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1)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關於「君子與小人」這個老話題,過去談了不少;但都只是片言隻語,就沒有把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全面地釋述。於此,老朽藉着有生之年,為大家好好地再講一講,希望能隨緣地把這一點點薪火承傳下去。
首先,「君子與小人」這些稱號,在孔子之前已存在了,但都指稱政治社會的兩種階級身分。「君子」是指有統治地位的貴族,而「小人」是指被統治的平民。例如在《論語》裡: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19】
【語譯】季康子問政:「如果殺掉惡人,延攬好人,怎樣?」孔子說:「您治理國家,怎麽要殺人呢?如果您善良,人民自然也就善良。領導的品德像風,群衆的品德像草,風在草上吹,草必隨風倒。」(摘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下同,不另註。)
其實,在周朝的封建世襲制度之下,「工之子恆為工,農之子恆為農」,你是君子抑或小人,天生註定,毋法改變。但,自孔子開始轉化這種傳統的觀念,突破那種不合理的貴賤階級,人人皆可以透過主動修養,自覺自存,而挺立起有人格尊嚴的君子。(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2)
然則,以是否有人格尊嚴來分辨君子與小人;那麼,君子與小人在本質上有什麼不同呢?
一、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23】
【語譯】孔子說:「君子心懷仁義,小人心懷財利。」
達,就是追求、奔赴、爭取。所以,無論君子抑或小人,都同樣奮力去追求、去奔赴、去爭取,只不過彼此所追求的方向、目標、價值不同而已。君子追求的是仁義、是真善美;而小人追求的是財利、衣食、甚至是面子。
那麼,君子是否就鄙棄財利呢?不,只要是合義的、得之心安的,「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所以,孔子並沒有鄙棄財利、小看衣食,只是那些財利衣食並非人生的重點目標;而人生的重點目標是追求獨立自主的人格。
怎樣才叫「獨立」啊?不賣身投靠,不出賣良知,不趨炎附勢,不做應聲蟲,不諉過於人。
怎樣才叫「自主」呢?內心有把尺,應做時「雖千萬人,吾往矣」;相反的,不該做時,就自覺羞慚,「吾不惴焉」。(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3)
二、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16】
【語譯】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上一章說君子所追求的在上,也就是道德人格的建立;而小人所追求的在下,只不過是財利衣食,也就是現實生活的滿足。但,怎樣才算是有道德人格呢?財利、衣食等等的共同特點又在何處?財利衣食會妨礙道德人格的建立嗎?
這章就原則地以義利之別來分辨君子與小人。
「利」是指個人的私利,亦即僅僅為個人打算。在現實生活裡,為個人打算其實亦無可厚非;但,若為了個人着想而不擇手段,這就是不義。義,必須事事先為他人着想,無論結果如何,但求心安而已。即使犧牲個人,亦在所不辭,此所謂「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所以,財利衣食不會妨礙道德人格的建立的。嚴格來說,財利衣食不必與道德人格對立的;關鍵在於為抑或不為,是義抑或是利。否則,若只為一己打算,以致有意無意地傷及他人以致他物,便會於心難安。所謂「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孟子‧公孫丑2】(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4)
上一章以義利之別來分辨君子與小人;但作為一個凡人,在現實生活裡面對個人私利的引誘,在所難免。關鍵在於你為抑或不為、義抑或不義、取抑或捨。
三、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5】
【語譯】孔子說:「富和貴,人人嚮往,不以正當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貧和賤,人人厭惡,不以正當的方法擺脫的,不要逃避。君子扔掉了仁愛之心,怎麽算君子?君子時刻不會違反仁德,緊急時如此,顛沛時如此。」
作為一個「人」——一個有格的人,當面對個人私利的引誘、又或在權衡個人的得失時,良知會警示你不處也;否則,埋沒良知、甚至出賣良知,哪刻已經不算是個「人」了。所以,無論富貴抑或貧賤,君子都必須以正確的態度來處理;而小人自然會有內心掙扎,甚至麻木不仁。(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5)
上兩章以義利之別來分辨君子與小人的原則,特別在面對私利的引誘時,就是道德人格的考驗。人,往往過不了哪關,就是自已啊!
