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那些被隱藏的話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梁惠王的仁心?

孟子選中〈五十步笑百步〉一篇,是高中教到《孟子》的代表篇章。關於這篇文章,最大的疑惑其實是在最後一段:孟子為什麼要提及「野有餓莩而不知發」?為什麼要梁惠王「無罪歲」?因為從文本提供的訊息來看,我們找不到梁惠王「不知檢」「不知發」的訊息。再者,梁惠王並沒有「怪罪凶歲」,他只是以凶年為例,說明自己在凶年時對人民盡心盡力。(文章連結)

有了這樣的疑惑,接著便是如何帶學生對這些疑惑提出解釋,以及進行後續延伸。我使用的學習單源自於貍想教育的築壩閱讀,再加上一些個人的調整。

課程進行式

第一部分:全文文意初步掌握 / 層次重劃

利用字句梳理(段句,註釋,翻譯)讓學生初步掌握文意,接著進行層次重劃,整理段間層次。(接近寫段落大意的概念,但是經由有意識的墊磚,學生能夠自己寫出段落大意,而不需依賴老師提供)

利用層次重劃整理段間層次

利用層次重劃整理段間層次

第二部分:孟子「解決方法」統整與討論

對文意有初步的掌握後,利用學習單讓學生統整段落間的關聯,這裡把重點放在B1「孟子論述解決問題之道」(告訴梁惠王要怎麼讓百姓都願意移居到魏國)。在整理的過程中,學生必須反覆閱讀這兩個段落,在原先的基礎上繼續思考。

raw-image


第三部分:討論「是否同意孟子的看法」

對於文章的掌握度足夠之後,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評論與省思。

討論題目:你認同孟子提出的解決方法嗎?請從文章中尋找贊成或反對的理由,並闡述原因

(有了前面的墊磚,學生對文本的掌握度頗高,有助於他們在表達立場能引用文本作為例證,並且進行具有邏輯的推衍。)我把學生的答案歸納如下

  • 贊成派
  1. 時機來看:孟子談論不違農時,無失其時,我認為很有道理。因為不同時間,不同季節萬物皆有豐收的時刻,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才不會受到挨餓
  2. 民心來看:
    (1)百姓應該要達到不會為了生計煩惱,才能為國家盡一份心力
    (2)讓百姓基本生活被滿足,人禍才能減少,天災來的時候人民才可以上下一心
  • 反對派
  1. 國防來看:文章中談到「勿奪其時」,但當兵戍守邊防也是很重要的事,無論是去打仗或者事為當兵作準備
  2. 教育來看
    (1)孟子談到要先富後教,但我覺得沒富也可以學習
    (2)不是每個人都讀的到書,就算可以讀書,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認真讀
  3. 變數來看:
    孟子沒有考慮到「變數」,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意外,他應該提出更完整的內容

我覺得欣喜的部分是,這些句子都是學生自己寫出來的,沒有經過我的潤飾。而他們在寫出這些意見的時候,其實也在練習從不同的角度去評估說法成立的可行性。以前上這一課的時候,我會特別把講述的重點放在「數罟不入污池」的環保概念—但這並不是課程的核心,所以我這次就捨棄,學生反而能開展出更多評述的視角。

第四部分:看不見的潛台詞

接下來,在最後一段的部分,我請學生先觀察孟子在論述上是否存在斷裂之處。也就像我在一開始提出的疑問:孟子為什麼要提及「野有餓莩而不知發」,為什麼要梁惠王「無罪歲」?

以前的我,會欣喜於找到作者論述上的破綻——但僅僅是這樣並不會讓整件事情變得比較好;於是,在找到論述上的斷裂之處後,我請學生思考,孟子為什麼要這麼說?有沒有哪些話被「隱藏」了?
批判性思考(樹冠思辨課)中強調「消失的論題」需要被找出來。

因此我們要再次掌握孟子這次跟梁惠王對話的目的是:行仁政。然而梁惠王卻「喜好戰爭」。不需要依賴教科書的答案,學生回應:

因為梁惠王喜歡戰爭,有可能會造成「野有餓莩」的景象,孟子是在提醒梁惠王:只要你不注意,你就會變成那種君王。

至於為什麼要請梁惠王「無罪歲」呢?

