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后翼棄兵:一個憤怒女孩的救贖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是二○二○年十月底在Netflix上架的迷你影集(七集),一推出即在全球爆紅、佳評如潮,並贏得第七十八屆(二○二一年)金球獎的最佳迷你劇集、迷你劇集最佳女主角兩項大獎。我是在不久前才在Netflix上觀賞,看完後覺得很有意思,也頗多感觸,特別是片中有不少發人深省的台詞,所以又找時間重看一遍,做了些筆記。
 《后翼棄兵》改編自特維斯(Walter Tevis)的同名小說,描述一個孤兒院裡的女孩如何邁向世界西洋棋冠軍的成長故事。「后翼棄兵」這個讓人感到陌生而又好奇的詞,指的是西洋棋裡一種特殊的開局方法;對西洋棋我是完全的門外漢,但聽專家解說,它是先犧牲一些棋子(一般為兵卒),然後獲得最後勝利的策略;女主角貝絲.哈蒙就是以「后翼棄兵」開局,打敗蘇聯的博戈夫,而成為世界冠軍的。以它為書名和影集名顯然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我想不只西洋棋如此,在人生這盤棋裡,要如何拿捏「失」與「得」,正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功課。
 要了解貝絲(伊麗莎白).哈蒙的成長歷程,西洋棋是最具關鍵性的一條線索。貝絲從小就與母親相依為命,但在她九歲時,母親卻載著她做自殺式的駕駛而當場喪命,奇蹟般完好無傷的她被送到孤兒院。在孤兒院的地下室,她看到校工薛波一個人在下西洋棋,主動要求薛波教她,然後立刻入迷,為之廢寢忘食,沒多久即在各項比賽裡技壓群雄,嶄露頭角。
 當《生活》雜誌專訪她,問她是否「藉下棋來轉移心思,排遣孤單」時,她說她「不介意一個人」,西洋棋對她所代表的意義是「那是一個由六十四個方格組成的世界,我感覺在裡面很安全。我可以主宰、控制那個世界。它是可以預測的世界,如果我在那個世界裡受傷,只能怪自己。」成為孤兒的她身不由己,覺得外在世界無情而又無法理解(特別是她母親的死),但她的沉迷於西洋棋,並非消極地逃避,而是要重新建構一個她可以自行掌握、選擇與負責,讓她感到安全與滿意的世界。
 當然,會對一種工作情有獨鍾,可能還有特殊的心理含意。《生活》雜誌問她是否把西洋棋裡的「國王想成父親,皇后想成母親;分別代表攻擊與保護的角色?」也就是對自己成為孤兒的一種補償,但貝絲卻回答說:「那些只是棋子。我先注意到的是棋盤。」棋盤所構成的世界才是她關心的重點。
九歲的貝絲請求孤兒院的校工薛波教她下棋
 教她下棋的薛波顯然比較了解她。還在孤兒院時,他就從她的棋路裡看出:「像妳這種生活艱困者,會有正反兩面特質,妳有妳的天賦,卻免不了負面的代價。妳會有意興風發的時候,但妳心中有太多憤怒,妳必須非常小心。」因為她在下棋時總是擺著一副撲克臉孔,兩眼瞠視對方,毫不留情地以凌厲的攻勢前進,直到對方招架不住,棄子投降為止。這種攻擊性正如薛波所感受到的是在宣洩她心中的憤怒:她對外在世界有太多的不滿,在棋賽裡將所有人殺得片甲不留,就是她對這個世界最好的抗議。
貝絲總是兩眼瞠視對方,以凌厲攻勢讓人棄子投降
 西洋棋需要天賦,很多頂尖高手都是在小小年紀就有驚人的表現,不只在對弈時能對雙方可能的棋步做極快速的思索,而且能在腦中浮現下過的整盤棋,甚至在腦中與自己下棋;下棋成了他唯一重要的工作,全神貫注;而且嗜讀棋書,不斷從別人的經驗裡汲取巧思。貝絲正具有上面這些特質,她九歲開始接觸西洋棋,其實已有點晚了,不過她很快展現她的天賦,而且耽溺其中。
 被她擊敗而回過頭來想幫助她的哈利,雖然教她各種棋路,但也提到他所崇拜的一位十八世紀棋手,因為蒙眼和人下棋而把腦子燒壞了,被狄德羅批評:「為了虛榮心,不惜把自己逼瘋,真是愚蠢至極!」用意是勸貝絲不要太著迷於西洋棋;但接下來,當哈利對她表達愛意時,貝絲卻有點煞風景地說克坦諾斯基也蒙眼下棋,但並沒有瘋(原來這才是她心中一直在想的)。哈利最後有點失落地說,他這時才了解他並不是真正喜歡西洋棋,而決定要去當個電子工程師。因為「想贏,就要有妳那樣的執著。」
 特殊的天賦加上強烈的執著,讓貝絲「贏得」了西洋棋的無數獎盃,但也讓她「失去」了一般女孩的喜愛和歡樂。在孤兒院,當薛波介紹一位高中西洋棋社的輔導老師來認識貝絲,在對弈後驚為天人,送給她一個漂亮的洋娃娃當禮物,但拎著洋娃娃走出地下室時,貝絲卻頭也不回地將洋娃娃丟進垃圾桶。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014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紅塵阡陌:王溢嘉的人生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934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溢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要避免這種寂寞無依,最好的方法並非找些雜七雜八的事來打發時間,或期待別人能提供你什麼樂事,而是要找幾件可以自己長期經營的事情來做,讓身心得到寄託。譬如種花、攝影、畫畫等,而每天寫點東西,每年出版個一兩本書,就是我能做、又自覺有意義的事情之一。  「因為還有很多事要做,我就先不死了。」
