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戰略學進階──戰略與地理:被過度期待的理論,空中戰略(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有史以來,人類總對飛行充滿憧憬,從伊卡洛斯的故事到達文西的筆記,我們都能看到裝上翅膀,獲得與鳥類相同能力的想像。但這也造成了現代空中戰略的一大問題,太過依賴理想與理論,而忽略技術上跟地理上的現實。
空軍始終需要基地,地理限制就會出現,用台灣的狀況來說很好類比。東部的機場受到中央山脈阻擋,戰時情況解放軍無法從大陸側監控到東部起降,連戰機在台灣山脈東側哪一處潛行都不知道。中國想要在南海建立機場,土地面積就是第一個挑戰,足夠停放飛機的機庫,以及需要的油料彈藥,則是另一個挑戰。這意思是,地理限制完全可以控制這座機場的攻防能量。
今天談論空權,卻不談論地理形勢的影響,更不談技術面的限制,一切都是空想,沒有對話的意義。

航程與滯空能力的限制(簡化版)

從這可以延伸出一些很基本的數學題,讓我們把範例簡化,以便於理解:
  • 飛機的載重上限是固定的,可以載滿飛彈就不能多掛油箱,掛滿油箱可以飛很遠很久但缺乏攻擊能力。
  • 最大航程代表飛機可以抵達的最遠範圍,相對來說也代表這架飛機途中不能滯空執行任務。
  • 飛得快代表地面防空能追蹤與攻擊的時間很短,也代表這架飛機沒有多少時間進行偵察與攻擊;偵察機若慢慢飛行,就代表防空力量還沒徹底消失前,被擊落的可能性很高。
事物都是相對的,沒有又高又快又威猛更持久這種事,更不要說攻擊與防禦方條件完全不同。以二戰的不列顛空戰為例子就很清楚,英國皇家空軍被擊落後,跳傘幾乎都可以生還,而德軍跳傘就代表被俘虜,光是飛行員的損耗量就是無法彌補。現實不是打電動,可以當數字完全交換,像是日本在中途島珊瑚島海戰中損失太多老練飛行員,當美軍戰機的性能徹底超越日本後,日本就沒有依靠技術彌補性能的選項了。
圖1,航程與滯空時間的相對關係。黑字是航程,紅字是滯留時間
地理位置為何重要?這邊開始都用時間距離,給予讀者概念,想要知道詳細的空戰概念,請找專書。
從上圖可以知道最基本的概念,假設紅點是機場,我們有一款戰鬥機,最大航程3h的距離(綠框),意即飛行時間用飛行距離來換算是6h的航程。這就代表,在最內圈的黑框內,飛行距離1h,來回需要2h,剩下4h的滯空時間。藍框要飛行2h,代表最大滯留時間只有2h。
單純用數學來計算,假設我們想要保持圖1黑框內隨時有1架戰機巡弋天空,一天需要24h/4h=6架次,無縫接軌的一架升空一架落地,且落地整備時間設定2小時,並假設飛行員不需睡覺或是數量超多,能完美銜接到下一輪,那麼需要幾架去輪班呢?
表1
可以發現,一輪是8小時,但我們要考量的是巡弋時間的無縫接軌,所以要將巡弋時間填滿,故表格為下。
表2
看來好像要很多,實際上只需要連續值班就好(黑心?),所以是2架。換句話說,想要2架隨時在天空,就是加倍變成4架。
那麼,倘若要維持圖1藍框內,也就是滯空2h的空域隨時有2架呢?由於滯空時間只剩下2h,整備時間一樣是2h,所以會變成下表(表3)的狀況。也就是我們需要4輪班,倘若要維持2架滯空編制,就會變成8架。
表3
至於想在綠框內進行巡弋狀態呢?基本上做不到,因為你最多抵達綠框邊界就要返回,就算只飛到藍綠框的中間,滯空時間也只剩下最多半小時,依然涵蓋不到全部。用等比級數去算就知道,想要讓綠框的邊界隨時有飛機巡弋,數量趨近無限大,別鬧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0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6.7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有史以來,人類總對飛行充滿憧憬,從伊卡洛斯的故事到達文西的筆記,我們都能看到裝上翅膀,獲得與鳥類相同能力的想像。但這也造成了現代空中戰略的一大問題,太過依賴理想與理論,而忽略技術上跟地理上的現實。
