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5|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孟子思想的三大綱領

    一、孟子的時代背景

    為什麼先要簡單交代孟子的時代背景?因為如果不明白孟子當時的時代背景,不明白他當時的處境,不明白當時的思潮氛圍,是不容易體會到孟子為什麼要好辯?為什麼會有「人性之善」說?
    孟子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前後活了八十四歲。他出生時,與孔子離世已相隔超過一百年。其時正是戰國時代中期,戰亂頻繁,餓殍遍野。再加上異說紛紜,御用文人,遊說國君,利用各種手段進行兼併戰爭。
    不過有點奇怪,莊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與孟子是同時期的人,雖各處異地,但以莊子的才智、博學、見聞等等,就從未提及孟子,對孟子的「人性之善」說,完全「逍遙」於千里之外。然而,稍微後於孟子的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卻對孟子的「人性之善」說,持有完全對反的意見,故而有「性惡論」。

    二、孟子的思想綱領

    孟子的思想有三大綱領:
    (一) 人禽之辨,是講人類與動物不同處,是講自覺心。
    (二) 義利之別,是講公義與私利不同處,是講價值論。
    (三) 王霸之分,是講王道與霸業不同處,是講政治觀。
    以下逐一介紹:
    (一)人禽之辨
    過去的中化科,大家都聽過「人禽之辨」,而且印象深刻。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離婁下19》
    首先要交代的,孟子所講的「禽獸」,是指一般的飛禽走獸,也就是指動物,當中並無道德價值的貶義;否則,便是對動物的侮辱。
    孟子說:人與動物的不同處,實在幾希。幾希,即幾稀,指甚少甚少啊!這個「少」,是隱隱約約的,若顯若隱,至隱至微,而又最顯最現的。它雖然只有一點兒,卻不能欺瞞它,可以說,它是人的生命的內在法庭。平閑時,它處於虛寂狀態,既看不見,聽不著;但一旦發用,它卻非常剛健,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如果能經常保養它、涵養它、擴充它,足以保四海;但如果把它荒棄了、遮掩了、埋沒了,就連侍奉父母的起碼要求,也做不來啊!
    那麼,這「幾稀」、這一點點,究竟是什麼?就是自覺心。
    大家讀過【與青年談中國文化】,唐君毅先生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在其有仁、義、禮、智。仁、義、禮、智,見於惻隱、羞惡、辭讓和是非之心。
    故此,人與動物的不同處,就在於人有自覺心啊!而人之所以被稱為人,其價值、其尊嚴,就在是否能彰顯這自覺心啊!
    提到尊嚴,孟子有個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嗟來之食。
    話說:齊國發生大飢荒,有個叫黔敖的人奉命施派食物,可他以呼喝的態度來對待飢民,結果有個飢民說:「我就是不吃那些呼呼喝喝的施捨,才餓成這個樣子。」其後,孟子也說:「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意思是說:一筐飯、一碗湯,得著便能活下去,得不到就會死亡。但假如呼呼喝喝地給他,就是過路的餓人也不會接受。要是用腳踢他一下,然後把食物給他,那即使是討乞的也不屑於領受。這說明一個有人格尊嚴的人,即使受到生存的威脅,也不會委屈自己的獨立自主的人格的,這就是人格的尊嚴啊!
    諸君啊!既然人有這寶貴的自覺心,你甘願為禽獸嗎?
    (那麼,從人的自覺心,繼而引申出「人性之善」說。這個議題,宜獨立成篇,專題報告。)

