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線上商店的成功,有可能在網路廣告上重現嗎?/Benedict Evan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Apple曾經在20年前以iPod播放機、下載銷售模式、以及小額線上支付的革新組合,徹底改變了音樂消費產業:雖然後來沒能在電視方面獲得同樣的成功,但相同模式的App Store手機軟體商店卻大放異彩,成為近年來Apple最重要的財源之一。那麼,下一個這樣的機會有可能是「網路廣告」嗎?

從前有一段時間,許多人將Apple叫做「那家做iPod的公司」,因為iPod幫他們賺來的錢比賣Mac電腦還多,而這也讓Apple主宰了當時的音樂產業。
之後如同大家所知道的,Apple跳船去做iPhone手機,因為手機的市場又大得多;同時,數位音樂也從Apple領導的「購買下載」商業模式,轉成了「訂閱收聽串流」,但這一波Apple卻很晚才跟上。
雖然現在的Apple Music服務只能算是「我也有」、內容功能也還過得去的產品,但並不具有領導地位;或許我們也可以說,Apple在音樂市場中已經不再是重要角色了。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當服務模式從「下載再聽」轉型到「串流」之後,音樂對相關硬體廠商的重要性都會變低。因為使用下載服務時,只要改用其他商店,就可能失去在原有商店買過的(有保護)音樂內容;但如果是轉換串流商店,損失的就只有歌單而已。
也就是說,當硬體廠商可以將使用者綁在特定的裝置上時,音樂才會是重要的武器;但現在已經不再是這樣的環境,所以音樂的「戰略價值」也就因而大幅降低了。
雖然Apple以先見之明「創造」(註1)了串流媒體市場,但最終並沒有從它身上獲得太多的利益。
註1:這一點當然有一些不同的認知。當初,唱片公司之所以同意後來大紅的Spotify公司使用這個商業模式,是因為它們認為Spotify公司、以及所在的瑞典地區,都屬於相當小眾的市場,不會對主流市場構成威脅;此外,Spotify也給了它們股份。

音樂之後:電視?

那麼,在音樂之後的下一個「戰略內容」又是什麼呢?
當Apple在2007年發表第一代iPhone時,也同時推出了第一代Apple TV;在當時的兩個月之前,Google才剛併購了YouTube,而Hulu也在同年夏天上線。影視產業中對網路稍微有概念的人都知道,未來將會是「內容與設備脫鉤」、以及「串流收視」的時代。
或許當時Steve Jobs覺得,他可以在電視領域重演一次音樂市場的成功。透過改革老舊、複雜、難用的有線電視系統,讓Apple設計的人性流程和設備取代整個收視體驗 、甚至顛覆整個電視市場的運作和獲利方式;而且,Apple還不必自己購買或製作任何節目內容。
回頭來看,這個想法並沒有完全成功。Apple TV並沒有成為家家必備的裝置,而如同後來在音樂市場一樣,Apple也沒有成為呼風喚雨的角色。
不過話又說回來,其他公司也沒有真的成功。確實,電視產業已經逐漸移往串流模式;Google、Roku、以及Amazon的服務也出現在智慧型電視上,透過收取權利金和精準廣告投放來獲利。
然而,播放的節目內容仍然掌握在內容公司手上,像是Disney、Netflix、HBO也都有自製的節目、app、以及訂閱機制。另外,Amazon經營的則是花大錢買來的節目內容,而不是軟體服務。
影視業務之所以跟音樂不同,有很多可能的原因。例如市場上流通的影視節目只有幾千種,而音樂曲目則是以百萬計,所以市場機制原本就不一樣;也可能是影視公司已經見證過音樂市場的變化(也沒有經歷過音樂市場因為盜版的崩盤),所以把權利抓得更緊。
簡單來說,Apple在電視業務方面之所以(在美國)不如Roku或Amazon,部分原因是他們不願意將作業系統授權給廠商,讓他們內建在電視機上,也不願意像Google做Chromecast之類的低價位串流接收器。
但更重要的是,要在電視機上複製出所謂的「Apple體驗」、讓它成為Apple生態系的一部分,是非常困難的。過去,Apple在音樂市場上建造了自己的關卡,只要經過他們的通路售出,就得被抽成;所以他們當然也想在影視節目上複製這一套。
不過很抱歉的是,內容公司都學乖了;已經沒有人能在電視節目上佔到這個便宜,即使是Apple也不行。

