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來自非洲奈及利亞的作家阿迪契,如何躍升成全世界的女權領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來自奈及利亞的作家阿迪契不只是說故事的人,更是全球講述女性平權的意見領袖。 圖片來源:截取自Youtube。
假若你尚未聽過全球知名、獲獎無數的奈及利亞作家奇瑪曼達.恩歌茲.阿迪契女士(Chimamanda Ngozi Adichie)在 YouTube上的任何一場演說,那我在此向你鄭重推薦她的演講。不論是她 2015 年在衛斯理學院、2018 年在哈佛大學、2019 年在耶魯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談話,或是擁有千萬點閱率的TED演說,都非常精彩、引人入勝,值得聆聽。
我深刻認為,阿迪契是一位極出色的演說家,一位非常會說故事的人。身為作家,阿迪契一直深信「故事是有力量的」。她認為,故事可以改變或形塑一個刻板印象,可以讓人自信自尊,不會妄自菲薄,更能使人深化對自我的認同。

為女權發聲,感動千萬人的演講

2009年,她的首場TED演說〈故事單一化的危險性〉 (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就造成了轟動。她在演說中直指白人社會如何看待非洲環境,講述擁有權勢者、或具有文明優勢的一方,如何帶著偏見看待弱勢族群與世界其他角落,並提到自己也曾因別人的貧窮,而錯估了他們的潛能與生活技巧。阿迪契的這場演說,至今在TED的網站上已累計達近2,700萬點閱,在 TED 的 Youtube 平台也有近850萬的觀看次數,成為點閱率最高的講座之一。
阿迪契點閱人數總計3千多萬的TED演說〈故事單一化的危險性〉 (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
3年後,阿迪契應親友之邀,再度為TED講述了〈我們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這場演說再次引起熱烈討論與廣大迴響,創下千萬次的高點閱(TED官網近470萬次、Youtube上超過 670萬次)。隔年(2013年),美國超級巨星、熱門歌手碧昂絲(Beyoncé)將阿迪契有關女性主義的部分演說內容放入年度出版專輯歌曲〈完美無缺〉 (Flawless) 中;爾後法國時尚品牌奧克麗絲汀.迪奧(Christian Dior)的義大利籍設計總監瑪莉亞.嘉西亞.基烏理(Maria Grazia Chiuri)也將這場演說的講題「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設計印製在迪奧的T恤服飾上。
讓阿迪契躍升成為女性主義代表的演說〈我們都應該成為女性主義者〉(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觀看人數總計破千萬人次。
高點閱數以及深具啟發性的演講影片,促使阿迪契將演說內容編寫成集,於2014年出版,讓一向被視為女性平權先鋒的北歐瑞典,選擇將這本《我們都該是女性主義者》(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木馬文化將於2021年出版)贈送給當時所有16歲的瑞典學生。
阿迪契在2015年被美國《時代雜誌》(Time)評列為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並在2013、2019年兩度被《新非洲人雜誌》(New African)評介為非洲百大影響力人物。何以這樣一位來自非洲大陸的奈及利亞作家、19歲之前都在西非受教育成長的女性,能在過往20年內躍升成為全球講述女性平權的意見領袖?成為今日女性平權觀念推廣的最佳發言人與代表人物?

