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出來的勢利子 |談海峽兩岸的狀元病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因為文化的關係,「狀元」雖然在華夏文化圈中的意思很明確,卻不是一個英語世界容易理解的字眼。
首先,狀元不適合翻成genius 。從世界史的角度觀之, 應該是「作品」或 「答案」能夠讓「後世曾經思索類似問題的人」也驚豔的人才會被稱作「genius」。比如說 達文西、莫札特、莊子、鳩摩羅什、特斯拉應該都算是世界級的天才。至於,「狀元」們的作品,在華夏世界中,雖有人寫出文史上屬於 genius 等級的作品,但比例其實不高,而且中過「狀元」本身並不算是被認定為「genius」的必要條件,因此將狀元稱作genius 並不恰當。
其次,狀元也不適合翻成 champion。雖然,如果把「科舉」比喻成一場比賽,那麼得到「狀元」頭銜的考生,確實很像 champion,可是 「科舉」本身是一種「皇帝」或 「中央」為選拔官員所舉辦的「比賽」,所以「狀元」所拿到的並不是獎盃或頭銜而已,而是「官場」的 「入場券」。所以,將狀元仿照美國職籃的說法,稱其為 皇帝或中央的「 No.1 pick 」也許是比較好的翻譯。
另外,狀元雖是隋唐科舉制度所創造的名號,而武則天時也曾取過「武狀元」,但從宋朝以後,科舉就是「以文取士」為主,因此,現在華夏文化圈中的「狀元」多屬擅長筆試者,這種現象讓後來的文狀元們既欠缺「武鬥」的能力,也不懂得如何培養或珍惜有這種能力的人才,「輕蔑武人」一直是「文狀元們」的「勢利眼」最常犯的過錯之一。(相關文章: 特勤教官中彈癱瘓「被退伍」。)
當然,要從根本治療這種狀元病並不算難。基本上,在高中會考時加考體育和軍事科目就可以初步矯正。試想,當(原本的「準狀元」們)發現自己的「笨拙」必須要被評估或留下紀錄時,以後還敢看不起有體育和軍事才華的人嗎?
不過,因為狀元們彼此也會拉幫結社(相關文章:狀元怎麼來的),所以要在會考中加考一些狀元前輩們大多不擅長的科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說,這改變還會牽扯到相關補習產業鏈的利益。所以,不論要是加考或少考那些科目,要付諸施行其實並不容易。
另外,其實「考試取士」從一開始就是「權力者」試圖節制「士家大族」的權力遊戲。所以從小就熟讀各種經典的「士族子弟」要過關本就比較容易,如果是世家以外的子弟要在這個遊戲場中出頭,更是要一點機運與明師或貴人提攜,才能過關斬將,官運鴻通。
也就是說,在「狀元圈子」裡,「通過考試」其實只是最初的一關,過了關後,要在官場內發展,自身的「努力」與「才華」就變得其次,懂得看人臉色,掌握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才是重點。
過關的狀元們既然都還想再往上爬,那麼彼此的「較勁」,也是免不了的。而且這現象很早就開始了:晚唐筆記「劇談錄」中就記載著這麼一段故事:當時的名士元稹聽聞李賀才高八斗,於是派人向李賀送上名帖,但準備考進士科的李賀卻只輕蔑地說了句:「明經擢第,何事來看李賀?」
這段故事的真實性很可疑,但卻反映出當時可能很普遍的「進士崇拜」。因為,當時考生們可考的科目雖多,但就屬「明經」和 「進士」最熱門,其中最難考上的則是「進士科」,所以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意思是「考明經,三十歲才中算太老,考進士,五十歲中算年輕」)的說法。