App Store:真正的金雞母

不過,雖然此路有點不通,但還是有別條路可以走。Steve Jobs在2008年發表App Store線上商店時曾經表示,該公司在app銷售中的抽成,只夠用來涵蓋商店的營運費用而已;但12年之後的2020年,App Store的抽成營業額已經高達150億美元,比全球的數位音樂產業加起來還多,而且毛利也更高。
紅色:音樂串流產業營收.粉紅色:音樂下載產業營收.黑線:Apple App Store銷售抽成營收
在App Store的營收之中,有高達90%來自遊戲類,而這其中又大多數來自「app內購」(IAP,也就是一般所謂的「課金」)。由此看來,Apple不僅「意外」創造了一個非常賺錢、而且滲透率遠高於遊戲機和電腦桌機的娛樂平台,更讓全世界遊戲產業的規模整個翻倍。
不過,這個抽成機制最近正受到嚴重的挑戰。即使Apple在美國贏得了與Epic公司之間的訴訟(編按:來龍去脈請參閱報導),但歐盟在Spotify公司的訴請之下,已經暫定不依循美國的判決,讓app開發商不必透過Apple的金流機制收費、也就不用被後者抽取30%的營收。
至於30%這個業界的「公定價格」以後會有什麼變化,目前則不得而知。雖然其他有意建立生態系的公司(例如Epic、或是號稱抽成只有Apple十分之一的騰訊)也可能趁機出來低價搶客,但目前為止無論是交易過程的流暢度、以及實際購買的轉換率,都還無法跟Apple相提並論。
對於Apple而言,真正的威脅在於歐盟法院可能會要求開放,讓金流公司的服務進入App Store,以取代Apple自己的app內購機制、甚至取代Apple Pay功能,讓其他公司也能在Apple手機上提供同等級的支付服務。不過,這一點短期之內應該還不會發生才對。