海權與其說是一個帝國統治的行為,不如說是制定秩序者需要維持的必要基礎。英國在19世紀主宰海洋,有人認為拿破崙戰爭是註解,這不如說是最後的證明,更不是大英帝國海權結束的起點。
當你想到海軍的時候,最常想到什麼概念?現代化軍艦的模組外型,一枚枚破空而去的飛彈,還是二戰電影中砲聲隆隆的巨型戰列艦,或是珍珠港到中途島那一架架騰飛而去的戰機?這些都不是海軍長久以來的樣貌,以至於我們常常誤解。
理論往往為了要具有說服力,解說的講師不想砸招牌,會刻意的避開失敗的案例,強調成功的範本,這在各行各業上也很常見。多數很棒的理念,幾乎都是基於這種適用性不完整的理論,也因為不完整跟定義不清,才能讓人目眩神迷,認為真理就在其中。
越接近現代,兩個技術相近的先進國就越不想要依靠戰爭,尤其是動用陸軍決勝負。更會想要採取其他手段,破壞敵方的後勤管理,甚至是民間組織。陸軍這個最終手段,在現代越來越像是一種備而不用,用在恐嚇意味較大的地方。
上週在臉書提到一些理論跟實務的東西,得到不少回響,但看看各位朋友的回應,似乎不少人沒抓到那個點,所以拆上中下三篇來好好談談。
有史以來,人類總對飛行充滿憧憬,從伊卡洛斯的故事到達文西的筆記,我們都能看到裝上翅膀,獲得與鳥類相同能力的想像。但這也造成了現代空中戰略的一大問題,太過依賴理想與理論,而忽略技術上跟地理上的現實。
海權與其說是一個帝國統治的行為,不如說是制定秩序者需要維持的必要基礎。英國在19世紀主宰海洋,有人認為拿破崙戰爭是註解,這不如說是最後的證明,更不是大英帝國海權結束的起點。
當你想到海軍的時候,最常想到什麼概念?現代化軍艦的模組外型,一枚枚破空而去的飛彈,還是二戰電影中砲聲隆隆的巨型戰列艦,或是珍珠港到中途島那一架架騰飛而去的戰機?這些都不是海軍長久以來的樣貌,以至於我們常常誤解。
理論往往為了要具有說服力,解說的講師不想砸招牌,會刻意的避開失敗的案例,強調成功的範本,這在各行各業上也很常見。多數很棒的理念,幾乎都是基於這種適用性不完整的理論,也因為不完整跟定義不清,才能讓人目眩神迷,認為真理就在其中。
越接近現代,兩個技術相近的先進國就越不想要依靠戰爭,尤其是動用陸軍決勝負。更會想要採取其他手段,破壞敵方的後勤管理,甚至是民間組織。陸軍這個最終手段,在現代越來越像是一種備而不用,用在恐嚇意味較大的地方。
上週在臉書提到一些理論跟實務的東西,得到不少回響,但看看各位朋友的回應,似乎不少人沒抓到那個點,所以拆上中下三篇來好好談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將像電視有黃金時段,機場也有熱門時段,當所有航空公司都搶著熱門時段, 該如何分配。 本文探討機場容量的限制,以及國際間如何協調時間帶分配,有助於提升航空運輸的效率與安全性。
Thumbnail
在載客用飛機普及之前,有一種特別的飛行器具主宰當時的天空,即飛船。利用一顆巨型的氣球,加上引擎帶動螺旋槳,成為20世紀初期主流的空中交通運輸工具。
Thumbnail
台灣一共有四個國際機場和另外十三十三個小型航空站。對於一個飛機迷而言;能看到飛機進進出出航空絕對是一大享受。台灣歷史最久、擁有軍民兩用地機場就屬於松山機場、沒想到有這麼一個飛機巷小地方存在。 松山機場飛機巷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濱江街180巷子內 ​電話: 02   87
Thumbnail
大海是很難封鎖的,二戰末期就算美軍到處擊沉日本各種船隻,但是依舊有部分船隻安全抵達。中國想封鎖台灣,如果沒有一開始類似偷襲珍珠港的全面打擊,馬上進入戰爭狀態,看到船就打的威脅,要在和平時期進行封鎖台灣,就會被台灣武力一個一個下水餃。 海上封鎖是極為消耗資源的行動,尤其台灣的海島國家是360度環海,
Thumbnail
自古以來,翱翔天際一直是人類渴望 已久的夢想。攤開飛行的歷史,從古希臘、中國與歐洲等地的歷史,都有人不斷嘗試製造出飛行工具。而到了 18 世紀,熱氣球出現,利用熱空氣密度小於冷空氣的原理,人類終於可以觸及那遙遠的天空。
成為神盾級驅逐艦停泊的軍港;全軍覆沒嗎?
