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致勝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閱讀隨筆
你對自身性格的認知,有很大部分其實是源自於「心態」,那些阻礙你發揮潛能的東西,很多也可能是源自於心態

心態的意涵

每個人心中都有著「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兩種成分,定型心態認為人的素質無法改變,基於天性,這種心態使我們總是急於證明自己;而成長心態則認為可以透過努力、策略與他人的幫助,培養並加強基本素質;我認為兩種心態都有存在的理由,在茹毛飲血的時代,因為資源匱乏,定型心態能夠使族群迅速決定個體的優勢與劣勢,透過天擇,將剩下擁有相對優勢的素質 (通常是生理或外在);而成長心態則是因應文明與精神的發展,有富足的資源與空間進行能力的發展與開發,使我們能夠突破他人對我們的印象。

心態使然

定型心態者通常不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或尋求幫助有什麼用,而成長心態者即便受到難過,他們仍然願意嘗試,正面迎接挑戰,繼續努力下去。但兩種心態如同光譜般同時存在於個人心中,會因為個人擅長或經歷而有所不同。
當我們教導人們成長心態,強調人的素質可以發展、成長時,人們會認為努力及挑戰有其價值,而這種信念將引發你許多不同的想法與行為,把你帶往截然不同的路途上。
你可以有所選擇,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信念,也就是一種想法;當你處在素質定型的世界觀成功就是要證明自己聰明或能幹,用盡一切方法證明自己,搞不定就沒興趣;當你處在成長型世界觀,素質是可以改變的,成功只是自我能力的延伸,去學習新的東西,因挑戰而成長。

低度努力症候群

在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可能充滿信心,但努力還是失敗,往往使我們沒有任何藉口,也往往導向我們對自己的否定與各種負面想像,這是定型心態者最害怕的事,因為「努力使我們喪失藉口」,大腦為了騙過自己,最後只剩下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認定「資質優異者不需努力」;成長心態者會認為,「低度努力才有重大風險」,你是否曾深切想要某個東西,卻不願意盡力去嘗試,「我原本可以…」 是一句令人心碎的話。

勇敢接納

成長心態使我們努力突破與成長,但努力確實不等於一切,也不是所有努力都生而平等 (例如先天資源高者努力成功的機會較高),但這並不等於我們不需要努力,成長心態談的是個人成長,而不是勝過他人,你可以發展你的技能,但至於想不想著麼做取決於你;成長心態也不代表一切都應該改變,我們都必須全然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信心不是改變的要件,但成長心態是改變的起點。
我們不必總是聰明,但是總可以透過努力而成長,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有天生能力強弱的情況,但過度強調學習者「聰明」,反而容易陷入為了獲得聰明標籤而學習,也就是學習者被陷入了定型心態之中,導致其搞錯目標;而成長心態的學習歷程,則是透過不斷努力與修正,透過誠實面對自我的檢討與改進,他人的評價與標籤則不是他們考慮的範圍;也許創造一個不帶標籤的成長環境,將使我們突破刻板印象,扭轉許多成見與標籤,書中強調,如何「正確地稱讚」人的努力與付出優於稱讚人有特長或優勢。

保持頂尖

運動場上的競爭最為現實,但即便如此,那些能邁向巔峰者卻都是擁有成長心態的人,若不懂得持續學習與改進、透過挫折刺激成長並透過穩定的標準流程持續訓練,在高壓高強度的場合下,很快就會發生「心態炸裂」的情況。而對常人而言,遇到不擅長的運動,保持堅毅力,觀察該領域的頂尖者如何調整心態與自我訓練,或許有機會獲得啟發。

組織成長

在企業或組織內,我們最懼怕組織領導者陷入定型心態不承認與矯治缺點和不足,一個能夠正視失敗,但仍然保持信心,堅信最後會成功的組織,才能夠不斷走下去。
定型心態的領導者往往想成為「房間裡最聰明的人」,透過創造出一個奇幻國度,在那裏不斷證明自己的的才智與完美,這也往往導致員工養成事不關己與推託的習慣。
一個好的領導人卻是善於「傾聽、歸功、栽培」帶領組織餐與一場虛懷若谷、充滿學習且樂趣無窮的旅程,然而如何在開放與溝通的環境中維持制度運轉則必須透過領導人的智慧與團隊成員的支持。
“成長心態的基本信念,是相信人可以改變與成長”