搜尋也是好生意

在App Store中抽成,並不是Apple透過iOS生態系賺錢的唯一方法,而像與Epic之間的訴訟,也不會是最後一次。Google光是去年就付了大約100億美元給Apple,就只為了成為Safari瀏覽器的預設搜尋引擎(來自Safari的搜尋流量,大約佔全美國行動裝置搜尋量的60%;註2)。
註2:雖然在iOS上也有Chrome瀏覽器,但佔的比例非常低;據說一部分原因是Apple禁止其他瀏覽器使用自己的成像引擎,所以即使是Chrome也必須使用跟Safari相同的Webkit。所以為了成為預設搜尋引擎,Google還是得付很多錢給Apple;這或許會是未來另外一場訴訟的起因。
雖然這看起來像是Apple獅子大開口,但卻是目前Google遭到美國司法部控告的原因。司法部的理由是,Google濫用自己在財力上的優勢,以天價逼退付不起、不想付這麼多錢的其他搜尋公司。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目前Google在搜尋方面的頭號對手(也就是微軟)並不是付不起這筆錢,所以「高價逼退」的說法不見得會成立;但要說Apple濫用自己在手機市場的優勢來「壓榨」Google的每年100億美金,似乎還真不是說不過去。
所以,2020年Apple從App Store抽成賺了150億美金、又在Google那邊做了100億的「無本生意」。反觀Netflix的全年營業額,也不過就是250億;但他們必須花150億買電視節目,才能做到這樣的數字。
所以,錯過電視節目和串流音樂的市場,對Apple或許反而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廣告與隱私的平衡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廣告和隱私相關的問題。
Apple的說法是,他們不只是一個平台提供者,也是系統提供者。什麼是系統呢?你的iPhone是一個系統,由Apple決定它該有哪些功能、開發商可以在上面做些什麼。而因為Apple控制了上面的資安、無線網路、電源管理、以及多工作業,所以也同時控制了上面的隱私資料。
今年開始,Apple要求app開發商在分享「追蹤使用者的跨網站瀏覽記錄」(ATT)資訊時,必須先獲得使用者同意;同時,歐盟與美國加州法院也制訂了規範網站追蹤資料(cookie)的法案,讓網站也必須獲得類似的使用者許可。
開發商之所以要記錄並分享這些資料,是為了讓廣告找到更準確的目標族群(以便跟廣告主收更高的費用)。
而無論Apple、Google、或是上述法院制訂了限制ATT與cookie的規範,以避免廠商追蹤使用者,都代表著「精準廣告」(也就是廣告營收)與「個人隱私保護」的激烈衝突;這不僅撼動了近年來網路廣告投放技術的基礎,也讓未來的相關行銷規劃更加難做。
不過在同一時間,Apple也在iPhone上建立了自己的廣告系統,也同樣透過記錄、追蹤、鎖定使用者族群,再精準投放廣告給他們。但不一樣的地方,在於Apple的整個程序都是在手機內部完成,而不是透過雲端系統來做,而且只包括Apple自家的app和服務。
確實,Apple也會追蹤你的各種操作行為,並且將這些資料用於匿名分析,以便在App Store、以及股價分析與新聞app中提供「更符合需求」的廣告;如果有興趣的話,您可以在〈Apple廣告與隱私權〉閱覽詳細的官方說明。
按照Apple的說法,雖然他們會獲取大量的使用行為資料,但不會傳出你的手機之外。也就是說,你的iPhone確實會追蹤你的行為,但是不會把這些事情告訴任何人。
這一點,在概念上跟Google提議的「FLoC」(Federated Learning of Cohorts,群組聯合學習)類似。在FLoC之下,Chrome瀏覽器會使用你的網路足跡進行匿名分析,但瀏覽記錄只會留存在手機上。
之後,內容商(以及廣告主)就可以要求Chrome提供分析過的資料,以便推送精準定位的廣告給你,而不需要追蹤你的足跡或個資。所以簡言之,追蹤你的是你用的瀏覽器,但它不會洩漏你的個人隱私,只會送出匿名的分析資料。
在Google希望FLoC成為內容商和廣告商共識的同時,目前Apple則是用自家的封閉機制,來統包處理追蹤、內容播出、以及廣告推送事宜。

Apple「切入」廣告市場的時機

最近Apple已經開始賣App Store內的精準廣告,時機剛好就在阻擋第三方廠商利用IDFA(廣告識別碼)來投放廣告之後;不過,Apple並不會提供追蹤和定向資料給廣告商。
Apple的做法跟Google的FLoC不同之處,在於第三方網站或app都不能取得iPhone上的追蹤資訊,只有Apple自家的app和App Store商店可以。
所以如果用陰謀論的角度來看,Apple就是要讓第三方廣告「跛腳」,用自己的機制取而代之;同時,也讓第三方app難以使用「看廣告免費使用」的商業模式,而逼他們使用(Apple可以抽成的)「app內購」收費來獲利。
另外一種陰謀論的說法,則是如果Apple將來因為挨告的關係,被迫降低目前為30%的抽成比例,就會透過在app中安插自家廣告來賺錢。不過因為Apple看起來並不會輸給Epic或Spotify,所以應該還不會走到這一步才對。
比較有趣的想法是,如果哪天Apple宣布可以提供這些經過匿名分析、不含隱私的資訊給第三方網站或app,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如果Apple提供程式介面(API)給廣告商,但讓內容播放商看不到分析資訊、甚至不知道廣告內容是什麼,又會是怎麼樣的情景?
Apple可以說這是一個「完全私密、卻又精準」的廣告模式,而且還有流量超過(美國)行動設備60%的平台、以及超過10億的全球使用者;這樣的組合,是不是很迷人?
其實,Apple對於隱私資料所採取的態度,已經不是個新鮮的話題。當五六年前「機器學習」(ML)開始逐漸熱門之後,就有人覺得,Apple可能會因為「不廣泛收集運用個資」的態度、手上缺乏足夠的訓練資料而吃虧。
ML是未來的趨勢、而ML又需要巨量的訓練資料;Apple號稱「不收集資料」,但其實還是會收集,只是可以說「同時兼顧了隱私」、也讓內部的ML專家仍然有用武之地。