四、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仁11】
【語譯】孔子說:「君子心懷仁德,小人心懷產業;君子心懷法制,小人心懷實利。
這章更加具體地點出君子與小人內心時刻所嚮往的不同。君子所執着的是人格的建立與社會的公義(刑、法制);而小人所關心的是產業、身家,以致一己的着數,千萬不要執輸。這兩種不同的心懷取態、不同的價值取向,君子與小人在本質上就已經截然不同了。(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6)
五、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21】
【語譯】孔子說:「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別人。」
以上幾章都在說明君子與小人在本質上就已經截然不同,君子所關心的是人格的建立與社會的公義,這些都是內求,完全操之在己,只要肯踏出第一步,就可以發揮德性的自由,此所以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
但,小人所關心的卻是財利衣食,這些都是外求,完全操之在人。有時為了強求,自然就要投其所好,甚至指鹿為馬,顛倒黑白,事後還振振有辭:「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然則,君子不用吃飯嗎?不錯,君子也要工作謀生,有時也要有求於人;但,君子必然是勤勤懇懇、平平實實地工作,既不外騖,也不強求,所作的一切,無論是順心的抑或是逆意的,都會按着道德原則來處理、來面對。正如宋朝范仲淹所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不以得為喜;失,亦不以失為憂。所以,君子即使也得工作謀生,但始終都會保持自我的德性自由的。(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7)
六、子曰:「君子不器。」【為政12】
【語譯】孔子說:「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樣,自我局限。」
上一章提到君子會保持自我的德性自由,得意時處之淡然,失意時處之泰然。小人就不同,由於他們一生所關心的無非是一己的財利衣食、前途升遷,甚至說衣食大過天,故而有許多東西、許多事情就放不下,自然就甘於為「器」了。
器,即器皿。器皿是有一定的形軀的,不能超載。它的作用也有一定限制的,不能同時兩用,既裝酒又裝茶。最關鍵的,器皿就是被人利用的,無法自我作主。
孔子之所以說「君子不器」,並非指器皿沒有存在的價值,而只是提醒大家,不要諸多藉口,劃地自限,起碼要活得像個人樣吧。(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8)
以上六則,孔子藉着君子的心志品格與小人的財利衣食來作定位,這並不是說君子不吃人間煙火,以致高處不勝寒,這反而是虛飾矯情而有失孔子平正通達的本義。至於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那是先掌握治國之道,自然就會提升國民生產,老百姓就不必擔心捱餓。
此外,就心懷取態與價值取向而言,君子與小人二者是截然不同的,這並不是說君子會鄙視小人,以致二者水火不容、勢不兩立。若然水火不容、勢不兩立,那君子就不君子而陷落成小人了。孔子唯一深惡的只是「鄉愿」。「鄉愿」,是指那些在鄉里中表面「憨厚老實」的老好人,實則是個是非不分、言行不副、偽善欺世的圓滑之人,簡直就是「德之賊也」(道德中的敗類)。
其實,君子與小人都只不過是生命的兩種層次,既同屬主體,亦可時而君子、時而小人。有趣的是:道德生命與世俗生命都掌握在咱們自己手中。您願意提升為君子嗎?(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9)
有問:「我從事金融業的,每天上班對着的就是錢錢錢,而且時不時都要講業績。這樣是否很市儈?會妨礙成為君子嗎?」
不會的,那是工作、職業,只要戰戰兢兢、敬敬業業,同樣可以是君子。孔子有個學生,口才好、反應快,從商時往往都能把握市場走勢,低買高賣。孔子死,哪個學生還為孔子守喪六年。他就是子貢。
或問:「我有時都會和朋友出來飲飲食食,間中又會外遊,享受美食,這樣會妨礙成為君子嗎?」
當然,「飽食終日,言不及義」,生命格調自然低落。但與友相聚,又或外遊享受美食,當中必有人情世故在。若能「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相信不會妨礙成為君子的。再者,「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只要不時地提升人格修養,自覺反省,就不必拘泥於一時的飲飲食食。
