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2020年書店觀察報告∣禍福相倚 疫情下書店如何看待數位科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小編前言:又到歲末年終了,許多出版業者、書店陸續發表了年終報告。那書店溫度也來發表一下自己的年終觀察報告好了。(笑)

筆者最近剛好有參與一些商業的論壇,發現商場上今年的一些發展趨勢,其實也很適合和書店業做一個參照。所以撰寫此文,提供一些參考。
bookshop.org的成立,是美國書店對於疫情相當大膽的數位轉型的嘗試

書店的數位能力提升,開始萌芽還是無疾而終?


首先,是所謂數位轉型這件事。由於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很多產業都被迫加速數位轉型的工作。疫情下,大部分營收受損的產業,都是傳統產業,或是那些無法跟上變局做因應的產業。
書店其實也有類似的情況。書店是否需要數位轉型?要轉型或提升能力到什麼程度?這些問題雖然說都還可以討論,但在疫情初期,很多書店停辦活動,也很多客人不敢出外到密閉空間,這對書店營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於是很多書店開始舉辦了線上活動,例如線上講座、線上讀書會等等。
能否順利舉行線上活動,這取決於書店老闆的數位能力。雖然這技術不算太難,但若不熟悉,肯定還是有心理門檻,不免做起來還是手忙腳亂。
然而,線上活動,在線工作只是數位轉型或相關能力提升的一部分。實際上大部分書店到了下半年疫情趨緩後,做線上活動的次數也少了。
但是,在1111書店大罷工後,浮現了另一個問題,很多鄉民在問,實體書店會不會被網路書店或電商打垮?
其實,不只書店,其他行業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實體銀行擔心被純網銀消滅。超市零售業擔心被電商取代。但大部分業者後來都發現,其實網路或數位科技,他和實體業者是相輔相成的,而非衝突對立。消費者會依照情境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消費方式。
尤其,在商界現在會談所謂的「虛實整合」的新商業模式。電商有時需要實體店面,讓網路購物的消費者可以到實體店面取貨,或到實體店面來親自感受商品的好壞。
這不禁讓我想起,誠品今年關了許多實體書店,全力發展數位商務,同時也表達了將在社區廣設小型書店。會不會誠品就是想做這樣虛實整合的服務呢?將來消費者或許會在網路購書,然後到鄰近的小書店通路取貨?類似的,博客來現在也越來越多出現在7-11的複合店面裡。也許是用類似的商業邏輯在經營?
倘若這樣的商業模式成型,小型獨立書店要如何因應?這些都考驗著書店對數位科技的態度。

市場需求反映在銷售量
以及疫情間的「宅經濟」與鬼滅之刃

接下來是銷售量的報告。根據博客來和誠品的全年銷售排行。其實不意外的,身心靈、勵志、工作術之類的書籍依舊是銷售強項。
對筆者而言,其實這是社會結構的問題。中產階級、都市人口為閱讀人口的大宗。他們最迫切的生存需求,就是處理職場的問題、提升工作技能、處理都市的人際關係、乃至相關的心理情感議題等等。所以相關的書籍會成為暢銷書完全不意外。
與此相關的,是今年出版社和書店的經營狀況都是下滑的。但這不全然和閱讀人口減少或閱讀習慣改變有關,我相信疫情的因素也有影響。
這裡岔題談一下我前陣子看到的日本新聞。那則新聞說,今年日本許多書店受到疫情影響,表現慘兮兮。事實上,在手機與網路流行後,日本的出版業就面臨很大的挑戰,小型書店也一間接著一間關閉。在肺炎疫情爆發時,自肅氛圍讓書店更加面臨挑戰。
但在自肅氛圍瀰漫的同時,書店卻發現了幾件值得關注的現象。首先,是書店宅經濟的興起,因為許多學校關閉,或是怕小孩染病的風險,許多家長向書店訂購童書、學習用書等等,讓孩子在家能自習。同時,有趣的是,園藝類的書籍也賣得出奇的好。這大概是在家自肅期間,很多人宅在家從事園藝活動的關係。
另外,對書店來說的大事,就是《鬼滅之刃》的暢銷了。許多消費者在書店大牌長龍,甚至有書店將《鬼滅之刃》稱為書店的救世主。
其實這些現象說明了,像是漫畫、輕小說,或是能迎合社區居民需求的繪本、學習書籍,以及能符合都市人生活需求的身心勵志與工作術書籍,都是很重要的存在。或許出版與書店端可以更大方的擁抱市場的喜好
當然,這並非說比較知識性、純藝文性的書籍不重要,而是必須要有一定的市場力後,才能支撐純知識、純文藝的創造。專業性的文化資本和市場趨向的經濟資本必須要取得平衡,這個場域才能健全的發展。

台灣疫情控制得宜 是否反讓我們疏於提升應變能力?