隱私也是一個「產品模組」

另一方面,使用者個資的用途已經不僅限於廣告行銷,對於線上支付、信用卡、智慧音箱、生物特徵感測、甚至AR(擴增實境)裝置的開發,也都一樣重要。
還有一個策略目的,在於Apple經常喜歡以模組、或是小產品的方式來建立產品區塊,再逐漸把它們結合成較大的主要產品。
過去近十年來,Apple一直想在Mac上使用自己開發的處理器,並且在產品上增加Apple Pay支付、信用卡、以及生物特徵辨識功能;而現在Apple Pay與「利用Apple帳號登入」功能,都已經是各家網站上常見的模組,未來還可能跟其他模組結合,發展出更多的功能。
很明顯的,對個資的態度和運用方式,也會是Apple會慢慢放進產品之中的下個「模組」。對於Apple而言,這也是一種做生意的方式,而廣告更是一塊潛力無可限量的龐大市場。
前面提過,Steve Jobs透過改革老舊、複雜、難用的購買系統和分潤機制,顛覆了音樂市場;或許也可以說,他用同樣的方式重新創造了手機app市場。那麼,同樣的手法可以再度改變廣告市場嗎?
顯然是應該有機會的。
廣告主花的廣告費都到哪裡去了?其中有高達15%(圖中紅色部分)會「莫名其妙消失」。
廣告市場是個非常混亂、也很不穩定的產業;要徹底改變它在「隱私」方面的一貫做法和態度,是很困難的事情。但Apple擁有強大的品牌和行銷力量,可以操作注重隱私的全新追蹤和定向廣告模式,並且推送到上億經濟能力良好的觀眾面前。
此外,還有所謂的「邪惡理論」。例如媒體看到某公司同時有幾個專案在進行中,就會自己把它們腦補連結起來,然後下個結論:「吼!原來他們就是要用這整套計畫征服世界!」
而某公司的人可能要等看到這個理論之後,才會說:「咦,這樣好像也不錯耶!……但是我們做不出他們講的這套哩。」
為什麼那些專案都可以做,但卻沒辦法兜起來征服世界?
Apple跨進廣告市場的第一步,是在2010年以近3億美元併購了Quattro Wireless公司、並且據以建立了「iAd」廣告系統(順帶一提:更早兩年,Apple以差不多相同的價格併購了設計ARM處理器的PA Semi公司)。
然而說實在話,Apple並不太知道怎麼經營iAd、不太懂廣告市場如何運作、也沒有成為內容商和廣告商的好夥伴,最後只好在2016年結束這項業務。幾年下來,Apple在「合作經營」這方面並沒有太大進步;「Apple News」新聞頻道就是另外一個例子
要經營網路廣告業務,並不是技術很強就夠了;Google和Facebook不僅在矽谷有龐大的園區和工程師大軍,在紐約市中心也有至少幾棟大樓的廣告總部、和一整群的業務高手。
Apple沒有這樣的資產和組織,而且它的企業文化和經營方式,也不像前兩家公司那麼習慣於快速的軟體與網站版本更新。總之,Apple必須經過大幅度的文化變革,才可能在媒體廣告業有所斬獲。