Thumbnail
要研究台灣本土防衛,得對陸軍的部署方式有一定概念,不能亂套烏克蘭或以色列模式,不然會很狀況外。以公開資料就可以看出台灣陸軍的調整,相對於海空軍往外拓展,陸軍延續不少黃埔大陸軍觀念,但也必須在縮減軍力下,往陸戰隊模式轉型,提升對海對空能力。 台灣陸軍指揮層級 ★軍團:北中南三個區塊,但因為台灣西岸平
Thumbnail
是說最近有一個網路政論節目,討論到台灣的空軍戰力,邀請到的軍事專家表示,台灣的空軍戰力接近日本航空自衛隊。關於軍力的對比,有許多不同的層面,切入的角度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結論,因此在此不深入討論。倒是日本航空自衛隊一直有一個非常為人所稱道的優點,是台灣望塵莫及的,那就是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戰機妥善率..
Thumbnail
本文分析海夫吉之戰中聯軍航空力量未能充分發揮的主要原因,以及籌備反攻的過程。
這裡有五架飛機:兩架允許進場,三架在等待,連我都搞昏了。要配合地面圖來看比較清楚。過勞?塔台讓人誤會了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將像電視有黃金時段,機場也有熱門時段,當所有航空公司都搶著熱門時段, 該如何分配。 本文探討機場容量的限制,以及國際間如何協調時間帶分配,有助於提升航空運輸的效率與安全性。
Thumbnail
在載客用飛機普及之前,有一種特別的飛行器具主宰當時的天空,即飛船。利用一顆巨型的氣球,加上引擎帶動螺旋槳,成為20世紀初期主流的空中交通運輸工具。
Thumbnail
台灣一共有四個國際機場和另外十三十三個小型航空站。對於一個飛機迷而言;能看到飛機進進出出航空絕對是一大享受。台灣歷史最久、擁有軍民兩用地機場就屬於松山機場、沒想到有這麼一個飛機巷小地方存在。 松山機場飛機巷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濱江街180巷子內 ​電話: 02   87
Thumbnail
大海是很難封鎖的,二戰末期就算美軍到處擊沉日本各種船隻,但是依舊有部分船隻安全抵達。中國想封鎖台灣,如果沒有一開始類似偷襲珍珠港的全面打擊,馬上進入戰爭狀態,看到船就打的威脅,要在和平時期進行封鎖台灣,就會被台灣武力一個一個下水餃。 海上封鎖是極為消耗資源的行動,尤其台灣的海島國家是360度環海,
Thumbnail
自古以來,翱翔天際一直是人類渴望 已久的夢想。攤開飛行的歷史,從古希臘、中國與歐洲等地的歷史,都有人不斷嘗試製造出飛行工具。而到了 18 世紀,熱氣球出現,利用熱空氣密度小於冷空氣的原理,人類終於可以觸及那遙遠的天空。
成為神盾級驅逐艦停泊的軍港;全軍覆沒嗎?
Thumbnail
要研究台灣本土防衛,得對陸軍的部署方式有一定概念,不能亂套烏克蘭或以色列模式,不然會很狀況外。以公開資料就可以看出台灣陸軍的調整,相對於海空軍往外拓展,陸軍延續不少黃埔大陸軍觀念,但也必須在縮減軍力下,往陸戰隊模式轉型,提升對海對空能力。 台灣陸軍指揮層級 ★軍團:北中南三個區塊,但因為台灣西岸平
Thumbnail
是說最近有一個網路政論節目,討論到台灣的空軍戰力,邀請到的軍事專家表示,台灣的空軍戰力接近日本航空自衛隊。關於軍力的對比,有許多不同的層面,切入的角度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結論,因此在此不深入討論。倒是日本航空自衛隊一直有一個非常為人所稱道的優點,是台灣望塵莫及的,那就是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戰機妥善率..
Thumbnail
本文分析海夫吉之戰中聯軍航空力量未能充分發揮的主要原因,以及籌備反攻的過程。
這裡有五架飛機:兩架允許進場,三架在等待,連我都搞昏了。要配合地面圖來看比較清楚。過勞?塔台讓人誤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