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一位小女生堅持的動機

終於再也撐不住了,綁緊口罩,戴起護目鏡,走到附近常去的理髮廳剪頭髮。
一路上,感覺好像冒著生命危險去從事一件悲壯的事。
才剛推開門,一位聲音熟悉的店員,全副武裝迎面過來,仔細一看,就是經常幫我理髮的設計師,深紫色的口罩遮住了她半邊的臉頰,全罩式的面罩,進退有據的社交距離,看她比我緊張的模樣,我突然覺得心安。
理髮前,一位助理先幫我洗頭。
「好久不見。」
我皺起眉瞇起眼,才從她露出3分之一的臉龐和聲音知道,她曾經幫我洗過頭
「對啊,好久不見」
她示意我坐的位子,熟練地詢問我水的溫度是否剛好,接下來提到,她已經開始學髮型設計。
「你知道嗎,我一步一步朝著我的夢想前進了。」她一邊幫我按摩一邊開心地說
記憶中,她從高中建教生就在這裡幫忙了,從洗頭、整理環境,很高興聽到她晉升的好消息。
「妳的夢想是什麼呢?」我感興趣地追問
「我在這裡,已經三年多了,當初許多一起學習的人,都離開了,只有我留下來」
確實,我五年前開始在這裡理髮後,看到很多實習生來來去去,設計師也常常感嘆,現在年輕人碰到一點點困難,吃點苦就不做了。
「我希望未來自己可以開一家理髮廳,也許不是很大的規模,但這是我的夢想。」
我雖然看不到她眼神的光芒,但從她的語調中,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那份喜悅和決心
「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樣的夢想呢?」
「在我高二來這裡實習,每次看到客人被我服務時開心的表情,我就覺得很有成就感,所以,我告訴自己要不斷不斷地學習,以後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髮廊,用自己的方式服務客人。」
聽她說到這,我也發覺她洗頭的技巧不一樣了。
「你覺得這樣按有比較舒服嗎?說著說著她握著拳,用指關節幫我做頭部的按摩。」
「嗯,還不錯。」
「雖然只是洗頭髮,我會告訴自己,時常要學習新的技巧,讓客人記得著妳,創造自己的價值。」說著說著,她又變出了一些新方式,彷彿客人的頭顱就是她展技的舞台。
習慣了在台上幫學員上課的我,此刻竟躺在躺椅上,聽著一位年輕的小女生講述此番做人做事的道理,她的神情是那麼認真,語氣是那麼理所當然。
「妳怎麼知道妳換新的方式客人會喜歡呢?」
「我會問他們啊,請客人給我回饋,我再做一些調整。」
我很好奇,一個20歲不到的小女生,夢想到底是如何確立的,更重要的是她的個性和想法是如何形成,如何堅持朝夢想前進。
「妳跟現在很多年輕人不太一樣,這些是誰教妳的呢?」
「我哥。」
「哥哥大妳幾歲?」
「兩歲,我以前也是一個很愛玩的女生,會追求流行的東西,追劇追偶像,我哥哥會不斷地告訴我,有些事不必急著現在做,要好好的學習把自己的實力建立起來。」
好一個「有些事不必急著現在做」,這個認知好像幾年前一本暢銷書《EQ》,裡面提到的一個名為「棉花糖的實驗」。
那是1970年代,一位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帶領學生在史丹佛大學的附設幼稚園進行的一個實驗。他們讓接受測試的孩子單獨留在房間內,給他一塊棉花糖,告訴他:我會離開15分鐘,如果這段期間你沒有把棉花糖吃掉,那我就再給你一塊。
研究團隊持續追蹤這群受試者,發現驚人的結果:當初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無論是學業、經濟、健康、甚至人際關係的成就都比較高。
我知道現實世界不是實驗室,每天要站超過8小時辛苦的洗頭,晚上假日還要上課寫作業,難道只為了幾年後能「創業」這第二塊棉花糖,那此刻的「糖」呢?
「妳現在平常休閒會做些什麼呢?」
「以前晚上和假日都要讀書,現在放暑假,我比較有空閒的時間會練吉他」
「自學嗎?」
「對啊,現在YouTube非常方便,我已經學了三年了,我很喜歡自彈自唱,很放鬆。」
「妳有聽過卡內基嗎?」
「沒聽過,那是什麼呢?」她遲疑了一下
「卡內基是一位美國非常知名的潛能教育大師」
「哇,那一定很厲害,我會找時間去查看看。」
「卡內基特別著重在自信溝通和人際關係,對妳未來創業會很有幫助。」
這麼多年來,每個月幾乎固定都會到這家理髮廳,從來沒有跟任何人提起過卡內基,今天,不知怎麼了,就是很想讓努力的人,找到更快看到成果的方法。
在我剪完頭髮結帳時,這位小女生正認真地掃地、清理每個桌面。
推門離去前,我告訴她:「下次我帶卡內基的書來給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個果實算得出有多少種子 一顆種子數不出會長出多少果實 希望,是一種力量 希望,可以有無窮的想像 希望在這裡埋下種子 總有一天開花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阿彬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