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好的病患家屬

2024/04/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年紀大了有一個好處,見多識廣,雖然不見得智慧增長,但起碼遇事不至於不知所措。

姑姑住院了,我們一直想要去探訪她,但因為狀況並不明朗,姑姑也並不總是想要被探訪,所以我們只能和表妹一直保持連絡,等到適合的時機再去探視。

到了原訂要去探訪的前一天,表妹突然傳來訊息,說姑姑昨晚「失去意識,後來有回來。」看到這句話,想著如果是三年前的我,看到「失去意識」這種關鍵字肯定大驚失色,電話馬上打過去問個究竟,姑姑失去意識到底是什麼意思。但經歷過媽媽生病,第一次進急診沒幾個小時就被醫生開出病危通知,叫我趕快跟遠在國外的家人討論後續處理之後,我慢慢理解在醫院的每分每秒都可能是生與死的交會,失去意識就是失去意識,它可能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也有可能代表著更多生命徵兆的不存在。在這種時候,大驚失色地追問家屬或醫療人員定義並沒有意義,該做的是給出空間和尊重,讓真正有能力處理事情的人去做該做的事。

或許有人會覺得驚慌失措和討債索命式的追問病情才是關心的表示,我也曾經這樣覺得。總覺得碰到狀況似乎就是該講些什麼或做些什麼才能表現出自己的在意和關心。但經歷過「病危者家屬」這個角色之後,我理解到家屬才是最驚慌失措的那一個。所有未曾經歷過的狀況都在極短的時間碰到,自己除了要在第一時間反應處理之外,還要同時趕快理解現在究竟是什麼狀況。幸運的話,醫療人員會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事;不幸的話,碰到醫療人員袖手旁觀、凡事都叫家屬自己處理也只能擦乾眼淚自己面對。

還記得媽媽第一次在急診室過夜,當時病因不確定,但已有譫妄的情況發生。當時我們不知道何謂「譫妄」,只知道媽媽完全無法溝通,而且突然變得力大無窮、精神百倍。在深夜的急診室,雖然不時有拍痰的、痛苦呻吟的,但大部份的病人是都沈沈睡著的。

然而媽媽不知為何,吃了安眠藥卻無法干擾她的精神絲毫,躺在行軍床式病床上的她遲遲不願也無法入睡。忙了一天疲倦的我只希望媽媽趕快睡著好讓我也能稍微休息一下,於是跟醫護人員反映了幾次,醫護表示已經吃過安眠藥了,不過是劑量較輕的,過陣子如果還是不睡就再觀察看看是否要加重劑量。

忘了後來醫院到底有沒有再給藥,只記得當夜媽媽不時喃喃自語,有時候自顧自地坐起來,壓都壓不住,整個人像中邪一樣硬是要往外走。

完全可以體會醫護人員辛苦的我並不太願意去打擾深夜急診室的輪班醫護,也相信既然是急診室,想必一切都在醫護人員的監控下,萬一病人有什麼異狀,他們應該會比我更緊張才是。於是在媽媽躁動不安的時候,完全都靠自己去壓制或約束她,直到媽媽似乎開始要到處亂闖了,實在很擔心我們會打擾到別的病人,而且她的力氣太大我已經拉不動她了,情急之下我衝到醫護站跟當班的護理人員求助。兩三位聊天聊得正歡樂的護理師聽完我的敍述只淡淡地跟我說「妳在家怎麼處理的(在這裡)就怎麼處理」,我說可是我拉不動她了,她一直要往外闖,我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但對方只是冷冷地跳針式的再說一次「妳在家怎麼處理的(在這裡)就怎麼處理」。臉皮薄的我不好意思再糾纏,也感覺到自己眼框泛起水氣、一陣委屈和難過的情緒湧上,於是轉身趕快衝回媽媽身邊繼續控制她的行動。

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隨著年齡增長的見多識廣就是這麼一回事吧。醫病比例失衡的問題也好、醫護人員的冷漠也好、病患家屬的過度緊張也好,這些事就是存在,碰到了也只能想辦法解決,急也急不來,何況急了還更容易出錯。與其要求別人不如要求自己,不管是「病患家屬」或是「探病者」,該要求自己的應該是冷靜和給出空間與尊重,讓當事人有空間和精神去做自己該做的事。至於關心的表示,其實有很多方法,最簡單的應該就是留訊息給對方,講清楚自己的顧慮和考量,表達自己的支持和能提供的協助(如果對方需要),相信明理的人都能夠理解和接受。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樣是不聞不問不夠關心,如果是這樣,可能可以自己評估看看「人情義理」和面前這個正在質問責罵你的人究竟佔你人生重要程度的幾分之幾,掂掂看,或許並不難判斷。

0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