再問:「我本身的經濟條件不錯,不愁衣食,而且對駕駛名車特別有興趣,這會妨礙成為君子嗎?」
孔子說:「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其實要做到富而不驕已經不容易啦。至於喜歡駕駛名車,若非出於炫耀,乃對科技設計感興趣,而又不會耽於玩物喪志,這樣也不會成為君子的絆腳石。
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堯舜,這裡意指聖人,亦即人人皆可以成為聖人,只要一念提升,哪刻就會感覺自滿自足,不假外求。(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10)
以上是就君子與小人在本質上定位,以下再就行誼、表現對二者作比較。
七、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14】
【語譯】孔子說:「君子團結群衆而不拉幫結派,小人拉幫結派而不團結群衆。」
周,指周到、周詳、周全,樣樣事情都會考慮周到,而對別人的處境、背景,以致對他的所作、所為、所想,都能設身處地,感同身受。於是,多一分感受,就多一分諒解;多一分諒解,就多一分尊重。如此對人處事,相對來說是比較公正、比較令人信服。加上不器,自然有一種寬廣的心靈力量,放下身段,接受他人。這樣,最終就會團結群衆而不拉幫結派。
但小人則不然。由於小人處處只為一己之私着想,他的胸襟氣量自然短淺,對人對事都沒有起碼的包容。故此,凡與己相同的就認同,而與己相異的就排斥。加上哪些小人氣味相投,物以類聚,自然就會形成小圈子,拉幫結派;而在內心虛怯下,互相聲援,互相憑藉,互相利用。像這種黨同伐異的心態行為,便叫做「比」。
所以,從行誼表現來看,君子與小人就有如此明顯的分別。(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11)
八、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22】
【語譯】孔子說:「君子舉止莊重,與人無爭;合群而又不結黨營私。」
君子的行誼態度是相當鮮明的,他的舉止莊重自持,不像「鄉愿」那樣八面玲瓏,不問曲直,隨意委曲正義而去和應別人。君子雖然多為別人着想(即上章所講的「周」),甚至會為大局着想;但愛人以德而不姑息,對於不義的事,一定會莊容正色,不苟且、不認同、不含糊。這叫做「矜」,也就是人格的獨立尊嚴。但,君子不會為了哪些私利、着數、甚至是升遷而去與人爭鬥,因為哪些私利、着數、升遷都不是君子人生的重點目標。
君子的態度立場雖然比較莊重,對事會嚴肅處理,但會盡量公正;而對人則會諒解、尊重,故與人相處則平易近人,既能合群而又不搞小圈子,更不會像小人那樣不問是非,黨同伐異,甚至故意找別人的小毛病而就地正法。
這則論語,孔子並沒有刻畫小人的行誼態度,也許孔子當時只在提點學生往君子方面走,故而不提小人也吧。但,以邏輯推理,下一句自然是:「小人爭而不矜,黨而不群」。小人爭,這是必然的,因為哪些私利、着數、升遷…通通都關乎面子,焉能不爭?至於不矜,小人為了爬升,對着上司自然會投其所好,迎合奉承,自然就沒有人格的獨立尊嚴可言了。為什麼小人會搞小圈子呢?道理也很簡單,就是為了互相聲援,互相憑藉,互相利用,以填補內心的虛怯。小人雖然會臭味相投,物以類聚,但不會合群,因為彼此都是互相利用而不坦誠相交的。至於身分地位比他低下的,他更不會與之往來。為什麼?沒啥着數。(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12)
九、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23】
【語譯】孔子說:「君子和睦相處而不盲目認同,小人盲目認同而不能和睦共處。」
和,即調和各種不同的意見而又不失自己獨立的人格。
同,就是不問曲直,盲目地認同對方,甚至對群體的賣身投靠。
君子能「和而不同」,即在尊重彼此都有人文理想、人格尊嚴、人道之愛、社會公義的大前題之下,包容異己,而調和彼此的差異,希望大家能在文化的理想上各守其分,各盡其能。至於小節,則可出入也。而在公義的面前,君子不會不問曲直,盲目認同的。
為什麼小人則「同而不和」呢?因為彼此的人格不獨立,內心極虛怯,要依附權勢,互相聲援、互相憑藉、互相認同、互相利用;而心中無所謂公義、無所謂真理,只要對己有利的,就會盲目認同。但,若一方失去利用價值,又或彼此有利益衝突時,就會你走陽關道,我走獨木橋。為啥?因為他們基本上不會心光相照、理想相和。(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13)
十、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26】
【語譯】孔子說:「君子安詳舒泰而不驕傲凌人,小人驕傲凌人而無法安詳舒泰。」
君子為什麼能安詳舒泰?而小人又不能呢?
