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十週年到永恆的盼望:信仰傳承與自省的生命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翻了翻臉書以前的貼文,竟然還找到十多年前的文章,教會正逢60週年, 那時候對信仰的想法也就那一點點,很粗淺,也不深入。 但或許,那是我進步的開始。

raw-image

生在這個時代的我們, 並不很深刻的了解早期教會的光景以及信仰前輩們如何打下的根基, 但是世代的傳承及教訓可依稀描繪出信仰前輩們單單信靠主、追求真神的心, 即便農忙疲累,仍不忘定睛仰望十架, 每當聚會之時,街頭巷尾相邀, 即使路程遙遠交通不便,照樣歡喜與主同坐。  

到了現在,科技發達生活便利, 但是文明的快速演進是否真的大大拉近了人與上帝的關係? 外在社會的誘惑、工作學業的壓力、生活安逸所造成的惰性...... 沒那支鑰匙,再好的交通工具一樣到不了上帝的殿院。  

今年是特別的年, 我們可以從事工中縱觀教會的歷史, 同時也必須審視自己的信仰, 是否有活出耶穌的形象? 是否以上帝的真理教導人? 作為一個基督徒,是以基督的心為心和睦待人,而不做表面和平?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六章33節)

放下或許很難,但是單靠信心,神必將有所作為,定將積聚財寶在天上。  

讀聖經不是以量取勝,信仰也不是一蹴可幾,看到教會年紀一大把的前輩們依然定時赴會、以己能及之力作服事, 何等美麗的生命!! 何等的幸福!! 期望在教會的一甲子之際,繼續的為主做工,願榮耀歸於上帝。」

教育現況相關—以現職教師的經驗,分享在教育現場所出現的各種狀況,希望透過文字的記錄能夠幫助到同樣在教育界打拼的教師們。 信仰相關—以現職長老教會執事的經驗,分享教會事工與基督信仰的心得。 YT頻道相關(思琴空間)—這個頻道是分享聖詩或詩歌的改編、伴奏概念與伴奏的演示。希望能藉由這些主題幫助到在教會司琴的音樂服事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知道是否小時候的命運安排亦或是受到亞洲的習氣的關係 從小我就成長充滿各式宗教的環境中 我家旁邊就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的鄰居所以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了許多的經典 後來在長大些一直到了求學過程也接觸過一貫道的法門,也闡述了相當多的前人的智慧 後來我的好朋友開了宮廟,初時覺得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
Thumbnail
《公禱書》在教會生活層面,塑造普世聖公宗基督徒的崇拜生活,讓不同年紀、種族、文化、神學知識、屬靈成熟度的會友,藉著穩定一致、非個人化(有公共意味)的禱文、禮儀、詩篇等,靈命漸漸成長。
Thumbnail
讓我們拐個彎提一下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因為涉及的層面很大,當然也包含對教會的影響,這裡面牽涉的東西很複雜,影響有好有壞,我也只能稍微提一下。 首先教會錢變多以後 ,有錢贊助藝術文化活動,修道院也是,修道院收納一堆有錢人家子弟之後,開始規劃更好的空間,首先就是藝術。 簡單說,文化水平的提升非常重
Thumbnail
早期教會各有不同神學觀念,這一點現代也一樣,而你要能說服人家信你,以現在來說,其中一種方式就是用漂亮的教會、流行音樂、免費咖啡之類有的沒的。 你說講道理?不,坦白說就是算是初代教會也不是這樣,那是一些教父在意的,民眾有飯吃就好,現在的話大家都有飯吃,所以有些改走享樂主意罷了。 其實這也是羅馬政府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最近讀了很多教會史的書,因為還沒讀完(對,我同時讀好幾本,依照歷史時期主題閱讀而不是整本書讀),所以暫時沒書評好寫,但對於初代教會倒是有些東西可以談。 是這樣的,我見過太多牧者強調要跟隨初代教會的腳步,彷彿那是個無比美好的年代。 但那個年代恐怖極了,絕不是那種千人大教會還唱歌跳舞集體起乩的狀況,
約莫九年前,在住家附近遇見了國小同學,當時萬事不順的我,聽了他的建議,去尋找宗教的慰藉,沒幾天我就跟他到了,他口中所說的,很厲害的精舍, 我一進門,看到一張很大的照片,當下反應就是我被騙了,完全沒有他們說的心安心定,更沒有什麼神奇的幻象,我只有想著怎麼脫身。 精舍裡的信徒,每個都掛著笑容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Thumbnail
至從我大學開始,因為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只相信祂若保佑我,我就相信祂,故像去教會、廟宇,甚至神祕宗教,都會去參一腳,看看裡面運作是什麼狀況,而下面的故事,是一個友人非常認真的告訴我這些話,讓後來的我,也因為這些話改變了我後面拜拜的狀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知道是否小時候的命運安排亦或是受到亞洲的習氣的關係 從小我就成長充滿各式宗教的環境中 我家旁邊就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的鄰居所以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了許多的經典 後來在長大些一直到了求學過程也接觸過一貫道的法門,也闡述了相當多的前人的智慧 後來我的好朋友開了宮廟,初時覺得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
Thumbnail
《公禱書》在教會生活層面,塑造普世聖公宗基督徒的崇拜生活,讓不同年紀、種族、文化、神學知識、屬靈成熟度的會友,藉著穩定一致、非個人化(有公共意味)的禱文、禮儀、詩篇等,靈命漸漸成長。
Thumbnail
讓我們拐個彎提一下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因為涉及的層面很大,當然也包含對教會的影響,這裡面牽涉的東西很複雜,影響有好有壞,我也只能稍微提一下。 首先教會錢變多以後 ,有錢贊助藝術文化活動,修道院也是,修道院收納一堆有錢人家子弟之後,開始規劃更好的空間,首先就是藝術。 簡單說,文化水平的提升非常重
Thumbnail
早期教會各有不同神學觀念,這一點現代也一樣,而你要能說服人家信你,以現在來說,其中一種方式就是用漂亮的教會、流行音樂、免費咖啡之類有的沒的。 你說講道理?不,坦白說就是算是初代教會也不是這樣,那是一些教父在意的,民眾有飯吃就好,現在的話大家都有飯吃,所以有些改走享樂主意罷了。 其實這也是羅馬政府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最近讀了很多教會史的書,因為還沒讀完(對,我同時讀好幾本,依照歷史時期主題閱讀而不是整本書讀),所以暫時沒書評好寫,但對於初代教會倒是有些東西可以談。 是這樣的,我見過太多牧者強調要跟隨初代教會的腳步,彷彿那是個無比美好的年代。 但那個年代恐怖極了,絕不是那種千人大教會還唱歌跳舞集體起乩的狀況,
約莫九年前,在住家附近遇見了國小同學,當時萬事不順的我,聽了他的建議,去尋找宗教的慰藉,沒幾天我就跟他到了,他口中所說的,很厲害的精舍, 我一進門,看到一張很大的照片,當下反應就是我被騙了,完全沒有他們說的心安心定,更沒有什麼神奇的幻象,我只有想著怎麼脫身。 精舍裡的信徒,每個都掛著笑容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Thumbnail
至從我大學開始,因為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只相信祂若保佑我,我就相信祂,故像去教會、廟宇,甚至神祕宗教,都會去參一腳,看看裡面運作是什麼狀況,而下面的故事,是一個友人非常認真的告訴我這些話,讓後來的我,也因為這些話改變了我後面拜拜的狀態。