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類學筆記:略說經部、唯識、中觀之現前知的定義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 現前知的定義:「已離分別且不錯亂的明知。」將已離分別且不錯亂的明知安立為現前知的定義,是根據經部宗的觀點。而唯識宗及瑜伽行中觀自續派則規定其定義為:「已離分別且由堅固習氣所生的明知。」所以從定義中應該可以看得出來,唯識宗也好、瑜伽行中觀自續派也好,他們並不認為現前知一定是不錯亂的,他們認為現前知有錯亂的可能性,比方說:五根現前知。不過這個部分我們先不討論。
  • 除了這兩派之外,應成派也認為:未成佛的有情的五根知一定是錯亂知,因為它在對境時,除了顯現境之外,也會同時顯現「境是由自方所成的」,但這一點與事實不符。以中觀應成派的角度而言,所有的法都非由自方所成,但當眼根現前知在看到鬧鐘時,顯現鬧鐘的同時也會顯現出鬧鐘由自方所成、鬧鐘是自性成立的,但這一點與事實不符,所以我們說它的顯現境產生錯亂。然而,對於錯亂的認知或是錯亂的安立方式則是相同的。所謂的「錯亂」,指的就是對於顯現境產生錯亂;「顛倒」,則是對於趨入境產生錯亂,這一點沒有問題。
  • 所以這個地方提到:已離分別且由堅固習氣所生的明知。從這個定義裡面,應該就可以看得出來,唯識宗以及瑜伽行中觀自續派認為:現前知有錯亂的可能;但經部宗則認為:現前知一定是不錯亂知,它沒有錯亂知。

為何「現前知」的定義要加上「已離分別」?

  • 當我們說不錯亂的明知時,這個詞本身是不是就已經包含了「已離分別」的意思在裡面,因為不可能有一種認知,既是分別知又是不錯亂的明知。所以不錯亂的明知(或者稱為不錯亂知)一定不是分別知;如果是分別知一定是錯亂的,這就代表不錯亂的一定不是分別知。所以「不錯亂的明知」可不可以是現前知的定義?何必要加「已離分別」這幾個字?
  • 在上一世拉諦仁波切所造的《西藏佛教認知理論》,有對這個問題作進一步的解釋。它說到:把「現前知」定義為「不錯亂知」原本就已足夠。而這裡把「已離分別」也包含在定義當中,則是為了排除勝論派認為「根知」是分別的錯誤見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非魚的沙龍
136會員
616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子非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2/22
如性法師 心類學 2017 南印度 筆記
Thumbnail
2021/02/22
如性法師 心類學 2017 南印度 筆記
Thumbnail
2021/02/22
如性法師 心類學 2017 南印度 筆記
Thumbnail
2021/02/22
如性法師 心類學 2017 南印度 筆記
Thumbnail
2021/02/22
如性法師 心類學 2017 南印度 筆記
Thumbnail
2021/02/22
如性法師 心類學 2017 南印度 筆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又彼諸法同一所緣,非一行相,俱有相應一一而轉。
Thumbnail
又彼諸法同一所緣,非一行相,俱有相應一一而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