最後要談的,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這次疫情算處理得很好。從年中開始,書店的經營就逐漸恢復正常。同時藝fun券似乎也達到不錯的效果,據說文化部也在研議是否要再施行新一波的補助。
然而,正是因為疫情的趨緩,所以閱讀產業是否在轉型或因應變局的準備也就跟著趨緩了呢?在上半年,筆者看到許多書店做了很多數位能力提升的準備,但到了年中後,這些準備就沒有後續的下文了。
就在昨天(12月22日),台灣再度爆發本土病例,許多出版業者又開始擔心明年一月的書展是否會受影響,許多書店也開始擔心原本預計好的活動是否也會被牽連。這層擔心是否意味著自身面對變局所做的轉型、或是能力提升的準備還不夠?或許政府可以繼續提供補助、或提出刺激消費的政策,但這畢竟不是產業的長久生存之道。
2020年,疫情絕對是影響書店相關產業的重要大事件。但疫情反而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也有能力做得更多。也讓我們知道,其實還是很多消費者願意買書,只是需要更多的刺激與引導。如果能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挖掘甚至製造出消費者的需求,我相信書店相關產業的未來是沒想像中那麼差的。

相關新聞:
藝FUN券後再發放藝文消費卡? 李永得:尚需審慎評估





avatar-img
18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店溫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瑜珈的課程與空間,讓人們都可以暫時卸下職業與社會賦予的身份,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例如已婚的年輕媽媽,她們可以暫時脫下母親的角色,回過頭來照顧自己。偶爾會有幾位男性報名上課,他們也可以在練習中釋放壓力、卸下種種角色於責任,好好看顧自己的心。
網路科技對閱讀產業的影響,不只是閱讀媒介從書籍轉移到網路而已,他連創作的內容與形式,都可能有所影響。
她不希望客人刺青後又做雷射或改圖。所以對John而言,刺青這個行業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可以看到客人下定決心為自己負責的那一刻。她認為,現代人其實容易缺乏自信,比較怕社會的看法等等。或許也是因為忙碌的關係,人們很少去思考,不知道自己真的要什麼。刺青也許是幫助人勇敢面對轉變的機緣之一,這也是John很喜
書店喫茶一二三亭,雖然名稱有書店兩個字,但其實它是一間以喫茶店和文創商品為主的複合店。店裡有有一大桌在賣很精美的文創商品,充滿了日式小物店的氣氛。而一旁三大櫃的書櫃裡,擺設了各類書籍,包括了文學、台灣史地、電影、藝術、日本原文書等各式書籍,客人可一邊用餐一邊閱讀。
瑜珈的課程與空間,讓人們都可以暫時卸下職業與社會賦予的身份,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例如已婚的年輕媽媽,她們可以暫時脫下母親的角色,回過頭來照顧自己。偶爾會有幾位男性報名上課,他們也可以在練習中釋放壓力、卸下種種角色於責任,好好看顧自己的心。
網路科技對閱讀產業的影響,不只是閱讀媒介從書籍轉移到網路而已,他連創作的內容與形式,都可能有所影響。
她不希望客人刺青後又做雷射或改圖。所以對John而言,刺青這個行業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可以看到客人下定決心為自己負責的那一刻。她認為,現代人其實容易缺乏自信,比較怕社會的看法等等。或許也是因為忙碌的關係,人們很少去思考,不知道自己真的要什麼。刺青也許是幫助人勇敢面對轉變的機緣之一,這也是John很喜
書店喫茶一二三亭,雖然名稱有書店兩個字,但其實它是一間以喫茶店和文創商品為主的複合店。店裡有有一大桌在賣很精美的文創商品,充滿了日式小物店的氣氛。而一旁三大櫃的書櫃裡,擺設了各類書籍,包括了文學、台灣史地、電影、藝術、日本原文書等各式書籍,客人可一邊用餐一邊閱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疫情影響,書籍出版業面臨著行業轉型的重大挑戰。儘管電子書市場正在成長,但免費閱讀的趨勢讓出版社的收益受到威脅。該文章探討了紙本書與電子書之間的優劣,並分析了免費借閱資源對出版業的影響,深入討論了盜版與市場變遷的議題,並提出一些應對策略,以協助出版社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尋找出路。
Thumbnail
《娛樂至死》的洞見:「電視不查禁書籍,它乾脆取而代之。」1 四十年來依舊適用,只是主角從電視轉變為更為氾濫的數位媒體。然而,閱讀的衰退並非始於網路時代。波茲曼早就指出,無遠弗屆的電報和攝影術這對先祖製造了破碎的資訊系統,打破了印刷術連貫完整的論述模式。電視作為他們的子女,不過是壯大了父母的影響力。而
Thumbnail