結語

在科技圈有個說法,就是許多人都想將「別人正在賺錢的服務」複製成自己產品的功能、然後免費提供,再想辦法變成某種商業模式。例如Google免費放送手機作業系統,以便衝高自己的網路廣告業務;Amazon提供免費的電視節目給觀眾,來支持自家的電商業務。
至於Apple的作法,則是賣出硬體設備給10億人,在2020年平均從每個顧客賺進200美元(約30%毛利率),然後在設備上送出或賣出各種服務(平均每人消費額50美元,毛利率約65%)、並且刺激持續消費。
所謂「各種服務」究竟有哪些?對Apple來說,就是可以透過簡化和控制來創新變革、有利潤可以抽成、不需要實際擁有服務內容、還可以推動硬體銷售的業務。而符合這些條件的服務,從前有音樂(成功)、電視(不成功)、智慧手機app和遊戲(超成功)、以及線上支付(目前還不錯)。
如果照這個思路來看,廣告會是Apple成功的下一步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ntel不是不能打Apple、也不是不能打含恨分手的前客戶(還是Apple);但是以Intel作為處理器廠商的地位,去打電腦成品的form factor(造型/型態)是完全沒有意義的行為。
社群網站上、或是即時傳訊時常用的表情符號雖然方便有趣,但有時候給對方的感覺卻不一定跟表面的意思一樣。這並不一定是「誤會」,而是使用符號的方式無意間忠實傳達了回覆時的弦外之音。
區塊鏈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帶來一些根本的改變,就像電晶體、或是印刷術的誕生一樣;當這樣的關鍵因素出現時,就可能讓未來的技術與商業發展進入現在想像不到的領域。
在企業的策略運作中,從「發想」、「規劃」、「設計」、「管理」、「執行」、「回饋改善」的循環,一直到產品抵達消費者手上的最後一關,都能夠順暢而完整的結束,才算是功德圓滿;沒有哪一環是「沒什麼了不起」的。
雖然Apple近兩季的營收成績亮眼,但股價卻在數字發表後下滑,這是怎麼回事?同時,也讓我們用iPad和Mac的大賣,來對照一下微軟近期在Surface系列產品方面的表現與未來發展。
管理者的責任有多大?管理者要做哪些事?其實部門主管和公司的總經理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差別。部門主管要為部門負全責,公司總經理要為公司負全責,差別就在於主管的範圍有多大。
Intel不是不能打Apple、也不是不能打含恨分手的前客戶(還是Apple);但是以Intel作為處理器廠商的地位,去打電腦成品的form factor(造型/型態)是完全沒有意義的行為。
社群網站上、或是即時傳訊時常用的表情符號雖然方便有趣,但有時候給對方的感覺卻不一定跟表面的意思一樣。這並不一定是「誤會」,而是使用符號的方式無意間忠實傳達了回覆時的弦外之音。
區塊鏈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帶來一些根本的改變,就像電晶體、或是印刷術的誕生一樣;當這樣的關鍵因素出現時,就可能讓未來的技術與商業發展進入現在想像不到的領域。
在企業的策略運作中,從「發想」、「規劃」、「設計」、「管理」、「執行」、「回饋改善」的循環,一直到產品抵達消費者手上的最後一關,都能夠順暢而完整的結束,才算是功德圓滿;沒有哪一環是「沒什麼了不起」的。
雖然Apple近兩季的營收成績亮眼,但股價卻在數字發表後下滑,這是怎麼回事?同時,也讓我們用iPad和Mac的大賣,來對照一下微軟近期在Surface系列產品方面的表現與未來發展。
管理者的責任有多大?管理者要做哪些事?其實部門主管和公司的總經理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差別。部門主管要為部門負全責,公司總經理要為公司負全責,差別就在於主管的範圍有多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蘋果在遊戲市場的嘗試歷史悠久,但面對強勁競爭者,始終無法獲得主流成功。從90年代的Pippin,到近年的Apple TV與Vision Pro,蘋果的遊戲產品無法形成強大的生態系,且硬體設計未針對遊戲需求優化。面對重重挑戰,蘋果能否透過強大的生態系進入遊戲市場,成為市場競爭中新的領頭羊,值得關注。
Thumbnail
品牌官網與品牌電商的設計思維截然不同,體現在商品介紹與購買流程的分離上。這篇文章探討了官網的教育、認識功能,以及購物頁的轉換率、客單價等目標。作者建議利用部落客內容來協助品牌的教育和認識工作。同時也提到在廣告投放時如何利用第三方數位資產作為品牌的廣告素材。
Thumbnail
