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情人節特輯|愛上你,是我落下的險棋:向勇於進入「關係」的人們致敬

嗨!各位讀者朋友們,再過幾天就是西洋情人節!不論你是有情人,或者情人就是自己,角落星都在此祝各位情人節快樂!
最近發現了一首很想不斷循環播放的歌,是歌手棉子的勇氣。 是偶然在一間85度C店門口聽見的,旋律與詞意都很有感覺,回到家便馬上用歌詞搜尋了,原來這首歌叫勇氣! 對呀,進入「關係」真的是需要勇氣呢!要不害怕受傷,不害怕失望,也要放下對結果的擔憂勇於付出…
快來看看以下的歌詞吧:
我愛你 無畏人海的擁擠 用盡餘生的勇氣 只為能靠近你 哪怕一厘米 愛上你 是我落下的險棋 不懼歲月的更替 往後的朝夕 不論風雨 是你就足矣
看了太多情人分分合合 愛其實很脆弱 像溫室裡的花朵 你這麼說 我其實很忐忑 若我沒有許過承諾 你還愛我嗎 聽夜空的流星 隕落的聲音 這願望讓你聽

愛上誰,都是一盤險棋
其實,不管你愛上的是誰,都是一盤險棋-「一盤勇敢邁向自我與對方的棋」。
進入一段親密的關係,需要勇氣,因為有開始,就可能有失去;有愛的需求,就可能去經歷到原先自已也不知道的脆弱。
現在有很多人,也許是基於種種的原因,害怕受傷害、害怕付出沒有結果、害怕那種信任另一個人的微小依賴感、也害怕當他人看見了真正的自已,會不被接受而丟掉…
因此,有時人們寧願選擇維持一種較淺層或不願進入承諾的關係,與對方的關係總是處於若有似無,當彼此的關係要更靠近時,總會忍不住先逃開,深怕自已陷入「險棋」的局…如此循環不已…
又或者,由於過去自己在愛中的樣子,實在太卑微,總是處於等候也是承受失望的那一方,因而開始害怕了自已再度愛上一個人…覺得那般渴求關係以及因著對方而情緒上上下下的自已實在太不堪…

在關係中照見脆弱,也在關係中修復
你是否曾感到困惑: 為何進入親密關係的自己,與平常的你相比,竟是這麼脆弱又敏感,甚至愛的如此卑微呢?
也許,平常你是一個不甚在乎小事的人,在職場更是無所畏懼,但當你的伴侶沒有照著你期待的速度,回應你的訊息時,你就開始感到脆弱不安,解讀成是伴侶對你的拒絕?
又或者,你所認知的你,是有著無敵的自信,對自己的內外在條件也感到很滿意;但不知為何,在一個你鍾意的對方面前,你卻感覺到自己的退縮、沒自信,都還沒踏出去,就開始害怕得不到對方的正面回應?
早期的心理學家John Bowlby與Mary Ainsworth,透過嬰兒與母親的互動關係,將「依附型態」分為三種類型: 安全型依附、不安全型依附(包含焦慮型依附及逃避型依附)、混合型依附,用來說明嬰兒對己、對母親、對外在世界的態度及行為反應;之後的心理學家更延伸「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的概念到成人的親密關係。
現在大多數的心理學家將成人的愛情型態主要分作以下三種來討論: 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
在一般情境,像是在職場、社交、或是與一般朋友相處時的自我,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我們,有好大一部分是隱藏在冰山底下,不只他人不知道,連你自己也未曾意識到自己有這個面向。 而每個人的依附型態,正是那隱藏在冰山下的部分,只有在進入深層親密關係時,才有機會清楚看見它的存在。
當你知道自已與伴侶大約屬於什麼樣的愛情依附型態,你才知道要怎麼修復。
在關係中受傷,也在關係中療癒。
你與伴侶,可能因著對彼此的無法理解而刺傷彼此;但卻有可能,因著理解彼此而一起共創出一個全新的、不同於以往的,甚至不同於你的原生家庭樣態的「安全堡壘」,讓你們在這樣的基地重新再長大一次並變得更茁狀。
圖片取自unplash免費圓庫