這種現象的形成其實與考試科目本身的特性、名額以及未來的出路都有關,明經科考的是對相關經典的熟悉度,名額也較多,年紀輕的即使閱歷不多,光靠記性也可以考得上。而年紀漸大仍想考科舉的,自知要比「背書」,不見得會勝過年輕人,所以改考「比作文」的「進士科」, 雖然名額較少,但是年紀較大的人當官自然更懂得「對權貴說話的藝術」,所以進士科的人自然「官運」較好,久而久之,人們自然覺得雖然中「進士」比中「明經」更難,也更值得一考再考。
用這個脈絡,來檢視台灣大學科系的「鄙視鏈」,所謂的狀元科系應該就是「醫學系」和 「法律系」了。
先談談「醫學系」。
台灣最近有說法指衛福部長陳時中是「牙醫」,所以不適合再擔任「防疫指揮官」,因此引來這是「醫師」在鄙棄「牙醫師」的反駁文章。
在台灣的「醫師」會鄙棄「牙醫師」嗎? 早期的醫學系排行確實比牙醫係高,所以說,年紀大一點的醫師們確實有可能覺得牙醫師就是比醫師矮一截。
不過,現在要考牙醫系還要另外加考術科(注),而且就如同「黑天鵝」作者「塔雷伯」所指出的「牙醫師其實很有錢」( 或 「牙醫師其實很會賺」),在年輕一輩的醫師中,應該早就沒有人會覺得「牙醫師」比 「醫師」矮一截了。(注:台灣的西醫界其實本就有很多愛好西洋美術的醫生。)
畢竟,在商業社會中,誰比較會賺,誰就比較不會被鄙視。
更何況,陳時中已經當上了部長,他哪裡是普通的牙醫師?
人們覺得他不適合擔任衛福部長,基本上是覺得他的防疫工作做得不好,疫苗也買不到,有失職守。偏偏就有人能夠就他的牙醫師身份,洋洋灑灑寫一大堆護航。這種作文能力,如果穿越到唐朝,應該是可以去考「進士科」,至於能不能中進士,應該要看「主考官」而定。
這就牽涉到了「狀元」或「進士」的另一個「才能」 —— 如果能掌握到「主考官」的「品味」,那麼中舉的機會就會大增。
雖然,基本上,狀元都很會猜題,(所以很會考試),但是,(需要面試的)進士應該是最會「見人說話」(以求「權位」)的聰明人。
這從中國的「狀元」余茂春上就看的出來。
出身中國、曾是高考(大學入學考試)的余茂春,過去幾年做到了川普政府反中大將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中國政策首席顧問,據說,在中美貿易戰中,余茂春獻策甚多。這事後來也讓其畢業的中學不得不將其從該校「狀元榜」上除名,家族也公開將其從祖譜上除名。
當然,若從旁觀者的角度看這些處分,其實應該可以容易理解這些「處分」對早已經是美國人的余茂春應該是不痛不癢。只是,余茂春究竟為什麼要幫反華且在全球掀起民粹風潮的川普對付中國呢?
余茂春自稱是熱愛自由的,所以他對中國的統治有很多指責都是是「自由主義人士」所認可的,但是他也許太久沒有回中國了,所以沒能體會到中國正在經歷的轉型奮鬥,更重要的是,他也許刻意忽略了中美這兩個國家在發展上時面臨的不同條件。
作為一個美國人,余茂春可以說出(川普和蓬佩奧)想聽也想用的計策應該可算是「狀元」的本事,不過,用中國的觀點來看, 這位昔日狀元不幫忙中國解決中國問題也就算了,還幫美國人亂刺中國一通,這可真是犯了中國戲曲中狀元最容易犯的「薄情寡義」病了!(相關文章:認識余茂春
當然,他可以說是這是文革帶給他的後遺症,可是,從大歷史的角度看,今天中國面臨的問題有很多是「天」出的難題,一個中國教出的歷史狀元,(刻意)避答「天」出給「中國」的難題,只逢迎上意,答「君王」想聽的話,這是文狀元的本事,也是百姓的不幸。
把場景換到台灣,情況也是類似。在台灣,「法律系」遵循「自由世界」的傳統成為「文組第一系」,但是法律系人們,面對國家社會的問題,不但不試著幫忙釐清疫苗相關問題,反而亂告提出合理質疑的媒體人,正坐實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那句評語。(相關文章:指高端疫苗效果差,粉專挨告。
話說回來,「律師亂國」這種現象,其實在美國也很普遍,但好像也無法可治,有一陣子,律師們也知道自己惹人厭,所以很多人改以「attorney」而不以「lawyer 」自居。
最後,不論是美國、中國、或台灣,「天」出的題要由誰來答呢?