這個E化年代;閱讀對於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實際。書店經營變的很困難,如果和每天都樣來一杯餐飲結合那麼書店就變成複合店。在日本發源引進台灣成功打造連鎖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就是個最佳例子。其實台灣本土也有類似經營模式書店那就是益品書屋(英文名稱:   EP BOOK)。 益品書屋相
Thumbnail
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網路商店成為現代商業的重要一環。根據Statista的報告,2020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4.28萬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至6.38萬億美元 。這一驚人的增長顯示出網路商店在現代經濟中的關鍵地位。經營網路商店不僅為企業提供了龐大的市場機會,也改變了傳統零售業的格局。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這是一本書店老闆的日記,記錄他的經營書店已及對時代變遷的感慨。文章中也提到了現在讀者買書的習慣和趨勢。
Thumbnail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各出奇招,非常有趣,各式各樣的銷售模式,比起網路販售或電子書的銷售模式,能尋求的生存方式,已經不是關乎價格或便利性,而是人們在意的什麼? 而這個什麼?可能是傳統書店最厲害武器,果然還是互動導向與人性化的銷售。 說實話,以上介紹的銷售模式,我是都很想體驗,閱讀是有趣,但去這種書店消費與互動,閱
Thumbnail
疫情期間,實體零售店受到將近三年的影響,能夠撐過疫情的業者已感受到消費復甦的活力,消費者恢復親自上街購物,實體零售店正在捲土重來。另一方面,電商網站也必須思考如何結合現有實體店面的經營,保持後疫情時代銷售力道。根據疫情後實際觀察心得,與您分享以下幾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疫情影響,書籍出版業面臨著行業轉型的重大挑戰。儘管電子書市場正在成長,但免費閱讀的趨勢讓出版社的收益受到威脅。該文章探討了紙本書與電子書之間的優劣,並分析了免費借閱資源對出版業的影響,深入討論了盜版與市場變遷的議題,並提出一些應對策略,以協助出版社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尋找出路。
Thumbnail
《娛樂至死》的洞見:「電視不查禁書籍,它乾脆取而代之。」1 四十年來依舊適用,只是主角從電視轉變為更為氾濫的數位媒體。然而,閱讀的衰退並非始於網路時代。波茲曼早就指出,無遠弗屆的電報和攝影術這對先祖製造了破碎的資訊系統,打破了印刷術連貫完整的論述模式。電視作為他們的子女,不過是壯大了父母的影響力。而
Thumbnail
這個E化年代;閱讀對於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實際。書店經營變的很困難,如果和每天都樣來一杯餐飲結合那麼書店就變成複合店。在日本發源引進台灣成功打造連鎖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就是個最佳例子。其實台灣本土也有類似經營模式書店那就是益品書屋(英文名稱:   EP BOOK)。 益品書屋相
Thumbnail
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加速,網路商店成為現代商業的重要一環。根據Statista的報告,2020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4.28萬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增至6.38萬億美元 。這一驚人的增長顯示出網路商店在現代經濟中的關鍵地位。經營網路商店不僅為企業提供了龐大的市場機會,也改變了傳統零售業的格局。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這是一本書店老闆的日記,記錄他的經營書店已及對時代變遷的感慨。文章中也提到了現在讀者買書的習慣和趨勢。
Thumbnail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各出奇招,非常有趣,各式各樣的銷售模式,比起網路販售或電子書的銷售模式,能尋求的生存方式,已經不是關乎價格或便利性,而是人們在意的什麼? 而這個什麼?可能是傳統書店最厲害武器,果然還是互動導向與人性化的銷售。 說實話,以上介紹的銷售模式,我是都很想體驗,閱讀是有趣,但去這種書店消費與互動,閱
Thumbnail
疫情期間,實體零售店受到將近三年的影響,能夠撐過疫情的業者已感受到消費復甦的活力,消費者恢復親自上街購物,實體零售店正在捲土重來。另一方面,電商網站也必須思考如何結合現有實體店面的經營,保持後疫情時代銷售力道。根據疫情後實際觀察心得,與您分享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