愛,如溫室的花朵需要呵護
沒錯,愛這種東西,就像溫室裡的花朵,需要由關係中的兩人用心呵護、澆水以及遮蓋、守護。 安全型依附的愛情
通常安全型依附的人在親密關係上較不會遇到太多源自內心的困難。
他們對自已是有自信的,在關係中也比較有「安全感」。當他們對彼此的期待不一致或發生誤會時,基於對自已及對方的信任,也較能坦承一致地溝通。
他們的花由於澆水適量,也有足夠而剛好的肥料作為養份,而較能順利長成。
焦慮型依附的愛情
焦慮型依附的人在愛情中,則通常對自己比較沒有自信,在強烈渴望親密關係的同時,卻也相當害怕失去對方,對方的任何言行,都可能被解讀為是對自已冷落或拋棄的訊息。 其實,這樣的他們也很痛苦。 雖然,知道自己的緊迫盯人,會造成對方困擾,甚至使對方想離開自己;但他們還是忍不住不斷地去「確認」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自己。
而作為他們伴侶的人,往往因為這樣不斷地被懷疑而心身疲憊,到最後就真的離他們遠去。而這又再次「驗證」了焦慮型依附者的想像,使得他們在往後新的愛情中又因為害怕「舊事重演」而把對方抓得更緊,使關係又陷入僵局。
由於這般的「追逐」心理,焦慮型依附者所種的愛情之花,就好像澆水過多而容易爛根死亡。
逃避型依附的愛情
逃避型依附的人在愛情中,則呈現出一種幾近「逃跑」的態度。他們傾向相信自己而不信任他人,在關係中會盡可能避免進入長期承諾關係,因為那會使他們感覺「失去自己」。 就像這首勇氣的歌詞「若我沒有許過承諾 你還愛我嗎?」
每當伴侶想找他們討論比較嚴肅且與彼此關係本身有關的話題,他們總認為: 「這有什麼好談的呢?」
他們很少顯露真正的自己,因此也避免在關係中交付真心或付出,似乎以為如此就可以避免被傷害。
因此,逃避型依附者所種的花,就可能因為缺乏照顧與澆水而枯萎凋零。
正因為,在這茫茫人海中,你與對方的依附形態、對人及對己的態度及原生家庭所建立的價值觀,是如此的不同;因此,與另一個人相戀總是會遇到許多源於內在心理與外在環境的阻礙。
焦慮型依附者,可能要先處理自己內在強烈缺乏安全感的課題,必要時也得透過心理相關治療,去釐清自己沒自信及害怕被丟棄的經驗來源,並意識到現在的伴侶與你從前遇到的伴侶有哪些的不同與雷同。
試著去看見那些「很不同」的地方,而就算有「雷同之處」,你也要相信「這時的你」已經與「那時的你」有所不同了!
逃避型依附者則須試著勇敢投入關係一次,不再躲藏在面具之後。學著去相信另一半,學著在投入的時候不去預想將來哪一天會失去。
當你發現自己又用工作或其他事務來避免與伴侶面對面處理你們的問題,試試改變這個模式。
當你覺得自己的心,似乎開始放在除了自己的另一個人身上時,去體驗一下這樣的感覺,而不急著因為害怕「失去自己」或感到脆弱而趕緊逃離。
這樣的感覺,雖然不熟悉;或者,對你而言感覺很「危險」,但就算後來還是受了傷,那也代表你曾經真真實實地愛過。
愛,不一定要從對方身上獲得;愛的經驗,本身就是獲得。
你不會失去什麼。若你永遠不嘗試,你失去的是你自已。
其實,任何一個在愛中的人,都是溫室裡的花朵,需要自已很多的覺察,還有對方很多的包容及很深的理解。
或許,一向沒有安全感的你,再經由每一次小小的放手練習,你會發現即便你沒有緊盯對方,你還是擁有他的愛!而你也有機會重新看見不同的自己,那個在愛裡自在,也值得被愛的自己!
或許,一向害怕進入關係會被淹沒的你,再經由一次一丁點一丁點的投入後,你會發現原來兩個人在一起並不會吞噬你,反而會獲得加乘的力量! 你沒有因為有了對方,而耽誤自己的理想或陷入微小無力的心理困境,反而因為同行共伴的力量而使自己更加茁壯而獨立!
試著在彼此的溫室裡為對方澆水、也給對方及自己空間,為彼此共創一個安全保壘。

向所有願意踏入「關係險棋」的人致敬
有人說,談愛比工作還要冒險,他們認為工作還不會背叛或離開自己,但愛人可就不一定了。 在這裡讓我開一個玩笑: 其實呀,工作可能因為你狀況不好或沒有生產力而使你被迫離開,但愛人卻不一定會因為你不夠好而離開你。畢竟,愛大多時候,還是盲目而不那麼功利的。
當然,也因為愛是那麼地盲目或不理性,才顯得它的危險,但也因此顯出它的浪漫;正因它的「危險」才更有可能開出一朵絢爛美麗的花。
如果你的對方是一個安全感俱足的人,而你還在慢慢建立安全感,那麼可以向對方坦承自己的情況,告訴對方由於過往不愉快的經驗,你很容易有負面的解讀,一起面對這份脆弱,並告訴對方,當你不安時他可以做些什麼幫助你心中的焦慮停下來;
相反地,又或者你的伴侶總是沒安全感,也令你感到有些身心俱疲,甚至愛的喘不過氣,那麼是時候該停下來好好談談,了解一下你可以怎麼做才能安撫對方不安的情緒,而這個作法也是你自己做的來的,並且告訴對方你得設下一個歇息的時間,但這並不意味你不愛他了。
如果你的對方,是害怕進入關係就失去空間的人,那麼你就多給他一些獨處的時間,有什麼問題要討論,也告訴對方你願意等他準備好了再談;你雖然渴求對方的回應,但你能「延後」自己對回應的立即性需求,這也是在告訴對方:就算你與我進入親密關係,你也不會失去自己;
反過來,而如果你自己,就是那個害怕太靠近就會沒有自己的人,那麼請試著告訴伴侶,有些時候你真的想一個人靜一靜,當你有了足夠的個人空間與時間,你覺得安全了,就會願意在多出來一點,才有可能多靠近對方一點。
關於重塑愛情依附型態的神經迴路的具體例子,請參考角落星過去寫的這篇: 出走:重新走出愛的力量與神經迴路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天呀,這愛情也太麻煩了吧!」
沒錯,確實很麻煩呢! 所以,能勇敢進入一段親密關係的人都很不容易,那是一種嘗試信任自己、也信任另一個完全陌生的人的一種冒險之旅。
因此,角落星在此向每一個勇於進入愛情關係裡的人致敬!
而最後也祝福各位與你們的伴侶如同歌詞所寫:
「往後的朝夕,不論風雨,是你就足矣」
情人節快樂!
★本文同步發表於角落星的心靈遊憩區,歡迎按讚追蹤!
後記: 其實角落星後來發現一個我很喜歡的翻唱版本!是由氣質歌手陳華演唱的! MV的拍攝我也覺得很有質感,大家可以點進去聽聽!
★本文亦同步發表於臉書粉絲專頁角落星的心靈遊憩區 ★如果喜歡角落星的文章,歡迎按「追蹤」、「愛心」、「收藏」或滑至下方隨喜「贊助」,給我一些精神鼓勵,或支持我安心持續創作,謝謝您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