從小看見性別不合理,她將質疑與挑戰帶向世界

阿迪契出生於奈及利亞埃努古州(Enugu),在屬於奈及利亞三大部族之一的依博族(Igbo)傳統文化裡成長到19歲。若說北歐國家與紐西蘭是全球性別平權的最佳落實區,那非洲、亞洲等地的許多國家,則對性別平權的概念仍有著極大的排斥與衝擊。長久以來的古老文明並未將「平權」視為其文化內涵,在古老傳統的包袱下,性別有著世世代代的差別待遇。
依博族傳統對女性的壓迫與不重視,就讓阿迪契在成長時期對於很多事情感到不合情理。包括社會對於女孩的期待、賦予男孩的責任與期許,以及對於女孩的教養方式等等。傳統文化裡有眾多身為女性無法承擔的角色,以及不能被賦予的職責期待,這種種差距,都讓阿迪契自小就充滿質疑並亟欲挑戰。
在非洲跟亞洲,女性往往僅被期待結婚生子,認為這就是她們人生的全部目的。阿迪契在著作《親愛的伊傑亞維萊》(Dear Ijeawele, Or A Feminist Manifesto in Fifteen Suggestions)一書中就提到,一回教會嬰兒受洗日,有位賓客寫下對 3個月大女嬰的祝福竟是「希望妳能擁有好丈夫」,似乎女孩一出生,最好的命運就是擁有一個好歸宿。阿迪契質疑,如果今天是男嬰,這位賓客一定不會祝福他「擁有一個好的太太」吧!
她同樣質疑,為什麼我們從沒教養兒子要嚮往婚姻,卻自小教育女兒要了解婚姻的重要性?為什麼我們要女兒做家事,卻不告訴兒子這些家事對他也很重要?為什麼我們總是要女兒不要野心太大,以免日後會造成她身邊男性的壓力?為什麼我們一直教育女孩要被喜愛,卻要男孩壓抑他的情緒?為什麼男性一定是資金的來源者,為什麼有些角色只有男性可以擔任?
成長環境的性別衝突與差距,歷經國家軍事衝突與政變,身處至今仍由男性主導、女性地位多來自婚姻關係的奈國社會,阿迪契自小在和諧愉悅的知識份子家庭環境下長大,因此擁有更廣闊的教育、自信與愛,形塑出她所具備的能力。經歷過不同文化衝擊的她,在 19 歲前往所謂「進步」的美國留學,卻赫然發現美國社會對非洲大陸與人民的偏見,並也發覺美國擁有許多性別平權和種族上的問題。
2003年,阿迪契以 26 歲的年輕作家之姿,出版了第一本備受矚目、獲得與入圍多項文學獎的小說《紫木槿》(Purple Hibiscus)。小說裡深切關注後殖民時期奈及利亞婦女所受到的不同形式生活壓迫、排斥與苦難。故事最後顛覆了男性壓迫下的性別統治,重新喚醒、展開新的生命發展,被譽為非洲女性主義的身影。阿迪契隨後又出版了數本不同故事情節、時代背景的作品,已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出版。對照與反思、親身經驗與自省,讓阿迪契日後能夠屢次為女權與弱勢發聲,更以作家身份,透過不同平台與網路傳播,成為一位出色的演說家與倡議者。
阿迪契 (Adichie)被受全球矚目、獲獎無數的作品集。攝影:陳之華。

溫和、實際的女性主義者

我以為,阿迪契之所以能成為女性平權的重要推動者,無疑是她重新再為所謂的女性平權下了新定義,讓它更符合人性,更溫和、實際,並更與時俱進的跟上時代的步伐。
她的表達,修正了大家對於女性平權的刻板印象,改變人們眼中女性平權就是激進份子、不能擁有女性特質,不准裝扮、化妝、結婚,甚至必須討厭男性而獨尊女性,以維護自身的女性保障等等形象。她的發聲,讓大家重新去思考,我們該如何去教養男孩與女孩,重新去定義不同性別應該擁有的力量,並強調透過教育,我們才有機會改變文化,並進而改變觀念與思維。
所謂女性主義者,當然是快樂健康、忠於自我的幸福族群;而女性主義也絕非僅是現今產物,而是自古以來任何生命在追求自我價值時,所必然會追尋的目標與意義。來自非洲的阿迪契,在21世紀的今天,為女性主義作了溫和而堅定的演繹。
本文發表於作者 陳之華 在「獨立評論@天下」新專欄:站在世界的不同角落 【本文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文章原始來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0會員
