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不正常才是常態 但我們卻一再因為渴求正常而受傷-《正常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不知道我是有什麼毛病,梅黎安說,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樣。
(中略)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沒辦法讓別人愛我,我想一定是我出生的時候就有了毛病。

「正常」,一個看似平淡無奇,卻又充滿傷害力的詞。生長在自我意識逐漸成為主流的現代,我們都曾經被教育過「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但現實中的各種規範與「棒打出頭鳥」的慣習,卻讓大部分的我們膽怯於與眾不同、時時盯緊自己不能越出紅線,一直到某些契機讓我們發現,不正常才是常態,強迫正常只會讓我們受到持續傷害。
《正常人》講述的是兩位主角,梅黎安與康諾的故事。原本或許會成為青梅竹馬的他們,因為康諾的母親在梅黎安家中幫傭,及兩人在校園中的社交狀況不同,而讓關係持續處於曖昧模糊的狀態。以五年為期,作者莎莉・魯尼(Sally Rooney),讓讀者看見兩人隨著年齡增長,地位也跟著轉換,但不論是經常迎合別人的康諾,或貌似特立獨行的梅黎安,卻依舊因為他人的目光,飽受折磨。
梅黎安煮咖啡,佩姬切麵包,在盤子上擺橄欖和帕瑪火腿。伊蓮數落尼爾這一路幹的傻事,梅黎安如常笑了起來,並不是因為這些事情很好笑,而是為了讓伊蓮覺得自己受到熱情款待。
除了經常出現的「正常」一詞,小說中也經常以各種場景,表現出主角為了「禮貌」而有意識地做出與真實感受不同的行為。透過小說家刻意點出這些「言不由衷」,不僅讓人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社交場合,同時也意識到原來所謂「不想不禮貌」,其實更多是因為淺意識中想要融入社會的自我保護機制。但這樣的心態,表面上是為了避免他人受傷,有時卻可能成為傷害其他人的武器。
與柳原漢雅的《渺小一生》一般,《正常人》的情節雖然平淡日常,文字卻極具渲染力,能夠讓讀者隨著主角心境而起伏,而書的外觀設計也極富巧思。因為外界視野受到束縛的兩人,儘管纏綿悱惻,仍只能棲身於平淡無奇的制式化罐頭中,但整體的亮綠色,卻又讓本書不論與哪些書放在一起,都能快速獲得目光。或許因為優點如此之多,才會讓人對於《正常人》的結尾安排,有一種過於平凡的失落感(對於筆者而言)。
我不知道。我猜是因為我不想讓你以為我是受了傷害壞掉了還是怎麼了。我八成是怕你會不要我。

有人說:「貧窮限制想像力。」然而,或許真正限制想像力的,是我們對於「正常」的執念。就算是資訊發達、網紅滿街跑的現代,大部分的人依舊習慣透過正常獲得安全感,甚至處於「嘴上欽羨特別,卻自限於正常」的矛盾生活。追根究底,也許這樣的心態,都是因為「害怕被拋棄」的潛意識,不過隨波逐流只會讓人更容易迷失,就像小說中的主角們,這樣的我們終有一天必須面對一個問題:「當一個普通的正常人,就能得到幸福嗎?」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週介紹一本書 (國定假日不定期加碼) 主成分:臺灣文化、社會科學、歷史、文學 ⚠️不含投資、雞湯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實際走入印度街頭,研究女性無家者議題,作者程敏淑以志工的身份,實際面對面與她們對話、正視她們面臨的困境。因為居無定所,加上歧視與刻意污名化,這些女性被貼上「壞女人」的標籤,獲得父權社會默許的性別暴力,更逼迫她們必須依附於其他團體或團結,否則連睡覺都是奢侈。
雖然無法定義「臺灣人」,但若限縮「臺灣」的地理範圍中,講述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或許是個解套,而《臺灣歷史圖說》正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包含最初南島語族定居於臺灣,一直到二戰時期,或者增訂版中新增的民主化之路,身為歷史學者的作者周婉窈,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豐富的圖片,訴說了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