以目前的狀況,似乎不必太指望「狀元們」,雖然世界級的政治奇才能否橫空出世其實也是未知數。
avatar-img
52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亞瑟王和羅賓漢都是因為受到好萊塢青睞而在二十世紀成為自由世界裡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亞瑟王畢竟是一個王,所以相關創作還是以國王、貴族、騎士的生活為重心,而羅賓漢則是濟弱的民眾英雄,領導人民反抗當權者不公不義的統治。想要了解亞瑟王和羅賓漢的英雄塑造,就不得不提諾曼人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如果我們試著了解「亞瑟王」這段傳說的背景,我們就可以明白,自有文字紀錄以來,英格蘭最早的居民並不是盎格魯薩克遜人。盎格魯薩克遜人是在大約西元第五世紀時從現在的德國、丹麥和低地國家遷徙而來的。因為亞瑟王的傳說,圓桌武士成為現代議會政治的象徵。只是,英格蘭議會的聖杯是什麼?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歷史武俠小說作家為自己的十五部小說的標題用一副對聯串了起來,讓書迷們注意到自己的作品是在一個「系統」概念下慢慢發展出來的。一個問題因而衍生出來,到底哪部小說的武功境界最高呢?
「射雕英雄傳」又名「大漠英雄傳」一般認為是繼「天龍八部」後為金庸先生在武俠世界打下一片江山的奠基之作。雖然網路上很多評比社人物武功高下的文章,但似乎都很難有定論。這應當與金庸先生寫作時的五行設定有關。一起來認識「射雕人物」的五行性格吧!
「源氏物語」被許多人評為世界史上第一篇傑出長篇自是許多藝文愛好者想要慕名一窺堂奧的作品。不過。這部寫於日本平安時代的物語究竟要如何解讀,歷史推理派其實可以跳脫鴛鴦蝴蝶派的看法,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儒家對中日社會的影響。
對於不曾寫過詩的人而言,「詩」顯然是神秘的,雖然不知道「詩後」的真正用意是什麼,但人生中的許多時刻,總會遇到一些能夠打動內心深處的「譬喻」或「隱喻」而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究竟義大利演員馬西莫特羅(Massimo Troisi)為何想將智利小說家的作品改編成電影「郵差」呢?
亞瑟王和羅賓漢都是因為受到好萊塢青睞而在二十世紀成為自由世界裡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亞瑟王畢竟是一個王,所以相關創作還是以國王、貴族、騎士的生活為重心,而羅賓漢則是濟弱的民眾英雄,領導人民反抗當權者不公不義的統治。想要了解亞瑟王和羅賓漢的英雄塑造,就不得不提諾曼人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如果我們試著了解「亞瑟王」這段傳說的背景,我們就可以明白,自有文字紀錄以來,英格蘭最早的居民並不是盎格魯薩克遜人。盎格魯薩克遜人是在大約西元第五世紀時從現在的德國、丹麥和低地國家遷徙而來的。因為亞瑟王的傳說,圓桌武士成為現代議會政治的象徵。只是,英格蘭議會的聖杯是什麼?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歷史武俠小說作家為自己的十五部小說的標題用一副對聯串了起來,讓書迷們注意到自己的作品是在一個「系統」概念下慢慢發展出來的。一個問題因而衍生出來,到底哪部小說的武功境界最高呢?
