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思維|「好險有先去看爺爺」,醫院宣布探病時間縮短,是幫助親情「加溫」還是更有隔閡呢?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指揮中心

疫情滿一周年了。

你們覺得「疫情」,會幫助親情「加溫」還是更有隔閡呢?
... 我們先來聊聊幾個故事吧。
陳時中宣布,因應國內醫院發生疫情,即日起每日探病時段減少為1個時段,一次一人為原則......。
「好險我有先去看爺爺。」我女友很感慨的說。
「對阿,好險去年我有帶外婆去泰國曼谷。」
我外婆因為工作的關係,從2018年開始就已經完全聽不到了。我很擔心失聰之後造成的失智、猜忌等等會漸漸出現。甚至2019年初被診斷了子宮頸癌二期。
前幾年告訴很多中年長輩「該帶阿嬤出去走走了」,但「上一輩」給我的回答都是沒空再看看,甚至出國當下也跟我說別去啦、明年再一起去。
從阿嬤聽得到,等到聽不到。我等了三年決定不再相信這群人。畢竟他們永遠都有自己的事情。
還記得阿嬤還沒失聰的時候跟我說,她玩了這麼多國家最懷念曼谷。「那就曼谷吧,隨便你們要不要跟,11月我就帶阿嬤跟團了。」
「然後一回來,12月就是疫情,所有人都別出國。」
對,這件事情一定會被我講一輩子。
疫情之前人人都有事情要忙,那疫情之後呢?

疫情之後

商周:疫情,是25萬台灣人才返鄉最關鍵時刻。所有在世界各國的子女,都回來了。
圖片來源:商周封面故事
我的病人趙奶奶說:「我孫子在世界四大的會計事務所哦,錢很多哦!在日本哦!」
我問:「那他對你好嗎?」
趙奶奶:「才不好,吼,那講話口氣聽了就生氣!沒辦法受美國教育的都這樣!」
痾,才不是受美國教育的都這樣,是你孫子這樣。不要推給美國教育。

昨晚跟我共桌吃飯的陌生人母子倆,母親一直關心兒子工作忙不忙、我幫你叫一點青菜好不好?結果兒子沒說話,手機一橫,開始追劇了。就像趙奶奶的孫子一樣,他總是有要忙的事情要處理。
跟美國教育無關,總是有一部份的人覺得「陪爸媽的時間總是會有的,但不是現在。」今年冬天特別冷,你知道一天有幾台救護車嗎?

跟疫情有關?

對我來說,家庭 = 絕對會關心你的那些人
我覺得疫情前後,人與人之間的「緊密度」並沒有改變。會關心家人的人,依舊關心,不管他人現在在美國、日本,還是餐桌對面。
我外婆的子女每年都一樣會有他們各自的工作要忙、各自的家庭要顧。當然還有看劇、會計事務所業務很多。對,這些都是很好的理由,但無法成為「現在不能孝順」的藉口。
死神會等你?孝順沒有在等一下的。一通電話、一個擁抱、一個願意聆聽的眼神,都好。
來配一首,落雨聲吧 圖片來源
樹欲靜而風不止。這不是學校必考題嗎?
隔閡我們的不是疫情。畢竟疫情也只是一個藉口而已。
對你來說,家庭的公式是什麼呢?

為什麼要寫人生公式?

我習慣一邊向長輩衛教的時候,我很貪心地一邊詢問他們的人生公式。慢慢問、慢慢地整理、我發現我少走了很多冤枉路。
好的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歡迎好好照顧自己。若喜歡我的文章記得按下追蹤哦!

20-21環島演講中!持續醫療敘事!

