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洋名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I'm Xin Fang.這個名字我一輩子都記得
朋友的小孩被送去兒童美語補習班,外籍教師第一步就要小朋友取個英文名字,朋友問我意見取什麼洋名字,有深度、有內涵、有意義,又容易記。
我想起我的第一個英文名字,是我在大二那年,一門學校的必修課「英文會話與聽寫」課程上,那個我已經完全忘了老外老師給我取的。
我記得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上全英文的課程,那個老師會說點中文,他第一堂課就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個英文名字方便讓他與我們對話,那是台灣還是個很封閉的地方,外國人很少,我們更沒需要一個英文名字,所以大家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個景象老師應該很有經驗,他一點也不驚訝的說:「那我幫你們取好了。」於是老師開始從男生開始,一一點名,你是約翰、你是彼得、你是西門、你是保羅.......,我心想老師正在召喚他的十二門徒,到我的時候,十二門徒除了猶大之外都用盡了,老師亳不遲疑地說:「你是亞當。」
我心想老師待我真好,讓我當第一個吃到禁果的男人,至於是不是人類始祖,我其實並不太在意。
其實這其中還有個插曲,有個一向很痞子的男同學,跟老師說,我有個英文名字,叫Jesus,老師臉一沉,立馬說:「Hell no」。這個仇他記很久,那個痞子學期末就被當了。
女生自然是從瑪麗、喬安娜之類的,我就這樣當了一年的亞當,之後就沒再用過。
到畢業後,有一度我計劃留學,於是到了美語補習班報到,當然也是老外老師,然後一開始也是一一問大家的英文名字,那是很大的一班,有四、五十人上課,還沒輪到我就已經有好幾個約翰、亞當,我心想這些教英文的老外還真懶,還是西方人的名字,實在沒幾個可挑的。這當然不行,同名的都要改,於是我又換了個英文名字,這個名字其實我後來也從來沒用過,就不提了。為什麼之後我從來不用,這個那個班上有位女同學的表現出來氣勢有關。
當老師問她的英文名字時,她說:「I'm Xin Fang.」(心芳?欣方?我不知道,後來我也沒認識她,不過這個名字我一輩子記得)。「Xin Fang?」老外皺起眉頭,「No,No, You must have an english name.」這個女生還是酷酷的回應說:「My name is Xin Fang. You just call me like this.」老師聳聳肩,沒再說什麼,以後都是叫她Xin Fang。
這真是太酷了,雖然當時我還是乖乖取了英文名字,主要也是我的中文名字直接拼音成英文時,會不好唸,也不好聽。而且那時是30年前,許多老外還不太熟悉如何發出單音節的漢字,對他們而言是有難度。
不過30年河東,現在大部分的老外想賺中國人錢,對單音節的漢字已不再那麼陌生。我跟我朋友說:「我給你的建議就是,把小孩名轉成漢語拼音就行啦,不必再當使徒啦。」
avatar-img
5會員
25內容數
我當了30年的小編,我從平面媒體時代,到網路媒體時代,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待在新聞編輯室,這個自我的感悟其實得來得很晚,我在2010年看到HBO的Newsroom這齣美劇我才知道我自己其實就是在一間Newsroom裡,雖然我不是做電現在我離開了這個行業,有一些回憶,有一些感想、心得與遺撼,我想紀錄一些浮光片影、雪泥鴻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趙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父親小時候應該也摘過它的芽,念念不忘應該就是它的味
有一次我問他,你怎麼會來台灣,他說為了一部電影,我很驚訝問說什麼電影有這麼大的吸引力,他說:「Farewell My Concubine。」
據說在康德散步的哲學家小徑上的家庭主婦,在康德經過她家門口時調整時鐘。
看完了《后翼棄兵》,我才想起來,其實我是會下西洋棋的 看完了《后翼棄兵》,我才想起來,其實我是會下西洋棋的,至少是半個世紀前的我,現在的我,已經完全忘記西洋棋的玩法,畢竟,我學與下西洋棋的時間,只有三天。
父親小時候應該也摘過它的芽,念念不忘應該就是它的味
有一次我問他,你怎麼會來台灣,他說為了一部電影,我很驚訝問說什麼電影有這麼大的吸引力,他說:「Farewell My Concubine。」
據說在康德散步的哲學家小徑上的家庭主婦,在康德經過她家門口時調整時鐘。
