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小日子〉獨居簡單吃:煎西瓜和涼拌西瓜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媽媽愛吃也愛煮,所以我們家幾乎不外食。我想體恤忙碌的媽媽,肚子餓便隨便煮點東西吃,若我問爸爸要不要一起吃,他的表情寫著不信任,舉筷沾了一兩口,最後還是堅持等到媽媽回來煮。我自小在媽媽的廚房打雜,怎麼說也是耳濡目染,從小也愛看「生活智慧王」、「型男大主廚」還有康健雜誌的食補專欄,至少知道一些基本道理,煮出來的東西不算太雷才是,但爸爸的態度讓我對自己的廚藝很沒信心。幸好媽媽幾乎不太嫌棄我煮的東西,我只好說服自己爸爸只是因為口味比較固著,少油少鹽多菜多湯汁的健康路線不適合他。

不習慣外食,也想省點錢,離鄉念大學、去紐西蘭渡假打工、去韓國讀書的期間開始嘗試在有限的器材、盡量簡化且易於保存的食材裡,找出一些既能惜食、飽腹又不算難吃的自炊之道。這種物盡其用的習慣和媽媽隨手就能端出四五樣大菜不同,有時候地瓜、馬鈴薯、紅蘿蔔我也不去皮了,蒸過雞肉的雞汁拿來當高湯,有時把切得細細的菇、洋蔥或是蘿蔔舖在生米上一起煮熟。粗糙又亂無章法,但我確定其實還蠻可以吃的,省時省電省瓦斯,又不怎麼浪費。

就算現在一個人在異鄉工作,居住條件已經比以前背包客時期豪華太多了,應付三餐還是想要越簡單越好。如果只是打發一餐,湯泡飯、泡麵、煮粥、拌麵或乾脆一鍋雜菜湯解決。若為了帶便當,才有可能花比較多時間料理,煮一次飯可以帶兩到三個便當,裡面有纖維質和蛋白質就可以了。至於所謂蛋白質要繁瑣如燉雞、咖哩、蔥爆牛肉、薑汁燒肉,還是簡單煎個板豆腐或甚至只加了點大阿姨牌素肉躁,就看當下的時間和心情。

說這麼多,我只是想表示我的廚藝應該不是很糟,但是我很懶。

所謂居家辦公,代表我不用帶便當了,還多了很多時間可以料理。吃了幾天乾麵(正巧我去台中第一廣場補了超多印尼泡麵)和沙拉之後,我把腦筋動到西瓜上。三級警戒之前,我實在太想吃西瓜了,不小心衝動購買抱回來一顆大西瓜。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處理一顆完整的西瓜,切得很醜也無妨,反正直接吃、打果汁喝都好,沒想到連續吃了兩三天之後體質偏寒的我皮膚開始發癢。我看著冰箱裡半顆西瓜發愁,該怎麼辦才好?

薑黃西瓜汁

首先,我嘗試把西瓜加一點點薑黃打汁來喝。我不怕薑黃的苦味,若是不要加太多,其實還蠻好喝的。而且我連被打得碎碎的西瓜籽們都不會放棄,這跟百香果籽一樣好吃,嚼起來有一種令人著迷的水果青味……關於這點,我想我應該很難找到同好。

煎西瓜排

再來,我上網查到「煎西瓜」、「烤西瓜」的料理方式。參考網上食譜,我再用自己手邊有的東西東拼西湊,沒想到成果蠻棒的。我在煮菜調味上比較直覺,建議大家也可以隨性試試,久了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程式:

  1. 西瓜切片後用酒(我用手邊有的伏特加)、薄鹽、蒜末、黑胡椒和義式香草醃十五分鐘以上。
  2. 鍋裡放油後煎,煎到有點焦黃即可。
煎西瓜

煎西瓜

西瓜片若切得厚一點,內部還會保留一點脆感,若切得薄一點,吃起來就綿綿軟軟的,很像瓜類在煮過之後的口感。咬下去最令人驚奇的莫過於西瓜的甜度在油煎濃縮之後大大提升,所以你能吃到鹹味、甜味、蒜香和義式香草的香氣,融合得恰到好處,不論賣相還是口味頓時變得非常高級,連鍋裡殘留的醬汁都讓人想舔乾淨,而且簡單到料理菜鳥也能輕易複製。

雖然說煎西瓜對於食性保守的人來說好像有點獵奇,但西瓜富含茄紅素(想不到吧),若是用油料理更有助於茄紅素吸收。另一個好處是煮過的西瓜沒有那麼生冷,對體質寒的我來說比較溫和一點。