理由很簡單,因為君子整個生命的重心在公不在私,只要盡心盡力為公,一己的榮辱得失,都不值得介懷,此即宋朝范仲淹所謂「寵辱皆忘」,自然就能夠舒坦安和。
相反的,小人的價值觀卻落在利上,自然就會患得患失。他對老闆臉色的好惡,就像「恆指」一樣,時上時落,甚至大上大落,故難安泰。
為什麼君子能不驕,而小人則會驕呢?
無他,君子是不以物喜的。若是表現好,有進步,那是應分的,沒什麼好驕的。
小人則不然,因為他太看重利害得失,若是老闆隨意表示欣賞他時,他在別人面前很容易流露出沾沾自喜;而對低級的人,更會顯得八面玲瓏,盛氣凌人。此所以小人會驕。俗語說:「小人得志,語無倫次」,就是這個意思。(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14)
十一、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37】
【語譯】孔子說:「君子總是胸懷寬廣,小人總是憂懼悲戚。」
君子之所以能坦蕩蕩,因為他經常都能保持安詳舒泰的心境,得不以得為喜,失不以失為憂,以致寵辱皆忘,隨時都有「求仁而得仁」的滿足。
小人之所以會長戚戚,因為他經常記掛的就是得失,而哪些得失的本質是外求的、沒把握的,所謂十個樽九個蓋,試問又怎能不時時憂心忡忡,誠惶誠恐,患得患失呢?(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15)
十二、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衛靈公2】
【語譯】孔子說:「君子雖窮,但依然謹守做人的原則;小人一旦窮了,就放棄做人的原則而無所不為。」
「窮」,是指現實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阨,也包括一些突如其來的打擊,以致被逼向窮途末路。這些困阨在人生的旅途中是在所難免的,不因你人格上的賢或不肖而有別。孔子當年也曾幾次絕糧挨餓,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脅,故君子亦會遭遇到困境的。
但,面對困境時,君子不會動搖做人的原則,因為他在人格上,得到充分的自我肯定,即使面對種種不平的打擊,君子依然謹守做人的原則而泰然處之。這便稱為「固窮」。
至於小人面對逆境時,自會憂心忡忡;面對不公時,自然氣憤難平;面對患得患失時,便會驚疑憂懼,力圖苟免。於是,他便很自然地作出自衛,竭力掙扎,諉過於人,乃至不擇手段,違理犯義,鋌而走險。這便稱為「窮斯濫矣」。
當面對困阨、打擊、不公的對待時,就是君子嚴峻考驗的時刻啊!(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16)
十三、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子路25】
【語譯】孔子說:「為君子做事容易,但要取悅他卻很難。若以不當的手法去取悅他,他是不會高興的。君子用人時,總能量材而用。
為小人做事難,但要取悅他卻很容易。即使以不當的手法來取悅他,他也一樣高興。小人用人時,總是力求完備。」
君子型的老闆為什麼會比較容易共事?
無他,君子是有文化理想的,待人處事總是要求公正合理的,而且他會體諒你的處境,困難在那裡?是你本身力有不逮?抑或其他客觀因素影響呢?所以,你跟他做事,是比較容易共處。
不過,別以為君子型的老闆容易拍馬屁,如要取悅他,則比較難。事實上,君子是不要別人取悅的,只要你勤勤懇懇地工作,這就是對君子最大的回報了。相反的,若是用不正當的手法來取悅君子,他一定不高興的。因為你把君子的生命「物化」了。
小人型的老闆則不然,他是很難共事的。
為什麼?因為小人往往為一己的私心,不斷妄求,他會對你作出不合理的要求,那時你會吃不消的。例如:要你替他吃「死貓」、要你替他打擊異己分子等等。所以小人型的老闆是很難共事的。
不過,小人則很容易被取悅的,只要你能投其所好,替他當打手,甘於出賣人格,你便可以取悅他了。此即「悅之不以道,悅也。」
至於在用人方面,君子與小人也截然不同。
君子用人唯才,當提升下屬時,純粹以工作能力為主要考慮條件,而不因你有不同聲音而棄用。此所謂「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用人唯私,這個「私」字,即對你的要求與一般人有所分別,只要你事事唯唯諾諾,與他同聲同氣,自然便可平步青雲。
但小人有一種缺憾感,就是要事事完美,縱使你已經按照他原定的意思替他辦事,但總是未能全盡他意。此所謂「求備焉」。(未完待續)
淺談孔子對「君子與小人」的看法(17)
小結
以上是就本質上、理論上來分析君子與小人的特性,目的不是對小人作道德批判,如是這樣,恰恰與孔子的平正寬廣的心懷背道而馳。孔子之所以把「君子與小人」從傳統階級觀念,轉化而為人人皆可以成為德性長進的君子,目的只在對人格尊嚴的自我肯定。人格尊嚴的自我肯定是不假外求的,是自有永有的,只要一念自覺,就可自滿自足、自證自存。此外,在現實生活裡與小人相處也是無可避免的,若對小人的心態與特性有所了悟,自然會比較容易諒解,也比較容易釋懷。這才是孔子之所以提出「君子與小人」的正面意義。
以下,其實還可以就孔門弟子中與時人為例,更具體地體察、引證彼此在德性修養上的表現。例如:
  • 為什麼孔子會把女兒下嫁給一個曾經入獄的學生呢?也把姪女託付給一個進退有道、適時收斂的學生?他們的德性修養有什麼過人之處啊?
