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一部偶像劇「想見你」,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內向者的內心世界。
在這個主流是追求外向、表現的社會,內向特質相較不易被多數人理解,讓我驚訝的是編劇能想到將這一層面加入,將內向者的內心世界、生活辛苦的細微部分帶入劇情中,讓整齣劇探討的內容更充實。
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 後天塑造的人格特質?
個性是天生及後天養成的,但後天的影響可能更為深遠。
什麼因素會影響孩子成為內向者呢?
成長過程中較少可以對話的機會。
教養者管教方式較嚴肅,孩子不敢輕易表達內心想法。
每個都擁有外向及內向的一面,若生活環境較為單調或只有靜態的活動,孩子外向 特質就不易顯露出來。
內向者都擁有的敏感特質?
內向常與敏感、害羞連結在一起,但這三個是不一樣的特質,很多內向者同時擁有敏感的特質,又或者說兩者是交互作用形成的。
內向者從小需要去吸收並消化他人言語評論,在這不友善的社會中尋求生存,善於觀察的能力,以及將他人的意思過度解讀等狀況,都會讓內向者察覺到很多細微的事。而敏感特質又容易讓人想得較多,內心有很多的感受,但不會一股腦兒的釋放出來。
讓人難以察覺的冷淡情感
內向者的個性大多較內斂、安靜,在團體中往往會給人疏遠感,但其實在親近的人面前,感到舒服、喜歡的狀況下也能像外向者表現出熱情的一面。大多狀況下,在一個適合的環境下,內向者也是會想要分享與表現的。
但若成長過程中因缺乏與他人的相處,如何與他人互動、表達情感這一部分就會顯得較弱,因為在生活中並無經驗教會他們如何與人建立關係。
選擇工作內容較少與人互動的元素?
有些內向者在挑選工作時,因工作中與人相處的挫敗感,往往會考慮需要較少溝通的工作性質,但大多內向者缺乏的是閒聊的技巧,不見得是表達的能力。
我們應該做的是順從自己的潛能及興趣,在屬於自己專業的部分才能有自信地侃侃而談,若非自己的領域,即使是外向者也會避開這份需要與人溝通的工作。
不愛說話的省話一族,比起擁有伴侶,更希望一個人?
內向者喜歡向內自我探索,比起表面了解一件事物,更希望能深入探討,因此在人群中總會希望能進行深入交流更甚於一言兩語閒聊帶過的話題。
內向者需要花一些時間在思考與省思,因此一天中有獨處的時間對他們來說很更要。但人們都會渴望與人交流與相處,只是喜歡的形式不一樣,身為內向的另一半若能彼此養成一個默契,還是能達成雙方都喜歡的生活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