「射雕英雄傳」又名「大漠英雄傳」一般認為是繼「天龍八部」後為金庸先生在武俠世界打下一片江山的奠基之作。雖然網路上很多評比社人物武功高下的文章,但似乎都很難有定論。這應當與金庸先生寫作時的五行設定有關。一起來認識「射雕人物」的五行性格吧!
「源氏物語」被許多人評為世界史上第一篇傑出長篇自是許多藝文愛好者想要慕名一窺堂奧的作品。不過。這部寫於日本平安時代的物語究竟要如何解讀,歷史推理派其實可以跳脫鴛鴦蝴蝶派的看法,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儒家對中日社會的影響。
對於不曾寫過詩的人而言,「詩」顯然是神秘的,雖然不知道「詩後」的真正用意是什麼,但人生中的許多時刻,總會遇到一些能夠打動內心深處的「譬喻」或「隱喻」而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究竟義大利演員馬西莫特羅(Massimo Troisi)為何想將智利小說家的作品改編成電影「郵差」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醫學系和牙醫系,在近十幾年來都是三類組的頂尖科系,成績好的三類組學生,無不想成為披上白袍的醫師。甚至有學生為了成為醫師,不惜在重考班奮鬥,為了就是爭取進入這個窄門。 那麼,為什麼近幾年越來越多學生在問:我該選醫學系,還是牙醫系?我們先從醫學系和牙醫系的特色說起。
Thumbnail
  救美的王子若容貌醜陋、利慾薰心,而美麗的公主卻好吃懶做、喜歡虐待小動物,則成了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荒謬故事。     十幾年前,有四個年輕人結伴從中部的鄉下到台北來。他們原是高中同學,其中三個考上台大醫科,另一個則連私立學校的門邊都沒摸到,他是到台北來補習的,準備明年重考。四個人在台大附近
這就是一種墮落。職場讓人現實、不願耐著性子努力。但是,人又貪求學位帶來的好處。 如果你念不下書,至少,你可以選擇清清白白,不要拿學位。造假作弊的人,還說服自己 "大家都這樣",而能力和文憑,早已脫鉤了,當造假的人們吃香喝辣,這種個人的貪婪,逐漸傳染為群體的墮落。
Thumbnail
頂尖學生的表現,已經很難用之前設定的國文+英文+數A+自然4科成績篩選。觀察英文科成績在15級分(滿分)的人數百分比近5年的數字,皆大於社會成績在15級分(滿分)的人數百分比,以招生角度來看,就是用社會科當門檻,會比選用英文科更容易篩選掉學生,簡化第一階段的作業!
Thumbnail
臺大醫學院改採審查社會科成績項目,而非英語科成績,引發了廣泛討論。本文分析了這一決定的優劣之處,並探討了國內英語教育的問題。文章認為,英語學習應該重視聽說能力,反對只用課本課文教學的觀點。醫學院不看英語成績而看其他科目表現,有利於培養全方位的醫生,但這一改革還遠遠不夠,沒有徹底改變教學的觀念和模式。
Thumbnail
老天爺要磨礪一個人的心智,會用刻苦的生活環境去鍛鍊意志力,用缺東少西的物質條件去消磨欲望,老天爺充實自己的人才資料庫,也是要費不少心力,不是隨隨便便找一個聰明人來作充數,世間聰明人多如牛毛,心智堅毅之人卻有如鳳毛麟角。 南部地區有一位名醫,從小生長的環境比牛棚還糟,家徒四壁,一貧如洗,上無幾片
Thumbnail
高第,可以看成西漢科舉的狀元。但現在是東漢,東漢玩法不一樣:是先內定,再中狀元。 涼茂,就是一個被曹操「內定」的人才。但你讀三國根本不會認識他。 曹操選了這個人的原因,也將正式掀開魏書十一的序幕……
Thumbnail
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無才是中品,無德無才是庸品,無德有才是毒品。
Thumbnail
