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人的臺北:簡介
貧窮人的臺北展覽在秋季舉辦,今年已到第四個年頭。主辦單位是窮學盟,參與組織包括慕哲人社、新北市樂窩社區服務協會、伊甸基金會附設活泉之家、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台灣勞工陣線、台灣社區實踐協會、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酒與妹仔的日常、有鑫酒店經紀、台灣新巨輪服務協會、逆風劇團、地下勞動合作社、人生百味等。
透過一系列的行動,從展覽、紀錄片、深度訪談到體驗生活,貧窮人的臺北呈現我們或許較少接觸到的社會議題,讓生活在繁華臺北都市的貧窮者、較弱勢的人們能夠說出自己的故事,並且被傾聽、被理解。
2020貧窮人的臺北展覽標題為:「缺席者的發聲練習」。
脆弱家庭、非行少年、都市原住民、精神疾病經驗者、無家者、酒店工作者、街賣者,以及面對貧窮經驗的工作者(例如社工、警察、老師)都是這次展覽的參與者、創作者;展覽設計的主視覺則在黑暗的、和有RRR的背景音中,上揚傳出如傳聲筒的光,是練習發出的聲,也是促進對話的光。
社區實踐協會:夏日的紙箱大戰
在社區實踐協會關懷的家庭中,父母大多從事低薪、不穩定的基層勞動或服務業,不僅家人的作息時常不同、相處的時間少,父母工作的疲憊迎上孩子精力的充沛,更使衝突應然而生。
今年暑假,社區實踐和三明治工團隊一起打造了一場紙箱大戰,孩子們用紙箱打造的武器上充滿了文字,有曾經接收過的讓自己受傷的傷人字眼,也有孩子在應對時使用的保護方式和字句。
筆者認為,日常常看見的親子作家聲稱的「好教育」,誠然可以教養出好似很優秀的小孩,而他們的教養方式也的確通常有科學根據等等,是他們摸索或是吸收出來的成果。
然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一般人覺得狀況很糟、「家裡沒在教」、「家裡是不是沒大人」的孩子,真的就這麼罪大惡極嗎?在高風險家庭或是遇到狀況的家庭中,很多狀況都不是他們能掌握的。結構、系統、貧窮,種種要翻身、要受到正視的議題無法被顧及,天真且無辜的孩子,往往成為最辛苦的承擔者。
要改變貧窮的狀況,儘管無奈,但著實是急不得的。不能也不應該期待一個接觸個案才幾個月的社工,改造、翻轉狀況已持續好幾十年的狀態。太多人對社工抱有不應該且不健康的期待,「要奉獻」、「要犧牲」、「是志願的啊,不應該抱怨」⋯⋯,或許有些是道德,是職業應該奉為圭臬的,但或許更多狀況下卻是社會大眾在不了解下的過多加註,可能是期待不了立即的改變,所以期望別人能帶來改變吧。
貧窮者周圍的人物
警察、司法官、教師、社工、里長⋯⋯都是這個展區的主角。透過不同角色的表述,為觀者打造出更寬廣的貧窮者視角。
警察展版的第一個問題就令筆者印象深刻,引述了派出所員警新成的經歷,寫道:「如果我事先知道抓他酒駕、吊銷他執照會讓他失業、失去收入,導致他最後帶著老婆燒碳,我還會抓他嗎?可能不會。可是如果它繼續酒駕開著車,卻撞死了另一個家庭,又怎麼辦呢?」
生活中似乎充斥著太多這類兩難的議題,特別是在貧窮者身上。該怎麼處理呢?絕對的惡,究竟是什麼呢?如果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原因和理由的,那真的會有絕對的惡嗎?
汐止區湖興里里長郭書成認為:「經濟貧窮容易導致居住環境惡劣,低社交的人缺乏照顧與支持,身心都容易陷入不健康的狀態,也很難有體力負荷工作、缺乏收入,落入惡性循環,且通常會越陷越深。」
後記
教育部將聯合國的17個永續發展目標SDGs17,納入新課綱裡,而消除貧窮,便是其中的第一項。
筆者觀察,蒞臨觀賞此展覽的人非常多,來來去去的,主要是年輕人,也有身著制服的高中生,當越多人能夠關懷、能夠關注,那我們的世界也許就會更溫暖,更有力量。
當我們開始能夠為別人著想、思考,關懷眼前所見後面的無奈和結構因素,一個人的力量或許不夠,但也許當我們一起,我們就能改變結構,使它逐漸更靠近我們想像的地方。
參考資料
作者: 卓芸亦 核稿編輯:周永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