喧賓奪主的煎西瓜,舖在生菜沙拉上

喧賓奪主的煎西瓜,舖在生菜沙拉上

西瓜皮涼拌

由於在家可運用時間變多了,我把腦筋動到西瓜皮上,就是拿來做涼拌。

這也是減少廚餘的好方法

這也是減少廚餘的好方法

涼拌的做法百百種,我選擇了最簡單且絕對不會出錯的方法:

  1. 西瓜去掉外層皮後切片拌鹽去青。
  2. 倒掉去青後的水,拌入砂糖均勻攪拌後放冰箱醃製。
raw-image

可能是我刀工不好,切得有點厚,西瓜皮本來就有一點鹹味,加上後來拌入砂糖的甜味,所以鹹味、甜味再加上西瓜原本的青味,口感有點像蘿蔔乾,嚼起來讓人很著迷,甚至拿來當零食好像也沒問題。當然再講究一點可以加點香油或拌入蒜末,這完全看個人喜好或是懶症有沒有發作。

我平常會做醃洋蔥、高麗菜泡菜、醃小黃瓜、醃蘿蔔放在冰箱當常備小菜,做法就兩種:用糖和醋或只放糖醃製。因為我不太講究鹽醋糖比例(不想放太多糖的結果就是太酸不好吃)所以常失敗,但這道涼拌西瓜皮是我有史以來最喜歡也最成功的小菜,可惜的是這種神來之筆應該只是曇花一現,因為我應該不會再犯傻買我吃不完的西瓜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等等,我看了什麼!!!!!煎西瓜🤯 好難想像的味道!!!但是好好
指指-avatar-img
2021/07/11
我在考慮要不要把這食譜傳給媽媽⋯⋯好酷(居然不是自己做)( ´▽`)
迪麥-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7/12
拿兩三片玩看看不會有損失的(誤)
涼拌西瓜皮倒是有看過,煎西瓜,這就真的新鮮了
迪麥-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7/12
在廚房也能大冒險!
翁子騏 David-avatar-img
2021/07/09
煎西瓜排跟醃西瓜皮好獵奇...XD
迪麥-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7/09
不能出門冒險,那何不試著用味蕾冒險? XD
avatar-img
廢物青年.迪麥
94會員
266內容數
廢物文青的娛樂生活
廢物青年.迪麥的其他內容
2024/12/17
在這篇文章中,我回顧了2024年的生活調整與旅行經歷,並分享我對2025年的計劃。以「JOMO」和「彼此彼此」的心態面對工作與生活的挑戰,同時設置每月的挑戰主題來保持生活的趣味與目標感。期待無論是面對家庭變遷或健康問題,都能靈活應對,度過充實的一年。
Thumbnail
2024/12/17
在這篇文章中,我回顧了2024年的生活調整與旅行經歷,並分享我對2025年的計劃。以「JOMO」和「彼此彼此」的心態面對工作與生活的挑戰,同時設置每月的挑戰主題來保持生活的趣味與目標感。期待無論是面對家庭變遷或健康問題,都能靈活應對,度過充實的一年。
Thumbnail
2024/07/25
遇上颱風假,一定是一段不得不放鬆自己的時光。找到一個空靈的心境,開始整理自己的心靈。思索自己的一切,慢慢整理每一項物品。現在的行動是慢慢地清理、放下每一件物品。這種突如其來的平靜怎能錯過?
Thumbnail
2024/07/25
遇上颱風假,一定是一段不得不放鬆自己的時光。找到一個空靈的心境,開始整理自己的心靈。思索自己的一切,慢慢整理每一項物品。現在的行動是慢慢地清理、放下每一件物品。這種突如其來的平靜怎能錯過?
Thumbnail
2024/03/24
速寫門檻低,重視速寫行為更勝於完成作品。這篇文章分享自己不成熟的畫作,主要是想分享提筆過程中得到的快樂,並祈放過完美主義,練習對自己多點包容。心煩的時候、無聊的時候,不如隨手拿個紙筆,看到什麼就畫什麼!能藉由觀察,把注意力放在環境、紙上,讓心靈獲得平靜和喜悅。
Thumbnail
2024/03/24