賈伯斯在當初是堅決反對製造手機的,但後來卻領導著蘋果推出了 iPhone。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蘋果如何持續創新和改變,在極其競爭的科技產業中立足。透過擴大能力圈和建立強大的生態系統,蘋果不斷引領市場走向。
Thumbnail
經過生成式AI一年多的洗鍊,相信大家對「AI創造內容」不再感到陌生。然而,AI在數位匯流發展上,仍屬於軟體與應用服務,使用情境也多在智慧型手機與電腦。2007年第一支iPhone誕生,正式開啟數位匯流的大門,智慧型手機上的App(軟體與應用服務)驚艷市場。
Thumbnail
美國司法部(DOJ)於週四對蘋果公司(Apple Inc.)提出訴訟,聲稱其iPhone生態系統形成了壟斷市場,這不僅推高了蘋果的“天文估值”,同時也以消費者、開發人員以及競爭手機製造商的利益為代價。
Thumbnail
TWS自從Apple推出Air Pods後,幾年來呈現爆發式成長,隨著市場滲透率飽和,且沒有推出更具吸引力的功能,使得TWS的成長急劇下降,隨之興起反而是更具造型的頭戴式耳機。 不管是哪一種耳機,都少不了電聲元件,電聲元件的應用也逐漸廣泛,現在最具話題性的無疑就是Apple的「Vison Pro」
Thumbnail
蘋果引領硬體技術潮流,並擁有嚴格的品牌力、成本控管和供應鏈技術。
Thumbnail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
Thumbnail
PC時代 造就1995~2000年網路的高潮,當時的選擇比較少所以估值是比較誇張的 iPhone 造就習慣改變的手機時代,產業都是輪流高潮的2008~2018 黃金10年的過程就讓80%的散戶被市場恐懼吞噬明明知道是習慣科技的產業,但一樣量化經驗不足想在過程當股神就是要付出代價 AI的時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蘋果在遊戲市場的嘗試歷史悠久,但面對強勁競爭者,始終無法獲得主流成功。從90年代的Pippin,到近年的Apple TV與Vision Pro,蘋果的遊戲產品無法形成強大的生態系,且硬體設計未針對遊戲需求優化。面對重重挑戰,蘋果能否透過強大的生態系進入遊戲市場,成為市場競爭中新的領頭羊,值得關注。
Thumbnail
品牌官網與品牌電商的設計思維截然不同,體現在商品介紹與購買流程的分離上。這篇文章探討了官網的教育、認識功能,以及購物頁的轉換率、客單價等目標。作者建議利用部落客內容來協助品牌的教育和認識工作。同時也提到在廣告投放時如何利用第三方數位資產作為品牌的廣告素材。
Thumbnail
賈伯斯在當初是堅決反對製造手機的,但後來卻領導著蘋果推出了 iPhone。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蘋果如何持續創新和改變,在極其競爭的科技產業中立足。透過擴大能力圈和建立強大的生態系統,蘋果不斷引領市場走向。
Thumbnail
經過生成式AI一年多的洗鍊,相信大家對「AI創造內容」不再感到陌生。然而,AI在數位匯流發展上,仍屬於軟體與應用服務,使用情境也多在智慧型手機與電腦。2007年第一支iPhone誕生,正式開啟數位匯流的大門,智慧型手機上的App(軟體與應用服務)驚艷市場。
Thumbnail
美國司法部(DOJ)於週四對蘋果公司(Apple Inc.)提出訴訟,聲稱其iPhone生態系統形成了壟斷市場,這不僅推高了蘋果的“天文估值”,同時也以消費者、開發人員以及競爭手機製造商的利益為代價。
Thumbnail
TWS自從Apple推出Air Pods後,幾年來呈現爆發式成長,隨著市場滲透率飽和,且沒有推出更具吸引力的功能,使得TWS的成長急劇下降,隨之興起反而是更具造型的頭戴式耳機。 不管是哪一種耳機,都少不了電聲元件,電聲元件的應用也逐漸廣泛,現在最具話題性的無疑就是Apple的「Vison Pro」
Thumbnail
蘋果引領硬體技術潮流,並擁有嚴格的品牌力、成本控管和供應鏈技術。
Thumbnail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
Thumbnail
PC時代 造就1995~2000年網路的高潮,當時的選擇比較少所以估值是比較誇張的 iPhone 造就習慣改變的手機時代,產業都是輪流高潮的2008~2018 黃金10年的過程就讓80%的散戶被市場恐懼吞噬明明知道是習慣科技的產業,但一樣量化經驗不足想在過程當股神就是要付出代價 AI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