改變心態

好人好事好關係並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必須透過不斷地面對與改變,成長不難,但是要面對真實的自我最難,我們必須保持正念,客觀且全然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寬恕自我,給自己一個機會,然後才能成長。
書中最後給出了一些簡單的方針,如 NLP 的同理性情緒行為療法或是正念覺察,我們必須先以旁觀第三人的角度來觀察自身注意到的資訊中有的學習和建設性的意涵,再來透過以下的行動方針:

步驟一:擁抱你的定型心態

我們全部都混合了成長與定型心態,因此這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當我們承認自己有所不足,臣服、看見就是解脫。

步驟二:小心別觸發定型心態

當我們面為困境時,留意心中的「小聲音」是否不斷阻礙你付出努力給你創造壓力,注意這時候別做出批判,靜靜地觀察他。

步驟三:請為你的定型心態的小聲音取個名子

步驟四:帶領定型心態一起成長

回到最開始,定型心態可以視為是遠古時代為了保護自身與基因延續所產生的心理設定,它的存在也是為了保護我們安全記得告訴他「沒事的,一起努力吧!」,行有餘力再帶著信念學習幫助他人學習,設定好 What,Where,When 帶上他人 Just do it。

境隨心轉

小時候表現很差,似乎有些人天生就是能把事情做好,而我的能力爾爾,覺得個人素質無法改變,分數總是一再地證明我不如別人,遇到問題總是覺得萬一被人知道我不行怎麼辦;我不記得自己是怎麼走出來的,我只知道有天我下定決心,只跟自己比,只要比上次犯錯的自己還要進步,對得起自己就好,殊不知,我就這樣帶著自在且滿足的心情一路成長過來。
而這本書恰好解決的我的疑惑,「心態」(mindset) 引導我們如何看待事情,而書名心態致勝,恰如其分地說明了掌握的心態的轉換,就能勝過過去的自己,這是一本值得再三咀嚼的好書,推薦給大家。
原文發布於─「自在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43內容數
一個熱愛閱讀與金融市場的業餘知識工作者 需要一個空間自在地放置一些想法上的輸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AY的學習筆記 的其他內容
作為一名現代房產小白,認識房地產的入門通常是從 youtube,而「35 線上賞屋」就是近年在 YT 上相當熱門的房屋鑑賞頻道,作者 Ted 在節目中會透過幽默風趣的口吻為觀眾介紹各種物件與基礎知識,深入淺出地讓房產小白除了看熱鬧還能看出門道。
閱讀隨筆 時間會過去,財富會留下 本書可說是第一季最熱銷的財經書籍,受到包含各路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大神的推薦與追捧,沒有浮誇的詞藻,也沒有震天的操作技術,僅僅是簡單樸實的財務觀念,透過深入淺出與流暢的文筆帶讀者領略致富心態。
箱型理論是許多交易人必定學過的分析技巧,然而大部分人都是恍恍惚惚的給K線隨意畫上一個框框,並未給箱子明確的定義,更未能從中建構出完整的進出場策略,而本書的作者對箱型理論給出完整的定義與操作 SOP。
閱讀隨筆 面對多變的市場,跳脫黑白思維,才能看見無限大的價值 GOOAYE! 自 2020 股災以來一路竄升的 Podcast 大主流,江湖人稱謝主委。謝主委用輕鬆幽默且謹慎的態度帶領散戶大軍認識險惡的投資市場,除此之外股癌網站各種免費的投資心法與資料也讓人收穫滿滿。
學習的最高境界:無為 作者萬維剛在上一本著作《高手思維》中闡述高手是如何想事情,也告訴讀者『如何想高手一樣想』,在這本高手學習中,他將告訴我們,如何像高手一樣學習,也昭示一條了為學的『高手之道』—隨心所欲流轉自然。 學得深刻 學習一件事或技能,時數不重要,而是否能找出真正問題,提出更好的方法。 作者
這是一本重視思維不重技法的心智圖教學,作者認為「文字為主、圖像為輔」能夠協助心智圖使用者有效率拆解問題、建構知識體系,幫助我們運轉大腦,解決難題,簡單來說,這是一本有許多思考範本與應用範例的心智圖操作手冊,相信對心智圖不熟悉或不知道如何有要運用的朋友,一定可以透過本書快速掌握技巧。
作為一名現代房產小白,認識房地產的入門通常是從 youtube,而「35 線上賞屋」就是近年在 YT 上相當熱門的房屋鑑賞頻道,作者 Ted 在節目中會透過幽默風趣的口吻為觀眾介紹各種物件與基礎知識,深入淺出地讓房產小白除了看熱鬧還能看出門道。
閱讀隨筆 時間會過去,財富會留下 本書可說是第一季最熱銷的財經書籍,受到包含各路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大神的推薦與追捧,沒有浮誇的詞藻,也沒有震天的操作技術,僅僅是簡單樸實的財務觀念,透過深入淺出與流暢的文筆帶讀者領略致富心態。