36內容數
朋友笑稱,我家是酷熱極冷地都待過,搬遷澳洲前,又有朋友說,你們五大洲都去了。最初想以澳洲為專題,以為南北半球就在轉角處;去年再度重返非洲,遷移旅居、東瞧西看、多元多樣已然是我一直以來的日常。專題暫以橫跨世界不同角落的各類觀察、行旅生活、藝術文化、在地研究、跨洲觀點等為主,也包括生活的其他面向與各式札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之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天,深覺欽瓦.阿契貝之於奈及利亞,就如同西貝流士之於芬蘭,或葛利格之於挪威。 阿契貝打破了非洲人不能也不會寫小說的迷思。1950年代,就以忠於自己的寫作模式,將自身依博族的傳統文化與語言納入作品裡,使它們擁有和殖民地宗主國語言文化相同的地位。他的作品不只改變非洲現代文學,也改變了世界文學的樣貌。
人們總因不了解,而顯得對某些國家地區無知、漠然,進而產生誤解。即便現今世界已然趨於平坦,甚或已接近無國界,但人們對世界各地的認識,有時仍會被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自我設限,甚至被自以為是的想像誤導。 但這些偏見及戴著眼罩看世界的態度,無疑會錯估許多事物與情勢,更會錯過人文知識交流時的珍奇寶物。
有天,深覺欽瓦.阿契貝之於奈及利亞,就如同西貝流士之於芬蘭,或葛利格之於挪威。 阿契貝打破了非洲人不能也不會寫小說的迷思。1950年代,就以忠於自己的寫作模式,將自身依博族的傳統文化與語言納入作品裡,使它們擁有和殖民地宗主國語言文化相同的地位。他的作品不只改變非洲現代文學,也改變了世界文學的樣貌。
人們總因不了解,而顯得對某些國家地區無知、漠然,進而產生誤解。即便現今世界已然趨於平坦,甚或已接近無國界,但人們對世界各地的認識,有時仍會被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自我設限,甚至被自以為是的想像誤導。 但這些偏見及戴著眼罩看世界的態度,無疑會錯估許多事物與情勢,更會錯過人文知識交流時的珍奇寶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若將《內在革命》視為女權運動的宣傳品,便小看了此書和它的作者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本書並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成長與自覺,而是一個人的成長與自覺,只不過主角剛好是女權動領袖而已。 依據史坦能自訴的過往,她是個非常活耀的女權運動領導人物,想必擁有相當大的媒體影響力,但,她卻在暫卸第一線工作之餘,重新檢證自
Thumbnail
歷史不僅會審判我們總統的作為,更會評判我們是否讓種族主義政黨執政。 -83歲女作家,安妮·艾諾
Thumbnail
前言 小編最近看了Youtuber飽妮的影片〈安海瑟薇討人厭的真正原因。〉頗有感觸。本葉將根據該集影片討論作為延伸,有興趣歡迎自行服用。 先談重點,女性的情緒價值,是社會期待 目前大多數的社會,對男女的社會期待還是有那麼一點相似。年紀會變,環境會變,人會變。但社會要變,可能要好多世代。 不同
Thumbnail
我想分享我在TED看到一個英文演講很厲害的女生叫做 Shadé Zahrai 我一聽她講話就被吸引了... 她講話讓我很想聽下去耶! 講稿看得出來是非常縝密規劃過的 : 理性跟感性交錯  論述跟舉例穿插 她講話的抑揚頓挫,聲音跟臉部表情的控制力也非常強,有力量又不會太強勢...
