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人就像電視劇
觀察每個人拿筆的方式,發現有些人常會在某些菜色出現在營養午餐時面露難色,老師在講台上眉毛輕皺.......
有很多細微的動作或是人臉上短暫出現的喜怒對我而言都是理所當然的應該去注意的,雖然在群體生活中我不常扮演「討好者」的角色,我卻發現了大部分人不會去注意到的細節,也因此大家都喜歡和我聊天,因為我總能很準確地說出他們的想法和情緒。
這對我來說沒什麼,我平常就在觀察他們一舉一動,就好像每天都看著的電視劇一樣,對裡面的每個角色我都很熟悉,也因此每當我感受到身邊大人的負面情緒即將溢出時,我都特別緊張,也對那些不會閱讀空氣的同學們感到頭痛。
對於情緒特別敏感的好處
或許是因為出生在大家庭裡,在我印象中每個周末家裡都會聚集一票親戚朋友,我總在大家高聲討論的嘈雜聲中醒來,我喜歡觀察每個人的表情,某個叔叔說了什麼話之後,另一位女性長輩鼻子隨即噴出一個氣音,聽起來十分不屑;
父親的姊妹坐在客廳的中央高談闊論,批評其他兄弟姊妹的不是,母親坐在角落不發一語,但眉頭深鎖,我感受到她不同意這一段言論,卻也不想打斷發言者的興致,只好百無聊賴地玩弄我的小手。
長期養成觀察人的習慣之後,每到一個新的環境我總喜歡先默默的站在一旁觀察大家,去熟悉每個人的脾氣和習慣之後才發言。
除了對情緒特別敏銳之外,我也承襲了母親的身教:細心對人,身為一個直接和大家庭裡的長輩,也就是我奶奶住在一起長達近三十年的媳婦,母親不僅將奶奶的習性掌握透徹,甚至連常回家探望奶奶的親戚們的喜好和偏愛的菜色也都記得一清二楚。也因此母親常被親戚們稱讚,雖然我無法斷定這樣的讚美是否只是他們用來逃避責任的話術。
情緒過敏人的煩惱
這麼會讀別人心思和替對方著想的母親在我眼裡看來雖不軟弱,卻常以他們為第一考量,而犧牲或忽略自己的感受,是我比較不能忍受的!
於是在家中我藏起這個和母親一樣敏感的人格,反向塑造一個不考慮他人想法,我行我素的角色,除了能免除一些麻煩之外,也讓自己避免走向和母親一樣濫好人的路。
對我來說,情緒過敏和濫好人其實是可以放在一起討論的,因為情緒過敏,又不想要得罪人,所以變成濫好人。
我深知這個輪迴在我們家不斷的發生,所以我不希望自己重蹈覆轍,我試著忽略這些不會影響我生活或心情的其他不重要角色,只把心力放在我在乎的人生上。
然而在外與人交際,仍免不了這樣的狀況。因為主管的一句話會擔憂許久,就怕他突然丟出離職信,結果新的一週開始後他看起來又好像沒事了一樣;
因為家長傳來的一個疑問句感受到後面的質疑和不悅,所以想了千方百計來應付之後的狀況,事實證明這些準備和預設是正確的,也因提前預備所以順利解除了危機。
情緒過敏症雖幫助我在職場上屢屢化險為夷,但情緒過敏症雖幫助我在職場上屢屢化險為夷,但也讓我陷入重重的焦慮中,因為不敢大意,所以時常超譯我感受到的情緒,讓我只要是身處公共場合,永遠無法鬆懈心情,不去觀察別人的臉色。
過敏的後遺症
這樣過於敏感的覺察力使壓力只能轉向原先茂密黑亮的頭髮,雖然依舊茂盛,但才二十六歲的我頭頂已有明顯的白髮,甚至在同學聚會時都會被大家消遣,問我事業到底做多大,怎麼年紀輕輕白髮就如此猖狂的亂冒?
有趣的是,在我邊解釋這只是少年白的同時,我還在以目光掃射每個出席的同學,看看誰的表情比較黯淡,推測大家在工作上的狀況,誰的臉色比較凝重,需要被關懷。
情緒過敏的人們經常碰見一種問題:感知不到自己正在承受壓力。
也因如此每當我們身體出現狀況時,才會驚覺是這陣子工作太繁忙,已經超出能負荷的範圍。也常失眠或睡眠品質低落、突如其來生一場大病,因為我們花了大把時間去關心別人,卻忘了要好好照顧自己。
嘗試改善的方式
情緒其實是表現人最真實感受的第一反應,也因此不能視作當事人最後的決定或想法。
面對他人,試著去了解對方的情緒和想法固然重要,但要是因此讓自己產生了壓力和困擾那就本末倒置,因為理解他人的初衷就是想讓彼此相處起來更融洽,如果反而在自己的身上累積了太多不必要的負能量,也會影響到他人不是嗎?
每天晚上將心情記錄下來,寫成日記,邊寫邊整理思緒,對於改善情緒過敏相當有效。因為要將想法化做文字寫出來的同時需要去選擇適當的詞句,而往往在這個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很多時候都是過慮了,寫下來之後才明白其實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嚴重。
若是因為身邊較為親密的對象讓自己感受到負面的情緒,我也會試著寫成文字去和對方溝通,不管到最後的結論是好是壞,至少不會放在心裡變成懸念,大腦也不會無時無刻的在想這些光靠自己得到的資訊無法得到答案的問題。
我依舊喜歡自己敏感的情緒,觀察別人一直以來都是件很有趣的事,只是現在我會有意識地告訴自己不需要過度敏感,因為很多時候連自己無意間都會做出和真正想法不同的反應了,不必要去過度放大別人的一舉一動,讓自己過得更舒心一點,才是最好治療情緒過敏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