箱型理論是許多交易人必定學過的分析技巧,然而大部分人都是恍恍惚惚的給K線隨意畫上一個框框,並未給箱子明確的定義,更未能從中建構出完整的進出場策略,而本書的作者對箱型理論給出完整的定義與操作 SOP。
閱讀隨筆 面對多變的市場,跳脫黑白思維,才能看見無限大的價值 GOOAYE! 自 2020 股災以來一路竄升的 Podcast 大主流,江湖人稱謝主委。謝主委用輕鬆幽默且謹慎的態度帶領散戶大軍認識險惡的投資市場,除此之外股癌網站各種免費的投資心法與資料也讓人收穫滿滿。
學習的最高境界:無為 作者萬維剛在上一本著作《高手思維》中闡述高手是如何想事情,也告訴讀者『如何想高手一樣想』,在這本高手學習中,他將告訴我們,如何像高手一樣學習,也昭示一條了為學的『高手之道』—隨心所欲流轉自然。 學得深刻 學習一件事或技能,時數不重要,而是否能找出真正問題,提出更好的方法。 作者
這是一本重視思維不重技法的心智圖教學,作者認為「文字為主、圖像為輔」能夠協助心智圖使用者有效率拆解問題、建構知識體系,幫助我們運轉大腦,解決難題,簡單來說,這是一本有許多思考範本與應用範例的心智圖操作手冊,相信對心智圖不熟悉或不知道如何有要運用的朋友,一定可以透過本書快速掌握技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將智力觀念分為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發展。固定型心態的人認為能力是固定的,害怕失敗會暴露自己的不足。成長型心態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堅持提高,視挑戰為學習的機會。培養成長型心態對學習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本文探討定型心態導致的負面情緒以及重構應對方式,並提供了一些個人案例來說明。
1.定型者心態v.s成長型心態定義 以「學習」的腦波來說,定型心態者對得分結果反應激烈,而成長型心態者對學習過程較感興趣。換句話說,成長型心態者重視過程,定型心態者重視結果。 2.成長型心態的優勢 重視結果的問題在於失敗會放大痛苦,嚴重時可能一蹶不振。而成長型心態者則是不斷優化過程,相較之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沒有人不想要成功。不管是自我定義的成功、還是世俗眼光中的成功,人人皆趨之若鶩。但到底怎樣才能成功?
Thumbnail
【致勝心態】這本書說明了一個人的心態對於工作表現、學業表現、運動表現,甚至整體人生的影響如何被成長心態及定型心態左右。瞭解成長心態和固定心態的差異,對於掌握自己的心態在各個方面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成長型心態 🌿認為人的智力,能力是可以改變的 🌿挑戰自我,不害怕出包犯錯 🌿很快從挫折中走出 選擇成為 #成長型心態 的人,人生也許會比較快樂與輕鬆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將智力觀念分為固定型心態和成長型心態,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發展。固定型心態的人認為能力是固定的,害怕失敗會暴露自己的不足。成長型心態的人相信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堅持提高,視挑戰為學習的機會。培養成長型心態對學習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本文探討定型心態導致的負面情緒以及重構應對方式,並提供了一些個人案例來說明。
1.定型者心態v.s成長型心態定義 以「學習」的腦波來說,定型心態者對得分結果反應激烈,而成長型心態者對學習過程較感興趣。換句話說,成長型心態者重視過程,定型心態者重視結果。 2.成長型心態的優勢 重視結果的問題在於失敗會放大痛苦,嚴重時可能一蹶不振。而成長型心態者則是不斷優化過程,相較之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沒有人不想要成功。不管是自我定義的成功、還是世俗眼光中的成功,人人皆趨之若鶩。但到底怎樣才能成功?
Thumbnail
【致勝心態】這本書說明了一個人的心態對於工作表現、學業表現、運動表現,甚至整體人生的影響如何被成長心態及定型心態左右。瞭解成長心態和固定心態的差異,對於掌握自己的心態在各個方面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成長型心態 🌿認為人的智力,能力是可以改變的 🌿挑戰自我,不害怕出包犯錯 🌿很快從挫折中走出 選擇成為 #成長型心態 的人,人生也許會比較快樂與輕鬆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