘛? 我惟一會看不起的,就是那邪詭之人。一般我都是馬上變臉,拂袖而去。不想虛委與蛇,有什麼好留情面的?某日有人來跟我討論遺產繼承問題,我一問,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當時有位我相當敬重的牧長搶頭香留言說:「轉彎才有路,主幹道只有擠。」
父母輩常將好的人生規劃為優秀學歷、優質工作。公司工作常需順從組織,年輕人渴望自主工作。然而,即使創業,仍受限於顧客需求。唯有資本市場投資可自主,但需承擔風險
我們這些五年級前段班的,還在社會浮沉,但是下一代大概都出來創業或者是公司的中階主管了。 最近認識一位做電商的年輕人,在第二次見面時,他突然告訴我,他的父親是我高中同學,說想要來找我敍敍舊,我在想,應該不是仇人吧!所以應該還好。但緊接著是他媽也是同學,所以也要來。我的心裡就開始敲鼓了,見好呢?還是不
Thumbnail
人生的際遇真的很奇妙,回頭看這段人生路,最大的感想是: 永遠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一件事物只要你充滿熱情,不為任何現實理由而持續做好,就有可能是你新的能力,甚至是另一個高峰。 透過這個故事,想跟大家說,每個人都應該嘗試寫下你的人生思考與生命故事,不管是透過部落格或是社群媒體,或跟我一樣嘗試寫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