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能夠回想起的回憶以來,其實都一直活在一種某期待當中,怎麼做才是對的,怎麼做是錯的。或是說依循著一種道德規範。
對小朋友來說,做了會被誇獎的事情,就是對的。做了會挨罵的事,自然是錯的。這就是道德的教育。
近三十歲的現在,心理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當機,不知是不是天地規律,我正在思考道德這件事情。
說來巧合,我的名字是「立德」,出自人生三不朽,意思是「樹立高尚的道德,完美的道德品行」而立德還是三不朽首位。有一派哲學家認為——世界萬物都自然會有和本身有關連之其名。若真是這樣,有立德這樣的名字壓力也太大了。藝名把德字去除,或許也是冥冥之中預言想要擺脫道德束縛的想法,你也可以笑我缺德,被遵循道德還自以為自由的凡俗之人嘲笑我也覺得沒什麼。況且事實上只是德字筆畫太多太麻煩才取做王立的。
巧合之二,昨晚看了關於尼采的影片,和最近讀的比野武的書內容不謀而合。尼采說「道德是弱者對抗強者的武器。」北野武說「道德是人類集體生活必需的工具。」看來我應該要感謝道德的存在,畢竟我身為弱到不能再弱的弱者,是道德創立的直接受益者,要不然我早就蹺毛了。
道德這麼好,世界——說得太大了,至少社會上——還是太大,至少日常的群居生活中,應該要是穩定的才對。但我的體會並不是這樣。紛擾、猜忌、咒罵層出不窮,仔細想想,這就是每個人遵循的道德不同,而且在最大的基本道德規範「法律」之下,也不能使出強制力要對方遵守我的道德,所以身為靈魂之驅的人,就要用各式各樣的方式逼迫他人接受自己的道德觀。方式不下於怒罵、公審、生氣、情緒勒索、剝奪。
出發點有時候很善良,有時候很邪惡。有時候很簡單,有時候很複雜。但在群居的人類社會當中,至少是現在的台灣,就要忍受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原因我想「應該」就是尼采說的,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都是智障。如果是這樣,造成這樣的結果,都是源自於所謂的「道德規範」。
李安說過他不教孩子「孝順」,那是過時的想法,他只教孩子何謂「愛」。或許沒辦法真的理解李安導演這番話的整體脈絡,但是對我來說除了愛自己以外,在現今道德規範之下,愛是所有痛苦的根源。「道德」說愛是平等,愛你的人付出多少,你就要盡力付出相同的程度。那到底愛是甚麼,要解釋真是困難,就像解釋勇氣,解釋永遠一樣難。
記得之前看過一本儒家的書——世間紛亂,一群儒家學者上京想要和皇帝討論治國之事,路過看到道家之人正在務農耕田,批評道家不管天下之事,很沒道德。
我想應該要再好好思考什麼是自由。第一件事就是先去戶政事務所把名字改成「王立」,但真是有夠麻煩,銀行戶頭要改,公司資料要改,一切證件要改。亂改長輩給予取的名字「不道德」,不告知更「不道德」。不想結婚「不道德」,不想生小孩「不道德」,不開心讓家人擔心「不道德」。看來離踏出自由的步伐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