從文章來看,梁惠王沒有怪罪凶年,而是把凶年時自己的措施,當成是「自己有盡心」、「人民應該歸附」的理由。因此,孟子想表達的完整意思是:大王您不要把凶歲自己的措施當成是人民應該歸附的理由。(而是要行仁政)這樣人民自然會歸附。

學生的回應是:

要梁惠王承擔起責任,實施仁政,不要自滿,也不要推託

這裏我想分享一位學生的回應。如果單看「錯字」,可能會覺得這位學生表現不佳。但其實她是很有意識地去歸納統整文意,並提出解釋。

學生用ipad電子講義回答

學生用ipad電子講義回答


課程延伸思考

這應該是我上「五十步笑百步」的課文中,自己最喜歡的一次。讓我自己進行後設思考的話,我以為這樣的設計有兩個亮點:

用「墊磚」的概念設計課程

墊磚的概念一樣是從貍想教育來的,我主要是擷取「一個可理解、可遷移的知識節點」概念。當我在統整解釋的部分墊好磚後,學生就可以利用這塊磚,繼續往下走。我很喜歡他們把抽象的學習歷程以形象化的方式表現:談教育新範式——年度的非關教育及竹節評量為何不使用學習單或講義?

當然我們平常設計課程一定會評估課程脈絡是不是清楚。墊磚的方式會讓我有更明確的檢查方法,去看課程要不要做調整。(就像是大腸鏡檢查就是用很清楚的儀器去檢查腸子的狀況)。評估自己有墊磚之後,就可以讓學生進行探究,取代學習單鷹架提供太仔細的問題。

完整的閱讀歷程

一個完整的閱讀歷程,分成「擷取訊息」➡️「歸納統整」➡️「省思評鑑」。這個理論不難理解,難的是在進行的時候怎麼讓三個層次的問題環環相扣。以我自己而言,我不是很擅長在「省思評鑑」上問出好問題。要不就是問不出這個層次的問題,要不就是問出過於開放式的答案。但這一次三者間反覆來回但又逐層開展的操作很順暢,上起課來也很愉快。

來張全圖解

raw-image


我看孟子

很想繼續寫我對孟子學說的看法。不過文章已經好長了~就另外再寫一篇吧。簡單來說,孟子確實是過於理想化,把「仁政和人民歸附」看成單純的因果關係。一個好的思想就沒有辦法在實際面運行,這是比較可惜的事情。我想用黃俊傑教授的一段話作為結尾(雖然在文章末尾引用別人的話不是我的風格,但黃教授實在是寫得很清楚,是我很喜歡的學院派的筆鋒)

我們仔細分析孟子的說法,發現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政治領域並非如今天西方政治學者所主張的那樣,以為政治領域應為諸般社群、團體或是階級利益互相衝突、折衷以及妥協的場所;相反地,孟子卻忽略了上述政治領域的特性,反而強調政治領域是一個道德的社區,以為政治的活動,諸如「養、富、教」的目的不是為了政治本身而存在,而是為了道德的目的而存在。(小琳案:這裡可以解釋成「行仁政是為了道德的目的存在,不是為了政治的目的而存在」)

以上就是這次課程的分享。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我的沙龍,可以看到我第一手的教學文分享,不時會有旅遊文的小彩蛋。也歡迎你留言與我回饋互動。