想買甜甜圈,店家卻在交貨前先咬了一口,讓顧客當場傻眼。投資理財平台的廣告中,對於交易佣金的生動描述,讓許多人心有戚戚焉。然而,這看似荒謬的劇情,卻是所有在台移工必須面對的現實,差別只是他們不只必須每個月吃著「被咬過的甜甜圈」,還必須在購買之前,先想辦法生出五個甜甜圈給對方。
就算未來人工智慧能夠寫文章,散文作家或許還是最不需要擔心的一群。沒有5W1H的嚴謹結構,不需要起承轉合的情節,散文所需的只是作家本身的才華,而真正優秀的散文作品,則會給人一體成型的暢快感,並驚艷於作者的創意與文采。《青檸色時代》作者林薇晨的文字,就具有如此的魅力,然而相關的介紹卻極少。
韓劇帶給觀眾歡笑、喜悅,甚至是面對現實世界的動力,激勵了無數人像韓劇主角一般,努力追尋自己的「完美結局」。然而,如此帶來希望的作品,背後卻是無數勞工被壓榨、霸凌與歧視。
以「被遺忘的『台灣元素』」作為副標,對於《老屋顏與鐵窗花》這本作品而言是再合適不過的。包含宗教、社會經濟發展、常民的共同認知及生活經驗,鐵窗花不只守護了台灣人民的居家安全,也紀錄下了最寫實的常民樣態。
實際走入印度街頭,研究女性無家者議題,作者程敏淑以志工的身份,實際面對面與她們對話、正視她們面臨的困境。因為居無定所,加上歧視與刻意污名化,這些女性被貼上「壞女人」的標籤,獲得父權社會默許的性別暴力,更逼迫她們必須依附於其他團體或團結,否則連睡覺都是奢侈。
雖然無法定義「臺灣人」,但若限縮「臺灣」的地理範圍中,講述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或許是個解套,而《臺灣歷史圖說》正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包含最初南島語族定居於臺灣,一直到二戰時期,或者增訂版中新增的民主化之路,身為歷史學者的作者周婉窈,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豐富的圖片,訴說了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
想買甜甜圈,店家卻在交貨前先咬了一口,讓顧客當場傻眼。投資理財平台的廣告中,對於交易佣金的生動描述,讓許多人心有戚戚焉。然而,這看似荒謬的劇情,卻是所有在台移工必須面對的現實,差別只是他們不只必須每個月吃著「被咬過的甜甜圈」,還必須在購買之前,先想辦法生出五個甜甜圈給對方。
就算未來人工智慧能夠寫文章,散文作家或許還是最不需要擔心的一群。沒有5W1H的嚴謹結構,不需要起承轉合的情節,散文所需的只是作家本身的才華,而真正優秀的散文作品,則會給人一體成型的暢快感,並驚艷於作者的創意與文采。《青檸色時代》作者林薇晨的文字,就具有如此的魅力,然而相關的介紹卻極少。
韓劇帶給觀眾歡笑、喜悅,甚至是面對現實世界的動力,激勵了無數人像韓劇主角一般,努力追尋自己的「完美結局」。然而,如此帶來希望的作品,背後卻是無數勞工被壓榨、霸凌與歧視。
以「被遺忘的『台灣元素』」作為副標,對於《老屋顏與鐵窗花》這本作品而言是再合適不過的。包含宗教、社會經濟發展、常民的共同認知及生活經驗,鐵窗花不只守護了台灣人民的居家安全,也紀錄下了最寫實的常民樣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本想跟她說這不是我的錯,但想到我已經跟老闆說過這話了,就忍住沒說。這沒什麼意義。無論如何,人總是多多少少有錯。──《異鄉人》,29 頁。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很怕這篇文章會有不好的示範或影響,但這裡頭有些東西是我真正想表達的。比如開頭的第一句:人如果連死都不怕,那為什麼沒有活著面對的勇氣?!這不光是質問別人,同時也是質問自己,而且是嚴厲地質問。一直到現在我對當天的兩件事情仍記憶深刻,對情變卻已逐漸淡忘,這又代表著什麼呢?!