看完了《后翼棄兵》,我才想起來,其實我是會下西洋棋的 看完了《后翼棄兵》,我才想起來,其實我是會下西洋棋的,至少是半個世紀前的我,現在的我,已經完全忘記西洋棋的玩法,畢竟,我學與下西洋棋的時間,只有三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3年年初,第一次被委託「接放學」任務,親姐將一張名片大小般的接送卡交付予我,上面寫著姪兒的名字班級。 姐一再叮囑要將卡片帶出門,她已事先通知幼兒園的老師,到現場出示卡片即可。 提早下班,走去幼兒園時,門口的指揮交通的大哥先問了我的身份,我告知完後,轉而走向門口拿著麥克風的女老師,一聽聞名字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時間回到高中時期,我的高中是讀建教合作班餐飲科。也就是三個月在外實習三個月在學校,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我沒有所謂的寒暑假。我的高中寒暑假都必須在學校上課。 當時如果要進入建教合作班,需要先去學校與學校合作的餐廳面試。如果面試成功也代表著正式進入到學校就讀,就不需要再參加考試那時候的考高中是叫做基測。而
Thumbnail
林靜修,是我的名字,也是爸爸媽媽給予我的禮物,更是一種對我的期盼,希望我長大後既文靜又含有修養。 但是說真的,我討厭這個名字。你們也知道,有「修」這個字,就等於被賦予了一個極度讓人討厭的綽號──老不修。直至國小畢業,我就像被困在一個永無止盡的笑話中,無法擺脫。
Thumbnail
今天的故事是一個聰明絕頂,卻常常沒在上課的學生,他叫陽陽。他的個性和行為很常被排擠,在營隊裡也闖了很多禍。
Thumbnail
Chapter 1  在我的眾多學生中, 有一位奇耙, 他的暱稱為 Student, 因為我們的第一堂課他光是 student & study 的發音都分不清, 而且 student 這個字念了兩小時還發不出來, 所以就以 student 來稱呼他, 他去年國中畢業後就開始上澳洲中小學入學考 AE
Thumbnail
我和一位沖繩的同學成為了語言交換的夥伴。美其名啦,因為我的日文很爛,只能單方面陪她講中文。 這位同學小我兩歲,叫做「若葉」,有個非常好聽又奇怪的姓氏——「伊是名」,剛看到的時候整個被驚艷:「天!這姓氏怎麼這麼美啊!」
很小的時候我就會認字了。雖然可能會「筱」、「小」不分、因為前者不認識,而後者讀音與家人的名字「筱」雷同,讓當時測驗我的家人哄堂大笑。又或者是在國中英文課本上教mother,而我立刻想到model… 小學低年級的老師看到我的國語文潛力。 單字給我想像力 高中時的英文課本出現barbarian這
Thumbnail
這樣的英文當課文,這樣的中文當翻譯,這樣的西方人文小常識,這樣的有心做事蕭博士,來教教臺灣小學英文,來勸勸臺灣的孩子,別再死背單字苦學文法猛做考題,難道不是件很合適的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3年年初,第一次被委託「接放學」任務,親姐將一張名片大小般的接送卡交付予我,上面寫著姪兒的名字班級。 姐一再叮囑要將卡片帶出門,她已事先通知幼兒園的老師,到現場出示卡片即可。 提早下班,走去幼兒園時,門口的指揮交通的大哥先問了我的身份,我告知完後,轉而走向門口拿著麥克風的女老師,一聽聞名字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時間回到高中時期,我的高中是讀建教合作班餐飲科。也就是三個月在外實習三個月在學校,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我沒有所謂的寒暑假。我的高中寒暑假都必須在學校上課。 當時如果要進入建教合作班,需要先去學校與學校合作的餐廳面試。如果面試成功也代表著正式進入到學校就讀,就不需要再參加考試那時候的考高中是叫做基測。而
Thumbnail
林靜修,是我的名字,也是爸爸媽媽給予我的禮物,更是一種對我的期盼,希望我長大後既文靜又含有修養。 但是說真的,我討厭這個名字。你們也知道,有「修」這個字,就等於被賦予了一個極度讓人討厭的綽號──老不修。直至國小畢業,我就像被困在一個永無止盡的笑話中,無法擺脫。
Thumbnail
今天的故事是一個聰明絕頂,卻常常沒在上課的學生,他叫陽陽。他的個性和行為很常被排擠,在營隊裡也闖了很多禍。
Thumbnail
Chapter 1  在我的眾多學生中, 有一位奇耙, 他的暱稱為 Student, 因為我們的第一堂課他光是 student & study 的發音都分不清, 而且 student 這個字念了兩小時還發不出來, 所以就以 student 來稱呼他, 他去年國中畢業後就開始上澳洲中小學入學考 AE
Thumbnail
我和一位沖繩的同學成為了語言交換的夥伴。美其名啦,因為我的日文很爛,只能單方面陪她講中文。 這位同學小我兩歲,叫做「若葉」,有個非常好聽又奇怪的姓氏——「伊是名」,剛看到的時候整個被驚艷:「天!這姓氏怎麼這麼美啊!」
很小的時候我就會認字了。雖然可能會「筱」、「小」不分、因為前者不認識,而後者讀音與家人的名字「筱」雷同,讓當時測驗我的家人哄堂大笑。又或者是在國中英文課本上教mother,而我立刻想到model… 小學低年級的老師看到我的國語文潛力。 單字給我想像力 高中時的英文課本出現barbarian這
Thumbnail
這樣的英文當課文,這樣的中文當翻譯,這樣的西方人文小常識,這樣的有心做事蕭博士,來教教臺灣小學英文,來勸勸臺灣的孩子,別再死背單字苦學文法猛做考題,難道不是件很合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