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的日子,我將與癌共生。 希望接下來可以繼續進行音樂創作,感謝各位一如既往的陪伴。
坂本龍一第二次罹癌後,在網路上發表了這段聲明。對他來說,彷彿沒有任何事物能夠干擾他對音樂創作的熱情,在 2014 年罹患咽喉癌後,經過了短暫的休息,又為這個世界帶來《神鬼獵人》電影配樂、《async》等美好的作品。
對坂本龍一的印象原本停留在《俘虜》裡,那位內心熱情如火,卻不斷壓抑情感的軍官世野。而在紀錄片裡看到的坂本龍一,是位時時刻刻嬉戲於音樂世界裡的工匠,好像每天都能從那個世界裡找到一顆令他著迷的貝殼。
在 YMO 時代,年輕的坂本龍一被問到電子樂器的好處時,他輕笑回答:「因為手指跟不上電腦的速度啊」他總是躍躍欲試,只要能夠更接近他想表達的聲音。現在的他仍然不斷嘗試著新聲音的可能性,從雨聲、弦的摩擦,到北極冰冠下的聲音實驗。每次發現美妙聲音瞬間,他總是藏不住自己的喜悅與讚嘆,對身邊的人說:「真棒的聲音啊!」
接觸了環保議題啟蒙後,坂本龍一的創作之路似乎又多了一種使命:希望用音樂帶來更美好的世界。他受到 911 恐怖攻擊事件的衝擊後,前往肯亞創作《Chasm》專輯,在這個人類起源之地,他覺得人類不該是分歧、黨同伐異、傷害彼此的,我們之間的裂痕 (Chasm) 不該存在,就像 Lennon 在 70 年代所唱的《Imagine》,我們不是該共享這個世界嗎?我們不是該一起唱著同一首歌嗎?
他接著親赴北極錄製新的聲音,創作成《Glacier》這首作品,在曲中可以聽見他在冰冠下敲響的鑼音,以及從冰層下「釣」出來的細流水聲。北極,是受到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最劇烈的地方,他希望這些作品能喚醒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注意,以及有多少美好事物正在離我們遠去。
在片中,他說了一段耐人尋味的話:「鋼琴的聲音是人調出來的,對人類來說是自然的,但對大自然來說是不自然的。」我想坂本龍一追求的是真正能夠表現他心中意象的聲音,如同他讚賞塔可夫斯基《飛向太空》的配樂,裡頭蘊含許多自然元素:水聲、風聲或腳步聲,這些聲音和巴哈的管風琴如此天然地交融著,有時你會覺得這些環境音是曲中的主角;有時,又覺得是管風琴背後在帶領著它們。
如此特別、吸引人的聲音,人為製造的樂器「模仿」出來的仿製品,表現力是不足的。
這時我才理解到,為什麼片頭那台被海嘯淹過、泡過水的鋼琴這麼受到坂本龍一重視,我們可能會說那台鋼琴「走音」了,是指它脫離了人類所定義的音律。但事實上它是被大自然「調音」過的鋼琴,已回歸到自然狀態,不再是單純被統一規格化的人造工藝品。而我們也能在《async》這張專輯裡聽見它帶來獨一無二的聲音。
即使紀錄片的片名叫作《終章》,但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的並不是「結束」或「哀慟」的元素,而是他源源不絕的創造力、不斷想要「再試試看」的熱情,以及對這個世界的關懷。曲已經來到了最後一章,但演奏者似乎沒有要停下的意思,每次敲下琴鍵,都產生一次新穎的變奏,逐漸譜成「永不消散的聲音」。
這個世界能夠有坂本龍一,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幸運的事。
《坂本龍一:終章》劇照版權由佳映娛樂所有。
《俘虜》劇照版權由甲上娛樂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