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3/16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酸溜溜

強勢語言,會漸漸僭越,取代弱勢語言,雖是必然,也是一種滄桑,一種遺憾!
在數千年的朝代更替,夾雜異族的統治,漢族文化的正統,以其強大的底蘊,雖得以保留,但,卻也是面目已非!「酸溜溜」,它的本義:
形容味道酸。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也有平江路酸溜溜、涼廕廕、美甘甘連葉兒整下的黃橙綠橘。」
溜溜ㄌㄧ ㄡ ㄌㄧ ㄡ :在加強形容詞的疊字詞中,有「光溜溜」,「尖溜溜」,「灰溜溜」,「酸溜溜」,「烏溜溜」等,台日典紀錄的音調計有:「liu-liu」「 liu2-liu2」「 liu3-liu3」 「liuh-liuh」等,來看書證:
  1. 光溜溜:光滑的樣子。明,《西遊記·第八二回》:「山腳下有一塊大石,約有十餘里方圓;正中間有缸口大的洞兒,爬得光溜溜的。」也作「光了了」。
  2. 尖溜溜: 民國,老舍《正紅旗下》四:「晴美的陽光與尖溜溜的小風把白姥姥和她的滿腹吉祥話兒,送進我們的屋中。」
  3. 灰溜溜:民國,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八:「他的灰溜溜的臉上又現出了輕巧的笑容,從懷裡掏出菸捲和洋火。」
  4. 烏溜溜:清朝,《花月痕》第四四回:「走到月亮門外,不防廊上闌干有個烏溜溜的大貓跳將下來。」
溜溜」本來是水流的狀聲詞,如今增義為加強形容詞,可以看到最早是在元朝,也就是在蒙古人的統治後,文字,語音開始質變!反而,方言中保留比較多的漢字元素!「溜」其實是記音字,來看台語怎麼說,台日典: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