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危險與書|踏上不歸路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要寫這個主題之前,最困擾我的是要談論哪種危險,是那本讓我感受人生變化的書?還是歷史傳說裡面那些危險的書?抑或者是閱讀很危險?
最後還是決定是來談書真實造成的危害,也就是:「『讀書』的危險。」
(*在本文裡面,書是一種排序好的內容,這些內容集合起來能呈現出一個主題。)
Photo by Samantha Hurley from Burst
書籍能夠帶我們進入不同的想像、學到從沒聽過的知識、解決生活的難題。
這幾句話是提到書籍時,普遍能接受的優點,人們只要閱讀,就會產生新的體悟和感觸。人們不停地閱讀,進入各種想像領域, 思考各種過去沒想過的事情,獲得娛樂與知識。
而作者產出書的內容,也是以閱讀得來的知識體系和自身經驗去撰寫的,在作者讀了前人的創作後,用自己方式寫出新的作品。這些作品經過出版社認可後,才會被出版。
但出版只代表一時一地一部份人的肯定,如果總是直接接受書中的思考方式,少了多元觀點的批判,一個不小心就會落入極端內容的迷宮,難以走出。思考方式會受到影響出現明顯的傾向,想出的結果會變得狹隘,甚至恐怖。
比方說討論到 1932 年至 1972 年塔斯基吉梅毒實驗,一種反思就是認為當時缺乏對於實驗設計的批判。因為僅延續既有的科學實驗思考方式,缺乏倫理觀念、亦缺乏人權觀念,設計實驗的人才會讓感染梅毒的黑人患者無法接適當治療,甚至讓患者無法得知準確病情。缺乏批判使這個實驗現在看起來如此恐怖,而美國社會仍在處理實驗造成的不信任感。
Photo by Matthew Henry fromBurst
然而,閱讀不只會遇到極端內容的迷宮。當讀者徹底接受書中的思考方式後,在挑選下一本書的過程中,也可能會放棄其他看起來類似的觀點。
而這種行為,與書籍的名聲有關,越是暢銷的出版書,越是權威的推薦,我們越是容易完全相信,同時,也越是能讓讀者忽略下一本書的觀點。一旦進入這種循環觀點會逐漸固化,也使得沒有閱讀過相同書籍的人們距離越來越遠。
所以在此我想推薦一個方法挑戰這些危險:大量閱讀。大量閱讀能夠克服書所帶來的危險,理解書籍內容有框架,有出發點,閱讀時不帶批判,並始終好奇書寫脈絡與宗旨,去考慮這些論述的目的影響,最終便能用閱讀過的書籍互相批判。
這不僅能夠避免一開始就否定他人的理論,同時也能與自己的思考方式比對,進一步理解自己的如何思考。
而唯有意識到自己如何思考,才能夠進一步批判自己,找出自己的盲點。思考才能變得更有彈性,面對困難的空間也更大了。
所以越是讀書,就越需要讀書,一旦走上這條路我們也只能終身學習,不能回頭了。
最後打一下廣告,2021 年 1 月 26 日~1 月 31 日就是台北國際書展了,邀請大家準備好今年的選購書單,準時入場採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動畫影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家有跟別人分食餐點的經驗嗎?比方說點餐時多點一份沙拉或披薩,用公筷公匙平分,同時費用也平分。 我常會被認為食量很大,即便事先約定好特定餐點 AA,也會出現對方吃不下,想拿給我多吃一點,這常讓我覺得不好意思。
誠如前文所說,儀式這種事情是本人賦予意義的,也要能隨心調整。在更之前,我的年末儀式是「吃大餐」,感謝自己今年的努力,也感謝自己又走過一年了。
講了這些,想說的是「沒有被大多數人認為重要的事情,對某些人可能非常重要;而被大多數人認為重要的事情,對某些人來說根本不重要。」這一直都存在,也會一直存在下去。
前幾天跑去查了福灣第一次聲明,那篇聲明稿真的寫得亂七八糟的,能夠早早完結的事情也就被一直延燒。 雖然糟糕的地方很多,看完後我倒是想談一個平常不會這麼嚴格檢視的部分。
看到自信這主題,我想到了各式各樣的自信,但自信也太難溝通,這是個超過就太大意了,不足又太膽怯的詞彙呢。
前兩天有個前輩跟我說寫文章要能感到快樂。但是寫文章對我一直都不是會快不快樂的事情,然而閱讀絕對是快樂的事情。
大家有跟別人分食餐點的經驗嗎?比方說點餐時多點一份沙拉或披薩,用公筷公匙平分,同時費用也平分。 我常會被認為食量很大,即便事先約定好特定餐點 AA,也會出現對方吃不下,想拿給我多吃一點,這常讓我覺得不好意思。
誠如前文所說,儀式這種事情是本人賦予意義的,也要能隨心調整。在更之前,我的年末儀式是「吃大餐」,感謝自己今年的努力,也感謝自己又走過一年了。
講了這些,想說的是「沒有被大多數人認為重要的事情,對某些人可能非常重要;而被大多數人認為重要的事情,對某些人來說根本不重要。」這一直都存在,也會一直存在下去。
前幾天跑去查了福灣第一次聲明,那篇聲明稿真的寫得亂七八糟的,能夠早早完結的事情也就被一直延燒。 雖然糟糕的地方很多,看完後我倒是想談一個平常不會這麼嚴格檢視的部分。
看到自信這主題,我想到了各式各樣的自信,但自信也太難溝通,這是個超過就太大意了,不足又太膽怯的詞彙呢。
前兩天有個前輩跟我說寫文章要能感到快樂。但是寫文章對我一直都不是會快不快樂的事情,然而閱讀絕對是快樂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正如本文所述,「懷疑」是閱讀時不可或缺的存在。讀者不是無條件對於作者的想法照單全收,而是提出嶄新的「問題」,然後進行腦力激盪。 《我們為甚麼要閱讀?》一書,是由日本商學院講師兼作家荒木博行所寫的。他在學校負責線上課程規劃,以及論述經營戰略。他在二零一八年出版了《一目了然的商業書圖鑑》,從此「閱讀」
Thumbnail