減藥藥師,諾諾藥師胡廷岳藥師
關於「減藥」、「照顧自己」我相信我可以幫上忙。
歡迎問問題、邀約演講、專欄寫作,與設計CSR工作坊:twympc@gmail.com
當我公益演講時,民眾來問我問題,我只有一次說服他的機會、還必須盡量保有這個人原來的習慣。所以我給的「低門檻養生建議」必須超實用、超簡單、又超有道理。漸漸的,已經蒐集100種方法、蒐集成一本故事集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因斯坦上廁所】 愛因斯坦說過:相對論就是上廁所與等廁所。等廁所的人覺得時間好慢,裡面的人覺得時間好快。在這說短不短、說長不長的廁所平行時空裡面...
這篇「不會談」檢查的重要性,已經說爛了。不吃美食毋寧死XD ,藥師也是會吃泡麵的。我好奇的是,為什麼不喜歡做檢查的人這麼多。於是我去翻翻國健署的統計報告。
【愛因斯坦上廁所】 愛因斯坦說過:相對論就是上廁所與等廁所。等廁所的人覺得時間好慢,裡面的人覺得時間好快。在這說短不短、說長不長的廁所平行時空裡面...
這篇「不會談」檢查的重要性,已經說爛了。不吃美食毋寧死XD ,藥師也是會吃泡麵的。我好奇的是,為什麼不喜歡做檢查的人這麼多。於是我去翻翻國健署的統計報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去年年中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母親節過後,每日確診人數以百為單位往上跳,健身房、運動場、KTV等地方連續好幾個月無法營業,然後開始不用到公司上班了,然後再連去外面都人心惶惶,安養院也是第一個被關閉的場所,因為裡面是長輩居多,一旦有防疫破口,後果不堪設想。 我記得前一次見到她是四月底,待嚴峻的疫情
Thumbnail
20240420 不確定是否是因為夠清醒,在得知明確的開刀日期與目標後,昨晚父親休息的不錯,今天的精神狀況又更好了。與其再次說明明天的手術安排並且要他忍耐一下下,因為開完刀後為避免感染,將會回到加護病房幾天讓他更安全的恢復。
Thumbnail
年紀大了有一個好處,見多識廣,雖然不見得智慧增長,但起碼遇事不至於不知所措。 姑姑住院了,我們一直想要去探訪她,但因為狀況並不明朗,姑姑也並不總是想要被探訪,所以我們只能和表妹一直保持連絡,等到適合的時機再去探視。 到了原訂要去探訪的前一天,表妹突然傳來訊息,說姑姑昨晚「失去意識,後來有回來。」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印尼外籍看護安妮因為父親病危,請假回去探視。原本以為大概一個禮拜就會回來,但她回去之後跟我們聯絡,說她父親狀況很不樂觀,在醫院也無人照顧,得留在印尼一段時間。我們家中癌末母親以及近百齡父親的照顧,頓時變成無人接手的千斤重擔。   前兩年疫情的關係,聘請外籍看護非常困難,去年好不容易解除了,外籍看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我已經從台州回來台灣了,帶著下身不遂的母親自寧波回來台灣桃園機場,在機場呼叫救護車,再直接到林口長庚的急診室,這些情景都讓我感覺回到之前父親癌症住院的景況,都是一種沈重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像被綁著不能呼吸,悶在胸口感。 這兩天到了病房跟媽媽聊聊以前他小時候做過什麼事情,
約了她,狗和香吃飯。這基本是每次她回港的飯腳組合,聊得非常開心。 她的老母也是個奇葩,看得出三個好兒都活在她的陰影箝制下,但又離不開,就好似斯德哥爾摩候群症的病人一樣。 自從去完東京,我看我舅父的眼光已經不一樣,一個60幾歲的人,早大半年已經約好一起去日本,多番口口聲聲表示自己會出錢,但到最後同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去年年中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母親節過後,每日確診人數以百為單位往上跳,健身房、運動場、KTV等地方連續好幾個月無法營業,然後開始不用到公司上班了,然後再連去外面都人心惶惶,安養院也是第一個被關閉的場所,因為裡面是長輩居多,一旦有防疫破口,後果不堪設想。 我記得前一次見到她是四月底,待嚴峻的疫情
Thumbnail
20240420 不確定是否是因為夠清醒,在得知明確的開刀日期與目標後,昨晚父親休息的不錯,今天的精神狀況又更好了。與其再次說明明天的手術安排並且要他忍耐一下下,因為開完刀後為避免感染,將會回到加護病房幾天讓他更安全的恢復。
Thumbnail
年紀大了有一個好處,見多識廣,雖然不見得智慧增長,但起碼遇事不至於不知所措。 姑姑住院了,我們一直想要去探訪她,但因為狀況並不明朗,姑姑也並不總是想要被探訪,所以我們只能和表妹一直保持連絡,等到適合的時機再去探視。 到了原訂要去探訪的前一天,表妹突然傳來訊息,說姑姑昨晚「失去意識,後來有回來。」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印尼外籍看護安妮因為父親病危,請假回去探視。原本以為大概一個禮拜就會回來,但她回去之後跟我們聯絡,說她父親狀況很不樂觀,在醫院也無人照顧,得留在印尼一段時間。我們家中癌末母親以及近百齡父親的照顧,頓時變成無人接手的千斤重擔。   前兩年疫情的關係,聘請外籍看護非常困難,去年好不容易解除了,外籍看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我已經從台州回來台灣了,帶著下身不遂的母親自寧波回來台灣桃園機場,在機場呼叫救護車,再直接到林口長庚的急診室,這些情景都讓我感覺回到之前父親癌症住院的景況,都是一種沈重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像被綁著不能呼吸,悶在胸口感。 這兩天到了病房跟媽媽聊聊以前他小時候做過什麼事情,
約了她,狗和香吃飯。這基本是每次她回港的飯腳組合,聊得非常開心。 她的老母也是個奇葩,看得出三個好兒都活在她的陰影箝制下,但又離不開,就好似斯德哥爾摩候群症的病人一樣。 自從去完東京,我看我舅父的眼光已經不一樣,一個60幾歲的人,早大半年已經約好一起去日本,多番口口聲聲表示自己會出錢,但到最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