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養成大量閱讀的習慣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有幾個朋友常說他們有閱讀障礙,請教於我。
事實上,他們不是真的有閱讀障礙,只是沒辦法集中精神閱讀罷了。感覺上,書籍與他們「無法產生連結」,碰到書就會昏昏欲睡。閱讀習慣真的很難養成嗎?我覺得閱讀習慣是一種長期養成的「態度」,當然非一朝一日可以速成,難就在於改變「態度」,用「態度」讓我們成為「閱讀人」。
最近有一本暢銷書《原子習慣》,這不是一本物理科普書,副標題「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我認為才是這一本的重點所在。就像古人所言「滴水穿石」一樣,長時間細微累積的能量當然是一股巨大的力量,閱讀這件事,也算是。
我說得學術一點,所謂「細微的力量」我稱之為Marginal,大學時學微積分時叫Delta,數學式上是一個小三角形(Δ),我們常求一個單位的改變會對結果產生什麼影響?經濟學上又稱之為「邊際」。
用我最熟悉的經濟語言描述,《原子習慣》所稱的「細微的力量」,就是一種「邊際改變的力量」,用「誘因」觸發「邊際改變的力量」。這個「誘因」又分為好的誘因,這部分有正的效用(Utility),你一旦改變就有正的獎賞;負的誘因誘發負的效用,你一旦觸及,就會造成負的懲罰,這也是一種「制約學習」。
其實,《原子習慣》作者所講的「原子」,其實就是一種「邊際上的改變」,要能夠養成習慣,就是要能過做到「邊際上的改變」,白話一點說就是這樣。
前幾年搬家時,趁機會打包了幾百本藏書送給社區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大部分是過時的管理書。而我所謂的過時,指的是我認為這些書的內容大部分我已經吸收,或者內容我認為已經不符合我的需求,加上成堆在大學教書的用書,一股腦兒,捐了。
我在大學教書,雖然沒幾門課,但我一定要求用書必須是最新版的。於是乎,我不會一本書教到底,每年換出版社換書是很平常的,這是要讓自己隨時養成接受新知的習慣。幾年下來,換掉的教科書,新舊一加也是上百本之譜。
搬家幾年後,書架上又是近百本大學用書,待疫情過後,又是該整頓一遍的時候了。
前些日子盤點我家的藏書,基本上超過千本以後,我認為已經是無處可藏了,從地板到天花板,差不多就是這個形容法,有些藏書格已經是兩排,有空間就設法把書「擠」進去。
朋友又問我,現在的課綱,沒事就要求「素養」這件事。如果以現在的教育方法,
我認為是無法養成閱讀習慣,以及所謂的「閱讀素養」。問題在於閱讀的態度,不只是把一本書讀完罷了,是要能夠從一本書中吸取閱讀的菁華,或者悠遊其中。
閱讀這件事,沒有自小養成習慣,很難在日後被迫養成習慣。
閱讀習慣的養成在於閱讀速度,速度要快但不是指速讀,而是用眼睛讀,一次讀一段,用段的速度,一篇看完就很快;然後用篇的速度讀,一次看一篇;然後用一本的速度讀,最後就可以看完一本。最後用簡單的心得在腦海裡進行標記,標記就是索引,有索引才會進入長期記憶區,最後才有機會喚回(Recall)。
加快閱讀速度才是大量閱讀的竅門。買過新車的朋友一定有訓車的紀錄,加速度是慢慢訓練出來的,爾後就會很「順」,大量閱讀也是慢慢的養成,用原子習慣或邊際習慣都一樣。
閱讀一本書之後,我會將之「遺忘」
看過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的人或許有印象,張無忌在武當山戰役中受張三豐傳授的太極拳心法,交戰之餘卻無法使出太極拳的威力,直到張三豐問張無忌還記得多少招式,張無忌回說「全忘了」,始才發揮太極拳的威力。
大量閱讀後遺忘才是對的,已經看完一本書又何須記起來?因為已經建完「索引」。所以書到用時方恨少不是說書讀得少,是「索引」建得太少啊!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ovid-19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宅在家WFH,這時候,主內與主外的界線模糊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特別情況。 在家庭婚姻的選擇上,傳統華人都是以男主外,女主內的方式來區別,也就是說一家之主應該是個男人,理應也有個男人,男人必須負責一家老小的經濟,生活所需與開銷,而女人呢?
上回寫了篇「2021年新冠肺炎下臺灣的內需消費分析」,我認為今年超級市場業負成長應該是底定的,或許會衰退約10%,便利商店業約成長5-7%,零售式量販業成長3%-5%,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負成長10%,百貨公司可能衰退4%-5%之間,零售業營業總額約比去年衰退6%。 這一篇看五月的營業額分析。
《致富的特權》這本書我已經看完,簡單來說我有一個心得,對於這本書的副標題「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的這枝箭指向彭淮南在位時的貨幣政策,是臺灣二十年來經濟發展之所以被扭曲的主因,如房價與所得等,我還是存保留的心態。
內需經濟會好嗎?服務業百業蕭條應該是可以被預期的,服務業是靠人潮消費,營運準備金都不會太高,只要流動性的收入銳減,服務業的營運必定難以為繼。
摘下米其林星卻不一定賺更多?西班牙研究:6成米其林餐廳都有負債 | DQ 地球圖輯隊 帶你看透全世界 」,我直覺想到的是「過度投資」、「邊際效用遞減」與「秉賦效應」。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除了我還在上班之外,家人基本上都是宅在家(我家自行開伙),因為三級管制,我認為民生飲食消費的需求會開始降低。 照道理,大家宅在家,如果三餐在家DIY,對於果菜的需求應該增加,價格應該上揚才對,不是嗎?但事實上我認為不盡然是如此......