最近勤於讀書。 書本來就看得很雜,小說也包山包海,從間諜小說的約翰杜卡雷到偵探小說從瑞蒙錢德勒、勞倫斯卜洛克到李查德,散文新詩無所不包。 我又有個壞習慣,不喜向人借書,因為看到喜歡的句子、章句,總是忍不住折角、畫線。看借來的書就像偷窺別人的性愛生活一樣,不能盡興。 勤於讀書,讀什麼書呢? 讀
Thumbnail
一本好書在讀了第二次、第三次後還能帶給你更多,而一本爛書連被讀完的時間都不配。
在現代社會中,閱讀書籍已成為一種便捷且深具價值的方式來拓展我們的人生視野。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世界,記錄了作者的經歷、思考和情感。透過閱讀,我們可以輕鬆地進入這些世界,汲取智慧和經驗,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 一、閱讀的價值 書籍不僅僅是紙張和文字的組合,更是知識和思想的載體。無論是小說、傳記、歷史書還
Thumbnail
剛看到《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時,以為又是一本市面上常見的「閱讀法」工具書,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覺得它更像是從「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問題為核心的思考隨筆集。讀的時候,除了會不時點頭覺得「說得真對」外,也常會有「咦,原來可以這樣思考啊,真有意思」的感受。相當驚喜的一本書!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不同類型書籍的閱讀方法與注意事項,包括實用書、想像文學和歷史書的閱讀要點,深入探討實用性書籍的目的、方法以及影響,想像文學帶來的好處,以及歷史書的史實性問題以及閱讀歷史所能帶來的智慧。
Thumbnail
寫在前面: 說實話,我不是一個很喜歡看暢銷書和買暢銷書的人,總是會等到風潮過後,才會好奇看一下大家的推介和描述。因為我總相信,人在某些時刻、某些機緣,會莫名地被神奇的力量給牽引著,而那本書就會莫名來到你面前,與你邂逅,而那些邂逅都是宇宙想告訴你的事情。書會找到需要他的讀者,讀者也會找到生命中的
Thumbnail
我在漂書站看到這本書的時候,被作者在封面的獨照「驚艷」到,有一股強大氣場,小心翼翼拿著書心理壓力十足(設計封面的人要負很大責任),我到底該不該拿來翻看?我決定開始翻閱,沒多久書中的一句話吸引到我...
Thumbnail
正如本文所述,「懷疑」是閱讀時不可或缺的存在。讀者不是無條件對於作者的想法照單全收,而是提出嶄新的「問題」,然後進行腦力激盪。 《我們為甚麼要閱讀?》一書,是由日本商學院講師兼作家荒木博行所寫的。他在學校負責線上課程規劃,以及論述經營戰略。他在二零一八年出版了《一目了然的商業書圖鑑》,從此「閱讀」
Thumbnail
最近勤於讀書。 書本來就看得很雜,小說也包山包海,從間諜小說的約翰杜卡雷到偵探小說從瑞蒙錢德勒、勞倫斯卜洛克到李查德,散文新詩無所不包。 我又有個壞習慣,不喜向人借書,因為看到喜歡的句子、章句,總是忍不住折角、畫線。看借來的書就像偷窺別人的性愛生活一樣,不能盡興。 勤於讀書,讀什麼書呢? 讀
Thumbnail
一本好書在讀了第二次、第三次後還能帶給你更多,而一本爛書連被讀完的時間都不配。
在現代社會中,閱讀書籍已成為一種便捷且深具價值的方式來拓展我們的人生視野。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世界,記錄了作者的經歷、思考和情感。透過閱讀,我們可以輕鬆地進入這些世界,汲取智慧和經驗,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 一、閱讀的價值 書籍不僅僅是紙張和文字的組合,更是知識和思想的載體。無論是小說、傳記、歷史書還
Thumbnail
剛看到《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時,以為又是一本市面上常見的「閱讀法」工具書,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覺得它更像是從「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問題為核心的思考隨筆集。讀的時候,除了會不時點頭覺得「說得真對」外,也常會有「咦,原來可以這樣思考啊,真有意思」的感受。相當驚喜的一本書!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不同類型書籍的閱讀方法與注意事項,包括實用書、想像文學和歷史書的閱讀要點,深入探討實用性書籍的目的、方法以及影響,想像文學帶來的好處,以及歷史書的史實性問題以及閱讀歷史所能帶來的智慧。
Thumbnail
寫在前面: 說實話,我不是一個很喜歡看暢銷書和買暢銷書的人,總是會等到風潮過後,才會好奇看一下大家的推介和描述。因為我總相信,人在某些時刻、某些機緣,會莫名地被神奇的力量給牽引著,而那本書就會莫名來到你面前,與你邂逅,而那些邂逅都是宇宙想告訴你的事情。書會找到需要他的讀者,讀者也會找到生命中的
Thumbnail
我在漂書站看到這本書的時候,被作者在封面的獨照「驚艷」到,有一股強大氣場,小心翼翼拿著書心理壓力十足(設計封面的人要負很大責任),我到底該不該拿來翻看?我決定開始翻閱,沒多久書中的一句話吸引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