  • 顏回一生窮困,生活條件相當不如人意,以致「人不堪其憂」,但顏回為什麼還能自得其樂呢?這跟人格的自我肯定有什麼關係呢?
  • 子路好勇而有正義感,自入孔門後,那些背後說孔子壞話的人就少了;但若要出征打將,孔子反而不想把子路同赴戰場。為什麼呢?相反的,孔子曾說:「理想無法實現了,我準備乘筏漂到海上。會跟我走的,只有子路吧。」出戰沙場就不願勇猛的子路同行,漂泊江湖時,又覺得子路可以相依為命。為啥啊?
  • 其他的學生像子貢,聰明、口才好、反應快,是外交人才,但從商時又很能把握市場走勢,往往都能低買高賣,孔子又怎樣看待這個高徒啊?
  • 孔子自離開魯國而過着漂泊的日子,所謂周遊列國,學生都以為孔子是在待機求仕,誰知在衛國時,雖得到衛靈公的禮遇款待,但孔子卻釋然地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孔子在學生面前有沒有說錯話呢?當孔子知道自己失言時,他又怎樣面對呢?……
這些在現實生活的行誼,師生的一言一行,在在都能引證「君子與小人」之不同境遇。這些話題,老朽看看將來還有沒有機緣,逐一介紹,也許就到此為止了!
(寫於2016年12月9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2會員
    808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一則《論語》不難解,只要了解對話當時的背景,就很容易明白的。但要深入地體會個中的人生智慧,就得好好疏解疏解。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事的問題,古往今來都是如此的。無論是聖哲,抑或是神人,都逃不了這個人生的考驗。 當處於人事傾軋的環境之下,被孤立、被針對、被排擠、被中傷、被莫須有,一般人,都難免會憂鬱自怨,驚疑惶惑,以致戚戚度日。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論語‧學而11】 這則《論語》,打從「新文化運動」以來,可能是最受人質疑和詬病的。
    俗語說:「後生可畏」;其實這句話是出自孔子的。
    剛才晾衣服的時候,又想起【替孔子說句公道話】那篇雜文,說:「這幾十年,在大陸、在香港,能替孔子講句公道話的,實在幾稀!」同時也想起另一篇【要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說:「許多讀文史哲的人,都覺得《論語》字數少,而且是一些零散的語錄,不值得花功夫;即使花了功夫,也不見得有什麼看頭。」
    許多讀文史哲的人,都覺得《論語》字數少,而且是一些零散的語錄,不值得花功夫;即使花了功夫,也不見得有什麼看頭。
    有一則《論語》不難解,只要了解對話當時的背景,就很容易明白的。但要深入地體會個中的人生智慧,就得好好疏解疏解。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事的問題,古往今來都是如此的。無論是聖哲,抑或是神人,都逃不了這個人生的考驗。 當處於人事傾軋的環境之下,被孤立、被針對、被排擠、被中傷、被莫須有,一般人,都難免會憂鬱自怨,驚疑惶惑,以致戚戚度日。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論語‧學而11】 這則《論語》,打從「新文化運動」以來,可能是最受人質疑和詬病的。
    俗語說:「後生可畏」;其實這句話是出自孔子的。
    剛才晾衣服的時候,又想起【替孔子說句公道話】那篇雜文,說:「這幾十年,在大陸、在香港,能替孔子講句公道話的,實在幾稀!」同時也想起另一篇【要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說:「許多讀文史哲的人,都覺得《論語》字數少,而且是一些零散的語錄,不值得花功夫;即使花了功夫,也不見得有什麼看頭。」
    許多讀文史哲的人,都覺得《論語》字數少,而且是一些零散的語錄,不值得花功夫;即使花了功夫,也不見得有什麼看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在交友軟體上如果提到平常都自己帶便當,男生都會說「哇妳好賢慧喔!」雖然我表面會「呵呵,沒有啦」地友善回應,但其實心裡都想著,這樣就叫賢慧?不就是個便當?身為人類幫自己準備食物不是很簡單且理所當然嗎?連煮個便當都可以被男生稱讚賢慧,他們到底是對自己要求太低還是太擅長稱讚別人啊?