我又來到了校園內的新生大樓和學生活動中心,當年我在這兩個地方所醞釀出來或所懷抱的心情才是我最珍惜、也最想繼續擁有或重新喚回的。當我真的照這樣做後,又想起了一些被遺忘在這裡的往事。想起來的越多,感覺就越多,一顆心也開始像年輕時候般跳動起來。
「每件贗品裡都藏有真實的一面」,這是一個資深的藝術品拍賣師的人生感悟。但當他愛上一個也說愛他甚深的女子時,他要如何辨別那女子對他的愛是真跡還是贗品?是虛假裡含有一點真實或是很多真實?電影《寂寞拍賣師》為觀眾提出了這樣一個揪心的問題,值得大家深思。
嚴格說來,我這位朋友的兒子並不是要「拯救靈魂」或「做自己」,而是想「逃避自己」。人生有很多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各有其目標,也各有「做自己」的方式。「拯救靈魂」雖然重要,但顯然不是大一新生最重要的目標,而很可能只是他逃避「考試和工作」的藉口。
我們在鄰近的桌邊坐下來,點了炸魚、薯條和DNA啤酒,邊吃邊談論劍橋的物價還有克利克。我向女兒提起克利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得到諾貝爾獎多年後,有一次接受採訪提到的「研究生症候群」:一個人在剛踏進科學研究的殿堂時,就會被人洗腦,科學發現是如何困難等等;所以,研究生幾乎不敢相信自己能有什麼科學發現。
詐騙者在說謊,被詐騙者也在說謊;壞人在說謊,好人也在說謊;存心為惡者在說謊,勸人為善者也在說謊。我們就置身於這樣一個自我欺騙與相互欺騙的世界裡,也許世界因此而顯得較美好、也較為理想;但它們最後的結果是:讓大家對「真」與「假」不再有「是非」之心,也不再認為它們有什麼價值或重要性。
要避免這種寂寞無依,最好的方法並非找些雜七雜八的事來打發時間,或期待別人能提供你什麼樂事,而是要找幾件可以自己長期經營的事情來做,讓身心得到寄託。譬如種花、攝影、畫畫等,而每天寫點東西,每年出版個一兩本書,就是我能做、又自覺有意義的事情之一。  「因為還有很多事要做,我就先不死了。」
我又來到了校園內的新生大樓和學生活動中心,當年我在這兩個地方所醞釀出來或所懷抱的心情才是我最珍惜、也最想繼續擁有或重新喚回的。當我真的照這樣做後,又想起了一些被遺忘在這裡的往事。想起來的越多,感覺就越多,一顆心也開始像年輕時候般跳動起來。
「每件贗品裡都藏有真實的一面」,這是一個資深的藝術品拍賣師的人生感悟。但當他愛上一個也說愛他甚深的女子時,他要如何辨別那女子對他的愛是真跡還是贗品?是虛假裡含有一點真實或是很多真實?電影《寂寞拍賣師》為觀眾提出了這樣一個揪心的問題,值得大家深思。
嚴格說來,我這位朋友的兒子並不是要「拯救靈魂」或「做自己」,而是想「逃避自己」。人生有很多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各有其目標,也各有「做自己」的方式。「拯救靈魂」雖然重要,但顯然不是大一新生最重要的目標,而很可能只是他逃避「考試和工作」的藉口。
我們在鄰近的桌邊坐下來,點了炸魚、薯條和DNA啤酒,邊吃邊談論劍橋的物價還有克利克。我向女兒提起克利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得到諾貝爾獎多年後,有一次接受採訪提到的「研究生症候群」:一個人在剛踏進科學研究的殿堂時,就會被人洗腦,科學發現是如何困難等等;所以,研究生幾乎不敢相信自己能有什麼科學發現。
詐騙者在說謊,被詐騙者也在說謊;壞人在說謊,好人也在說謊;存心為惡者在說謊,勸人為善者也在說謊。我們就置身於這樣一個自我欺騙與相互欺騙的世界裡,也許世界因此而顯得較美好、也較為理想;但它們最後的結果是:讓大家對「真」與「假」不再有「是非」之心,也不再認為它們有什麼價值或重要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貝絲丫頭》的作者是貝特·格林(Bette Greene),她生長在美國阿肯色州的小鎮。她的作品屢獲「美國圖書館協會最佳圖書」、「美國圖書協會兒童文學獎」、「紐約時報年度傑出圖書大獎」。《貝絲丫頭》並在1975年榮獲紐伯瑞銀牌獎。
在棋盤的每一角落,棄子不僅是一種策略,更是一門藝術。
圍棋從來都不只有勝負,勝負之外,與自己內心的恐懼較量,跨過之後那又是另一段成長故事了!
