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顯示更多

這是本網路集結的KOL網誌集,但因為不是本來同溫層內的KOL,所以其實在看書之前也沒看過,就是聽了百靈果,真的是居家避疫時間默默多出一些之外,線上電子書瘋狂看起來才讀到這一本。會找到這本真的也是因為聽了百靈果,但老實說訪問真的比書有趣很多。
不得不說,確實是走一個長文的風格,現在臉書上資訊量不夠大又篇幅這麼多的個人心得,真的很沒有耐心看。已經過了雞湯文的年紀許久,再多一點點,都可能堵住閱讀的血管,呈現栓塞的跡象。於是還沒顯示更多之前,就顯示為藍白畫面。
推薦的部分有些過譽,畢竟作者的文筆跟專門寫散文的作家不可同日而語,跟學更有專精一點的專家相較,又欠缺了真知灼見的部分。大抵而言就是心得,而且略帶中二氣息,讀起來和作者的年齡有些不相稱這樣。
開頭就是算命改變了自己的決定簡直踩到地雷來著。到底是什麼樣的命運的糾葛、關係的牽絆要讓一個走進過知識殿堂的人選擇相信算命基本沒交代,不過或許也是有一部分人的心聲,問一下鬼神強過問身邊那些人形牛鬼蛇神。但這真的還是有點母湯,搞得整本書中二感很重。
over education的問題一直都是兩面刃,想要到學術機構教書,但學術研究能力如果明顯不足也興趣缺缺,真的不需要投入這麼多資源。拿了兩個碩士之後,雖然覺得學術研究有趣,做起來也是燃燒得很,但知道好像沒有這個條件,所以一直都沒有念博班,對教書真的也沒有太大興趣,如果有研究機會才會考慮,至於當流浪博士,捨棄鐵飯碗這種事,至少目前真的覺得下檔風險太高,完全沒有必要。
不爭氣的說,作者提到的家庭背景,確實某部分反映在他的書寫和文化資本的展現上。這些隱而未顯的社會結構問題,其實用階級來理解是容易沒錯,但能否得到其他敘事的可能,是最近思考的問題。若西方以階級的方式來理解社會,這個理論框架限制了某些想像,那有機會發展新的理解框架嗎?或者真的是萬變不離其宗呢?
認同問題出現在方方面面。再次的以Plato的洞穴論來理解,如果跳開原先大中華思想是一種接近真理,貼近現況的理解。那到底該如何面對仍在洞穴中的人?若是他們真的存在已久、相安無事,又該怎麼處理認同問題產生的各種意識形態影響理解的狀況呢?與其區分對錯,同情的理解,放在脈絡中確認,更顯得重要。人多不一定對,新不一定好,後現代也不見得比現代高明多少,一旦極端化都是危機。這是作者提醒讀者的,也是這本書最打動人的。
推薦給孩迷惘的朋友,或許中年大叔的迷惘也可以帶給你一些新的看見。如果也有雞湯栓塞症候群的話,或許這本書就沒有那麼適合你。想要閱讀更多嗎?或許可以從臉書試水溫,先看看作者的敘事是否是你習慣熟悉且喜歡的再說也不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