    (二)義利之別

    講到人的生命的價值與尊嚴,這就牽涉到公義與私利。而談到「義」,大家也會想起「捨生取義」這句話。
    孟子說: 生存是我所欲求的,可是有比生存更重要的,我不會苟且偷生。 死亡是我所憎惡的,可是有比死亡更憎惡的,我不會逃避禍患。…」
    由此可見,人有時是不會貪生怕死的,自覺心會飭令他「雖千萬人,吾往矣」。捨生取義,是作為人的價值取向,也是時代的良知啊!
    有人會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其實,這句話歷來都解釋錯了,哪個「為」,國音wéi,粵音圍,即作為,做的意思。例如:為官,即做官。全句解作: 人如果不作為自己本身人之所以為人,老天爺都會誅滅你的。
    要取義,難道不能求利嗎?
    《孟子·梁惠王上1》有一段很著名的記載,茲以白話意譯如下:
    孟子去見梁惠王。 梁惠王問:老先生,您不涉千里長途來到這裡,也該有什麼妙計,能使我梁國得利吧?
    孟子答道:王何必講利呢?除了利,還有仁義。試想想,若大王一心講利,那麼,大夫也講利,老百姓更講利。如此一來,上上下下交相逐利,結果人心冷漠疏離,互不關愛,生命就散落無根,最後社會撕裂,甚至弒君奪位!如果大王主張講仁義;那麼,大夫不敢不講仁義,而老百姓自然民心歸向,那才是大利啊!
    從這段對話,義利之別,不但是個人的人生價值觀,也是為國的政治觀,更是文化的倫理觀啊!
    各位:當你見工的時候,老闆問: 如何能替公司多賺錢? 如何能把哪家競爭的對手趕盡殺絕? 你會怎樣回答呢?
    如果你不肯埋沒良知,而沒有按照老闆私底下的指示,去做違仁棄義的事,因而被解僱,你甘心嗎?

    (三)王霸之分

    首先得交代怎麼樣叫「王」?又怎麼樣叫「霸」?
    三代時稱王,春秋時稱霸。王是天子之稱,霸是諸侯之主。一般而言,以德服人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孟子講治道,首重王霸之分。王霸的判準,在於義利的價值論,而價值又根源於人之所以為人的自覺心。反過來說,人的自覺心一旦發用,義利之別,就會壁立千仞,立竿見影,正邪分明。而義利之別,一旦落實於為政的治道,就是王霸之分。故此,發自仁義之心的,便走向公心的王道;而出於功利之心的,則便據為一己的霸業。
    《孟子·公孫丑上3》有一則說到王霸之分:
    孟子說: 以力制人的霸業,一定要有大國的力量作為後盾,才能雄霸天下,力制人民。但,若以德服人的王道,則毋須動用龐大的國力,便可稱王天下。
    孟子的反對霸業,有如鄙薄鄉愿一般的嚴厲,就因為霸業以力假仁,以利代義,不擇手段;有如鄉愿的以紫亂朱,是非顛倒,混淆正義。
    孟子身處戰國,各國互相征伐兼併,說客遊士,各出奇謀,目的就只有一個——何以利吾國?在這樣的分崩離析,義利顛倒,捨本逐末,以致率獸食人,餓殍遍野,孟子的不忍之心,又何能安穩呢?
    提到「率獸食人」這典故,大家在中化科也聽過。《孟子·梁惠王上4》: 梁惠王對孟子說:寡人願安心承受你的指教。
    孟子就問:用木棍殺人與用刀殺人,有不同的地方嗎? 梁惠王答: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又問:用刀殺人與用暴政殺人,有不同的地方嗎? 梁惠王答: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說:如今的國君,廚房裡有肥肉,馬房裡有肥馬;但人民卻面有飢色,野外躺著一具具餓死的屍體,這是因為禽獸吃了老百姓的食物,百姓才會餓死,這等於是在位者率領禽獸來吃人嘛!禽獸互相殘殺,人尚且要憎惡,何況是為民父母的官吏,治理政事,卻免不了率領禽獸來吃人!那麼,他又怎麼能作為百姓的父母官呢?…
    接著孟子以引述孔子的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來嚴斥為民父母者,讓活生生的老百姓飢餓至死,何止是率獸食人,簡直是禽獸都不如啊!

    三、小結

    以上是透過人禽之辨,點出人有自覺心,那是人與動物的不同處,也是人的尊貴處。再而藉著人有自覺心,可分別義利公私、是非對錯,繼而激發為政者普施仁政,德澤萬民,建構王者天下。 (2021-1-12)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