速寫門檻低,重視速寫行為更勝於完成作品。這篇文章分享自己不成熟的畫作,主要是想分享提筆過程中得到的快樂,並祈放過完美主義,練習對自己多點包容。心煩的時候、無聊的時候,不如隨手拿個紙筆,看到什麼就畫什麼!能藉由觀察,把注意力放在環境、紙上,讓心靈獲得平靜和喜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誰說月子只剩雞酒,吃點綠色蔬菜吧! 爸爸種的兩種地瓜葉,不論哪一種都是肥嫩又好吃,雖然自己整理帶土蔬菜會看到我最怕的蟲。好幾次被蟲子嚇得不知所措,但想想...能不用出去買就吃到無噴灑農藥的鮮採蔬菜,確實幸福。
Thumbnail
誰說月子只剩雞酒,吃點綠色蔬菜吧! 爸爸種的兩種地瓜葉,不論哪一種都是肥嫩又好吃,雖然自己整理帶土蔬菜會看到我最怕的蟲。好幾次被蟲子嚇得不知所措,但想想...能不用出去買就吃到無噴灑農藥的鮮採蔬菜,確實幸福。
Thumbnail
做菜吧,除了餵飽自己,也考慮到偷懶(哈哈)。 還沒把功夫學好,就想先學偷懶。 有沒有一種心態就是,天氣熱,做菜熱,一切從簡的一種心態。 有一塊開心農場的地,不大,就是種了一些想吃的,能吃的,有營養的,沒吃過的,種了一地的概念。 最常見的 地瓜葉。 是一種常見,很會發展的一種植物,一種食物,一種菜。而
Thumbnail
做菜吧,除了餵飽自己,也考慮到偷懶(哈哈)。 還沒把功夫學好,就想先學偷懶。 有沒有一種心態就是,天氣熱,做菜熱,一切從簡的一種心態。 有一塊開心農場的地,不大,就是種了一些想吃的,能吃的,有營養的,沒吃過的,種了一地的概念。 最常見的 地瓜葉。 是一種常見,很會發展的一種植物,一種食物,一種菜。而
Thumbnail
寫在前面: 原本這篇文章原定要在夏日的時候寫,因為某些原因拖到現在。 在七八月炎炎夏日時,老媽從外面帶來一大包生的地瓜,說是人家不要的,正準備要拿來當作養豬的飼料,所以人家就送給老媽一大包;而中秋節連假時,老媽又拿來另一大包生地瓜回來。(在鄉下住戶之間彼此互相交換農作物,是非常正常的事。) 當時家中
Thumbnail
寫在前面: 原本這篇文章原定要在夏日的時候寫,因為某些原因拖到現在。 在七八月炎炎夏日時,老媽從外面帶來一大包生的地瓜,說是人家不要的,正準備要拿來當作養豬的飼料,所以人家就送給老媽一大包;而中秋節連假時,老媽又拿來另一大包生地瓜回來。(在鄉下住戶之間彼此互相交換農作物,是非常正常的事。) 當時家中
Thumbnail
全家除了「夯番薯」之外,來看看樹懶最近挖到的其他「一系列美味地瓜們」。 讓我們一起吃地瓜,一起呱呱呱。
Thumbnail
全家除了「夯番薯」之外,來看看樹懶最近挖到的其他「一系列美味地瓜們」。 讓我們一起吃地瓜,一起呱呱呱。
Thumbnail
疫情還沒爆發前,我也是天天開伙的,但因採買便利,可變化的食材比較多元,三級警戒開始,所有的蔬食都靠攤商直送,其他肉類和海鮮全賴網購,大大地限縮了食物製作的空間,不再是想煮什麼菜就煮什麼菜,而是有什麼食材,只好煮什麼菜。
Thumbnail
疫情還沒爆發前,我也是天天開伙的,但因採買便利,可變化的食材比較多元,三級警戒開始,所有的蔬食都靠攤商直送,其他肉類和海鮮全賴網購,大大地限縮了食物製作的空間,不再是想煮什麼菜就煮什麼菜,而是有什麼食材,只好煮什麼菜。
Thumbnail
我出生生長在台北中和,婚後移居台中,最後落腳宜蘭。在中和的時候,家中吃食沒有那麼時令的感受,頂多跟著幾個重大節慶,外婆父親會準備應景的食物,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清明吃冷餃子、過年的全雞一品鍋等等;我想,是因為台灣的物產跟外婆父親老家不同,所以準備不上,另外對他們來說,時節的變化,帶來最多的是鄉愁
Thumbnail
我出生生長在台北中和,婚後移居台中,最後落腳宜蘭。在中和的時候,家中吃食沒有那麼時令的感受,頂多跟著幾個重大節慶,外婆父親會準備應景的食物,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清明吃冷餃子、過年的全雞一品鍋等等;我想,是因為台灣的物產跟外婆父親老家不同,所以準備不上,另外對他們來說,時節的變化,帶來最多的是鄉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