Thumbnail
作為一本類似傳記性的著作,《最強女首相柴契爾夫人:女性身分挑戰父權體制,以婦女之姿站上政界巔峰,席捲英國政壇成為傑出領袖》(以下簡稱《最強女首相柴契爾夫人》)或許是一本還算可以的入門選擇。
Thumbnail
本文就女性的典範、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追溯,探討了DEI與婦女意識的三個連結點、DEI相關的五大挑戰和人資工作者在DEI中的重要角色。引用了管理學家約翰·科特和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的話,強調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是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並呼籲男性積極參與推動性別平等。
Thumbnail
埃及豔后全名為克麗奧佩脫拉七世·費洛巴托,埃及豔后則是一個對他帶有既定印象的稱呼,關於他的傳奇人生,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靠著美色爭權的“花瓶”,也有人認為他足智多謀,能被稱之為獨立女性的先鋒,而如同標題所見,我認為他是一個“不會被完全支配的女人”。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瑪蒂達終於和母親團聚,然而在法律和傳統都不支持的情況下,兩個女人如何服眾?如何治理廣大的領土?熱衷於宗教生活的瑪蒂達,敘任權之爭的衝突升溫將讓她陷入何種困境?又實現何種為人稱道的事蹟?
Thumbnail
#阿加莎是誰# 原名阿加莎·克裏斯蒂,是20世紀全球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偵探小說作家,被譽為“偵探小說之母”。 她的作品不僅在文學領域具有極高的成就,還在戲劇、電影、電視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若將《內在革命》視為女權運動的宣傳品,便小看了此書和它的作者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本書並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成長與自覺,而是一個人的成長與自覺,只不過主角剛好是女權動領袖而已。 依據史坦能自訴的過往,她是個非常活耀的女權運動領導人物,想必擁有相當大的媒體影響力,但,她卻在暫卸第一線工作之餘,重新檢證自
Thumbnail
歷史不僅會審判我們總統的作為,更會評判我們是否讓種族主義政黨執政。 -83歲女作家,安妮·艾諾
Thumbnail
前言 小編最近看了Youtuber飽妮的影片〈安海瑟薇討人厭的真正原因。〉頗有感觸。本葉將根據該集影片討論作為延伸,有興趣歡迎自行服用。 先談重點,女性的情緒價值,是社會期待 目前大多數的社會,對男女的社會期待還是有那麼一點相似。年紀會變,環境會變,人會變。但社會要變,可能要好多世代。 不同
Thumbnail
我想分享我在TED看到一個英文演講很厲害的女生叫做 Shadé Zahrai 我一聽她講話就被吸引了... 她講話讓我很想聽下去耶! 講稿看得出來是非常縝密規劃過的 : 理性跟感性交錯  論述跟舉例穿插 她講話的抑揚頓挫,聲音跟臉部表情的控制力也非常強,有力量又不會太強勢...
Thumbnail
作為一本類似傳記性的著作,《最強女首相柴契爾夫人:女性身分挑戰父權體制,以婦女之姿站上政界巔峰,席捲英國政壇成為傑出領袖》(以下簡稱《最強女首相柴契爾夫人》)或許是一本還算可以的入門選擇。
Thumbnail
本文就女性的典範、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追溯,探討了DEI與婦女意識的三個連結點、DEI相關的五大挑戰和人資工作者在DEI中的重要角色。引用了管理學家約翰·科特和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的話,強調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是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並呼籲男性積極參與推動性別平等。
Thumbnail
埃及豔后全名為克麗奧佩脫拉七世·費洛巴托,埃及豔后則是一個對他帶有既定印象的稱呼,關於他的傳奇人生,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靠著美色爭權的“花瓶”,也有人認為他足智多謀,能被稱之為獨立女性的先鋒,而如同標題所見,我認為他是一個“不會被完全支配的女人”。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瑪蒂達終於和母親團聚,然而在法律和傳統都不支持的情況下,兩個女人如何服眾?如何治理廣大的領土?熱衷於宗教生活的瑪蒂達,敘任權之爭的衝突升溫將讓她陷入何種困境?又實現何種為人稱道的事蹟?
Thumbnail
#阿加莎是誰# 原名阿加莎·克裏斯蒂,是20世紀全球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偵探小說作家,被譽為“偵探小說之母”。 她的作品不僅在文學領域具有極高的成就,還在戲劇、電影、電視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