    Thumbnail
    嗨我是Stella,今天的主題各位想不到吧? 相信大家多少都會使用幾家電子支付,台灣跟某些國家相比不太相同,電子支付產業生態屬於百花齊放的階段,不過在這之中也有幾家比較主流的 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2020年統計資料顯示, 街口支付與Line Pay Money在台灣屬於兩強爭霸的局面,其中街口支付截
    Thumbnail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Thumbnail
    《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譯者之一吳哲良博士借用Zygmunt Bauman「液態現代性」的「液態」概念,以〈液態正義:以類造人的意識形態與治理術〉為題,以譯者並自己的關注的角色,演繹該書的一些重點,並試圖延伸與之對話。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習慣的累積. 如果想要改變生活,就要從改變每一個小習慣開始. 有些勵志書籍會提到這一句話「你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最初看到這句話時非常感動,時隔幾個月卻又覺得多少有點荒謬. 我向來不喜歡太過簡略的話語. 就算是用來激勵他人,也不想見到有人被誤導. 回到正題
    Thumbnail
    「方格子會員讀者來信,此為優先回答!」 H您好,我跟我男朋友是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並且已結婚為前提交往,至今交往四個月了,男朋友知道我因上段感情關係沒安全感且很介意前男友跟我家人關係不好,所以他在這方面很體貼我,給了我安全感並且積極的跟我家人互動,原本不看男友手機的我,昨天晚上因好奇心使然趁他睡著時滑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在交友軟體上如果提到平常都自己帶便當,男生都會說「哇妳好賢慧喔!」雖然我表面會「呵呵,沒有啦」地友善回應,但其實心裡都想著,這樣就叫賢慧?不就是個便當?身為人類幫自己準備食物不是很簡單且理所當然嗎?連煮個便當都可以被男生稱讚賢慧,他們到底是對自己要求太低還是太擅長稱讚別人啊?
    Thumbnail
    嗨我是Stella,今天的主題各位想不到吧? 相信大家多少都會使用幾家電子支付,台灣跟某些國家相比不太相同,電子支付產業生態屬於百花齊放的階段,不過在這之中也有幾家比較主流的 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2020年統計資料顯示, 街口支付與Line Pay Money在台灣屬於兩強爭霸的局面,其中街口支付截
    Thumbnail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Thumbnail
    《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交通大學出版社,2020)。譯者之一吳哲良博士借用Zygmunt Bauman「液態現代性」的「液態」概念,以〈液態正義:以類造人的意識形態與治理術〉為題,以譯者並自己的關注的角色,演繹該書的一些重點,並試圖延伸與之對話。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習慣的累積. 如果想要改變生活,就要從改變每一個小習慣開始. 有些勵志書籍會提到這一句話「你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最初看到這句話時非常感動,時隔幾個月卻又覺得多少有點荒謬. 我向來不喜歡太過簡略的話語. 就算是用來激勵他人,也不想見到有人被誤導. 回到正題
    Thumbnail
    「方格子會員讀者來信,此為優先回答!」 H您好,我跟我男朋友是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並且已結婚為前提交往,至今交往四個月了,男朋友知道我因上段感情關係沒安全感且很介意前男友跟我家人關係不好,所以他在這方面很體貼我,給了我安全感並且積極的跟我家人互動,原本不看男友手機的我,昨天晚上因好奇心使然趁他睡著時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