Covid-19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宅在家WFH,這時候,主內與主外的界線模糊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特別情況。 在家庭婚姻的選擇上,傳統華人都是以男主外,女主內的方式來區別,也就是說一家之主應該是個男人,理應也有個男人,男人必須負責一家老小的經濟,生活所需與開銷,而女人呢?
上回寫了篇「2021年新冠肺炎下臺灣的內需消費分析」,我認為今年超級市場業負成長應該是底定的,或許會衰退約10%,便利商店業約成長5-7%,零售式量販業成長3%-5%,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負成長10%,百貨公司可能衰退4%-5%之間,零售業營業總額約比去年衰退6%。 這一篇看五月的營業額分析。
《致富的特權》這本書我已經看完,簡單來說我有一個心得,對於這本書的副標題「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的這枝箭指向彭淮南在位時的貨幣政策,是臺灣二十年來經濟發展之所以被扭曲的主因,如房價與所得等,我還是存保留的心態。
內需經濟會好嗎?服務業百業蕭條應該是可以被預期的,服務業是靠人潮消費,營運準備金都不會太高,只要流動性的收入銳減,服務業的營運必定難以為繼。
摘下米其林星卻不一定賺更多?西班牙研究:6成米其林餐廳都有負債 | DQ 地球圖輯隊 帶你看透全世界 」,我直覺想到的是「過度投資」、「邊際效用遞減」與「秉賦效應」。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除了我還在上班之外,家人基本上都是宅在家(我家自行開伙),因為三級管制,我認為民生飲食消費的需求會開始降低。 照道理,大家宅在家,如果三餐在家DIY,對於果菜的需求應該增加,價格應該上揚才對,不是嗎?但事實上我認為不盡然是如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序 我曾閱讀過《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當時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近重讀此書,更深刻體會到細微改變的重要性,發現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遠超想像。 克利爾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他人的互動,並提升了我的生活技巧。
Thumbnail
引言: 《原子習慣》是一本革命性的自我提升指南,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不良習慣。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專注於微小的、持續的改變(即"原子習慣"),我們能夠在長期內實現顯著的個人成長和成就。 習慣的形成: 習慣形成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並圍繞這個框架提供了一系列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的「習慣堆疊法」吧!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作家是世界知名的習慣養成專家詹姆斯·克萊爾,此書內容主要在講述如何通過細微執行,從而練成長久的習慣。書中提供系統性方法幫助大家養成習慣,這個思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有大量的學者在研究,為什麼某些人可以將習慣持續,而大部分人卻難以保持動力?《原子習慣》一書中指出,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習慣的難度:維持動力並達到欲望最高點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這個其實用手機上的遊戲就可以明瞭,一開始遊戲不能太難,要盡量設計的讓使用者願意玩下去,然後隨著使用者的技巧越
Thumbnail
如果有一本書出版了好多年,依舊佔據各大排行榜,而且來到一百多刷的成績,是否能吸引你閱讀呢?我想《原子習慣》正是如此的存在,即便讀過以原子習慣為概念的諸多書籍,還是想親自感受一下這本書的魅力何在? 原以為這本書講述的概念就是一天改變一點,久而久之就能達成原以為難以企及的目標,但事情並不如我們想得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
Thumbnail
序 我曾閱讀過《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當時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近重讀此書,更深刻體會到細微改變的重要性,發現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遠超想像。 克利爾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他人的互動,並提升了我的生活技巧。
Thumbnail
引言: 《原子習慣》是一本革命性的自我提升指南,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不良習慣。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專注於微小的、持續的改變(即"原子習慣"),我們能夠在長期內實現顯著的個人成長和成就。 習慣的形成: 習慣形成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並圍繞這個框架提供了一系列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的「習慣堆疊法」吧!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作家是世界知名的習慣養成專家詹姆斯·克萊爾,此書內容主要在講述如何通過細微執行,從而練成長久的習慣。書中提供系統性方法幫助大家養成習慣,這個思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有大量的學者在研究,為什麼某些人可以將習慣持續,而大部分人卻難以保持動力?《原子習慣》一書中指出,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習慣的難度:維持動力並達到欲望最高點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這個其實用手機上的遊戲就可以明瞭,一開始遊戲不能太難,要盡量設計的讓使用者願意玩下去,然後隨著使用者的技巧越
Thumbnail
如果有一本書出版了好多年,依舊佔據各大排行榜,而且來到一百多刷的成績,是否能吸引你閱讀呢?我想《原子習慣》正是如此的存在,即便讀過以原子習慣為概念的諸多書籍,還是想親自感受一下這本書的魅力何在? 原以為這本書講述的概念就是一天改變一點,久而久之就能達成原以為難以企及的目標,但事情並不如我們想得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