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常下廚的中年男子,做菜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總是要吃三餐嘛!老是被問為什麼喜歡做菜也是挺奇怪的,以前被問,就說是自己愛吃,出國在外吃不到只好自己做等等,現在這個理由很難成立了,就想了另一個答案。
沒錯,從決定菜色,採買食材,準備工作,到烹煮,上桌,接著收拾廚房,一連串的流程,需要相當的專注才能順利完成,工作上的壓力或生活裡的繁雜事,就在做菜的時候,給暫時逃避了。當料理完成,開始享用,美味入口,就是壓力釋放的極致。
那麼,最紓壓的料理是哪一道?對我來說,很簡單,台灣經典,滷肉燥,製作過程抒壓,吃的時候更抒壓,怎麼說?,先從留學時期吧!
回想20年前出國留學,我就只抄了兩份懶人食譜,一個麻婆豆腐,另一個就是滷肉燥,肉燥食譜還是跟開自助餐的阿姨要的,細節忘了,只記得原料就是絞肉跟紅蔥頭,比例一比一。上個世紀末到雪梨唸書,亞洲人已經很多,我的住處附近剛好就有華人肉店,買絞肉還可以分肥瘦,也比較沒有超市豬肉的星羶味。至於紅蔥頭,我這吃米不知米價的留學生,覺得小小顆有點貴,要買到跟絞肉一樣重量得花不少錢,看看旁邊的洋蔥,又大又便宜,還是紫色的啊,就決定是你了!
為了遵照食譜比例,我買了半公斤絞肉跟半公斤洋蔥,沒什麼下廚經驗我,加上室友不知道哪裡買來的便宜廚具,菜刀鈍到不行,洋蔥切丁,嗆得我一把鼻涕一把淚,肉還沒下鍋,鄉愁的眼淚都流光了,不明所以的室友,還以為我太思念家鄉,一邊做菜一邊哭。
還好,大量洋蔥拌炒下,香氣甜味都有了,醬油帶來的鹹香,熬煮之後就是白飯殺手,留學生料理的守則,下飯就是王道,趕作業時吃上一大碗,果真抒壓。別忘了,先前切洋蔥流乾的眼淚,也是把壓力帶走的好幫手啊!
當學生就是不挑吃,課業忙起來更是,一鍋肉燥,白煮蛋丟進去變滷蛋,切豆乾丁跟豆瓣醬炒一起變炸醬,借泰國室友的魚露跟九層塔,還能偽裝打拋豬,簡直是萬用料理!
拿了學位回到台灣,多年後,命運又把我帶回雪梨,身份也變成人夫跟老爸,手藝也進步不少,最愛當然還是滷肉燥,但是手法已經完全不同了,某次朋友提到肉燥就是要手切才好吃,回想起以前看台北圓環老店的介紹也是這麼說,就來試試,然後就回不去了。
首先,上肉店買五花肉,肉燥就是要肥瘦兼具,我自己更是偏愛肥多於瘦,在肉店買可以挑到自己喜歡的比例,去超市也可以,買盒裝一條一條的 pork belly,肥瘦比例一清二楚。如果只想烹煮很少量的肉燥,火鍋肉片的豬五花也可以,而且非常好切。
接下來是關鍵「手切」。我們一般人沒有專業刀工,可以像老店師傅一樣,把一大塊豬肉,片成超長條連續不斷的肉片,然後再切細條。家用的刀具也沒那麼重手那麼銳利,軟啪啪的五花肉要切成細肉條難如登天,撇步其實不難,先把肉變硬定型就好切了,方法有兩種,冷凍或煮熟,我偏好前者,因為我覺得煮熟的肉也沒有很好切。冷凍需要時間,問題是完全冷凍後也是切不下去,除非有機器,所以又需要解凍,我的經驗大概是拿到冷藏退冰八小時左右最好切。
從肉店買回來的五花肉通常是一大塊,可以先切成大長條再進冷凍庫,退冰時取用自己需要的量就好了。超市買回來的通常已經是長條狀,直接冷凍就好,火鍋肉片更簡單,拿到室溫下,很快就可以切了,而且大小厚度都好抓,只是成本就高些。
照片第一張是切好下鍋的五花肉細肉條,大概是一斤半(900g),一根細肉條大約是 0.5cm x 0.5cm x 2cm,粗細自行調配。在下鍋前,也先炒了已經準備好的洋蔥丁跟紅蔥頭丁,不過比例上沒有到一比一,炒香氣用的。
照片第二張已經將肉炒熟,開始滲出水分跟豬油,油脂的香氣開始發散出來,多翻炒一下,讓表面稍微焦黃,接著放入醬油,糖,米酒,適量五香粉,以及油蔥酥,繼續翻炒,五花肉與油蔥的香氣已經讓人胃口大開,不過這還是過程的一半而已。
照片第三張看得出來肉已經炒上色,大量的油脂被逼出來,因此肉也縮水了。接下來加熱水,水滾後轉小火,放入先前準備好的水煮蛋,筍子,適量老抽上色,蓋上鍋蓋,等一小時。
在轉小火燉煮前,我把鍋子換了,從炒鍋移到湯鍋,比較有深度,蛋跟筍子才會完全淹沒。我大概是晚上十點開始切洋蔥切肉,十點半左右開始炒,順便煮蛋,加上燉煮的一小時(不急著吃就煮久一點),午夜之前完工,嚐嚐味道,沒錯,我懷念的滋味,關火睡覺去。下面的照片就是睡前拍的。
隔天一早,這鍋滷肉燥就成了全家的早餐,兒子愛吃滷蛋,搭配萵苣切絲淋上肉燥,營養就均衡了。女而不喜歡吃蛋,喜歡吃四季豆,簡單切一些,淋上一點油跟鹽,拿去微波,裝碗灑點胡椒。旁邊的醃蘿蔔也是前一晚做的,紅白蘿蔔切細條用鹽抓一抓放 20分鐘,沖水去掉鹽分,用白糖白醋調味,放半小時就能吃,多作一點放冰箱,就是好用的配菜。
至於我自己呢?原汁原味最好吃,滷肉燥配白飯,最銷魂的就屬入口即化的肥肉,咀嚼時黏口的感覺,米飯與肉汁的絕美搭配,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抒壓的呢?
這一鍋抒壓滷肉燥,後來還加了老豆腐,配飯配麵,一家四口,兩天解決。
你也有抒壓料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