這裡是我對於高中核心古文的教學記錄,歡迎關心高中國語文教育的你,來這裡逛逛,並與我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篇文章寫於2017年,當時還是101課綱,顧炎武〈廉恥〉是30篇核心古文之一。2023年,因為區桂芝老師的「108課綱是無恥課綱」的言論,這篇文章火紅了起來。連我都好奇當年的我是怎麼上這一課了🤣🤣🤣🤣。
劉姥姥進大觀園是我們都可以學學的「幽默教材」,它寫出了幽默的方式(給對方優越感、自我調侃、製造錯愕感);它也寫出幽默的境界,是溢出的智慧,也是看透人情事故後選擇厚道以對的智慧。
我們都知道,外在的漂亮很重要,但只有外在的漂亮,也很難獲得高度評價。同時擁有漂亮的外表和優異的內在,才是真正的美麗。 為什麼羅敷能在文學史上佔有鮮明形象?答案是她內在皆美; 我們可以進一步討論:羅敷的內在之美到底是什麼
我曾經一直很疑惑,為何讀了經典的說服文章,卻仍然難以說服成功?如果讀說服文章的目的是習得說服技巧,那麼為什麼要看古代的說服文?去上談判課,或是坊間相關書籍,是不是更有意義? 看古代的說服文好處是因為事已完結,因此我們可以看見完整的來龍去脈,而得以分析所謂的「說服技巧」,起大的作用有多少。
如果孟嘗君是高中課本的最佳男主角,那麼馮諼可能就是不小心更搶戲的第二男主。這讓我想到多年前看的一部偶像劇《下一站,幸福》,裡面的第一男主角(吳建豪)是多金的富家公子,第二男主是由吳慷仁是演的貧窮小子花拓也:當時吳慷仁很搶戲啊,現在更是紅透半邊天。 馮諼為什麼搶戲呢?因為它完成了魯蛇的逆襲!
我開始當老師時,是核心古文三十篇的年代,教了幾次荀子的〈勸學〉後,我曾經在臉書上發過這樣一篇文章: 國文課本中,我最討厭的課文是〈勸學〉,最喜歡的是〈項脊軒志〉。 在〈勸學〉中,荀子翻來覆去的說理,就像把一條魚翻來覆去的煎,煎爛了自己都不知道。 但現在,我卻開始喜歡〈勸學〉
這篇文章寫於2017年,當時還是101課綱,顧炎武〈廉恥〉是30篇核心古文之一。2023年,因為區桂芝老師的「108課綱是無恥課綱」的言論,這篇文章火紅了起來。連我都好奇當年的我是怎麼上這一課了🤣🤣🤣🤣。
劉姥姥進大觀園是我們都可以學學的「幽默教材」,它寫出了幽默的方式(給對方優越感、自我調侃、製造錯愕感);它也寫出幽默的境界,是溢出的智慧,也是看透人情事故後選擇厚道以對的智慧。
我們都知道,外在的漂亮很重要,但只有外在的漂亮,也很難獲得高度評價。同時擁有漂亮的外表和優異的內在,才是真正的美麗。 為什麼羅敷能在文學史上佔有鮮明形象?答案是她內在皆美; 我們可以進一步討論:羅敷的內在之美到底是什麼
我曾經一直很疑惑,為何讀了經典的說服文章,卻仍然難以說服成功?如果讀說服文章的目的是習得說服技巧,那麼為什麼要看古代的說服文?去上談判課,或是坊間相關書籍,是不是更有意義? 看古代的說服文好處是因為事已完結,因此我們可以看見完整的來龍去脈,而得以分析所謂的「說服技巧」,起大的作用有多少。
如果孟嘗君是高中課本的最佳男主角,那麼馮諼可能就是不小心更搶戲的第二男主。這讓我想到多年前看的一部偶像劇《下一站,幸福》,裡面的第一男主角(吳建豪)是多金的富家公子,第二男主是由吳慷仁是演的貧窮小子花拓也:當時吳慷仁很搶戲啊,現在更是紅透半邊天。 馮諼為什麼搶戲呢?因為它完成了魯蛇的逆襲!
我開始當老師時,是核心古文三十篇的年代,教了幾次荀子的〈勸學〉後,我曾經在臉書上發過這樣一篇文章: 國文課本中,我最討厭的課文是〈勸學〉,最喜歡的是〈項脊軒志〉。 在〈勸學〉中,荀子翻來覆去的說理,就像把一條魚翻來覆去的煎,煎爛了自己都不知道。 但現在,我卻開始喜歡〈勸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微微的陽光穿過窗戶,灑落在點綴著綠意的小陽台邊,牆上貼著電影的海報,記錄下電影人的夢 想與努力。在這樣的氛圍裡,我彷彿能感受到台灣電影產業的脈動,也更理解這群人為電影付出 的執著與堅持。