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診候》中有言:「醫有三品,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何謂醫病、何謂醫人,又何謂醫國?本集的《人生善敗學》邀請到台南市奇美醫學中心實證醫學暨醫療政策中心主任及心臟科醫師廖家德,來分享他如何從一個對未來漠然的大學生,成為對台灣醫學有著巨大貢獻的指標人物。
Thumbnail
錢穆在〈中國學術思想之分期〉與〈兩漢博士家法考〉裡提出「王官學」與「百家言」的先秦學術二分模式,如今的人文學科也回到了王官學與百家言的情況⋯⋯
Thumbnail
醫學系和牙醫系,在近十幾年來都是三類組的頂尖科系,成績好的三類組學生,無不想成為披上白袍的醫師。甚至有學生為了成為醫師,不惜在重考班奮鬥,為了就是爭取進入這個窄門。 那麼,為什麼近幾年越來越多學生在問:我該選醫學系,還是牙醫系?我們先從醫學系和牙醫系的特色說起。
Thumbnail
  救美的王子若容貌醜陋、利慾薰心,而美麗的公主卻好吃懶做、喜歡虐待小動物,則成了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荒謬故事。     十幾年前,有四個年輕人結伴從中部的鄉下到台北來。他們原是高中同學,其中三個考上台大醫科,另一個則連私立學校的門邊都沒摸到,他是到台北來補習的,準備明年重考。四個人在台大附近
這就是一種墮落。職場讓人現實、不願耐著性子努力。但是,人又貪求學位帶來的好處。 如果你念不下書,至少,你可以選擇清清白白,不要拿學位。造假作弊的人,還說服自己 "大家都這樣",而能力和文憑,早已脫鉤了,當造假的人們吃香喝辣,這種個人的貪婪,逐漸傳染為群體的墮落。
Thumbnail
頂尖學生的表現,已經很難用之前設定的國文+英文+數A+自然4科成績篩選。觀察英文科成績在15級分(滿分)的人數百分比近5年的數字,皆大於社會成績在15級分(滿分)的人數百分比,以招生角度來看,就是用社會科當門檻,會比選用英文科更容易篩選掉學生,簡化第一階段的作業!
Thumbnail
臺大醫學院改採審查社會科成績項目,而非英語科成績,引發了廣泛討論。本文分析了這一決定的優劣之處,並探討了國內英語教育的問題。文章認為,英語學習應該重視聽說能力,反對只用課本課文教學的觀點。醫學院不看英語成績而看其他科目表現,有利於培養全方位的醫生,但這一改革還遠遠不夠,沒有徹底改變教學的觀念和模式。
Thumbnail
老天爺要磨礪一個人的心智,會用刻苦的生活環境去鍛鍊意志力,用缺東少西的物質條件去消磨欲望,老天爺充實自己的人才資料庫,也是要費不少心力,不是隨隨便便找一個聰明人來作充數,世間聰明人多如牛毛,心智堅毅之人卻有如鳳毛麟角。 南部地區有一位名醫,從小生長的環境比牛棚還糟,家徒四壁,一貧如洗,上無幾片
Thumbnail
高第,可以看成西漢科舉的狀元。但現在是東漢,東漢玩法不一樣:是先內定,再中狀元。 涼茂,就是一個被曹操「內定」的人才。但你讀三國根本不會認識他。 曹操選了這個人的原因,也將正式掀開魏書十一的序幕……
Thumbnail
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無才是中品,無德無才是庸品,無德有才是毒品。
Thumbnail
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診候》中有言:「醫有三品,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何謂醫病、何謂醫人,又何謂醫國?本集的《人生善敗學》邀請到台南市奇美醫學中心實證醫學暨醫療政策中心主任及心臟科醫師廖家德,來分享他如何從一個對未來漠然的大學生,成為對台灣醫學有著巨大貢獻的指標人物。
Thumbnail
錢穆在〈中國學術思想之分期〉與〈兩漢博士家法考〉裡提出「王官學」與「百家言」的先秦學術二分模式,如今的人文學科也回到了王官學與百家言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