Thumbnail
那月的陰晴圓缺,因光的反射從各角度看來都有所差異,明明是個圓形球體,卻總無法看見完整的它,即便是在完美無缺的滿月背後,同時仍會有一半的黑暗面存在。那正如《流浪之月》中的每個人,我們都想活的像是個正常人,那背後難以明說的傷口,卻始終讓我們無法成為一個社會眼中「正常」的人,因此我們只能隱藏,只能流浪。
Thumbnail
「我是正常人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但,這究竟是不是我們應該問的正確問題呢?」——莎拉‧查尼 🔖#正常怎麼來的 正常,是一個因應人口調查與統計學發展,而得出的數據結果;正常人,在西方世界指的是白人、男性、中產階級、四肢健全、順性別、異性戀;正常,是一個不佔多數卻因為醫學、科學、流行
Thumbnail
『我們害怕面對未來,也害怕面對自己』 這是一部以愛情和友誼為主題的小說,探討家庭背景、社會價值觀對年輕人的影響以及心理反應。男女主角的複雜情感糾葛讓人思索何謂正常,以及對自我展現和被愛的恐懼。此外,書中的對話反映了父權主義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以及探討個人自我認同感、歸屬感和社交接納的問題。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深刻探討了人性、情感、面對生活及態度的主題。主要角色簡慶芬不斷與自己做對比,進而對比自己與他人的生活。文章描述了她對社會期望、親友關係和自身價值的掙扎。全文透過劇中角色的掙扎,探索了人心的癥結,以及選擇的最終結果。故事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所面對的內心掙扎和選擇。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Thumbnail
康諾和梅黎安來自西愛爾蘭的小鎮,這是兩人唯一的共同點。大家都喜歡康諾,他是自信的校草,梅黎安則是獨來獨往的怪咖,沒有誰真的了解她......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本想跟她說這不是我的錯,但想到我已經跟老闆說過這話了,就忍住沒說。這沒什麼意義。無論如何,人總是多多少少有錯。──《異鄉人》,29 頁。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很怕這篇文章會有不好的示範或影響,但這裡頭有些東西是我真正想表達的。比如開頭的第一句:人如果連死都不怕,那為什麼沒有活著面對的勇氣?!這不光是質問別人,同時也是質問自己,而且是嚴厲地質問。一直到現在我對當天的兩件事情仍記憶深刻,對情變卻已逐漸淡忘,這又代表著什麼呢?!
Thumbnail
那月的陰晴圓缺,因光的反射從各角度看來都有所差異,明明是個圓形球體,卻總無法看見完整的它,即便是在完美無缺的滿月背後,同時仍會有一半的黑暗面存在。那正如《流浪之月》中的每個人,我們都想活的像是個正常人,那背後難以明說的傷口,卻始終讓我們無法成為一個社會眼中「正常」的人,因此我們只能隱藏,只能流浪。
Thumbnail
「我是正常人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但,這究竟是不是我們應該問的正確問題呢?」——莎拉‧查尼 🔖#正常怎麼來的 正常,是一個因應人口調查與統計學發展,而得出的數據結果;正常人,在西方世界指的是白人、男性、中產階級、四肢健全、順性別、異性戀;正常,是一個不佔多數卻因為醫學、科學、流行
Thumbnail
『我們害怕面對未來,也害怕面對自己』 這是一部以愛情和友誼為主題的小說,探討家庭背景、社會價值觀對年輕人的影響以及心理反應。男女主角的複雜情感糾葛讓人思索何謂正常,以及對自我展現和被愛的恐懼。此外,書中的對話反映了父權主義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以及探討個人自我認同感、歸屬感和社交接納的問題。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深刻探討了人性、情感、面對生活及態度的主題。主要角色簡慶芬不斷與自己做對比,進而對比自己與他人的生活。文章描述了她對社會期望、親友關係和自身價值的掙扎。全文透過劇中角色的掙扎,探索了人心的癥結,以及選擇的最終結果。故事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所面對的內心掙扎和選擇。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Thumbnail
康諾和梅黎安來自西愛爾蘭的小鎮,這是兩人唯一的共同點。大家都喜歡康諾,他是自信的校草,梅黎安則是獨來獨往的怪咖,沒有誰真的了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