1. 教育經費的來源: - 作為博士生,可能會好奇系上的設施、薪水和活動經費是從哪裡來的。這些經費實際上是從你的系所屬的學院來的,而學院的經費則是從更上層的機構來的,這包括政府機構或私人研究機構。 2. 政府與私人機構的資金來源: - 政府機構的經費來自國民的納稅錢,這些資
Thumbnail
文人寫文、寫詩,難免會用點想像力,未必全部是事實。   唐憲宗元和元年(西元806年),白居易寫“長恨歌”。 這首長篇敘事詩問題不少。過去已經有學者指出,“峨嵋山下少人行”是錯的,玄宗入蜀,不會經過峨嵋山。   另外“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Thumbnail
#慶餘年/#庆余年 是的、我確也覺得有點矯情, 但, 這大抵正是小范大人的正路吧! 「就讓京都開開眼,看看什麼是傳說中的王法!」 誠如先生所說 每顆心都有瑕 瀟灑不是不怕 是願付出代價 權衡利弊後 仍守對與錯 謝過賜教的話 路借過一下 作詞唐恬、作曲周以力、主唱周深 #慶餘年2/
我在當博士生的時候,也感覺教育是神聖的, 不該充滿銅臭味。 直到了解大學的運作機制後,我開了天眼。 不知道你有沒有好奇過,系上的設施, 你當博士生的薪水,系上的活動等等, 這些經費是哪裡來的? 實際上是從你的系所屬的學院來的。 那麼學院為什麼又有經費呢?
Thumbnail
關於孟子中〈五十步笑百步〉一篇,我最大的疑惑其實是在最後一段: 孟子為何要提及「野有餓莩而不知發」?為何要梁惠王「無罪歲」?從文本來看,我們找不到梁惠王「不知檢」「不知發」的訊息。也找不到他「怪罪凶歲」的句子,他只是以凶年為例,說明自己對人民有盡心。 到底是孟子講話沒邏輯,還是有些話語被隱藏了?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微微的陽光穿過窗戶,灑落在點綴著綠意的小陽台邊,牆上貼著電影的海報,記錄下電影人的夢 想與努力。在這樣的氛圍裡,我彷彿能感受到台灣電影產業的脈動,也更理解這群人為電影付出 的執著與堅持。
1. 教育經費的來源: - 作為博士生,可能會好奇系上的設施、薪水和活動經費是從哪裡來的。這些經費實際上是從你的系所屬的學院來的,而學院的經費則是從更上層的機構來的,這包括政府機構或私人研究機構。 2. 政府與私人機構的資金來源: - 政府機構的經費來自國民的納稅錢,這些資
Thumbnail
文人寫文、寫詩,難免會用點想像力,未必全部是事實。   唐憲宗元和元年(西元806年),白居易寫“長恨歌”。 這首長篇敘事詩問題不少。過去已經有學者指出,“峨嵋山下少人行”是錯的,玄宗入蜀,不會經過峨嵋山。   另外“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Thumbnail
#慶餘年/#庆余年 是的、我確也覺得有點矯情, 但, 這大抵正是小范大人的正路吧! 「就讓京都開開眼,看看什麼是傳說中的王法!」 誠如先生所說 每顆心都有瑕 瀟灑不是不怕 是願付出代價 權衡利弊後 仍守對與錯 謝過賜教的話 路借過一下 作詞唐恬、作曲周以力、主唱周深 #慶餘年2/
我在當博士生的時候,也感覺教育是神聖的, 不該充滿銅臭味。 直到了解大學的運作機制後,我開了天眼。 不知道你有沒有好奇過,系上的設施, 你當博士生的薪水,系上的活動等等, 這些經費是哪裡來的? 實際上是從你的系所屬的學院來的。 那麼學院為什麼又有經費呢?
Thumbnail
關於孟子中〈五十步笑百步〉一篇,我最大的疑惑其實是在最後一段: 孟子為何要提及「野有餓莩而不知發」?為何要梁惠王「無罪歲」?從文本來看,我們找不到梁惠王「不知檢」「不知發」的訊息。也找不到他「怪罪凶歲」的句子,他只是以凶年為例,說明自己對人民有盡心。 到底是孟子講話沒邏輯,還是有些話語被隱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