Thumbnail
表面上是網球主題, 實際上是三角關係, 更深處則是隱含人生轉變的電影。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等待是漫長的,也是可訓練的;藉由圍棋,我磨練出耐心,學會等待,也學會與人相處。「一枝草,一點露」,原先幾乎被認定不適合與同儕相處、不適合學習靜態活動的我,也找到了朋友、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Thumbnail
傳記電影《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是以愛爾蘭、法國諾貝爾文學獎者-山繆貝克特的一生為主。在獲獎當夜,劇作家貝克特試圖逃離原本典禮現場,與另一個自己對話,他們從過去談論到現在,兒時的母親、跳舞的女子、二戰的摯友、伴隨一生的妻子等。貝克特試圖找尋人生的汙點、戲謔與荒誕,跳上舞台韃靼的脫離現實主義。
Thumbnail
故事主要講述在英國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晚期一名懷有身孕的女子跳橋自殺,被科學家哥德溫撿回,利用她胎中孩子的腦袋進行移植到媽媽本身,將她當作實驗並成功復活她,讓她以全新的身份貝拉活在這個世界上。這一次的重生,讓她的心智從嬰幼兒開始,一切歸零,也拋下了前一世的束縛與苦難,今生的旅途才正要開始冒險。
Thumbnail
同樣害怕被砍頭的愛麗絲希望在不被紅心皇后發現的情況下逃離球場。尋思之間,她注意到空氣中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開始時,她感到非常困惑,但是,看了一兩分鐘後,她終於看出這是一個咧著嘴的笑﹗ ...
Thumbnail
大家走過愛麗絲跟前﹐都停了下來瞧著她﹐皇后厲聲地問道: 「這是誰?」 ...
Thumbnail
帽匠的批評成為愛麗絲的最后一根稻草。無法忍受了,愛麗絲終於遂拂袖而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貝絲丫頭》的作者是貝特·格林(Bette Greene),她生長在美國阿肯色州的小鎮。她的作品屢獲「美國圖書館協會最佳圖書」、「美國圖書協會兒童文學獎」、「紐約時報年度傑出圖書大獎」。《貝絲丫頭》並在1975年榮獲紐伯瑞銀牌獎。
在棋盤的每一角落,棄子不僅是一種策略,更是一門藝術。
圍棋從來都不只有勝負,勝負之外,與自己內心的恐懼較量,跨過之後那又是另一段成長故事了!
Thumbnail
表面上是網球主題, 實際上是三角關係, 更深處則是隱含人生轉變的電影。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等待是漫長的,也是可訓練的;藉由圍棋,我磨練出耐心,學會等待,也學會與人相處。「一枝草,一點露」,原先幾乎被認定不適合與同儕相處、不適合學習靜態活動的我,也找到了朋友、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Thumbnail
傳記電影《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是以愛爾蘭、法國諾貝爾文學獎者-山繆貝克特的一生為主。在獲獎當夜,劇作家貝克特試圖逃離原本典禮現場,與另一個自己對話,他們從過去談論到現在,兒時的母親、跳舞的女子、二戰的摯友、伴隨一生的妻子等。貝克特試圖找尋人生的汙點、戲謔與荒誕,跳上舞台韃靼的脫離現實主義。
Thumbnail
故事主要講述在英國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晚期一名懷有身孕的女子跳橋自殺,被科學家哥德溫撿回,利用她胎中孩子的腦袋進行移植到媽媽本身,將她當作實驗並成功復活她,讓她以全新的身份貝拉活在這個世界上。這一次的重生,讓她的心智從嬰幼兒開始,一切歸零,也拋下了前一世的束縛與苦難,今生的旅途才正要開始冒險。
Thumbnail
同樣害怕被砍頭的愛麗絲希望在不被紅心皇后發現的情況下逃離球場。尋思之間,她注意到空氣中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開始時,她感到非常困惑,但是,看了一兩分鐘後,她終於看出這是一個咧著嘴的笑﹗ ...
Thumbnail
大家走過愛麗絲跟前﹐都停了下來瞧著她﹐皇后厲聲地問道: 「這是誰?」 ...
Thumbnail
帽匠的批評成為愛麗絲的最后一根稻草。無法忍受了,愛麗絲終於遂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